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心律失常药物联用不当致重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应群贞

关键词:抗心律失常药物, 药物联用, 重度房室传导阻滞, 致心律失常作用, 甲状腺功能亢进, 室性过早搏动, 甲亢性心脏病, 窦性心动过速, 现报道如下, 室性早搏, 患者, 综合, 诊断, 摘要, 已婚, 临床, 病历
摘要:抗心律失常药物也有致心律失常作用.笔者近在临床偶遇抗心律失常药物联用不当致重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该患者被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综合征(甲亢),甲亢性心脏病,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过早搏动(室性早搏).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50岁,已婚.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8例

    大多数带状疱疹患者经过正确治疗可以痊愈,但仍有部分中老年患者在疱疹消退后,仍遗留神经痛,持续数日数周至数月之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近3年来,笔者运用血府逐瘀汤配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8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余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大肠息肉832例内镜诊治结果分析

    大肠息肉随着大肠镜的普遍开展有很高的检出率,作为大肠癌的癌前病变,一般情况下大肠息肉均需摘除,内镜下高频电息肉摘除术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我院2001-2009年期间行大肠镜检检出息肉832例,现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平;高凤声;黄雯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磐安县2006-2009年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情况分析

    我国结核病患病率较高,抗结核药物的使用也较多,抗结核药引发肝损害的情况也随之增加.为此笔者对所在中心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抗结核药物引发肝损害的情况进行了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此期间我中心确诊为结核病343例,除去原有肝功能损害或表面抗原阳性9例,共334例.其中男性219例,女性115例;15~55岁1 87例(56.0%),>55岁147例(44.0%).

    作者:东红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剂量麻黄碱联合羟乙基淀粉扩容在经皮肾镜碎石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因其取石速度快、结石取净率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适应范围广等优点,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肾输尿管结石的治疗中.但PCNL既要求有较广泛的麻醉平面,术中又需变动体位,两者均可对循环产生影响,严重者甚至出现麻醉意外[1].因此,PCNL麻醉的安全性备受关注.

    作者:和伟易;胡东军;唐兰芳;孙涛;李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第六讲窦性心律

    在心电图报告中,第一个要回答的内容是关于心律的诊断.正常人绝大多数为窦性心律.那么,什么是窦性P波?什么是窦性心律?什么是正常窦性心律以及慢性心率增快是怎么回事?本讲将回答这些问题.

    作者:薛松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先天性梅毒致继发性肾病综合征4例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所致.我院2002-2009年共收治先天性梅毒患儿58例,其中继发性肾病综合征4例,占6.9%.

    作者:陆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根管内封药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61例

    一般根尖周炎通过开髓引流、根管预备和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症状消失后封药根充即可,但临床上有一些根尖周炎经反复常规根管治疗,根尖周病变迁延不愈,称为难治性根尖周炎[1].

    作者:俞焕苗;毛立波;周贤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宫颈妊娠6例

    宫颈妊娠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我院1993年9月至2008年9月间收治6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患者,年龄25~40岁,都有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并清官史,其中经产妇4例,宫内节育器2例.1.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停经后持续性无痛性阴道流血,50~1000ml,平均300ml.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慢性肝炎合并糖尿病30例护理

    慢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病情迁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的护理不仅可提高诊治水平,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自2006年至2008年共收住慢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30例,我们采取了合理治疗配合良好的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许春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五十一)推拿治疗婴幼儿便秘技术

    便秘指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时间间隔较久(>2天)或有便意但排不出.小儿便秘主要原因有饮食不当、排便习惯不良、特发性巨结肠、局部器质性病变、直肠结肠神经结构异常、内分泌障碍、神经系统疾病及药物性便秘等.功能性便秘是儿童排便障碍的常见原因.小儿便秘虽非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但可以降低患儿生活质量,若长期得不到适宜治疗还可影响其生长发育.

    作者:许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B超诊断胆囊壁水肿261例结果分析

    胆囊壁水肿是较常见的超声表现,它不是一项独立的疾病,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本研究回顾我院收治的B超表现为胆囊壁水肿的病例资料,对疾病和声像图表现进行归类,探讨其形成机制.

    作者:章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IgA肾病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它是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以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西医和中医在各自的领域发挥了其延缓肾脏病进展的作用,同时大量资料表明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该疾病方面具有更显著的优势.

    作者:石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从脾分型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近年来,笔者从脾分型论治溃疡性结肠炎,获得较满意疗效,现将临证体会介绍如下:1分型治疗1.1脾虚肝旺型主证: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发作.时作时止,每因情绪波动发作或加重.发作则腹痛欲泻,泻后痛减,矢气频作,大便溏薄或黏液样便,日行数次,时伴有左少腹坠胀、胸脘痞满、情绪郁结等.舌质红,苔薄白或腻,脉弦.治法:疏肝健脾,理气化湿.

    作者:赵茂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纯钛桩核铸造桩核冠修复残根残冠169例临床分析

    铸造桩核具有密合度好、固位力强、不易折断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修复残冠残根.通常桩核材料为镍铬合金[1].镍铬合金、钴铬合金及医用不锈钢制品等,对磁共振成像(MRI)有不同程度影响.钛因其导磁率极低对磁共振成像无干扰,行MRI检查时无需拆除[2].

    作者:滕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26例临床分析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由日本学者Moroka于1982年首次提出,我国近年陆续也有报道.因以往对本病认识不足,过去常考虑低钙、低钠、低镁、维生素B1缺乏等,造成诊断上不明确.我们对本院自2005年8月起收治的BICE患儿26例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本病特征,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吴惠兰;陈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儿有机氟中毒32例救治分析

    在本地区小儿误服有机氟中毒时有发生.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我院共收治误服有机氟患儿32例,现将临床救治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例中男23例,女9例;年龄1.3~9岁,其中≤3岁22例(68.7%),>3岁10例(31.2%);农村30例(93.7%),城市2例(6.2%);发病至入院时间短30min,长5h.

    作者:聂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肝动脉栓塞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肝动脉化疗术(TACE)是目前各期肝癌介入治疗为经典的方法.但随着TACE的开展,其术后并发症也引起了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的关注.为此,笔者对行肝动脉栓塞治疗的患者围术期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对照比较,效果满意.

    作者:倪东方;郑丽平;赵素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疝囊坏死型腹股沟股疝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83岁,因右侧腹股沟可复性肿块40年伴肿痛一周于2008年4月10日入院.40年来,患者右侧腹股沟反复肿块突出,呈鸡蛋大小,无红肿、疼痛,适当休息或晨起能自行消失,一直未引起注意.一周前发现肿块突出后一直未消退,肿块处疼痛加剧,皮肤发红,且近两天出现右下腹疼痛,尚能忍受,无腹胀,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大便一直通畅,无黑便、黏液便.

    作者:金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日光浴对足月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大多在新生儿出生后2~3日产生,第4~6日明显,胆红素值可达到10~15mg/ml,无特殊情况一般在产后半月内消退.新生儿黄疸如果长时间未退或黄疸值升高过快,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会发展为病理性黄疸.

    作者:柳建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睾丸扭转2例报告

    1病历资料例1 男,15岁,因左侧睾丸肿痛9天于2009年10月5日入院.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睾丸炎,给予抗感染治疗,睾丸肿痛无明显减轻.入院查体:左侧阴囊略红肿,大小约6cm×4cm×4cm,质韧,触痛明显,睾丸附睾边界不清,提睾反射消失,透光试验阴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示睾丸附睾肿胀增大,睾丸内血流消失.诊断:左侧睾丸扭转.

    作者:孙海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