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军队医院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张丽君;柳勇;李淑源;胡静彬;施建龙;安星

关键词:军队医院, 信息系统, 内部审计
摘要:目的:从军队医院内部审计需求出发,以军卫一号、军财工程、财经管理信息平台数据集成融合为基础,研究构建军队医院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军队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标准化作业、规范化运行。方法:运用JAVA语言,基于J2EE技术,采用B/S结构,基于军队医院财经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关键指标库,运用Oracle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自动生成报表体系,实现在线审计。结论:研究与创新信息化环境下具有科学全面数据分析的军队医院内部审计技术方法和信息系统,是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保障。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急救网络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着眼于胸痛中心急救网络的远程救治,以94个胸痛急救网络终端的建设为例,探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与基层中小医院技术全面帮扶,定点救治胸痛患者的创新模式。阐述了胸痛急救网络建设的深远意义、协作的模式以及产生的效益。

    作者:吴勇;马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胸痛中心的信息化建设与实践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胸痛中心,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医疗质量上进行了新的实践和探索。该中心综合应用了物联网技术,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了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研发了急救电子病历系统,建立了时间管理系统,不但优化了流程,而且提升了医疗质量。

    作者:肖强;周民伟;田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胸痛中心建设发展与管理模式

    胸痛中心是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有效的分类治疗而形成新的医学模式。介绍了胸痛中心的概念,基本理念,胸痛中心的组织构架及流程与管理模式。包括:胸痛中心的职责,诊治优势,教育功能,组织构架,人员配备,仪器设备要求,前期准备,救治规范流程,管理模式。并规范了胸痛中心的建设方法。

    作者:周民伟;向定成;秦伟毅;向仕平;田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基于VPDN的院前急救信息平台研究与应用

    为解决目前院前急救体系在移动数据采集、分析、预警和闭环管理方面的不足,运用VPDN和物联网技术搭建院前急救信息平台,利用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把传统的院前急救系统拓展为拥有风险评估与预警、现场急救、数据整合与转诊等多个功能的PDCA闭环急救信息平台,从而用来指导医院急救,降低转运风险。

    作者:李爱勤;胡外光;陈敏莲;卢秀兰;胡珊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胸痛中心认证云平台数据库的质量管理

    目的:探讨应用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数据管理云平台,如何获取并维护高质量数据。方法:介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在应用该数据库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包括:制定规范胸痛患者诊治流程;数据填写首诊负责制;强化“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的概念;杜绝造假;分级管理,有专人负责数据管理;定期培训;定期举办质量分析会议。结果:医院终缩短了STEMI患者门-球时间、发病-球囊扩张时间,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胸痛患者救治水平。结论:做好胸痛中心数据库的管理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必须纳入胸痛中心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中。

    作者:董凤英;张琰;廖炜红;谢志泉;秦伟毅;周民伟;向定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远程医疗在现代化儿童医院的应用

    远程医疗是信息技术在区域医疗中有效运用的一种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对远程医疗在儿童专科医院中的实际运用进行分析,对未来发展方向大胆畅想。

    作者:周麒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基于HIS的手术全过程监管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基于医院HIS,借助于数据挖掘技术,通过设计开发手术质量、效率与实时监测系统,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手术监管平台来实现全手术过程的监管,制定围手术期管理的监管体系与具体指标,实施系统的自动统计、分析与推送,为医院领导层面的策略提供可测评的数据支撑,从而达到提高手术运行质量与效率,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推动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益。

    作者:殷杰;叶庆廖家智;秦仁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基于移动在线技术的全流程医疗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

    通过分析患者院前辅助就医、院中流程优化、院后持续关怀的就诊全流程,总结出传统就医流程的必需环节,借助物联网、移动互联、智能终端技术,创新性地改变和优化就医关联环节服务模式,构建基于移动在线技术的全流程医疗服务平台体系,改善患者从院前、院中到院后的全程精细化、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体验。

    作者:王淑;于广军;蒋蓓;魏明月;凌琦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急性胸痛诊疗规范从指南、共识到认证标准的演变与启示

    通过分析急性胸痛诊疗规范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的具体内容,提出了我国胸痛中心发展的理念及其对未来医疗模式的启发,为加快推进我国胸痛中心的建设和急救医疗模式的发展开拓了思路,积累了经验。

    作者:易绍东;周民伟;田燕;秦伟毅;向定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信息技术对心脑血管病急救体系建设的革命性影响

    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于胸痛、卒中急救领域,对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的运营和医疗模式产生了革命性影响。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医疗模式创新,充分整合现有医疗资源,倍增优质医疗资源利用率,实现多级医疗机构基于统一平台实时通信、区域协同救治,打破了传统医疗模式下各自为战、信息不畅的尴尬局面,是未来医疗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高强;向定成;秦伟毅;周民伟;田燕;时慧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手机APP在数字化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手机APP作为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数字化工具的可行性及改善门诊就医流程的效果。方法:依托智能手机建立医院手机APP信息平台,使患者利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进行预约挂号、候诊排队、导诊服务、手机支付、查取报告、看诊记录、专家介绍等功能,利用任何完整或零碎的时间获得健康信息,并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其改善门诊就诊流程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患者通过医院手机APP可以无需排队顺利完成预约挂号、候诊、导诊、结果查询等门诊流程,与传统排队等候方式相比明显缩短了患者门诊就诊时间,门诊就诊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节约护士人力成本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机APP在门诊的应用改善了患者就医流程,为患者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省时的数字化门诊医疗服务,提高了患者对医院门诊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作者:郝佳;苏慧;赵彬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依托信息系统实现“五师”服务临床新模式

    目的:实现“五师”服务临床的新模式,让医师、护师、药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全面参与诊疗全过程。方法:一体化医护工作站以会诊申请的方式邀请药师、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参与诊疗活动,收到会诊申请后,药师、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通过信息系统开展“药学监护”、“营养筛查”和“心理评估”。结果:药师、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通过信息系统与医师、护师进行灵活的信息交互,全面参与到诊疗全过程。结论:信息系统的有效使用,促进了医院“五师”服务临床全新理念的落实,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诊疗服务,进而提高患者信任度和忠诚度。

    作者:王文翠;李志强;秦芳;詹永丰;李亚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HIS补号系统强化医院精细化管理与服务

    北医三院作为全国知名的三甲医院,门急诊量始终居于北京市各大医院前列。然而有效的医生出诊资源已无法满足广大患者的就诊需求。门诊补号有效缓解了这一矛盾,在医生接诊能力范围内,通过门诊补号尽量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有效避免了就诊未挂号等漏费现象的发生,增加了医院业务收入,保证了就诊数据的完整性,提高了数据统计的准确性。针对医保费用统计,由于有效就诊人次的增加,使医院就诊患者的次均费用有所降低。

    作者:贾末;孙震;张沛;张颖琦;计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PRINCE2方法论在HRP系统实施中的应用

    目的: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完成HRP(Hospital Resource Planning,医院资源计划)系统建设。方法:采用全球流行的PRINCE2项目管理方法论对项目实施进行管理,以保证HRP这项影响医院内涵发展的信息化建设达到预期效果。结果:经过1年的时间,项目进展顺利,从项目论证到一期工程的完成,实现了预期目标。结论:PRINCE2是一种开放的项目管理方法论,通过标准化的项目实施方法确保了HRP项目的完成,标准的管理改变了靠经验和能力决定项目成败的传统做法,提升了信息建设的管理能力,同时也为PRINCE2方法论在医疗行业的落地提供了范例。

    作者:黄昊;程晓斌;赵平;陈渝梁;时航;肖军;陈燕凌;周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信息技术支撑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中胸痛中心的发展方向

    规范化胸痛中心建设的核心是要将区域内的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发病现场的心电图等生命监测信息及时传输到具有决策能力的医生手上,以实现在短的时间内将患者送至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佳治疗的目的。基于上述理念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已初显成效,必将引领胸痛中心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向定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基于PhoneGap框架的用药提醒系统设计与实现

    用药依从率低会导致治疗效果差和医疗资源浪费,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忘记用药。智能手机因便携、智能及人性化的特点和实时通信的能力,可以在患者的用药行为干预中发挥积极作用。利用移动通信技术,设计和实现了基于PhoneGap框架的跨平台用药提醒系统,提醒患者按时服药,提高用药依从率。医生根据患者的用药依从情况可及时与患者沟通,干预患者的用药行为,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池胜强;田雨;施宇帆;周天舒;涂岳文;李劲松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电子伤票在急性胸痛病人救治中的应用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兴起和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广泛应用,可穿戴设备成为医疗卫生领域物联网2.0时代发展及应用的突破点。主要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物联网技术研发一种智能可穿戴设备—利用信息技术研究制作电子化的伤票(腕带),并对其原理及针对可致命的急性胸痛病人救治中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作者:唐绍辉;田燕;秦伟毅;周民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移动医疗服务平台设计与实践

    信息时代飞速发展,为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烦等问题,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移动医疗服务平台的项目。“支付宝服务窗”是支付宝公司为企业、组织、个人提供的直接对接用户的服务平台。医院通过与支付宝服务窗平台的合作,根据医院情况,开发支付宝服务窗的特有功能,并进行流程再造,用户不仅可以直接使用支付宝服务窗进行预约、挂号、缴费、查看检验、检查报告等功能,而且还能实时接收到相应的排队信息。

    作者:罗志康;卢官荣;龙雨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依托云平台拓展“远程ICU”和“移动ICU”的应用

    基于现代传感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建立了区域远程医疗急救物联网云平台。在该平台上,实现“远程ICU”和“移动ICU”落地,使大医院专家不受时空限制,实时为基层医疗机构急救现场提供技术支持;使危重患者在转运途中维持ICU水平的治疗,保证患者医疗安全。实践中,不断拓展“远程ICU”和“移动ICU”的应用范围,在国家及地方的各项重大任务保障、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部队各级卫生所、卫生队、训练场、老干部保健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医疗手段,充分发挥其平战结合、军地两用的优势。

    作者:田燕;向定成;秦伟毅;周民伟;谢志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新版一体化医护工作站应用的深度挖掘

    目的:对新版一体化医护工作站的各项功能进行拓展,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系统的易用性,并大限度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方法:根据医院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与厂家工程师合作的方式,深度挖掘医院各信息系统与一体化医护工作站的整合模式。结果:将“军卫一号”住院医生工作站和护士工作站等系统功能整合在一起,并进行了优化,同时也实现了LIS、PACS、心电、合理用药等系统的集成。结论:对新版一体化医护工作站应用进行深度挖掘,通过优化系统流程、集成各类信息应用系统,能极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医院的医疗质量。

    作者:任爱玲;李晓明;柳勇;鲁传东;杨栋;韩雄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