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丽萍;俞新燕;马小延
国际糖尿病联盟调查报告显示[1],截至2014年,全世界有3.87亿糖尿病患者,每12人中就有1人患糖尿病。每两人中就有1人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有490万人死于糖尿病,将近每7秒就有1人死亡。2014年全世界的糖尿病花费为6120亿美元。预计到2035年,会新增2.05亿糖尿病患者。截至2014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大于9600万,未诊断的人数已超过5100万,死亡人数为120万。中国是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多的国家。
作者:华鹭丹;郭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通便散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老年骨折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84例老年骨折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予饮食调护、调适情志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通便散神阙穴贴敷联合艾灸足三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20例(47.6%),4周内复发7例(18.4%),对照组治愈10例(23.8%),4周内复发28例(9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便散穴位贴敷联合艾灸足三里治疗老年骨折患者便秘,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程卫珍;李玉梅;邵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劳损、退行性疾病,轻者颈肩臂痛、眩晕、头痛,重者疼痛难忍或四肢无力,甚者猝然昏倒。目前,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多采用非手术方法,包括中医手法、针灸、功能锻炼、牵引、理疗、药物等。但单一治疗手段的作用往往比较局限,本技术是在颈椎病治疗的三阶段理论,即分期治疗的理论--急性期颈椎制动、缓解期被动整复、康复期主动锻炼的指导下,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优势,合理运用综合疗法,进行个性化治疗,具有适应面广、安全可靠等优点。即使高龄、颈椎术后、肿瘤患者,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也可应用该方案辨证施治,帮助康复。
作者:王诗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末节指骨开放性骨折门诊清创注射针髓内固定治疗的可行性。方法84例(89指)末节指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复位后用1枚注射针髓内固定,两周后伤口拆线,开始末节指间关节活动,4~6周摄X线片复查,评定疗效。结果术中骨折均满意复位,治疗效果优69指(77.5%),良17指(19.1%),差3指(3.4%),优良率达96.6%。结论注射针髓内固定末节指骨开放性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可靠,能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适于有X线机的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沈剑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着癌症诊疗技术的不断推进及癌症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癌痛特别是中重度癌痛,逐渐成为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约有40%早中期癌症患者和90%晚期癌症患者在经历中度或重度疼痛,并有高达70%的癌痛患者疼痛并未得到充分缓解[1]。阿片类药物的规范运用是缓解癌痛的关键,由于长期使用外源性阿片类药物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如药物依赖性、耐受性及消化道反应等,以致患者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的依从性差,约40%的癌痛患者得不到有效控制[2]。近几年发现,针灸镇痛的生化基础是对内源性阿片肽的调节作用,表明针灸镇痛有应用于癌痛的基础,国外还有关于癌痛针灸治疗指南的报道,且针灸疗法作为祖国医学的传统疗法,具有速效、安全、无药物不良反应等优点。
作者:曹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是一种较罕见的肿瘤,约占胰腺肿瘤的1%。该病既往容易误诊,近年来逐渐被临床、影像和病理学所认识。笔者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12例SPTP患者病例资料,对其超声、CT特点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徐颂敏;胡增刚;马周鹏;谢一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1病历摘要患者女,85岁,因右下腹疼痛不适十余天入院。体温36.6℃,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9/91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无殊,腹平软,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墨菲征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在外院诊治中,曾被疑为“阑尾周围脓肿”,因诊治无果而转院。
作者:王敏;孟德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口服化疗药物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口服化疗药物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按护理常规遵医嘱口服化疗药物,观察组进行用药知识宣教,讲解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提供心理、饮食干预,并于出院后提供电话等随访干预,监督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情绪稳定率、药物知识掌握率、应对药物不良反应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出院后漏服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口服化疗药物患者情绪稳定,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作者:徐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盲穿技术细节化对预防和减轻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及减少渗血持续时间的效果。方法女性乳腺癌术后首次化疗前行PICC置管患者108例,按入院时间分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盲穿技术,观察组采用盲穿技术细节化。比较两组置管后穿刺点渗血分级以及渗血持续时间。结果穿刺点渗血:观察组0级8例(14.3%),1级38例(67.9%)均高于对照组的2例(3.8%)和26例(50.0%),总体渗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穿刺后的0.5小时与2小时内穿刺点渗血率分别为31例(55.4%)和20例(3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例(15.4%)和29例(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盲穿技术细节化能有效减轻PICC置管后穿刺点的渗血量及渗血持续时间。
作者:潘菊芳;邱晓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浙江萧山医院肠道门诊志贺菌血清群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肠道门诊分离的志贺菌,经血清凝集和VITEK-2 Compact 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304株志贺菌,其中宋内志贺菌188株(61.8%),福氏志贺菌116株(38.2%);其中,年龄≤5岁检出志贺菌多,为144株(47.4%),其次为≥20岁92株(30.3%);菌株分布以8月、9月、7月为高;福氏志贺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磷霉素、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宋内志贺菌,宋内志贺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于福氏志贺菌。结论浙江萧山地区腹泻好发于夏秋季节,以学龄前儿童多见,志贺菌以宋内志贺菌和福氏志贺菌两个血清群为主,且两个血清群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显著差异,含酶抑制剂抗生素可作为治疗志贺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楚旭;毛剑锋;董华丽;张传领;郭远瑜;沈利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2014年4—9月我院感染科共收治手足口病(HFMD)患儿268例,其中重症 HFMD 16例,患儿均应用重症HFMD的早期识别指标,一旦符合指标就立即采取护理干预,结果除1例下级医院转入患儿入院后12小时内死亡外,其他均痊愈出院。
作者:李爱琴;张海燕;庄海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全程责任制导乐陪伴分娩配合气囊仿生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选取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方式,观察组采用全程责任制导乐陪伴分娩配合气囊仿生助产。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及抑郁得分均小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母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责任制陪伴分娩配合气囊仿生助产可以有效缩短产程,缓解患者抑郁,并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宋学军;余燕维;毛春波;吴娟娟;姚文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姜山镇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实施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流动人口中有子女的家长发放1800份进行学历情况调查;对2013年在姜山镇出生的126名流动儿童家长及142名本地儿童的家长发放疫苗相关知识问卷。结果姜山镇本地儿童建证率、单苗和“四苗”全程接种率、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及时率均高于外地流动儿童。流动人口大部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儿童免疫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结论姜山镇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的实施有待进一步加强,应从提高流动儿童家长的认知度上入手,加强宣教和社区管理,使流动儿童能够享受和本地常住儿童同样的预防接种服务,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作者:茅静雅;高明;程东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专家委员会(JNC)在2010年末发表第八次报告(JNC 8),提出了高血压管理的新框架,其中包括对高血压治疗目标血压的确立(见图1)。
作者:薛松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滋阴利水法治疗间歇期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该院收治的97例间歇期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苯溴马隆片治疗,观察组加用自拟中药滋阴利水法治疗,比较两组关节病变积分、各项指标、复发率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关节积分及血尿酸、BUN、Cr、ALT、AST、TC水平和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拟滋阴利水中药联合苯溴马隆片治疗间歇期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优于单用苯溴马隆片。
作者:孔景琪;陈尚军;胡响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舌扁桃体肥大(LTH)的效果。方法69例确诊为舌扁桃体肥大的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治疗,轻度增生者能量级采用“凝”档为主,中重度增生者以“切”为主,边切边凝,观察其效果及术后反应和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治愈率29.0%,显效率42.0%,有效率23.2%,无效率5.8%;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出现。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中重度LTH 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孙红村;胡建道;邱晓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可吸收棒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两组随访1年,观察1年后肘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秀率(75.0%)明显高于对照组(44.9%),除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外,术中出血量和肘关节恢复优秀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好,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固定物的优点。
作者:吴丹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X射线摄影检查是很多疾病的首选诊断方法,检查中经常会出现双侧肢体同时摄片的情况。我院采用的是Philips公司生产的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采用直接转换技术对图像进行计算机后处理。诊断工作站显示器分辨率为2000×2400×12bit;Agfa Dry Star 5500型激光打印机;Dry Star DT 2B 型干式胶片。下面介绍直接数字化X 线摄影系统部分双侧肢体摄片改进的方法。
作者:庄明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常规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手术,全白晶体前囊膜处理有截囊、开罐式截囊,囊袋边缘存在很多小裂口,出核时由于囊袋内受力不均易造成囊口撕裂。笔者在白色膨胀期白内障手术中,运用控制撕囊口边缘呈花瓣形走行的撕囊方法,以避免白内障撕囊困难,并与采用圆形连续撕囊方法作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元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五)叩击类手法以手或特定工具在体表进行有节律叩击,使局部产生振荡感的手法。常用有拍法、击法、叩法。1.拍法:以虚掌或拍子在体表进行拍打的手法。动作结构:①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微屈,将掌心空出。②以肘关节屈伸动作为主,带动腕关节的协调活动,以虚掌拍击体表。
作者:吕选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