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位妊娠破裂腹腔大出血患者术中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陈喜缄;黄步英;黄林华;刘芬;郑汉琪

关键词:异位妊娠破裂, 大出血, 抢救,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患者术中的抢救与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82例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患者的手术室中抢救配合的要点与护理方法.结果 8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术室护士良好的素质,认真的工作态度,熟练的操作技术及良好的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滥用维生素的危害

    阐述正常人体维生素的需求量、作用及滥用维生素对人体的危害性,加强科普宣传力度,避免滥用维生素.

    作者:武金银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肝脏术后并发症17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肝脏术后并发症的诊治和预防.方法 分析总结2004~2008年间收治的17例肝脏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及预防措施.结果 17例患者:13例治愈,4例死亡;手术治疗5例,其中术后出血3例,胆漏2例(置管引流),其余保守治疗.结论 肝脏术后并发症的诊治和预防应引起足够重视,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客观评估手术风险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围手术期的密切监测和及时有效的处理,合理的术式选择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寇韬;许毅;李云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胸腹水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胸腹水细胞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取自住院和门诊患者送检胸腹水标本100例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上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数,与手工法相比较.结果 应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所测100例胸腹水标本红细胞和白细胞数与手工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胸腹水细胞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张庆芳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围手术期手术室整体护理临床探讨

    整体护理是指所有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念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护理过程,并强调护理服务的质量和连续性.目前,现代医学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实施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取得患者良好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于海侠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论胎教与优生

    1 胎教概述1.1 胎教与优生的含义胎教是指在妊娠期间为有利于母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对母亲的精神、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优生是优化生育的简称.通俗地说,优生就是生个优秀的宝宝.到底怎样才算优生,众说纷纭,目前尚无一种普遍认可的说法.

    作者:李素华;卢长桂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38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索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临床38例确诊为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患者的观察,分析存在的原因及采取的预防措施和急救、护理方案.结果 38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患者均抢救成功,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7 d后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子宫收缩乏力性大出血的防治措施重在预防,加强产前、产时、产后高危因素的筛查和监护是预防产后大出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布芳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喉结核患者紧急气管切开后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喉结核患者发生喉阻塞时应用的一种急症手术,目的 是为了解除梗阻性呼吸困难.若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发生是术后护理的关键.

    作者:沈莉莉;冯有凤;冯冬芬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门诊各科外伤换药及护理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换药室在外科门诊也是必不可少的,直接接触各科的各种无需住院的创伤,缝合换药的患者.这就要求换药室护士不但能够对外科各种创伤伤口有所了解还要掌握相关知识、换药注意事项,要求护士素质好、有耐心、有与患者沟通的能力,掌握沟通技巧,完成告知义务,帮助患者对自身情况有所了解,知道应注意的问题,尽快使创伤愈合避免不必要情况对创伤产生不良影响,延长愈合时间.

    作者:王文玲;李丽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异位妊娠破裂腹腔大出血患者术中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患者术中的抢救与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82例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患者的手术室中抢救配合的要点与护理方法.结果 8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术室护士良好的素质,认真的工作态度,熟练的操作技术及良好的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陈喜缄;黄步英;黄林华;刘芬;郑汉琪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慢性肾脏病应用糖皮质激素后重症肺部感染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8例慢性肾脏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致重症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8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给予抗细菌、抗病毒和抗真菌治疗.结果 7例重症肺部感染治愈,1例死亡.结论 应早期行病原学检查,不能明确病原体可早期行经验性治疗,预后较好,死亡率低.

    作者:侯终君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深圳市医疗保险劳务工高血压临床路径的研究

    目的 在劳务工高血压普查基础上,研制适合医疗保险劳务工人群的高压临床路径.方法 采用文献法和课题试验方法,研制深圳市医疗保险劳务工高血压人群的高血压临床路径.结果 建立医疗保险劳务工高血压人群的临床路径.结论 医疗保险劳务工高血压临床路径是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强调了诊疗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又突出了劳务工特殊群体社区医疗连续性照顾的特点.

    作者:杨泽民;李红侠;陈虾;李衡梅;邓晓燕;陈建;刘晓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病案信息管理利用与人性化服务工作

    目的 病案管理的终目的 是用优质、高效、精湛技术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病案信息的人性化服务,使病案信息利用不断拓展.方法 通过提高病案全方位服务质量,加大病案室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和专项性服务,建立用户意见箱制度,不断满足用户需求,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结果 提升病案信息服务质量,为广大的患者用户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使病案信息利用达到大化.结论 良好的病案信息服务工作是人性化服务的体现.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病案信息报务,终能使广大用户(包括患者)得到便捷、满意的服务,从而提高医院的总体服务水平.

    作者:陈丹霞;陈树霓;吴英姿;郑宝贞;王敏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重症手足口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目的 观察手足口病区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6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采用合理布局,知识培训,定人管理,保持病室内清洁整齐,物品定时消毒,加大感染的监控力度等措施进行管理.结果 没有发生新增医院感染病例.结论 运用科学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重症手足口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郭洁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同时接受心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和对照组的相比,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戎伟;李凌;李君利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妊娠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妊娠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08年1月~7月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复方氨基酸螯合钙胶囊(乐力钙)2粒/d,连续口服至分娩.对照组不服用包括乐力钙在内的任何补钙药品直至分娩.结果 组内比较,治疗组补钙后血钙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钙含量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共6例,对照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共17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无病例发生FGR,对照组4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补钙可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降低FGR发生率.

    作者:陈少妮;刘桂香;黄永辉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浅谈GC在药品残留溶剂中的应用

    当药品中所含的残留溶剂水平高于安全值时,残留溶剂对人体或环境将产生危害.ICH根据残留溶剂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四类,并规定了每种溶剂所允许的大残留量.对残留溶剂的测定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气相色谱法在测定有机溶剂残留中的应用,包括直接进样法、顶空分析法和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应用,并对残留溶剂质控提出展望.

    作者:白瑞;孙银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神经传导速度对亚临床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通过检测无周围神经病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以探讨NCV在亚临床型DP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并探讨早期药物干预,对亚临床型DPN预后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组:60例,按1999年WT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但无DPN临床症状的患者.对照组:30例,为无糖尿病及可引起周围神经病的其他疾患的健康人,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上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均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①糖尿病组异常率为48.33%.对照组异常率为3.33%.P<0.01.两者相比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②下肢NCV异常率高于上肢;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④早期给予干预治疗,明显改善率为75.86%.结论 ①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可早期诊断亚临床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②早期给予干预治疗可能逆转周围神经病损害.

    作者:王囡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对应的防范对策.方法 分析手术室实际工作中的安全隐患,然后提出护理措施.结果 使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从而减少护理缺陷、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 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针对安全隐患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明确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加强安全质量教育,增强护士法律观念是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前提;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杜绝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李晓敏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护理巡视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随着各种法制法规的出台和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巡视不及时是易造成医疗安全的隐患,为了减少医疗纠纷和便于举证倒置,本院护理部自2002年开院就设计使用了护理巡视卡,并将其悬挂输于液架上或置于患者床头桌上.

    作者:张秋艳;张小琴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出血性输卵管炎10例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出血性输卵管炎病因、诱发因素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本院收治因腹腔内出血急诊手术的出血性输卵管炎患者1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结果 出血性输卵管炎11例患者术前误诊10例,误诊率90.9%.结论 出血性输卵管炎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进行全面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提高出血性输卵管炎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减少误诊.

    作者:富晓敏;张延丽;畅学艳;朱壮彦 刊期: 2009年第33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