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用抗生素与输液溶液的稳定性研究

李兆君

关键词:抗生素, 稳定性, 配伍
摘要:观察常用抗生素配伍稳定性.在室温条件下临床常用抗生素配伍后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一定温度和时间内混合液无色澄明,无颜色改变、气泡产生及肉眼可见的沉淀生成,pH值稳定,则提示药物配伍无理化变化,可配伍;反之,则其配伍后稳定性差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心理问题及护理体会

    造口术(ostomy)一词源于希腊词汇stomato,意思是口.在医学术语中,ostomy是指两个器官间的人工开口[1].近年来,随着结肠癌、直肠癌发病率的上升.造口患者的数量也在上升.造口可以是临时性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这取决于疾病的性质、发展、患者的年龄以及总体情况[2].为了找出造口患者普遍突出的围手术期心理问题,特定性、有目的性提供良好的术前信息,我们对30例造口患者进行了初步调查,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付娟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检测D-二聚体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快速检测D-二聚体(DD)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VIDAS DD测定法对可疑静脉血栓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进行检测,并对这些可疑肺栓塞患者进行1年随访,了解是否有肺栓塞症状.结果 共有104例患者参加检测,32例患者的D-二聚体检测值<494 ng/ml,72例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检测值>494 ng/ml,其中16例患者经肺通气、灌注扫描V/Q证实为肺栓塞,VIDAS DD法的敏感性为100%,阴性预期值为100%.结论 VIDAS DD法可作为诊断栓塞的首选筛选方法 .

    作者:梅玲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医院质量管理的提高在于持续改进

    质量是医院的生命和永恒的目标,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医疗质量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是医院科学发展的需要,是广大患者信赖的根本,而持续改进则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是质量管理的精髓.

    作者:马金风;李月春;史永茹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产程活跃期应用间苯三酚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产程活跃期应用间苯三酚对产程、消除宫颈水肿、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等的影响.方法 将98例正常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于宫口开大2~3 cm时,研究组静脉推注间苯三酚80mg,对照组静脉推注地西泮10 mg,观察两组产妇用药后的产程变化及围产结局.结果 用药至宫口开全的时间,间苯三酚组平均为(3.2±0.1)h,地西泮组平均为(4.3±0.4)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两组宫颈水肿消失率,间苯三酚组为92.3%,地西泮组为89.7%,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4 h较用药前平均宫口开大,间苯三酚组明显优于地西泮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量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间苯三酚的解痉作用可消除宫颈消肿,促进宫口扩张,加促产程进展,效果优于地西泮,且对母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陈诗华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CT诊断.方法 对44例鼻咽癌患者进行CT追踪分析.结果 原发病灶复发10例,咽旁及及颈动脉鞘区复发20例,颅底、海绵窦复发14例.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以向咽壁深层侵犯为主,CT系列随访对比分析对于鼻咽癌复发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明山;盘志强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妇女经行前后或经行期间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痛引腰骶,伴恶心呕吐,腰酸及其他不适,甚至可至昏厥,称为痛经.原发性痛经多见青春期女性,多在月经初潮后不久就出现周期性腹痛,内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因腹痛等症随月经周期反复出现,严重影响女性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医在此病的治疗上方法多样,疗效显著,近年来报道颇多,又有一些新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雷;唐春荣;李大剑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口腔门诊入社区的临床护理成效探讨

    我院作为口腔专科医院,因其有着齐全的各科医疗设备器械以及不同类型层次的人才,同时有着规范的医疗护理质量体系,临床医师有着精湛的操作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由此吸引了各地牙疾患者及疑难牙病者,日门诊量较大,患者就诊等待时间长尤为明显,由此我院将其延伸拓展,开设口腔门诊入社区,可缓解聚集一地看病难、看病等候时间久的问题,大大节约患者就诊时间,方便患者,同时也可缓解集中一地所带给医护方面的工作压力.门诊部开设在交通便捷、居民聚集较多的区域,经一段时间的运行效果较好.现就社区临床护理作如下探讨.

    作者:魏晓娟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简论中医药继续医学教育的创新

    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技术人员继院校教育之后,以传授、学习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重点,适应各专业卫技人员的实际需求,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的一种终身教育.但对于从事中医药工作的卫技人员,其继续医学教育的要求是既要掌握现代的医学理论与先进技术,又要不断发扬传统中医药学理论,突出中医特色.因此,其继续教育的管理、模式应有别于西医的从业人员,创新中医药继续教育的管理,从管理制度、管理模式、教育的内容、手段和观念等方面,与时俱进,全面创新,才能通过富涵中医特色的继续教育工作,实现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精湛医术、人文素质为一体,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中医药工作者的目标.

    作者:费忠东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综合医院搞好计划免疫的几点做法

    新疆伊犁周奎屯医院是由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蒙古族、满族、达吾尔族、俄罗斯族、回、汉等9个民族组成,有500张床位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我院预防保健科原来仅仅承担全院的医疗保健工作,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并负责社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将原来的建筑学校和艺术学校,沙扬私立学校分散式计划免疫预防接种改为我院定点接种,这是深化计划免疫运行机制和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取得了明显效果,我院的计划免疫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张秀丽;王淑琴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自身牵引手法推拿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

    目的 探讨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表现及分型,采用自身牵引手法推拿治疗方法 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100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 .结果 痊愈72例,显效2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结论 自身牵引手法推拿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具有方法 简单,痛苦小,见效快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作者:李伟;贾向晖;贾一民;王建英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药物与吸宫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比较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药流)和吸宫流产(吸宫术)终止早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320例妊娠妇女按自愿原则选择终止早孕的方法 ,比较药物流产与吸宫流产的安全性、有效性、可接受性.结果 两组间流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流产的不良反应:腹痛的发生率吸宫组高于药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仅发生在药流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情况:吸宫组出血量少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出血时间药流组(8.6±4.2)d明显高于吸宫组(4.5±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此次流产表示满意的药流组和吸宫组分别为57.9%、53.8%,两组分别有68.5%及66.3%在下次意外妊娠时,仍愿意选择本次采用的方法 终止妊娠.结论 提示两种流产仍是目前终止早孕的佳方法 ,药物流产作为终止早孕方法 的补充是安全、有效、可接受的.

    作者:孙世梅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市场经济中科室管理难点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发展,医院原有的服务性质、利益结构和分配关系被打破,医院为了适应市场、实行院科两级核算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科室从单纯技术管理向技术经营型管理过渡,但是,新的服务体系、合理的利益结构与分配关系尚未发展成熟,改革措施不配套,制度欠完善,质控不得力,甚至某些舆论导向偏差,使得职工从心理上、行为上给科室管理工作增添难度.

    作者:陈光虎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干预手段在诊断与治疗中的探讨

    目的 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干预手段在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宫颈专科门诊行机会性筛查患者4 319例,行宫颈细胞学(TCT)检查,对细胞学检查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或环状电圈切除术(LEEP),对病理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三种干预手段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诊断价值及相互关系.结果 TCT结果 异常者共287例.其中ASCUC 171例,LSIL 86例,HSIL 27例,可疑癌3例.TCT结果 异常者全部行阴道镜检查并活检,在ASCUS和LSIL患者中发现存在一定比例的高度病变.结论 TCT+阴道镜+LEEP术是目前诊治宫颈疾病较完善的阶梯式诊治手段.

    作者:伍萍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误诊分析

    老年人AMI临床表现及发病过程多不典型,是由于老年机体重要器官自然衰退明显,免疫功能低下,心外并发症多,缺乏典型胸痛症状,临床上稍有疏忽,便造成AMI误诊.本文总结我院近10年来对70岁以上老年人AMI 20例误诊分析.

    作者:张红云;梅亦民;周刚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126例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临床诊治体会

    尖锐湿疣(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鳞状上皮疣状增生病变的性传播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妊娠期由于孕妇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性激素水平高,阴道分泌物增多,易患尖锐湿疣.本文对我院诊治的妊娠期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预后及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佳治疗方法.

    作者:张蓉;虞斌;任渊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社区干预治疗对促进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治疗对促进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以自愿的方式选择通州区经委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八里桥社区卫生服务站所管辖社区内3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社区干预治疗,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通过1年的早期社区干预治疗,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功能恢复效果明显提高(P<0.01).结论 早期社区干预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白红梅;任亚东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奥扎格雷钠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6例的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应用奥扎格雷钠和低分子肝素钙(LMWH)治疗96例频繁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作者:暴秀颖;包成月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卡维地洛治疗CHF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室重塑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和对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 66例CHF患者在应用硝酸酯制剂、利尿剂、洋地黄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A、B两组.B组在A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卡维地洛,起始量为2.5 mg,2次/d,逐渐递增至目标剂量20 mg,2次/d,维持稳定剂量至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行超声心动图检查,6 min步行距离分析.结果 卡维地洛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缩小,相对室壁厚度(RWT)增厚,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短轴缩短率(FS)明显提高,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上述指标与该组治疗前及与A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卡维地洛对CHF,患者有较好疗效,并可显著逆转心室重塑,安全可靠.

    作者:陈晓育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白大衣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随着动态血压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近年来,研究白大衣高血压的报道越来越多.本文就白大衣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产生机制、对靶器官的损害等作一综述.

    作者:冯小智;车晓宁;毕四锐 刊期: 2007年第34期

  • 阵发性室速动态心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检出阵发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0例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自动分析系统分析室性心律失常.结果 本文50例患者共发生室性心动过速65阵,早搏型室性心动过速60阵(96.0%)均为非持续性,其中单形性27例(54%),多形性20例(40%),多源性3例(6%).双向性19例(38%),左室性17例(34%),右室性24例(48%),扭转性2例(4%).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以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有效地预防重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使心律失常的诊断水平大为提高,增加了心电图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蔡志华 刊期: 2007年第34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