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998-2006年淮北市肺结核病流行状况分析

关键词:结核, 肺,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 分析淮北市肺结核病的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淮北市1998-2006年结核病疫情报表中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回顾性分析9年间结核病人的发现情况及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构成和转归.结果 1998-2006年累计登记报告肺结核病人10 325例,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3 502例.年平均报告肺结核发病率为59.17/10万,新发涂阳发病率为20.07/10万.新发涂阳病人男女之比为2.36∶1(P<0.01),62.73%的病人在15~54岁组内.治愈率平均为91.46%.结论 病例发现率和治愈率不断提高.将继续利用结核病控制项目,采用现代结核病控制技术,控制肺结核病疫情.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便秘患者饮食干预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饮食干预对便秘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观察受试者饮食干预前后的排便情况.结果 便秘者饮食干预15 d,自身前后比较排便次数明显增加(P<0.01),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 饮食干预具有润肠通便作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175例头面部损伤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青岛市头面部损伤的规律、形成原因和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青岛市两个区检察机关1996-2003年间法医鉴定资料完整的头面部损伤案例175例进行分析.结果 175例头面部损伤中,损伤部位多的为头部,损伤程度多的为轻伤,损伤类型多的为一种损伤,致伤类型多的钝器伤,损伤多发生在5~8月,街道是事件的高发地点,损伤多为无预谋、由偶然口角而引发的.结论 头面部损伤在人体各部位损伤中发生率较高且往往较为严重,因此政府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安徽省肠道病毒71型VP1区基因分析

    目的 阐述引起安徽省2008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流行的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基因特征.方法 采集HFMD暴发初期患者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上述培养物.扩增病毒株及核酸样本的VP1编码区全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暴发初期分离出3份病毒株,经中和试验及RT-PCR证实为EV71.根据VP1全基因序列与EV71基因型、亚型参考株构建亲缘性关系树,17份测序结果与C4亚型聚为一簇,与A、B、C1、C2、C3、C4基因型别(亚型)的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2.0%~83.0%、84.3%~85.4%、89.7%~91.1%、89.1%~90.7%、88.3%~89.8%、93.0%~94.6%;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3.9%~95.2%、96.6%~97.6%、97.9%~98.6%、98.6%~99.3%、98.3%~98.9%、98.6%~99.6% ;簇内比较显示,1株2006年的EV71毒株与另16份2008年样本在C4亚型内又分属两个亚簇,核苷酸、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6.2%~96.9%、98.3%~99.3%.结论 引起安徽省2008年HFMD的EV71为C4亚型,与2006年分离的1份毒株有差异,提示安徽省存在C4亚型的不同分支.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内科住院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

    随着医学模式与健康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愈来愈迫切.而住院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直接影响患者身体的康复.因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内科住院患者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患者做好自身的管理和控制, 提高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潮汕地区农村中学生自行车伤害与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讨潮汕农村地区中学生自行车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进行干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和自填式问卷调查,对该地区6个学校3 544名中学生进行自行车伤害发生情况、骑乘自行车时的危险行为、学生及其家庭基本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 潮汕地区农村中学自行车伤害发生率为11.0%,男生高于女生,15岁中学生高于其他年龄组中学生;不同年级、性别、是否住宿和不同学校的中学生自行车伤害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4.6%的中学生上学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选择不同交通方式上下学的中学生因自行车导致的伤害发生率有差异.有乘骑自行车危险行为者易发生自行车伤害(P<0.01),其中单手离把撑伞和骑车带人的行为多,分别为1 600人(69.7%)和973人(42.4%).结论 潮汕农村中学生骑乘自行车上学普遍,自行车伤害发生率高,与性别、年龄和家庭经济有关;在骑乘自行车时存在较多危险行为,提示预防和降低儿童青少年交通伤害的发生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育龄妇女增补叶酸是预防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NTDs)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叶酸现场干预试验、人群推广叶酸增补剂以及叶酸食品强化等叶酸增补方式预防NTDs的效果,分析了预防效果差异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可为叶酸干预NTDs的策略与措施及其效果的科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美公共卫生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的比较研究

    通过对中、美两国公共卫生专业研究生教育在培养方式诸多方面的比较研究,如招生标准、培养年限、培养目标、培养层次、管理方式和教学方式等,以期为抓住当前高校和卫生机构改革的契机,推进我国公共卫生教育改革,培养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专业研究生提供可资学习和借鉴的有益经验.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水溶性膳食纤维NUTRIOSE的特性和生理功能

    1 引言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及粮农组织(WHO/FAO 2002)建议,控制在全球蔓延的肥胖病和预防与饮食相关的慢性疾病所需的平衡膳食应包括:热量摄入平衡(55%~70%来自碳水化合物,15%~30%来自总脂肪,10%~15%来自总蛋白);缓慢释放热量的食物,即总热量中仅10%来自快速消化的糖类(单糖和双糖),而约40%来自复糖,如膳食纤维等.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自然灾害的医学救援与应急管理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损失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自然灾害属于一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今天的人类社会还不能规避所有的自然灾害,因此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和消除其影响是世界各国一直在努力的目标.本文从中国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谈起,建立一个由政府牵头、统一、协调的医学救援组织管理体系;构建自然灾害的预警和应急管理体系,不仅有利于对事件的防控,也可避免恐慌,降低灾害的损失.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戊型肝炎是一种经粪-口途径传播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可经水、食物等途径传播引起散发或暴发流行,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孕妇易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率较高,已成为全球性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文对戊型肝炎的流行特征、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分析

    目的 探讨农村地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SF-36量表和生命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两份问卷对451名山东省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日常生活能力、慢性病患病情况、经济收入、居住环境、生活满意度和家庭关系等是影响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 维护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重视慢性病患者、低收入、居住条件差等情况下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改善家庭关系,提高生活满意度等有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6例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α-硫辛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测定HCY、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浆内皮素-1(ET-1)及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HCY、UAER及ET-1均显著降低(P<0.01),NO明显升高(P<0.01).结论 α-硫辛酸能降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DN)患者血浆HCY水平,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并能拮抗ET-1,升高NO水平,一定程度上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糖尿病俱乐部会员休闲与饮食运动全程指导活动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饮食运动全程指导对糖尿病人自我管理技能的影响.方法 集中组织病人进行5天封闭食宿管理的饮食运动全程指导.用餐实行分餐制,主食个体化定量.每日安排运动实习和健康教育;指导前后各监测1次血糖和血压,指导后进行问卷效果调查.结果 病友在指导前后血糖、血压平均水平都有所下降,收缩压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程指导前分别有92.1%和86.8%的病友进行了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但是正确率不足40%;指导后饮食控制正确率提高了63.16%,体育锻炼正确率提高了65.79%.结论 本次活动达到了培养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建立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的目的 .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上海市延吉街道40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

    目的 了解上海市延吉街道MS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现场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市延吉街道40~90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的1 819人中,具有MS 4个组分中的1种所占比例大,为31%,超重、肥胖和高血压的标化率分别为35.78%,9.47%和38.19%.结论 调查人群的健康情况不容乐观,政府应大力宣传MS知识.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莱芜市5 213名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分析

    为全面了解莱芜市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状况,2007年莱芜市莱城区妇幼保健所积极争取卫生、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学龄前儿童健康查体活动.通过对查体结果的分析,笔者发现学龄前儿童的牙齿患龋率非常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城市农村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得引起各方注意,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安徽省2006年度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网络直报监测信息分析及其对策

    目的 探讨2006年度安徽省职业卫生工作开展情况及其管理对策.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网络平台,在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中选取2006年安徽省17个市职业病报告信息资料进行评价及重点分析.结果 至2006年12月31日全省新发职业病347例,主要集中淮北131例(37.8%)、合肥111例(32.0%)、安庆34例(9.8%)、马鞍山20例(5.8%);尘肺病年内现患数统计共16 906例,主要集中在淮北6 605例(39.1%)、淮南3 620例(21.4%)、铜陵2 103例(12.4%)、马鞍山961例(5.7%);急性农药中毒共报告病例3 560例,死亡186例,病死率5.22%,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合肥市1 386例(38.9%)、蚌埠市368例(10.3%)、阜阳市324例(9.1%)、滁州市292例(8.2%)、宣城市285例(8.0%),其余地区905例(25.4%),其中病死率高的为六安市(17.9%),其次分别为亳州市(13.2%)、黄山市(11.9%)、宣城市(10.5%).结论 全省职业卫生工作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大监督管理工作力度,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四川南坝镇灾民身体与心理症状分析

    目的 通过对灾民身体与心理症状调查分析,掌握南坝镇(集镇)救灾安置点灾民们的身体与心理状况.方法 按照机械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全部21个帐篷群落中的11个,再从每个帐篷群落中随机抽取1/6户中的全部6岁以上人口,即96户中的486人作为调查评估样本,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调查.结果 在6项身体症状调查中,阳性率依次是咳嗽1.85%,咽痛0.82%,皮疹0.62%,发热(≥38 ℃)和腹泻(≥3 d/次)均为0.21%,未发现呕吐者.其中仅22.22%的咳嗽者及时就医.在8项心理症状调查中,阳性率依次是睡眠不好4.94%,紧张不安2.88%,心慌心跳加快2.06%,胸闷胸前不适1.65%,头痛头闷1.44%,发抖发麻0.41%,有时出现对自己失去信心的0.21%,未发现觉得生活毫无希望的灾民.结论 南坝镇(集镇)灾民地震后近一周身体状况尚好,心理状况尚可,与地震后及时实施抗震救灾综合防制措施(包括卫生防疫)有关.有77.78%的咳嗽者未及时就医需要引起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疾病症状出现的机会可能会多一些,值得警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制定医科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医学院2 130名在校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大一717名,大二533名,大三880名.结果 医学本科生对HIV/AIDS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对于蚊虫叮咬、与艾滋病病人共用毛巾衣物是否会传染艾滋病的正确回答率仅为36.7%和54.3%.医学生对艾滋病病人存在一定歧视,有79.9%的医学生不愿到艾滋病感染者处购物,76.4%的医学生不愿与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感染者共同进餐.与大一新生相比,高年级学生对HIV/AIDS相关知识了解较多,但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和可能采取的行为却相对较差.结论 当今医学生对 HIV/AIDS的认识与专业要求尚有较大距离,提示在医学院校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仍十分必要.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胃癌高、低发区饮用水中化学元素、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调查

    目的 分析比较胃癌高、低死亡区饮用水中化学元素、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探讨其与胃癌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收集胃癌高死亡区(长乐市)和低死亡区(福安市)饮用水水样各45份和30份,按<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分析化学元素、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长乐市饮用水硝酸盐和Mn均值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上限值,长乐市饮用水中亚硝酸盐、硝酸盐、Mn、Mg、Cl显著高于福安市(P<0.05),As、F、Fe、Hg 显著低于福安市(P<0.05).结论 长乐市胃癌高死亡率可能与饮用水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偏高存在联系,饮用水中化学元素与胃癌死亡率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贵池区农村人群乙型肝炎KAP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人群乙型肝炎的相关知识、行为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贵池区的地形特点进行分层整群抽样,利用自编的知识、态度和行为(KAP)调查表对抽取的446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居民对乙型肝炎的知识得分总体偏低,平均(4.57±4.88)分(总分为19分),对乙型肝炎的三大传播途径认识不清楚,血液传播途径、性传播途径以及母婴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31.17%、24.44%、28.92%.大多数居民对乙肝疫苗(HepB)接种认识不足,只有27.80%的居民表示接种过HepB,23.09%的居民希望接种HepB.多元Logisitic回归分析表明,患过肝炎、亲人中有乙肝患者、检测过乙肝抗原是得分高的主要因素.结论 农村居民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偏低,应在居民中加强开展关于乙型肝炎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及HepB的接种.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