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三十四)仰卧拔伸手法治疗颈椎病技术

詹红生

关键词:国家, 医药管理, 农村, 中医, 技术推广, 专栏, 手法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推拿手法, 机械牵引, 功能锻炼, 椎关节, 非手术方法, 整复手法, 位置关系, 手法松解, 生理弧度, 临床疗效, 力学环境, 恢复
摘要:神经根型颈椎病占颈椎病的50%~60%.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多采用非手术方法,包括推拿手法、机械牵引、理疗、药物和功能锻炼等.有研究显示,颈椎关节内外环境力学失衡,是导致颈椎病的重要病理环节之一,推拿手法、机械牵引和功能锻炼可不同程度地改善颈椎关节的力学环境,因而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仍然存在不足.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首先着眼于恢复患者颈椎的生理弧度,在此基础上,运用柔和而又具有渗透力的手法松解颈椎周围的软组织,调整颈椎不良的位置关系,使之恢复正常,具有见效快、复发率低、适应面广、痛苦小、安全可靠等优点.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及保守治疗中的作用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严重危及妇女健康和生命,输卵管则是异位妊娠常发生的部位.提高超声对输卵管妊娠的早期确诊率,对降低患者危险性、保护患者生育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笔者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对输卵管妊娠做出早期诊断,并连续动态观察行保守治疗患者的病情变化,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菊芬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鼻塞、耳鸣2例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有报道使用本品导致腹泻腹痛、荨麻疹、药物热等不良反应.近年笔者遇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鼻塞、耳鸣现象.报道如下:

    作者:薛伟祥;王长和;王巧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观察

    为比较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与地塞米松、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我们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吸氧、抗感染、纠正酸中毒、镇静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上述两组药物.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芝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236例肺炎支原体检出结果分析

    我们于2004年6月至2007年8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23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定性检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MP- IgM),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MP-IgM阳性,表明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存在,现整理分析如下:

    作者:吴俊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颅咽管瘤术后26例护理

    颅咽管瘤是较常见的颅内肿瘤,起源于垂体胚胎发育过程中残存的鳞形上皮细胞的一种颅内先天性肿瘤,儿童常见,也可于成年发病.治疗以手术为主.颅咽管瘤常累及下丘脑、垂体、视神经等,术后并发症多[1] ,所以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5月至2006年4月行颅咽管瘤手术2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孙玉华;高玉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效果观察

    眩晕是外周迷路或中枢前庭通路失常的临床表现,是一种常见的症候群.我们应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眩晕,并与山莨菪碱治疗做比较,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及分组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眩晕患者98例,分为倍他司汀治疗组(治疗组) 50例和山莨菪碱治疗组(对照组)48例.治疗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18~70岁,平均40.5 岁;其中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20例(40.0%),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5例(30.0%),梅尼埃病8例(16.0%),前庭神经元炎4例(8.0%),不明原因3例(6.0%).对照组年龄16~71岁,平均39岁;其中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各14例(各占29.2%),梅尼埃病11 例(22.9%),前庭神经元炎5例(10.4%),不明原因4例(8.3%).两组年龄、性别、病种等相似.

    作者:仲永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动态喉镜下咽喉部异物诊疗155例观察

    咽喉部异物在耳鼻喉科各类异物中多见,一般在门诊或急诊室处理.咽喉部异物的诊断和治疗多在间接喉镜下完成 [1],有时细小异物难以发现或取出.对于会厌部无法暴露或异物比较隐蔽、寻找取出异物比较困难者,以及患者配合欠佳,间接喉镜无法检查者,经采用电视动态喉镜下检查取异物,能取得良好疗效.本文对我院耳鼻喉科2004至2007年收治的155例动态喉镜下咽喉部异物成功取出的经验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毛振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老年人自杀倾向的护理对策

    近年来,由于家庭矛盾、社会竞争等原因,一些中老年人的精神压力增大,自杀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我院2006年4月至2008年5月收治32例中老年自杀者.现将其自杀原因作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沈林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住院患者二便标本采集不及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验二便常规不必要,而不予重视;②因住院时间短而未解大便;③部分术后患者认为身体已恢复良好无需化验;④因术后排便间隔时间延长而忘记留取标本,或患者不能自理,需陪护协助,而部分陪护因觉得脏、臭或陪护调换未及时配合采集;⑤极少数患者抱有能省则省的心态.上述因素占371例(30.5%).

    作者:黄爱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抗结核治疗与肝损害

    结核病发病率在全球均呈上升趋势,我国每年肺结核发病率在法定传染病中都名列第一.这些结核病患者都需要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而大多数抗结核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肝损害作用.同时,我国又是病毒性肝炎大国,加之近年来脂肪肝、酒精性肝炎不断增多,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现象更加普遍,这极大限制了抗结核药物的应用,进而影响了抗结核治疗的效果.因此,掌握抗结核药与肝损害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正确处理方法,才能达到佳的抗结核治疗目的.

    作者:马丽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消炎止痛膏外敷治疗输液所致甘露醇渗漏效果观察

    由于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需输注的药物较多,输液时间较长,且常需输入甘露醇等高渗液体,加上部分患者常伴意识障碍、烦躁等,故发生静脉渗漏几率较大.近年来,我们尝试用消炎止痛膏外敷治疗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输液所致甘露醇渗漏,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君怡;吴娇玲;安冬月;叶迈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小儿渗湿止泻散口服加蒙脱石散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效果观察

    为探讨小儿渗湿止泻散口服加蒙脱石散(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效果,我们应用上述药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并与常规治疗做对照,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庞金敏;程红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肱动脉采血检查血气分析62例体会

    穿刺采集血气分析是急诊护理操作中常见护理操作.笔者2009年1月1日至3月30日,对62位需行血气分析检查的急诊患者行肱动脉采血,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王超男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氯诺昔康、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及术后镇痛临床效果观察

    常规人工流产术中(以下简称人流术)容易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和不适,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探讨无痛人流手术方法是极有必要的.我们运用丙泊酚(异丙酚)、芬太尼和氯诺昔康作为人流术的麻醉及镇痛用药,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章杭;张帆;李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不典型成人麻疹19例误诊原因分析

    笔者收集了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两院收治的 19例不典型成人麻疹误诊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其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例均为来两院就诊的患者,且符合麻疹的诊断标准 [1].男12例,女7例;年龄19~49岁,平均25.2岁;外来务工13例 (13/19),本地居民6例(6/19);误诊时间2~6天;有麻疹疫苗接种史8例(8/19),无麻疹疫苗接种史5例(5/19),不详6例(6/19).

    作者:张幼萍;张敏珍;史维斌;唐延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术前和输血前患者乙肝、丙肝、艾滋病及梅毒的感染状况分析

    为掌握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手术前、输血前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梅毒(TP)的感染状况,笔者对检验科做术前检查和输血前检查的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IgM抗体(HCV-IgM)、梅毒螺旋体抗体(RPR)、HIV抗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孙彩娟;刘国庆;左昔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全程健康教育对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的有效药物之一是α干扰素,它能达到持久抑制乙肝病毒(HBV)复制,控制疾病的进展,正规疗程结束时 HBeAg血清学转换和HBV-DNA转阴率30%~40%[1] .但其治疗过程中常出现流感样症状、骨髓抑制、皮疹、脱发、体重减轻、注射部位无菌性炎症,甚至甲状腺疾病和精神异常,导致个体产生应激状态和不良的心理反应,患者常因不能耐受而造成治疗中断.我院2007年1月至12月对使用α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治疗的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指导,有效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董苗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肛肠疾病患者术前清洁灌肠的舒适护理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以及在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清洁灌肠是肛肠疾病术前的常规准备,且患者常因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或发生灌肠后不适给临床护理操作带来一定困难 [2].近年来,我们把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清洁灌肠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汤佩妲;羊香芬;陈秀卿;周华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

    阿奇霉素具有抗菌谱广,半衰期长,组织浓度高,吸收好等特点.2005年1月至2007年11月,我所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所收治门诊和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258例,男152例,女106例;年龄10个月至14岁.发热160 例(62.0%),流涕172例(66.7%),鼻塞145例(56.2%),咽痛195例(75.6%),胸痛2例(0.8%),咳嗽207例(80.2%), 呼吸增快15例(5.8%),耳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69例(26.7%), 肺部啰音18例(7.0%),腹泻6例(2.3%).就诊前均未用过抗生素和中药;排除对大环内酯类过敏及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依据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片、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肺炎21例(8.1%),支气管炎123例(47.7%),急性扁桃体炎114例(44.2%).病程<7天180例(69.8%),7~14天60例(23.2%),>14天18例(7.0%).

    作者:李艳梅;翟永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卫氏并殖吸虫病误诊为乳腺肿瘤1例

    患者男性,31岁.因右侧乳腺包块2个月入院. 2个月前,患者发现右侧乳房有一小包块,轻度压痛.在当地卫生院输液治疗14d,包块无明显缩小,且渐长大.入院体检: T 37℃,P 98次/分,R 20次/分,BP 132/75mmHg,心肺无异常发现.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右侧乳头上方可及约 4cm×5cm包块,质硬,边界清楚,活动度可,压痛.腹部及四肢无异常发现.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0.46×109/L,中性粒细胞 0.29,淋巴细胞0.184,嗜酸性粒细胞0.43;癌胚抗原(CEA )0.97ng/ml,癌抗原125(CA125)2.954U/ml.B超示:右侧乳腺乳头及乳晕区低回声结节,大小约26mm× 9mm,边界毛糙(性质待定);右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大小约13mm× 8mm.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陈明兴;官洪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