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婴幼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应用

张秉权;曾庆思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 婴幼儿, 圆锥动脉干畸形
摘要:目的:比较前瞻性心电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对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心脏病,所有患者均行CTA扫描,并记录患者心率、扫描时间、扫描剂量.其中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及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各38例,76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并在术前行经胸骨后心脏超声.所有CTA图像由两名影像科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判断,判断标准主要为是否能够观察心内结构、心外大血管、冠状动脉.结果:76例患儿均成功完成扫描,76例患者的心内结构、心外大血管及冠状动脉均能清晰显示,其中前瞻心电门控患者的扫描剂量及时间与回顾性心电门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前瞻性心电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均能用于诊断少儿圆锥动脉干畸形,其中前瞻性心电门控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扫描剂量明显低于回顾性心电门控冠脉成像.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数字化技术在陈旧性DenisⅡ型 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在陈旧性DenisⅡ型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结合3D打印模型方法辅助治疗陈旧性DenisⅡ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术前将患者骨盆区域进行螺旋CT扫描,将其DICOM格式数据传入计算机中,应用mimics软件对骶骨数据进行分割、三维重建.再将骶骨数据转化为STL格式并传输到3D打印机中,打印骶骨实体模型.术前基于mimics软件中虚拟骶骨三维模型与3D打印实体模型明确骨折类型及骶神经损伤原因并模拟手术.术中以实体模型为参照进行骶后路骶板切除骶神经减压术.结果:术中所见骨折形态与骨块位置与术前三维重建、3D打印模型一致.术后随访12个月,患者左下肢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无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采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结合3D打印模型方法辅助治疗陈旧性DenisⅡ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可以使术者明确骨折类型与神经损伤部位,从而减少手术时间,达到佳的手术效果.

    作者:刘瑞;董乐乐;郭鹏年;左强;王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3D打印技术在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矫形中的应用初探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集12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的薄层(0.5mm)CT扫描数据,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和快速成型,在模型上进行模拟手术,并将其应用于诊治、手术规划和术中参照.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患儿均在3D打印实体模型指导下完成手术,手术过程顺利.12例患儿术中所见与术前数字化三维重建和3D打印实体模型的畸形结构变化一致.结论:3D打印技术能够准确和直观地反映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立体形态和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适应了儿童脊柱手术个体化要求,可在术中实现术前设计,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郑一鸣;王达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进展

    从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惠民服务、医疗支持、数据利用、服务创新和信息安全各个方面对中国大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近况进行了简明概括,并就政策导向、关注热点、现存障碍和发展趋势作简要分析.

    作者:沈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患者知情同意书移动签署管理系统的设计

    作为病案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知情同意书的电子化是实现病案无纸化归档的重难点问题.在分析了医院知情同意书签署及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认证机构的电子认证服务,采用数字签名、可信时间戳、原笔迹签署及多媒体证据链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可信PDF归档文档,实现了患者知情同意书移动签署及闭环管理.

    作者:王晓盈;姜国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2016年省级疾控中心网站运行管理调查分析

    目的:准确掌握省级疾控中心网站管理的现状.方法: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是30个省级疾控中心网站管理员,调查内容包括网站的组织情况、制度管理、安全管理、新媒体应用.结果:30家中26家单位有专职领导负责网站建设;27家单位制定了网站各方面的管理制度,20家单位能够定期开展网站相关培训;23家单位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网站建设专项资金.15家单位制定了网站安全相关制度,已开通微博的13家,开通微信的22家,开通APP手机客户端服务的5家.结论:大部分省级疾控中心设专职人员管理网站,并有持续的资金投入.建立了相关管理制度,但制度不健全.网站等级保护测评滞后,新技术应用欠缺.

    作者:万明;郑环;王崴;曹煜;苏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基于微信平台的儿科护士在职培训方法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利用微信平台为儿科护士提供在职培训,并评价培训效果.方法: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和微信群,在微信平台上设计了移动课堂、交流园地及质量控制3个模块.按照培训计划,教学老师在移动课堂板块定期推送护理制度、知识与技能相关文字、图片及视频,并在微信群中进行难点解答及重点讲解,鼓励群内所有护士与教学老师及其他护士交流互动.值班人员在交流园地定时推送护理新技术、新理念,展示培训工作亮点,收集意见建议.护士长带领培训考核小组人员进行培训质量控制并将结果公示于质量控制板块.结果:实施微信护士在职培训后,本科室培训质量明显提高,N1-N4级护士对培训工作满意度由55.81%上升至95.35%,护理三基理论及操作考核合格率由77.90%上升至94.18%,护理操作并发症发病率由5.24%下降至0.06%,护士核心能力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培训,是提高护士在职培训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体现了科技与护理管理的有效结合.

    作者:张晓侠;王英;刘晓梅;刘时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婴幼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应用

    目的:比较前瞻性心电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对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心脏病,所有患者均行CTA扫描,并记录患者心率、扫描时间、扫描剂量.其中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及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各38例,76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并在术前行经胸骨后心脏超声.所有CTA图像由两名影像科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判断,判断标准主要为是否能够观察心内结构、心外大血管、冠状动脉.结果:76例患儿均成功完成扫描,76例患者的心内结构、心外大血管及冠状动脉均能清晰显示,其中前瞻心电门控患者的扫描剂量及时间与回顾性心电门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前瞻性心电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均能用于诊断少儿圆锥动脉干畸形,其中前瞻性心电门控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扫描剂量明显低于回顾性心电门控冠脉成像.

    作者:张秉权;曾庆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杨惠云:重塑南丁格尔精神 ——访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杨惠云

    2017年5月12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消息:来自22个国家的39名护士荣获第46届南丁格尔奖章.西安交大二附院护理部主任杨惠云获此殊荣,成为陕西省获该奖章的第一人.

    作者:刘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智能电子综合预约系统的应用

    目的:通过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医技检查预约的智能化管理,全面提升病人满意度、运营管理、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方法:统一医技检查资源,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构建全院智能预约系统.结果:预约系统智能化解决了原先预约中设备管理、时间安排、检查准备、系统对接等多方面的问题.使得医院病人满意度、整体运营管理效率、医疗质量和安全性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建设智能化信息系统是改进医疗服务及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作者:柏志安;朱振华;徐彦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脑CTP联合CTA评价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脑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联合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评价短暂性脑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动态容积CT对TIA患者进行CTP联合CTA成像,根据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或闭塞程度进行分组,并观察不同组的侧枝循环情况,此外,利用镜像技术测量TIA患者患侧和健侧对应脑组织的灌注参数的具体值.结果:54例TIA患者中,轻中度狭窄组有36例,重度狭窄或闭塞组18例,两组的韦利斯氏(willis)环后循环开放率分别为36.11%和88.89%,轻中度组明显低于重度或闭塞组(x2=13.44,P=0.000),且轻中度组的软脑膜吻合支开放率明显低于重度或闭塞组,差异显著(x2=8.77,P=0.003).54例TIA患者中,与健侧MCA责任区相比,患侧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均显著降低(P=0.042,0.000),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和延迟时间(delay time,DLY)均显著升高(P=0.000,0.013,0.000).结论:脑CTP联合CTA技术可更清晰地了解到TIA患者脑组织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能够更加直观把握脑侧枝循环开放状态,为TIA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沙菲菲;王保奇;张利;杨洋;魏田华;李树彬;马娇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基于PACS-HIS系统的影像教学及评估数据库的建立

    目的:通过建立基于PACS-HIS系统的影像教学及评估数据库,探索提高医学实习生及规培医师影像诊断能力的方法.方法:基于PACS-HIS系统,收集临床确诊病例的典型完整影像学资料(X线,CT,MRI)建立数据库,从数据库随机抽取病例用于教学、考察.结果:利用基于PACS-HIS系统的影像教学及评估数据库可高效实施教学,提高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结论:建立基于PACS-HIS系统的影像教学数据库,在解决传统多媒体教学弊端的同时,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诊断思维,为现代医学培养高素质影像人才,满足临床工作和科研需要.

    作者:王艳芳;廖美焱;朱冬勇;陈杰;张寒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便携式家庭医疗设备的应用发展研究

    目的:便携式家庭医疗设备应用和发展趋势研究.方法:从便携式家庭医疗设备发展状况、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便携式家庭医疗设备成为医疗设备的一大发展趋势,在病情监控、疾病诊断、辅助治疗等方面提供强大数据支撑功能.结论:便携式家庭医疗设备成为医疗硬件的发展趋势,将有效解决当前城乡医疗资源和诊疗水平不均衡的问题.

    作者:陈素琼;向天雨;王惠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腹腔镜术联合Gn RH-a对不孕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联合Gn RH-a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腹腔镜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86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Gn RH-a组(Gn RH-a治疗,n=30)和Gn RH-a反加组(Gn RH-a+反加疗法治疗,n=30)和常规组(孕三烯酮治疗,n=26),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治疗疗效、妊娠、复发、性激素水平、疼痛、不良反应.结果:Gn RH-a组和Gn RH-a反加组治疗有效率、妊娠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前二组复发率低于后者(P<0.05),但前二组上述指标水平基本相同(P>0.05);Gn RH-a反加组和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后VAS得分低于Gn RH-a组(P<0.05),但前二组上述指标水平基本相同(P>0.05);在治疗后E2、LH、FSH水平方面,Gn RH-a反加组优于Gn RH-a组,Gn RH-a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腹腔镜术联合Gn RH-a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和改善卵巢功能及预后,配合反加疗法可改善提高治疗安全性.

    作者:姜孝好;张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基于Hadoop的医疗健康档案大数据平台构建

    目的:构建存储海量数据、承载并行交互计算的、快速实现大数据应用分析需求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方法:采用Hadoop框架结构,使用Spark计算框架,SDB分布式数据库技术进行构建.结果:使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出健康档案大数据平台.结论: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健康档案平台,建立新的技术方案与思路.

    作者:曾航齐;黄桂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运用微信平台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运用微信平台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把该院膝关节科的70例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出院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出院健康宣教的基础上由微信延续性护理小组组成的团队利用微信平台对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评价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服药及康复锻炼依从性、膝关节疼痛评分和疼痛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3个月后,服药、康复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微信平台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延续护理有效果.

    作者:邹慧华;李海婷;邢林波;李辉辉;王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基于信用的医保互联网结算方法与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目的:医疗保险用户进行网上医疗保险结算,提高看病缴费效率.方法:通过第三方支付担保服务商,为医疗保险费用结算提供结算担保,后通过一次插卡结算满足医疗保险实现交易密码验证工作.结果:用户有序就诊,诊疗费用线上支付快捷、准确.结论:参保用户诊疗费用网上电子支付结算信息准确、确认工作到位.

    作者:丁腊春;石雷;魏浩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2015年至2017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接受冠脉造影患者68例,对于出现单纯左前降支(LAD)狭窄的患者进行PCI治疗,采用PHILIPS IE33型彩色超声,检测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参数,ED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F(左室射血分数);PFR(峰值充盈率);FS(左室短轴缩短率);Ea/Aa(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之比),分析术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手术后是否发生再狭窄,且再狭窄与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的关系.结果:利用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分析显示,在手术3个月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峰值充盈率、左室短轴缩短率、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之比较手术前存在显著变化,表明手术可以成功缓解冠心病的发展(P<0.05);发生支架再狭窄时,左室平均舒张末期容积比、平均收缩末期容积比、不同节段数比与未发生狭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超声心动图参数分析,可预判手术的成功率和是否发生了支架再狭窄,对患者病情的无创检测提供了新的检测方向和临床依据.

    作者:刁杰;石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睡眠节律数据统计利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为了解决科研人员手工统计睡眠节律数据繁琐、重复等问题,开发了一套结合多种睡眠评量表的睡眠节律数据统计与利用系统.该系统以Oracle作为后台数据库,采用B/S结构模式,包含五种不同的睡眠评量量表,设置多级查询条件,实现七类功能模块的开发,统计结果以不同的图形界面和表格显示.实际应用于解放军总医院和海军总医院临床科室,该系统实现了睡眠数据的多种量表、多级条件、多个层次的查询统计和二次利用,成为睡眠节律研究有效的统计途径.

    作者:王少伟;杨红玉;刘敏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门诊流程优化中自动发药设备的应用

    目的:对自动发药设备在门诊药房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对自动发药设备的整体功能设计、发药流程、应用效果进行介绍.结果:使用自动发药设备进行门诊发药能够提高门诊发药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门诊药学服务水平.结论:使用自动发药设备进行门诊发药是药房自动化、数字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现代医院服务水平的重要环节.

    作者:任柯杭;陈加强;黄璇璇;林亚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延续性护理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和微信群开展患者术后院外康复护理,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生命质量、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命质量、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34.7%(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中,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国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