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佩杰;刘飞红
随着剖宫产技术不断提高,手术时间缩短,使剖宫产的安全性明显提高,但剖宫产产妇要承受的远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远高于阴式分娩[1].因此,对剖宫产妇女的术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而手术后的饮食管理一直是医患双方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传统的模式是手术后禁食6 小时改流质饮食,等肠蠕动恢复改半流质饮食再逐步恢复普通饮食的缓慢过渡的饮食方法.禁食的主要目的是避免产妇在麻醉期间、在正常的生理反射恢复前发生呕吐或无征象的反流而导致吸入性肺炎、呼吸道梗阻或窒息.
作者:徐小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因其留置时间长,能够安全地输注各类药物,保证用药安全的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深受临床好评并被广泛应用.但其应用过程中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尤其是静脉炎的发生.临床上,超短波理疗、50% 硫酸镁湿敷、各类中草药外敷治疗等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这些方法多操作繁琐,给护士增加工作量的同时也使患者肢体活动受限而不能取得满意效果.我科2007年1 月至2009 年10 月收治行PICC 穿刺患者使用康惠尔透明贴预防,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万贤琴;郭海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出生缺陷是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存活的畸形儿不仅影响本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负担.为了解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笔者将2008-2010 年在我县4 家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分娩的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整理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8-2010年在我县4 家省级监测医院内住院分娩的孕满28 周至产后7 天内的围生儿,不包括计划外引产.
作者:李秀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持续植物状态指颅脑外伤后植物状态持续12 个月以上,其他原因持续在3 个月以上[1].持续植物状态患者所需基础护理多,护理难度大,易并发吸入性肺炎、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症.我院近几年收治并护理过3 例,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杨燕茹;冯金红;周莉;缪小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在糖尿病患者中2 型糖尿病(T2DM)占90% 以上.在我国,中年人T2DM 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为探讨中年人T2DM 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对81 例中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同龄健康人作比较,将现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10 年5-11 月,在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的81 例中年人2 型糖尿病患者(研究组).
作者:李明;范国平;赵明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经肘侧外周静脉或肘正中静脉行深静脉(上腔静脉)置管术(PICC)是建立肿瘤化疗或恶病质患者静脉通道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反复穿刺、患者极度消瘦、手术或放疗后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可发生上肢伸侧外周静脉损伤甚至闭塞而无法置管.我们观察发现,人体前臂后区有一条较为隐蔽的静脉(副头静脉,为头静脉的较大分支)可进行俯卧位下的深静脉置管,但在这种体位下,因上肢需要过度外展,患者在置管过程中非常不舒适,经常变动或左右扭动,明显增加了操作时间,并影响了置管成功率.
作者:徐莹玲;王春妹;陈美谦;陈妃寅;章如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0 例甲状腺病变的CT 影像资料,以提高对各种甲状腺疾病CT 征象的认识,进一步探讨其CT 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0 例,男性11 例,女性19 例;年龄19~60 岁,平均45 岁.病程:5 个月至12 年.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2 例(40.0%),甲状腺癌9 例(30.0%),甲状腺腺瘤7 例(23.3%),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病)1 例(3.3%),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 病)1 例(3.3%).除Graves 病和桥本氏病经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证实外,其余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作者:周鹏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2008 年2 月至2008 年9 月我院收治阴囊特发性钙质沉积症2 例,现将诊治及随访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1 男性,45 岁,发现阴囊皮肤多发肿物10 余年.10 余年前无明显诱因下阴囊皮肤出现多个绿豆大小的肿物,质地偏硬,无任何自觉症状.后肿物逐渐增多、增大,部分融合,局部有瘙痒感,部分病变破溃后有白色乳酪样物质排出,应用抗生素后好转.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史.
作者:李奇孟;方伟杰;缪江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髌骨骨折见于各个年龄段患者,由直接暴力引起的粉碎性骨折较常见.1999 年6 月至2010 年4 月间,我院采用环扎加荷包双道钢丝固定治疗闭合性髌骨粉碎性骨折81例,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1 例,男46 例,女35 例;年龄21~83 岁,平均45 岁.骨折部位:左侧髌骨43 例(53.1%),右侧髌骨38 例(46.9%).车祸致伤48 例(59.3%),跌倒致伤19 例(23.5%),运动致伤12 例(14.8%),打击致伤2 例(2.5%).
作者:朱跃明;杨华;沈伦强;顾鼎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脑垂体腺瘤系良性腺瘤,是鞍区常见的肿瘤,患病率约1/10 万,近年来有增多趋势,特别是育龄妇女.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大体上可分为经额颞开颅与经鼻蝶窦入路两种.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 年7 月至2010 年11 月在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23 例的病历资料,对该术式手术并发症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作者:陶静;王小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一般使用年限10 年,笔者在临床上发现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使用5~6 年后铜套脱落2 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例1 患者39 岁,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7 年,放置后月经期延长至十余天,曾多次用药,未见明显好转.在医生建议下,月经干净3 天于2008 年5 月到本站门诊就诊取环.
作者:应慧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糖尿病是由于不同原因导致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以持续高血糖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糖尿病会影响脑部多种内分泌激素的分泌,再加上患者的严格饮食控制、天天服用降糖药物,都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情绪状态,所以糖尿病患者伴发抑郁症的临床发生率很高.Brown 等[1]也报道,抑郁症作为临床为常见的一类情绪障碍,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率达21.8%~73.0%.
作者:张涛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速交通工具的普及和建筑业的高速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呈现持续增高的趋势,居创伤的首位,占全身部位创伤的9%~21%,病死率高[1].近年来,我院收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48 例,在急救护理的基础上均予手术治疗,获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张建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妊娠期泌尿系结石和先兆早产及早产的发生密切相关.先兆早产是指妊娠满28 周至不足37 周出现至少10分钟一次的规则宫缩,伴有宫颈管的缩短.因宫缩需入院治疗的孕妇中,泌尿系结石所致的腹痛是常见的非产科原因.患者常以急性腹痛就诊,且易诊断为先兆早产或临产而忽略了泌尿系结石的诊断.
作者:毛郁蕾;徐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监测本县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我们对本县2005 年、2010 年两个时间段的新生儿出生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我院2005 年1-12 月和2010 年1-12月收住的所有活产新生儿.1.2 方法对所有资料进行登记填表,记录性别、体重、分娩方式和出生异常情况.出生异常的诊断以<实用新生儿学>为标准.
作者:檀满祥;陆薇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阿尔茨海默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于糖尿病本身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并发阿尔茨海默病存在的认知障碍又大大增加了患者的安全隐患.为确保患者安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笔者总结了2006 年3 月至2009 年3 月,本院糖尿病并发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事件的处理经验,现将其安全护理经验简述如下:1 基本情况此期间我们共处理糖尿病并发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事件48 次,其中男18 例29 次,女10例19 次,年龄61~91 岁,病程0.5~18 年.
作者:江文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泵衰竭是心血管疾病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预后差.心肌梗死后心输出量减少,梗死区心肌收缩力下降,梗死面积到20% 以上则会引起泵衰竭.我院在常规治疗上加用通心络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泵衰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及分组选择2000 年4 月至2010 年11月我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 例,心功能Killip 评定在Ⅱ~Ⅳ级.120例按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 例.
作者:何爱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1 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现状目前,在规模较大的三级医院有越来越多的临床药师走进临床,和临床医师、护士一起共同为患者的诊断、药物治疗、护理服务.参与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发挥对药物熟悉的优势,协助医师为患者制订更优化的治疗方案,解决护师们在执行医嘱过程中与药物相关的一些问题.如丙泊酚注射液的说明书中严格规定,只能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作稀释剂,但是护士对药物性质不熟悉,随意选择溶媒作为丙泊酚的稀释剂.
作者:余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为生育期妇女常见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妇科开腹手术中5%~15% 患者发现有此病,在不孕症行腹腔镜检查的患者中12%~48% 的患者有内膜异位病灶存在[1].其中以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多见,约占80%.手术切除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是主要的治疗措施,但复发率高.我院近年来对多数EMS 保守手术后患者辅以不同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张天幕;辛廖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1 病例资料例1 患者,44 岁.主诉:发现盆腔包块半个月,下腹胀痛1 周.患者既往月经规律,近2 个月月经不规则,20天一次,量少于平常,淋漓不净8~9 天,半个月前曾在外院查B 超示卵巢囊肿,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一周前患者感下腹胀痛,在个体门诊每日静脉滴注头孢西丁3g、替硝唑0.8g,治疗5 天,疗效差,来我院求治.患者平素体健,平产2 胎,曾行人工流产术2 次,于7 年前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
作者:李维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