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期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的手术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

梁毕科;肖旭波;韩少良;郑晓风

关键词:激素, 吻合口瘘
摘要:目的 探讨长期用糖皮质激素患者实施外科手术吻合口瘘的预防方法 和如何提高其手术应激耐受能力.方法 对5例因并发其他疾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采用围手术期保护性使用糖皮质激素、纠正低蛋白血症、无创伤性缝线缝合、吻合口针眼涂抹医用胶及包绕止血纱布等围手术期治疗措施.结果 本组无肾上腺功能不全和吻合口瘘发生,但术后并发腹壁切口感染、肺内感染及死亡各1例.结论 对长期用糖皮质激素患者,围手术期保护性应用激素和综合预防措施,可有效预防吻合口瘘和提高手术应激耐受能力.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长春汽车产业园区已婚妇女常见妇科疾病调查

    目的 了解汽车产业园区已婚妇女常见妇科疾病的发病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4 577例已婚女性进行常规妇科查体、妇科超声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 以育龄期妇女为高发人群,主要以宫颈炎、子宫肌瘤、附件炎为主要疾病,检出率依次为31.77%、4.76%、4.1%.结论 定期开展妇科疾病普查普治工作,是各种妇科疾病及时发现早期治疗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提高女性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丁金环;于敏;路桂梅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特征与手术治疗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是临床十分凶险的急腹症,一般发生在手术、创伤、休克等应激状态下,也常发生于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中.为探讨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佳手术时机,本人根据多年来对胆囊病症的诊治实践,结合外科临床手术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祁友林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观察我科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用金纳多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并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娜;魏肖利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门诊患者退药原因分析与对策

    随着人们安全用药知识及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医院门诊患者退药呈不断上升趋势.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1]第27条明确规定: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我院为了防止医患纠纷,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提高社会效益和提升医院形象,体现人性化服务理念,在确保用药安全基础上,制定了退药申请制度,明确了退药程序:首先由原接诊医生填写退药申请表,注明退药原因,由门诊部主任审查签字,在履行退药申请审核程序基础上,满足患者的退药需求.为加强退药管理,尽量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随机抽取门诊退药申请单200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汤坚;凌芳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检测D-二聚体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快速检测D-二聚体(DD)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VIDAS DD测定法对可疑静脉血栓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进行检测,并对这些可疑肺栓塞患者进行1年随访,了解是否有肺栓塞症状.结果 共有104例患者参加检测,32例患者的D-二聚体检测值<494 ng/ml,72例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检测值>494 ng/ml,其中16例患者经肺通气、灌注扫描V/Q证实为肺栓塞,VIDAS DD法的敏感性为100%,阴性预期值为100%.结论 VIDAS DD法可作为诊断栓塞的首选筛选方法 .

    作者:梅玲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疏肝清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50例临床观察

    笔者于2003年6月至2007年1月期间,应用自拟疏肝清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00例患者均为2003年6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患者,治疗前均经胃镜检查确诊,符合慢性胆汁返流性胃炎的诊断标准[1],排除肝胆疾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38.6岁;病程1~32年,平均4年;重度18例,中度26例,轻度6例.性.

    作者:祝正杰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药物与吸宫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比较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药流)和吸宫流产(吸宫术)终止早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320例妊娠妇女按自愿原则选择终止早孕的方法 ,比较药物流产与吸宫流产的安全性、有效性、可接受性.结果 两组间流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流产的不良反应:腹痛的发生率吸宫组高于药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仅发生在药流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情况:吸宫组出血量少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出血时间药流组(8.6±4.2)d明显高于吸宫组(4.5±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此次流产表示满意的药流组和吸宫组分别为57.9%、53.8%,两组分别有68.5%及66.3%在下次意外妊娠时,仍愿意选择本次采用的方法 终止妊娠.结论 提示两种流产仍是目前终止早孕的佳方法 ,药物流产作为终止早孕方法 的补充是安全、有效、可接受的.

    作者:孙世梅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CT诊断.方法 对44例鼻咽癌患者进行CT追踪分析.结果 原发病灶复发10例,咽旁及及颈动脉鞘区复发20例,颅底、海绵窦复发14例.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以向咽壁深层侵犯为主,CT系列随访对比分析对于鼻咽癌复发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明山;盘志强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

    目的 观察应用AO/ASIF锁骨钩钢板对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新鲜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共29例,均行AO锁骨钩钢板治疗,术后随访8~25个月.结果 术后采用Lazzcano标准评定患者术后的功能.本组29例,优26例,良3例,未发生锁骨下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感染,内固定无松动和退出,无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肩锁关节无再脱位发生,2个月左右可进行无痛自由活动.结论 AO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固,能早期活动肩关节,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行之有效的方法 .

    作者:成仕明;刘云华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口腔门诊入社区的临床护理成效探讨

    我院作为口腔专科医院,因其有着齐全的各科医疗设备器械以及不同类型层次的人才,同时有着规范的医疗护理质量体系,临床医师有着精湛的操作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由此吸引了各地牙疾患者及疑难牙病者,日门诊量较大,患者就诊等待时间长尤为明显,由此我院将其延伸拓展,开设口腔门诊入社区,可缓解聚集一地看病难、看病等候时间久的问题,大大节约患者就诊时间,方便患者,同时也可缓解集中一地所带给医护方面的工作压力.门诊部开设在交通便捷、居民聚集较多的区域,经一段时间的运行效果较好.现就社区临床护理作如下探讨.

    作者:魏晓娟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早期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3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抗病毒、止咳平喘、化痰、吸氧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入院后立即用丙种球蛋白400 mg/(kg·d),静脉滴注,1次/d,连用3 d.根据患儿咳嗽、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显效及有效率、缓解喘憋、缩短咳嗽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应用IVIG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可改善肺功能,缩短病程,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明显毒副作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小儿癫痫80例脑CT表现及临床护理

    目的 分析小儿癫痫脑CT表现及其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癫痫脑CT改变和护理措施.结果 80例小儿癫痫中脑CT表现异常者68例,阳性率为85%.其中先天疾患20例,颅内感染性病变25例,脑肿瘤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2例,其他7例.护理措施包括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等.结论 脑CT检查明确病因、药物治疗和精心护理,对提高癫痫患儿疗效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万新翠;杨卫红;秦社灵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术前的眼底检查

    目的 观察行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术前近视患者直接检眼镜和间接检眼镜的检查结果 .方法 分别以直、间接检眼镜对2 315例(4 574眼)和1 358例(2 429眼)行激光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在扩瞳状态下进行眼底检查,对可疑眼底病灶辅以三面镜确诊.对检查结果 进行分类比较.结果 1998~2000年准分子激光术前以直接检眼镜检查患者共2 315例(4 574眼),发现视网膜脱离2眼,未发现周边服底异常.2001~2002年对1 358例患者(2 429只眼)术前进行间接检眼镜检查,检查发现各种周边部视网膜脉络膜变性和异常.其中包括视网膜非加压发白315眼占13.0%,色素沉着467眼占19.2%,条状变性160眼占6.59%,格子样变性40眼占1.65%,玻璃体视网膜牵引26眼占1.07%,视网膜裂孔49眼占2.02%,亚临床视网膜脱离8眼占0.33%.对严重的周边视网膜变性、裂孔及视网膜浅脱离80眼占3.29%进行眼底激光的治疗,4眼占0.16%进行手术治疗.分析发现近视屈光度越高,眼底发生格子样变性、干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几率较大(P<0.01).结论 准分子激光术前间接检眼镜检查可以发现直接检眼镜不易发现的眼底周边视网膜异常,为及早发现和治疗眼底病变提供良好的方法 和机会.非手术高度近视患者也应进行常规周边眼底检查.

    作者:朱维;孟觉天;王丹梅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肺栓塞(PTE)的关系,提高COPD患者同时患有PTE和DVT的诊断意识.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正常对照组(健康老年人)及COPD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比较其结果 与DVT和PTE的关系.结果 正常对照组D-二聚体值为(0.45±0.17)mg/L,>0.5 mg/L者占16%,而实验组>0.5 mg/L者占36.5%,其中并发症PTE、DVT的患者的D-二聚体值明显增高,甚至呈数十倍升高,而无其他疾病的COPD患者>0.5 mg/L者占总数的26.7%,其平均值为(0.50±0.15)mg/L.结论 对所有COPD患者D-二聚体栓测有利于提高DVT和PTE的诊断率.

    作者:吴添平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

    总结了近年来单味中药或中药复方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现状及作用机理研究.中医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具有良好的疗效,这与中药有效成分抑制前列腺增生程度、使前列腺重量及腺体形态接近正常有关;机理研究从整体宏观逐步深入到微观形态学,达到细胞、分子水平,结果 表明中医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前列腺细胞的生长、抑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来发挥疗效.并对临床研究及机理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

    作者:刘本臣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疼痛实验动物模型的探讨

    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应用或新近建立的动物疼痛模型,提出对今后疼痛模型发展的认识.在模型建立的方法 上,要创制接近临床实际的中西医证病结合模型;在有关疼痛指标的检测方面,要以观察疼痛模型的行为反应和反射活动为主转向以高科技手段定性、定量为主.

    作者:蔺兴遥;邱德文;许建阳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阵发性室速动态心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检出阵发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0例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自动分析系统分析室性心律失常.结果 本文50例患者共发生室性心动过速65阵,早搏型室性心动过速60阵(96.0%)均为非持续性,其中单形性27例(54%),多形性20例(40%),多源性3例(6%).双向性19例(38%),左室性17例(34%),右室性24例(48%),扭转性2例(4%).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以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有效地预防重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使心律失常的诊断水平大为提高,增加了心电图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蔡志华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综合医院搞好计划免疫的几点做法

    新疆伊犁周奎屯医院是由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蒙古族、满族、达吾尔族、俄罗斯族、回、汉等9个民族组成,有500张床位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我院预防保健科原来仅仅承担全院的医疗保健工作,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并负责社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将原来的建筑学校和艺术学校,沙扬私立学校分散式计划免疫预防接种改为我院定点接种,这是深化计划免疫运行机制和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取得了明显效果,我院的计划免疫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张秀丽;王淑琴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原因及治疗体会

    本组66例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患者,男36例,女30例;年龄8~72岁,平均38岁;术后切口感染时间短3 d,长90d,平均15 d;阑尾炎病理类型:坏疽性阑尾炎38例,化脓性阑尾炎25例,单纯性阑尾炎3例;在一级甲等医院手术11例,在无等级医院及医务所手术55例.将切口感染分为3种类型,即脂肪液化8例,化脓感染47例,窦道或瘘管形成11例.上述患者在本院治疗时间短8 d,长36 d,全部治愈,治愈率100%.

    作者:侯峻峰;蒲成林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妇女经行前后或经行期间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痛引腰骶,伴恶心呕吐,腰酸及其他不适,甚至可至昏厥,称为痛经.原发性痛经多见青春期女性,多在月经初潮后不久就出现周期性腹痛,内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因腹痛等症随月经周期反复出现,严重影响女性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医在此病的治疗上方法多样,疗效显著,近年来报道颇多,又有一些新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雷;唐春荣;李大剑 刊期: 2007年第34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