学术投稿

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8例体会

王占元

关键词: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摘要:目的 更好地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治.方法 2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根据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例死亡,26例临床治愈.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也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者的家庭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现代社会多发的一种代谢疾病,可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老年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多,往往因病程较长,B细胞分泌缺陷及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而需要胰岛素的治疗.

    作者:刘俊杰;孙永艳;王丽秋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论胎教与优生

    1 胎教概述1.1 胎教与优生的含义胎教是指在妊娠期间为有利于母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对母亲的精神、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优生是优化生育的简称.通俗地说,优生就是生个优秀的宝宝.到底怎样才算优生,众说纷纭,目前尚无一种普遍认可的说法.

    作者:李素华;卢长桂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喉结核患者紧急气管切开后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喉结核患者发生喉阻塞时应用的一种急症手术,目的 是为了解除梗阻性呼吸困难.若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发生是术后护理的关键.

    作者:沈莉莉;冯有凤;冯冬芬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采用低温联合可调钠透析方法改善透析低血压

    透析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20%~30%,透析低血压使患者难以达到干体重,严重需中途停止单次透析,导致透析充分性降低和超滤困难,更严重者可出现意识丧失和心脏骤停甚至死亡,严重危害了透析患者的健康及长期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死亡率.

    作者:关岩;张淑云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妊娠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妊娠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08年1月~7月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复方氨基酸螯合钙胶囊(乐力钙)2粒/d,连续口服至分娩.对照组不服用包括乐力钙在内的任何补钙药品直至分娩.结果 组内比较,治疗组补钙后血钙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钙含量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共6例,对照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共17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无病例发生FGR,对照组4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补钙可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降低FGR发生率.

    作者:陈少妮;刘桂香;黄永辉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长托宁与阿托品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长托宁和阿托品在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时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至2005年收治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7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新疗法组,采用推荐剂量治疗,密切观察各临床指标变化,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用药剂量、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1) .结论 长托宁治疗有机磷中毒较阿托品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张炯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医院感染防控与护理安全浅析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能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

    作者:邹启云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38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索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临床38例确诊为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患者的观察,分析存在的原因及采取的预防措施和急救、护理方案.结果 38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患者均抢救成功,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7 d后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子宫收缩乏力性大出血的防治措施重在预防,加强产前、产时、产后高危因素的筛查和监护是预防产后大出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布芳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应如何做好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随着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冠心病患者也随之越来越多,是严重危害老年健康和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很多老年人对冠心病这个词并不陌生,可说到冠心病的保健知识或是与其相关的健康教育,知道的并不多或是不够准确.控制冠心病的关键在于预防,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减缓冠心病的发病.

    作者:高扬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84例脑梗死患者和40例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检测两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 病例组斑块检出率80.5%,显著高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15.8%(P<0.001).颈动脉分叉处硬化斑块检出率约为60%,显著高于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斑块检出率(25%,21%)(P<0.001).病例组软斑块检出率(48/84)显著高于对照组检出率(13/40)(P<0.001).病例组纤维蛋白原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脑梗死发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软斑块与脑梗死发病有一定关系.纤维蛋白原可能在动脉粥样斑块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冰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腰椎间盘术后椎管内粘连的预防及康复护理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采用腰椎间盘突出术后预防椎管内粘连的康复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慧玲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5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2005年1月至12月在本院住院的5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其中轻型32例,中型18例,重型6例;并发肺水肿2例,急性心力衰竭1例,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死亡1例.经抗感染、抗休克和血液透析治疗,除1例死于糖尿病并发症外全部痊愈.笔者认为,减少出血热并发症的发生,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操作技术和责任心在抢救成功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管桂兰;管桂鑫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小儿腹泻的综合护理

    小儿腹泻(Infantile diarrhea)或称腹泻病,是长期以来危害小儿健康的一组疾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

    作者:赵淑玲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语言护理的类型及其在眼科心理护理中的作用

    随着护理改革的不断深人,新的<医疗事故条例>的实施以及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被护理界所重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语言交流是心理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1].

    作者:皇宇辉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慢性肾脏病应用糖皮质激素后重症肺部感染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8例慢性肾脏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致重症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8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给予抗细菌、抗病毒和抗真菌治疗.结果 7例重症肺部感染治愈,1例死亡.结论 应早期行病原学检查,不能明确病原体可早期行经验性治疗,预后较好,死亡率低.

    作者:侯终君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8例体会

    目的 更好地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治.方法 2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根据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例死亡,26例临床治愈.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也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王占元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急性乳腺炎的预防与治疗

    急性乳腺炎是致病侵入乳腺并在期中生长繁殖所引起的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但好发生于产后初产妇,产妇分娩后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于产后3~4周乳汁大量分泌,大小腺管都充满了乳汁,乳房明显账大,发硬或感疼痛,还有发热.

    作者:赵淑娟;李玲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亚甲蓝肋间毁损在胸部手术后的止痛作用

    目的 探讨胸部手术后止痛的新方法.方法 对6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实验组:在胸部手术结束关胸前,在胸椎侧开胸肋间及上下各一肋间注入亚甲蓝.对照组:在周围静脉置止痛药泵.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价两组止痛效果.结果 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两组疼痛VAS评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药物不良反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甲蓝肋间神经毁损预防开胸术后疼痛具有简单易行,持续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少,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作者:赵辉;李航;任宪伟;华新民;徐立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武警某部新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武警新兵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武警某部2009年649名入伍3个月的新兵和700名入伍1~2年的非新兵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 新兵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恐怖、精神病性6项因子显著高于非新兵组(P<0.01),新兵组的躯体化、强迫、焦虑、精神症状4项因子高于国内常模(P<0.01).结论 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够理想,心理卫生工作者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干预.

    作者:黄卡亚;刘绪宏;施根林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论手术室护士的整体护理中护患的沟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新的健康定义内涵的深化,护理工作日趋复杂,其职能范围也日益扩大,护理行为仅限于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已不符合新的医学模式,达不到整体护理的要求,而手术室是进行手术诊断、治疗及抢救危重患者的场所,手术又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方式[1].

    作者:王春晖 刊期: 2009年第33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