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有效控制医保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广东省已开始实施医疗保险总额控制下的单病种分值付费模式,该模式对医保费用管理更精细.因病案首页、诊断等众多限制条件,以及严格的审核条件等因素给医院对医保的监管带来困难.为解决这难题,可构建单病种分值付费管理下的医保智能监管系统,采取事前提示、事中监控、事后审核,有效控制住院费用,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张海波;周民伟;刘晓辉;胡占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推进门诊智慧化建设,提升门诊服务效能,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方法:通过制定智慧门诊的目标,设计智慧门诊的运行指标体系,落实智慧门诊具体实施路径,加大技术和经费保障,实行就医流程全过程智慧化.结果:智慧门诊建设提高了自助效率,预约率显著上升,患者等候时间缩短,满意度提升.结论:智慧门诊建设优化了就医流程,提高了服务效能和服务质量,减少人力成本.
作者:储爱琴;司圣波;徐冬;王焕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气道重构的差异.方法:COPD患者45例,平均年龄(65.6±7.9)岁,ACOS患者40例,平均年龄(68.0±6.7)岁,分别行螺旋CT及肺功能检查,测量右肺上叶尖段气道横截面总面积At和管腔横截面积Al,计算管壁面积WA、管壁面积占气道总面积的百分比(WA%)及管壁厚度(WT),比较COPD与ACOS气道指标、肺功能差异,分析气管舒张药反应性(BDR)与气道指标(WA%、WT)及肺功能(FEV1%、FEV1/FVC)的相关性.结果:ACOS组WT(1.72±0.66)mm,大于COPD组的(1.69±0.69)mm(P<0.05).ACOS组WA%为(78.88±5.01)大于COPD组的(76.46±4.72)(P<0.05).ACOS组与COPD组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DR与WT、WA%正相关(r=0.365、0.407,P<0.05),与FEV1%、FEV1/FVC及年龄无关(r=-0.167、0.148、0.133,P>0.05).结论:ACOS与COPD患者气道重构模式不同,不同的重构模式反映ACOS和COPD病理进程的差异.
作者:张晓辰;耿鹤群;纪蒙蒙;崔书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设计一种基于AI的慢病高危管理及管理效果自动评估系统,建设一种基于慢病知识库的高危管理系统,实现系统自动筛选、人工确认的高危自动手动相结合的筛查系统,及早发现高危慢病因素,提前进行跟踪干预.方法:根据慢病患者电子病历与个人信息等其他信息汇总成为个人健康档案,运用人工智能进行健康状况评估,个性化干预管理.结果:实现患病期间保健档案动态更新,提高慢病患者对危险因素的认知,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结论: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慢病管理效率和效果,降低慢病死亡率,大量节约医保资金.
作者:帅仁俊;陈平;马力;苏逸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型分布式电子病历记录管理系统.系统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不可变的日志,并且可以方便地访问其医疗信息.利用独特的区块链属性,系统在处理敏感信息时管理身份验证、机密性、可靠性和数据共享关键因素.模块化设计集成了提供者的现有、本地数据存储解决方案,促进了互操作性,使系统更加方便和更具有适应性,揭示系统的方法在医疗IT和研究中应用区块链的潜力.
作者:熊志强;周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诊创伤科护士对病案首页填写质量因素与改变对策分析.方法:提取医院2016年急诊创伤科出院病案首页书写不规范情况的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损伤外部原因、联络地址、门诊诊断、其他诊断的书写错误位列该院急诊创伤科书写缺陷前五,分析总结出该科室没有正确理解病案首页填写项目的问题.结论:应当优先针对集中错误的项目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病案首页书写质量.
作者:马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常规检查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取2014年1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13例,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终得到确诊,均采用经腹部超声常规扫查法进行检查,确定病灶的大小、形态、回声特征,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13例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诊断得到确诊,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分别占56.64%、15.93%和12.39%.患者经腹部超声常规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2.04%,临床误诊率为4.42%,诊断漏诊率为3.54%;腹部超声常规检查子宫肌瘤病灶区内血流较少,见稀疏的短条状血流,肌瘤瘤体内部血供不丰富,周边血供较内部血供更加丰富,并且内部主要以静脉血流多,局部病灶周围见环状,稀少血流信号,周边血流明显高于瘤体内血流平均阻力指数.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部超声常规诊断效果理想,能指导临床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杰;曾艳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推进公共卫生大数据应用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深化医改,完善卫生与健康治理模式的重要支撑.简述了公共卫生大数据的组成与分布,重点阐述了大数据在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慢性病防治管理、健康管理、职业病防治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模式,指出了大数据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更好地推动大数据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发挥积极指导作用.
作者:张翼鹏;黄竹青;陈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随着国家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继续教育工作越来越繁重复杂.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护理部每年承担着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原有纸质汇总的工作模式落后、费时费力.为改变原有工作模式,规范管理流程,减轻管理人员工作量,设计了护理继续医学教育平台.方法:采用B/S架构,以MySQL为数据库,使用EasyUI作为前端框架,PHP为主要开发语言,通过Web平台与Android移动终端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了护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整个周期的管理.结果:完成了各类护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流程化、电子化的管理.结论:平台运行效果良好,降低了医院纸张的消耗,简化了工作流程,得到了全院护理工作者的认同.
作者:吴龙;张睿;李婧杰;高学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掌握患者地域来源及人次数,为医院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介绍患者地域来源数据抽取整合的思路和方法.结果:梳理总结各种患者地域来源数据抽取方法的适用范围、执行效果和选择的优先级.结论: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数据提取的过程和统计分析的结果,建议从数据采集录入的源头开始,抓好数据质量的全流程管控.
作者:罗辉;薛万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利用CT重建评价颈椎螺纹融合器植骨融合的可行性.方法:随访因颈椎病行颈椎螺纹融合器+钛板植入术后患者51例,随访时间6~15个月,其中男32例,女19例,平均年龄(45.4±2.4)岁,于术后7天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随访时摄颈椎过曲过伸位和正侧位X线片,并行颈椎CT重建,分别采用X线法和CT重建法评价植骨融合情况,CT法分优、良、差三级.结果:X线法观察植骨融合率为100%,CT重建法观察植骨融合率为94.1%,两种方法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植骨融合进行评估时,和X线相比,CT重建法更加准确和直观,能对植骨融合生长情况进行了解,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索超;雷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收集乳腺癌的预后状况,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算法,分析比较不同变量对乳腺癌预后的敏感性,并比较特征变量的重要性.使用Logistic回归的多变量分析显示,年龄、N-stage、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化疗手段、多灶性病灶、化疗与预后有关.随机森林分析的结果得到了各个因素指标的重要性评分,有助于正确选择高风险人群,有利于建立分类系统.通过该结果找到危险因素,建立较高准确率的预测模型,预测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能力,并可作为制定医疗决策的参考.根据患者的特征制定针对患者不同特征的个体化术后随访及辅助治疗策略,争取大程度上预防乳腺癌的术后复发.
作者:王哲;王凯;杨日东;周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月门诊量变化趋势,对医院月门诊量预测方法进行探讨,为医院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和提高救助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ARIMA模型和LSTM模型对新疆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月门诊量的时间序列进行预测,使用RMSPE值评价不同方法的预测精度.结果:ARIMA模型、时间步为1的LSTM、时间步为12的LSTM的RMSPE值分别是20.23%、22.23%和20.01%,相较之下时间步为12的LSTM网络的预测效果较好,时间步为1的LSTM效果差.结论:LSTM预测医院月门诊量的准确率较高,为医院月门诊量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李琳;王哲;张学良;王凯;周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区块链是一种通过全员信任的方式来集体维护一个可靠分布式数据库的技术,其核心包括分布式账本技术、非对称加密算法以及智能合约等,具有去中心化、共识机制、可追溯性、高度信任等特征.凡是有多次交易环节产生的行业,都可以用到区块链技术,特别是在医疗领域,有助于推动医疗体系改革、医疗数据的安全共享和协同,可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旨在积极探索区块链前沿技术,结合重大慢病大数据科研需求打造区块链技术方案,建立临床科研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的新模式.
作者:高东平;王士泉;李伟;戴阿咪;余辉;崔春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门诊电子诊断书在优化就诊流程中的设计及应用.方法:依托信息化建设,以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将电子诊断书嵌入电子病历界面,供门诊医生使用.结果:电子诊断书保存及调阅方便、开立更加规范、缩短就诊时间、降低医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门诊电子诊断书与现有社会的信息化接轨,实现无纸化办公,使就诊流程优化,是数字化门诊的具体体现,值得各地区医院推广.
作者:张帆;苏慧;董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云计算平台下的电子病历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资源和数据来提升分布式计算的效率.然而,节点或者服务的安全级别是不一样的,从而敏感的任务和个人数据可被调度(或共享)到一些不安全的节点,可能导致泄露隐私.传统的隐私保护技术侧重于保护数据的发布和通信过程,但缺乏在不受信任的计算节点上处理敏感任务的保护.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任务变换的协议,在被调度到其他节点之前,由任务管理器将任务变换成另一种形式.可以通过一种基于分离敏感属性值的隐私保护算法去实现任务的变换功能.结果:将任务中的敏感属性与它们的值分隔开,使得恶意节点即使得到了转换后的任务也无法理解这些值的真正含义.结论: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地保护电子病历中的隐私数据.
作者:王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提高适龄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病房住院分娩适龄初产妇100例,乱数表法随机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采用自制《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评估量表》评估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随访8个月后,统计分析所有孕妇母乳喂养知识和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率和喂养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适龄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有利于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和延长喂养时间,可显著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阳;刘彩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以隐马尔可夫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海量临床数据学习建立智能临床路径系统,实现临床路径识别、治疗措施推荐和临床预警功能.以医疗服务云的方式为医生提供辅助决策,提高医生工作效率,降低医疗风险,推进医疗资源共享.
作者:张学农;张志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一、信息化支撑保障作用选题1.信息化促进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方式方法,以及典型案例、经验剖析、效果评价和解决方案等2.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综合管理、分级诊疗就医、医保费用结算、精准医疗扶贫、基本药物供应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方法举措和技术架构,以及应用实践与经验成果等.
作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随着医疗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务人员的很多文献资料和记录逐渐转为电子化记录.但是医疗信息系统不能完全按照医务人员所需格式对数据文件进行记录的功能,如以电子化形式存储典型病例文档、医疗日记、文本模板、个人工作文档、工作指南等.目前,医务人员主要将这些文档资料存放在本地或共享局域网文件夹中.Windows系统的共享文件功能并不稳定,文件的安全性无法保障.针对医疗机构的网络及应用环境的特点开发一套适合医院使用的基于私有云的内部网盘系统,对于解决数据共享,尤其是非结构化数据的共享则变得非常重要.方法:通过PHP框架,开发构建一套适合医院使用的私有云的云盘系统,以满足医务人员及医疗科室的文档数据集中存储及备份的需求.结果:云盘系统使日常工作变得方便快捷,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同时,系统的安全保密机制有效保护了医院数据文件和记录的安全.结论:基于PHP的院内私有云盘系统为医院临床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使医院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提高,在未来必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作者:卫荣;周铭;耿鹏;侯梦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