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张红;束研;刘昊;王斌;杨睿
推进公共卫生大数据应用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深化医改,完善卫生与健康治理模式的重要支撑.简述了公共卫生大数据的组成与分布,重点阐述了大数据在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慢性病防治管理、健康管理、职业病防治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模式,指出了大数据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更好地推动大数据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发挥积极指导作用.
作者:张翼鹏;黄竹青;陈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指尖微量血糖信息化管理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科室2016年6月—7月期间接受血糖监测的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双轨运行前后对比,比较传统手工纸质管理与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医护工作时数、工作疏漏与差错.结果:与传统手工纸质管理相比,指尖微量血糖信息化管理在表格建立耗时(1.82s<39.47s)、开具医嘱耗时(3.86s<53.95s)、过医嘱耗时(10.65s<19.15s)相对更短(P<0.05),查对信息不全发生率(0<2.86%)、医嘱出错率(0.41%<1.84%)、血糖漏测率(0.58%<1.95%)相对更低(P<0.05).结论:指尖微量血糖信息化管理是一种科学、高效的血糖管理方法,能够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支持与帮助,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的稳定,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梁婵;陈大明;梁业梅;李岚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128排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造影术在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支架内再狭窄(ISR)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PCI患者148例,共190枚支架,依据ISR发生情况分为ISR组(n=24枚)和无ISR组(n=166枚),给予128排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检查,以冠脉造影(CAG)为对照.结果:以CAG为对照,CT血管造影术评估ISR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67%、92.77%、92.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血管部位成像质量评分及评估符合率方面,左主干(LM)、前降支(LAD)明显高于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排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对PCI患者ISR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尤其在LM、LAD血管部位的评估中具有更佳的成像质量及评估符合率.
作者:冯长超;王芳;付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常规检查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取2014年1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13例,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终得到确诊,均采用经腹部超声常规扫查法进行检查,确定病灶的大小、形态、回声特征,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13例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诊断得到确诊,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分别占56.64%、15.93%和12.39%.患者经腹部超声常规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2.04%,临床误诊率为4.42%,诊断漏诊率为3.54%;腹部超声常规检查子宫肌瘤病灶区内血流较少,见稀疏的短条状血流,肌瘤瘤体内部血供不丰富,周边血供较内部血供更加丰富,并且内部主要以静脉血流多,局部病灶周围见环状,稀少血流信号,周边血流明显高于瘤体内血流平均阻力指数.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部超声常规诊断效果理想,能指导临床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杰;曾艳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型分布式电子病历记录管理系统.系统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不可变的日志,并且可以方便地访问其医疗信息.利用独特的区块链属性,系统在处理敏感信息时管理身份验证、机密性、可靠性和数据共享关键因素.模块化设计集成了提供者的现有、本地数据存储解决方案,促进了互操作性,使系统更加方便和更具有适应性,揭示系统的方法在医疗IT和研究中应用区块链的潜力.
作者:熊志强;周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利用CT重建评价颈椎螺纹融合器植骨融合的可行性.方法:随访因颈椎病行颈椎螺纹融合器+钛板植入术后患者51例,随访时间6~15个月,其中男32例,女19例,平均年龄(45.4±2.4)岁,于术后7天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随访时摄颈椎过曲过伸位和正侧位X线片,并行颈椎CT重建,分别采用X线法和CT重建法评价植骨融合情况,CT法分优、良、差三级.结果:X线法观察植骨融合率为100%,CT重建法观察植骨融合率为94.1%,两种方法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植骨融合进行评估时,和X线相比,CT重建法更加准确和直观,能对植骨融合生长情况进行了解,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索超;雷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一、信息化支撑保障作用选题1.信息化促进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方式方法,以及典型案例、经验剖析、效果评价和解决方案等2.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综合管理、分级诊疗就医、医保费用结算、精准医疗扶贫、基本药物供应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方法举措和技术架构,以及应用实践与经验成果等.
作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在这欢天喜地迎佳节,张灯结彩贺新春之际,《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全体员工向杂志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编委会委员、分社与通联站负责人和特约通讯员、理事单位理事,以及关心和支持数字医学发展的专家学者、作者、读者、业界同仁、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新春问候!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作者:李华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随着国家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继续教育工作越来越繁重复杂.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护理部每年承担着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原有纸质汇总的工作模式落后、费时费力.为改变原有工作模式,规范管理流程,减轻管理人员工作量,设计了护理继续医学教育平台.方法:采用B/S架构,以MySQL为数据库,使用EasyUI作为前端框架,PHP为主要开发语言,通过Web平台与Android移动终端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了护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整个周期的管理.结果:完成了各类护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流程化、电子化的管理.结论:平台运行效果良好,降低了医院纸张的消耗,简化了工作流程,得到了全院护理工作者的认同.
作者:吴龙;张睿;李婧杰;高学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信息化提升医院各级各类交班的管理水平,提高各类交班的工作效率和交班质量.方法:以业务运行和管理需求为导向,提炼各级各类交班的业务流程,总结交班管理方法.利用信息技术,采用多层架构,实现交班业务流程的电子化和交班管理的信息化.结果:建立了医院多级电子交班系统,实现了医护交班、行政交班以及全院大交班的信息化管理.结论:医院多级电子交班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医院各项交班的工作效率,提升了交班质量,加强了交班管理的规范性.
作者:郁非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提高适龄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病房住院分娩适龄初产妇100例,乱数表法随机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采用自制《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评估量表》评估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随访8个月后,统计分析所有孕妇母乳喂养知识和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率和喂养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适龄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有利于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和延长喂养时间,可显著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阳;刘彩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设计一种基于AI的慢病高危管理及管理效果自动评估系统,建设一种基于慢病知识库的高危管理系统,实现系统自动筛选、人工确认的高危自动手动相结合的筛查系统,及早发现高危慢病因素,提前进行跟踪干预.方法:根据慢病患者电子病历与个人信息等其他信息汇总成为个人健康档案,运用人工智能进行健康状况评估,个性化干预管理.结果:实现患病期间保健档案动态更新,提高慢病患者对危险因素的认知,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结论: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慢病管理效率和效果,降低慢病死亡率,大量节约医保资金.
作者:帅仁俊;陈平;马力;苏逸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云计算平台下的电子病历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资源和数据来提升分布式计算的效率.然而,节点或者服务的安全级别是不一样的,从而敏感的任务和个人数据可被调度(或共享)到一些不安全的节点,可能导致泄露隐私.传统的隐私保护技术侧重于保护数据的发布和通信过程,但缺乏在不受信任的计算节点上处理敏感任务的保护.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任务变换的协议,在被调度到其他节点之前,由任务管理器将任务变换成另一种形式.可以通过一种基于分离敏感属性值的隐私保护算法去实现任务的变换功能.结果:将任务中的敏感属性与它们的值分隔开,使得恶意节点即使得到了转换后的任务也无法理解这些值的真正含义.结论: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地保护电子病历中的隐私数据.
作者:王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随着医疗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务人员的很多文献资料和记录逐渐转为电子化记录.但是医疗信息系统不能完全按照医务人员所需格式对数据文件进行记录的功能,如以电子化形式存储典型病例文档、医疗日记、文本模板、个人工作文档、工作指南等.目前,医务人员主要将这些文档资料存放在本地或共享局域网文件夹中.Windows系统的共享文件功能并不稳定,文件的安全性无法保障.针对医疗机构的网络及应用环境的特点开发一套适合医院使用的基于私有云的内部网盘系统,对于解决数据共享,尤其是非结构化数据的共享则变得非常重要.方法:通过PHP框架,开发构建一套适合医院使用的私有云的云盘系统,以满足医务人员及医疗科室的文档数据集中存储及备份的需求.结果:云盘系统使日常工作变得方便快捷,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同时,系统的安全保密机制有效保护了医院数据文件和记录的安全.结论:基于PHP的院内私有云盘系统为医院临床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使医院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提高,在未来必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作者:卫荣;周铭;耿鹏;侯梦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以隐马尔可夫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海量临床数据学习建立智能临床路径系统,实现临床路径识别、治疗措施推荐和临床预警功能.以医疗服务云的方式为医生提供辅助决策,提高医生工作效率,降低医疗风险,推进医疗资源共享.
作者:张学农;张志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医学影像系统在医院的应用不断扩大,如何充分有效挖掘医学影像资料的价值成为临床科研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论文研究构建国家中医药数据中心医学影像索引库,为临床科研人员提供影像检索服务.首先介绍了医学影像存储方式和医学影像检索方式,其次提出了医学影像索引库平台架构设计,并介绍了医学影像索引库平台的部署和系统功能,后对医学影像索引库建设进行了总结.
作者:李婧;张红;束研;刘昊;王斌;杨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就建设军人电子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M-EHRS)进行研究探讨,提出解决方案.方法:借鉴医院无纸化病案信息系统(PLMRS)的技术和思路,实现机构内和机构间的数据集成.结果:给出了建设思路和方案,采用PLMRS使用的可信认证、通用文档等技术,首先进行医院内和医院间数据集成,然后逐步扩展系统功能和内容至其他机构,终完成M-EHRS建设目标.结论:M-EHRS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逐步通过数据集成来达成目标.
作者:刘琛玺;彭传薇;李富强;李天胜;陈绮钿;赖晓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现有医学知识浩瀚如烟,知识图谱是知识展示比较有效的方法.方法: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妇产科教材中的医学知识进行抽取和表示,将妇产科知识存储成结构化的知识图谱,方便专业医学人士查询,也方便对大众进行科普.使用中文分词、命名实体识别、实体分类、关系抽取等技术对教科书文本进行信息抽取.结果:将妇产科教材中的知识转变为知识图谱结构.为后期智能医疗等医疗服务提供了理论基础.结论:以教材为来源,构建领域知识图谱很迅速,能够可视化展示医学信息,让人们快速有效了解医学常识.
作者:赵雪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为进一步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有效控制医保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广东省已开始实施医疗保险总额控制下的单病种分值付费模式,该模式对医保费用管理更精细.因病案首页、诊断等众多限制条件,以及严格的审核条件等因素给医院对医保的监管带来困难.为解决这难题,可构建单病种分值付费管理下的医保智能监管系统,采取事前提示、事中监控、事后审核,有效控制住院费用,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张海波;周民伟;刘晓辉;胡占生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