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峰;肇恒飞
药房作为医院重要的中转枢纽,传统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需求,低工作效率成为阻碍医院发展的绊脚石.本文分析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优势,探求出一个更合理的药房管理模式,以期提高我院的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作者:张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调查分析该院各科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使用情况及用药合理性.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该院各科室使用PPI的处方837张,分析每张处方PPI应用的适应证、药物类别、剂型、给药途径、疗程等用药情况.结果 PPI不合理应用的发生率为25.8%,主要为注射剂滥用(44.9%),其余是超剂量给药、超适应证给药、重复给药、超疗程给药等.用药种类多的PPI为奥美拉唑(35.6%),应用多的剂型为注射剂(54.6%).结论 我院临床应用PPI中存在注射剂滥用、超适应证、超剂量给药等不合理现象,在临床使用时应严格按说明书的用法用量并结合患者病情进展进行科学合理的给药,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及时调整剂型、剂量,避免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
作者:陈亚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及其母亲维生素D浓度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5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及其母亲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正常新生儿15例及其母亲作为正常组,检测所有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清的25(OH)D浓度.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的25(OH)D浓度为(9.12±3.32)ng/ml,显著低于正常组新生儿的(16.33±6.47)ng/ml;观察组母亲的25(OH)D浓度为(13.38±5.96)ng/ml,显著低于正常组母亲的(22.79±8.79)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正常组的新生儿与其母亲的25(OH)D浓度呈线性相关.新生儿血清25(OH)D浓度<10ng/ml时更容易出现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结论 新生儿血清25(OH)D浓度<10ng/ml时即可作为出现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危险的重要指征,产妇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可以减少新生儿的维生素D缺乏,进而降低出现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作者:陈贤豪;黄墨荷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老年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老年重症肺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加环素,比较两组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5%,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老年重症肺炎,效果优于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
作者:黄立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胃肠超声造影在胃肠道常见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90例疑似患有胃部疾病患者,均接受胃肠超声造影、胃镜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 为金标准,分析胃肠超声造影、胃镜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胃镜的诊断符合率93.3%,高于胃肠超声造影的88.9%的诊断符合率,尤其是在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的检出上.结论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肠道常见病诊断符合率较高,简便易行,可将其用于胃肠道疾病的随访工作中.
作者:王文元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12月该院呼吸内科住院的60例设为对照组,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呼吸内科住院的6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安全知识得分、护理操作得分、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提高呼吸内科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利于改进护患关系.
作者:朱江红;施黎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神阙穴中药贴敷联合特定电磁波谱(TDP)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效果.方法 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保肝、利尿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神阙穴中药穴位贴敷联合TDP照射治疗,21天后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86.6%),治疗后体重、腹围小于对照组,24小时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阙穴中药贴敷联合TDP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李跃;陈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FNA组与ALP组各45例.其中PFNA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治疗,ALP组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恢复情况、术后6个月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术后负重站立时间显著短于ALP组,手术出血量显著少于ALP组,随访6个月后的关节功能优良率(71.1%)显著优于ALP组(48.9%),且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论 防旋髓内钉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优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更少,更适合于体质较弱的老年患者.
作者:段杨;何其俊;王鑫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活血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予恩替卡韦分散片口服,观察组联合疏肝健脾活血方治疗,半年后评定效果.结果 观察组ALT、TBil、ALB、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 型前胶原、Ⅳ型胶原水平及门脉直径、脾脏长度和厚度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健脾活血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效果优于单用恩替卡韦.
作者:陈丽明;叶晓燕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依诺肝素钠联合盐酸地尔硫卓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盐酸地尔硫卓缓释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诺肝素皮下注射治疗.治疗两周后评价两组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通气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肺动脉压(mPAP)、PaO2、PaCO2、血细胞比容(HCT)、全血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LVEF、PaO2高于对照组,mPAP、PaCO2、HCT及全血黏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诺肝素钠联合盐酸地尔硫卓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血气指标,且用药安全性好.
作者:马彦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运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2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运动,比较两组DVT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DVT发生率(6.5%)明显低于对照组(21.7%),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运动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可减少DVT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韩乐萍;庙春颖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MRI检查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骨科收治的疑似OVCF患者120例,均接受MRI及CT检查,按治疗和随访结果 确诊,对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MRI对隐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检出率(99.2%)高于CT的检出率(70.0%).结论 MRI用于隐匿性椎体骨折患者的早期诊断,检出率高于CT,能够有效避免漏诊延误病情,使患者得到及早治疗.
作者:戈才华;刘志安;曾宪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急诊创伤患者经临床护理路径施行急诊救治和护理的效果.方法 2016年1—12月该院急诊科接诊的200例急性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的急诊救治和护理,观察组经临床护理路径施行急诊救治和护理.比较两组在急救时间、住院安置时间、急救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急救时间、入住院安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91.0±3.7)分,对照组(71.3±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救并发症:观察组2例(2.0%),对照组7例(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施行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急诊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急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海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筛查温州市50岁以上人群高尿酸血症患者,并分析应用饮食生活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温州市19751名50岁以上健康居民进行采样检测血尿酸水平,以男性血清尿酸水平>420μmol/L、女性>357μmol/L为高尿酸血症的筛选标准,对检出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为期两年的饮食生活干预,对干预前后患者血尿酸水平进行比较,同时将患者按干预前血清尿酸≤500μmol/L和>500μmol/L分为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经饮食生活干预后,各年龄段的男女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均显著下降,239例患者中有123例患者血尿酸水平降至正常值,有效率为51.5%,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有效率分别为52.7%、50.4%.血尿酸≤500μmo/L组恢复正常比例高于>500μmol/L组.结论 50岁以上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患者经饮食生活综合干预可降低血尿酸水平.
作者:林正渊;周胜叶;林江美;周笑珍;张丽丽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慢性高血压肾病的效果.方法 2012年4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72例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80mg/d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160mg/d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结果 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95.3%)优于对照组(70.9%),mALB、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0mg/d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较80mg/d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更好地发挥降压及保护肾脏的作用,在患者身体能耐受时应适当采用大剂量缬沙坦治疗.
作者:李杨春;杨良宝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砭镰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下肢丹毒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下肢丹毒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钠及中药四黄散外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砭镰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周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90.0%)高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在使用抗生素全身用药和四黄散局部外敷的基础上配合砭镰法能明显提高下肢丹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快症状缓解.
作者:顾静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围术期人性化护理用于手外伤皮瓣移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手外伤皮瓣移植手术患者104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第1、3、7天的疼痛评分,统计住院期间两组并发症情况;出院6个月调查两组上肢功能Fugl-Meyer量表评分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VAS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3、7天VAS值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上肢功能Fugl-Meyer量表评分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人性化护理用于手外伤皮瓣移植患者,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远期肢体恢复功能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陶爱萍;绕世鸣;王双双;邵素青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近年来我区保教人员的健康状况.方法 分析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鄞州区24个乡镇201家托幼机构共6460名保教人员的体检结果 ,同时根据年龄分成18~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和≥50岁,共5组.结果检出疾病350人(5.4%),其中肝功能异常(ALT异常)160人(2.5%),霉菌性阴道炎113人(1.9%,113/5867),滴虫性阴道炎31人(0.5%,31/5867),血压异常24人(0.4%),X线胸片异常13人(0.2%),RPR阳性9人(0.1%).20~29岁组患病148人(6.0%),占检出总数的42.3%(148/350),以肝功能异常和阴道炎为主;大于50岁组患病32人(4.8%),以血压异常和肝功能异常为主.结论 20岁以上的所有年龄组中均为高发疾病,平时要加强肝病方面的健康宣教;本次调查的保教人员中女性占90.8%,应适当增加女性检查项目.
作者:严皎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钙尔奇D对中老年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到该院体检的126例IG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组与加量组各42例.对照组未用药治疗,常规组给予钙尔奇D1片温水送服,每日1次,加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钙尔奇D1片温水送服,每日2次.观察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FPG、2hPG、HbA1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6、12个月后:常规组与加量组的FPG、2hPG、HbA1c、HOMA-IR均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加量组的FPG、2hPG、HbA1c、FINS、2hINS、HOMA-IR、HOMA-β低于常规组;除治疗6个月时常规组与加量组的FINS外,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常规组与加量组血糖恢复正常比例分别为7.1%(3/42)、35.7%(15/42)与57.1%(24/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钙尔奇D治疗中老年IGT,不同剂量治疗效果不同,剂量在合理范围内越大效果越好,但合理剂量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芳;黄国利;楼炎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以每年20.1%的速度增长[1].甲状腺癌的病理分型对预后影响极大,但是由于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各项化验和检查结果 特异性也不明显,导致其早期的诊断存在困难,误诊率较高[2].本文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病理特点和当前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方法 进行简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周荣璟 刊期: 201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