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静;王金瑜
目的: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治疗包茎或包皮过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该中心接受治疗的包茎或包皮过长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B、C 三组各30例。A 组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手术,B组采用包皮环扎手术,C组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对比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小时与24小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值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B组与C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接近。A组术后2小时VAS值高,B组术后24小时VAS值高,C组VAS值一直较低。A、B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接近,C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结论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效果良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少,降低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朱金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运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诊断卵巢癌时定量参数变化特点,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间的相关性。方法98例行“卵巢占位”手术治疗的女性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及临床分期分为A组30例(Ⅰ~Ⅱ期卵巢癌)、B组16例(Ⅲ~Ⅳ期卵巢癌)和C组52例(良性肿瘤)。术前均行TVCDS检查获得定量参数:阻力指数值(RI)、搏动指数值(PI),并与术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所得MV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B组血管分布主要是中央型,C组主要是外周型;A、B组的RI 值和PI 值均明显低于C组,且B组较A组进一步下降;A、B组的MVD均明显高于C 组,且B 组较A 组进一步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I 值(r=-0.65)、PI 值(r=-0.67)均与MVD呈负相关。结论卵巢癌的TVCDS定量参数与MVD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反映卵巢癌组织内的微血管结构变化情况,并有助于卵巢癌早期定性诊断及预后判断。
作者:汤海红;沈娟;白彦霞;胡雪红;杨灵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自拟调肺运脾方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诊治的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80例采取自拟调肺运脾方治疗,15天为1个疗程,间隔1周后开始第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患儿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及血锌(Zn)。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1.3%,治疗后体重、BMI、Hb、Zn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结论自拟调肺运脾方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效果良好,有助于改善体征指标。
作者:宁宏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丹栀逍遥散又名加味逍遥散、八味逍遥散,方出《内科摘要》,是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的基础上加丹皮、焦山栀而成,具有养血健脾、疏肝清热的功效,临床多用于肝郁血虚有热所致的月经不调、经期吐衄等。浙江省基层名中医俞承烈主任医师临证三十余载,擅长用本方治疗胆胃疾病、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月经不调、郁证及不寐等疾病,每收奇功,现简介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黄敏兰;俞承烈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钼靶引导下导丝定位技术在不可触及乳腺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在该院行全数字化乳腺钼靶引导下术前导丝定位的临床不可触及乳腺病灶的定位准确率。结果在全数字化乳腺钼靶机引导下49例(92.5%)穿刺定位留置导丝一次成功;穿刺成功52例,其中定位满意42例,10例定位欠佳,其中钙化病灶的定位成功率略高于结构扭曲及不对称致密影病灶。3例(5.7%)因患者发生迷走神经反应,对症处理后再次行穿刺定位操作。1例(1.9%)钼靶摄片表现为圆点状钙化的患者发生迷走神经反应无法配合终止,未行进一步定位及手术治疗。结论全数字化乳腺钼靶引导下导丝定位技术简单易行,成功率及满意度高,在乳腺不可触及病变的早期诊治和乳腺病变的微创及保乳治疗方面有重要帮助。
作者:朱海东;徐凌斌;王高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本院妇产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从该院信息系统随机选600例在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调查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用药种类:硝咪唑类201例(33.5%),喹诺酮类173例(28.8%),头孢菌素类132例(22.0%),青霉素类59例(9.8%),氨基糖苷类(依替米星、阿米卡星)26例(4.3%),大环内酯类9例(1.5%)。联用情况:单用抗菌药物82例(13.7%),二联用药502例(83.7%),三联用药16例(2.7%)。用药时机:术前用药83例(13.8%),术中用药26例(4.3%),600例均有术后用药。不合理用药情况:药物选用不合理7例(1.2%),用药剂量不合理5例(0.8%),药物联用不合理8例(1.3%),用药时间不合理58例(9.7%)。600例中,术后感染4例(0.7%)。结论单从感染率来看,预防效果较好;但本院存在过度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其长远危害较大,还需要进一步规范。
作者:史黎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专职化分层护理对多发伤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来本院救治的多发伤患者162例,行常规护理的81例为对照组,实施专职化分层护理的81例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入院、出院诊断符合率及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抗休克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发生率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家属及抢救医生对急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专职化分层护理可有效缩短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吴月瑛;宁易平;梁伟;田伟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获得途径,评估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金华市婺城区某社区320户家庭618位居民作为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对象,开展为期3个月的健康宣教,并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获得途径和健康教育前后问卷调查,评估宣教效果。结果618位居民均接触过高血压防治知识,知识获得途径以手机或网络占比高,174位(28.2%);其次为电视报刊、卫生宣教、黑板报张贴画和亲朋好友,分别为138位(22.3%)、121位(19.6%)、109位(17.6%)和65位(10.5%);其他途径11位(1.8%)。健康教育宣教前,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0.0%,总体偏低;健康教育3个月后居民19项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总知晓率达75.2%,与健康教育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居民获得高血压防治知识主要途径为手机或网络、电视报刊、卫生宣教和黑板报张贴画,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对居民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降低高血压发生率。
作者:陈玉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效果。方法以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该院接诊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参附注射液,观察组给予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血清肌钙蛋白(cTnI)、磷酸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水平、收缩压、脉压、心率、射血分数及心输出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收缩压、脉压、射血分数及心输出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cTnI、CK及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效果较好,有助于提高心脏收缩力和心肌保护作用,降低炎性反应,改善休克时的微循环,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陈洁;张海光;陈俊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淋巴上皮癌(LEC)是涎腺罕见的原发恶性肿瘤,占涎腺恶性肿瘤的0.4%,高发地区可达5%[1],其中腮腺占80%。临床分期是涎腺LEC预后的独立因素[2],早期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影像学作为腮腺LEC的主要检查方法,有助于早期诊断,但文献罕见报道,且描述不一。本文收集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腮腺LEC的临床及CT资料,重点分析其CT 表现,以提高对该肿瘤的影像学认识。
作者:张进华;陈祖华;余日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缙云县壶镇区2009—2014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有效的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按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按年度、月份、年龄等进行分类描述。结果缙云县壶镇区手足口病基本呈现散发状态,局部有聚集病例发生。全年病例分布呈现双峰型,高峰期为4—7月份,占全年病例的53.9%;次高峰为10—12月份,占26.7%。病例集中于1~4岁儿童,占83.9%;以散居儿童为主,占73.1%。结论综合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是控制手足口病的佳途径。搞好儿童个人、家庭、托幼机构、学校的卫生,才能大限度地减少手足口病的蔓延扩散。
作者:李丽霞;应丽红;丁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贴补法治疗老年患者外伤性鼓膜穿孔的疗效。方法该院收治的28例应用重组牛bFGF滴眼液贴补治疗,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随访2周至2个月,21例(75.0%)鼓膜穿孔完全愈合,7例(25.0%)鼓膜穿孔面积较前明显缩小,均未见中耳感染并发症。结论重组牛bFGF 滴眼液贴补法治疗老年人外伤性鼓膜穿孔效果较好,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可重复操作、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麻伟南;卢新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葎草治疗湿热蕴结型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及对尿电解质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63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每天予葎草30g水煎200ml,早晚各服100ml,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西药枸橼酸氢钾颗粒(友来特)10g/d,分3次服,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尿电解质浓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尿钙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尿镁均较前明显升高,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尿磷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葎草对溶石、利尿、缓解肾积水、解除尿路梗阻、促进结石排出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兰祝飚;章玲艳;陈礼平;季柏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龙胆泻肝汤是治疗肝经实火和肝经湿热的代表方剂,在多部古籍中均有记载。近几年,笔者运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多种临床疾病收效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钟霄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常用药物,作为抗甲状腺药物疗效显著,常见皮肤、胃肠道等不良反应。本院发现1例服用丙硫氧嘧啶致淋巴结肿大的病例,少见报道,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120例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面罩吸氧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用药+无创呼吸机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左心衰竭症状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老年患者效果较好,对改善各项生命体征、缓解症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陈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微信在心血管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CPR)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研究方法选择在该院心内科住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家属共348人,入院后均进行CPR知识和技能培训。按是否自愿加入本科微信平台分为两组,愿意加入者设为观察组共202人,不愿意加入者设为对照组共146人。比较两组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CPR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结果刚入院培训后,两组患者家属对CPR知识和技能的考核成绩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家属对CPR知识和技能考核成绩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微信教学能使患者家属更好地掌握CPR 知识,明显提高CPR 的培训效果。
作者:蒋建萍;李月红;李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芬太尼与舒芬太尼辅助罗哌卡因用于潜伏期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舟山市定海区中心医院和舟山医院产科行无痛分娩的初产妇9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使用镇痛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比较两组产妇产程、缩宫素使用率、分娩后5分钟新生儿健康状况(5分钟Apgar)评分、宫口开大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宫口开放2cm时VAS值及5分钟Apgar评分均无明显差别。观察组宫口开大3、5cm时的VA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舒芬太尼辅助罗哌卡因用于潜伏期硬膜外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二者安全性相当。
作者:李波;李国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替硝唑含漱液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32例牙周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两组患者均行龈上或龈下刮治术,之后对照组加用甲硝唑含漱液,观察组加用替硝唑含漱液,均连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和牙周探诊深度(PD),以及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SBI、GI 和PD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在龈上或龈下刮治术基础上加用替硝唑含漱液治疗牙周炎效果良好,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燏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0例SAP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经鼻空肠管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白细胞计数(WBC)、脂肪酶(LPS)、淀粉酶(AMYL)、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症状和体征评分、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WBC、CRP、TNF-α、IL-8、LPS及AMY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症状和体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早期肠内营养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综合治疗SAP效果较好且安全,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
作者:周群英;陈永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