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柴胡合剂治疗乳腺增生

赵慧;杨桂玉

关键词:柴胡合剂, 治疗乳腺增生, 现报道如下, 治疗方法, 乳房疾病, 疗效, 患者, 妇女
摘要:乳腺增生占妇女乳房疾病的首位,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为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复方柴胡合剂治疗乳腺增生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造口术后患者25例健康需求调查

    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迈尔斯(Miles)术后改变了原有正常的生理排便方式,需要终身使用人工肛门,不仅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并使其承受躯体、心理等多方面的痛苦.为了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帮助建立规律排便,以提高其生活质量[1],我们对25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进行了健康需求的调查,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叶柳莺;吕岳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痛泻要方联合黄连汤治疗腹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笔者自2003年12月~2005年6月,采用痛泻要方联合黄连汤治疗腹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并与西药治疗进行对比疗效观察,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项观察标准参照1988年罗马国际标准[1],入选病例共103例,将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男23例,女30例;年龄21~61岁,平均38.6岁;病程1~13年,平均8.6年.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21~58岁,平均39.6岁,病程1.5~15年,平均8.3年.两组一般资料大体一致.

    作者:李新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53例报告

    从2002年开始,我院施行了切口仅3cm的阑尾切除手术53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32例,女21例.年龄小8岁,大76岁,平均35岁.其中急性阑尾炎38例(71.7%),慢性阑尾炎15例(28.3%).

    作者:陈水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细胞学活检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周围型肺癌X线表现大多为孤立的肿块或结节状,也可具有类似肺炎的表现,纤支镜和痰癌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比较低,且纤支镜有一定的痛苦;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细胞学活检有较高的阳性诊断率.近几年来,有关弹簧针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报道较多,却忽视了细针穿刺的作用,弹簧针价较贵,而腰穿针较廉价.本文在CT引导下应用腰穿针经皮穿刺活检组织细胞学检查,探讨对肺癌诊断的价值.

    作者:秦建领;李素云;周庆伟;郭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成药所致不良反应60例分析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有害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中药的使用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特别是中药制剂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给药方法,临床应用日趋广泛;近年来有关中成药的不良反应(ADR)报道也随之增多.本文收集了近年来有关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60例,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杨海民;张晓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实验诊断学讲座(15)

    13脂类、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测定13.1血清总胆固醇(TC,total cholesterol)13.1.1正常生理参考值酶法:3.1~5.7 mmol/L(119.9~220.4 mg/dl);醋酐硫酸单一试剂显色法:2.61~5.87 mmol/L(101.0~227.0 mg/dl).有些单位已将其上限提高至7.76 mmol/L(300 mg/dl).

    作者:任麒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胃肠道钡餐造影基本检查方法(下)

    3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疾病,好发于20~50岁.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约为胃溃疡的五倍.溃疡从黏膜开始并侵及黏膜下层,常深达肌层,其直径多为5~20mm,深为5~10mm.溃疡口部周围呈炎性水肿.慢性溃疡如深达浆膜层时,称穿透性溃疡.如浆膜层被穿破且穿入游离腹腔者为急性穿孔.后壁溃疡易致慢性穿孔,与网膜、胰等粘连甚至穿入其中.溃疡周围具有坚实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者,称为胼胝性溃疡.溃疡愈合后,常有不同程度的瘢痕形成,严重者可使胃和十二指肠变形或狭窄.溃疡常单发,少数为多发.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溃疡称为胃合性溃疡.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上腹部疼痛,具有反复性、周期性和节律性的特点.严重者可继发大出血和幽门梗阻.胃溃疡可恶性变.

    作者:姚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钝挫伤致继发性青光眼64例临床分析

    钝挫伤致继发性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眼病.可因眼内出血、房角后退、晶体脱位等原因,致眼压升高,继而引起视力功能严重损害.我院于1990年7月至2004年11月共收治眼球钝挫伤致继发性青光眼64例,本文就其病因及治疗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朝霞;武忠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复方柴胡合剂治疗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占妇女乳房疾病的首位,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为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复方柴胡合剂治疗乳腺增生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慧;杨桂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对结肠造口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评价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居全身肿瘤第三位,一半以上直肠癌患者需做永久性肠造口术[1].我国每年新增永久性肠造口患者10万例[2],造口改变了原有的生理排便方式,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使,严重影响了生存质量.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院由资深护士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红;张诚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静脉拔针不痛手法介绍

    拔除静脉穿刺针是护理常见的操作.常规拔针可致局部疼痛,为减轻疼痛,我室总结出一套拔针时不痛的方法,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孝权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凉血解毒化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30例

    笔者在自1996年至2000年临床工作中应用凉血解毒化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3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均在8~40岁之间,病程短1周,长者1年.所有病人均有皮肤紫癜,多在四肢远端,下肢大关节附近及臀部多见.皮疹以对称分布、大小不等的斑丘疹样紫癜为主.

    作者:杨继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执业助理医师(全科)继续教育讲座学分考试试题(《中国乡村医药》2006年1~12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病案(41)突发胸痛、全腹痛、右腿痛12小时

    1病案介绍患者男,39岁,农民,已婚.因胸痛、全腹痛、右腿痛12小时于2005年8月25日上午9:30分来院就诊.患者于2005年8月24日晚餐时陪客人饮啤酒约750ml,于晚9:30突然胸痛、伴胸部灼热感、疼痛剧烈,取弯腰半蹲位,全身冷汗淋漓.约半小时后胸痛减轻,突感全腹痛,约15分钟后感右下肢疼痛.本村乡医测血压为160/105mmHg,心率110次/分.随即送当地卫生院诊治,值班医生疑肠梗阻,经输液、镇静、止痛等处理后,次日胸痛基本缓解,仍阵发性腹痛,右下肢痛,上午9:30分来我院就诊.患者近3~4年来血压偏高,波动于140~150/90~95mmHg之间,未服用降压药物.

    作者:辛德林;刘春生;段文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并注药治疗大量心包积液——附11例疗效分析

    心包积液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中以结核和恶性肿瘤常见.根据积液发生时间的急缓和量的多少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短期内心包的迅速渗液或大量积液均可引起急性心包压塞而危及患者生命.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5月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及心包腔内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结核性)、卡铂(肿瘤性)治疗11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作富;王奇强;林广忠;刘幼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静脉用氟哌利多致锥体外系反应3例

    1临床资料例1女性,10岁,25kg.急性阑尾炎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行阑尾切除术.胸12腰1椎间隙穿刺,向头侧置管2.5cm,2%利多卡因注射液总量11ml.术中患儿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手术经过顺利.术毕左前臂静脉接镇痛泵持续给药,每小时2ml.PCA配方: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3mg,盐酸高乌钾素注射液12mg,氟哌利多注射液1mg,镇痛效果好.术后5小时患儿开始躁动,继而头偏向一侧,略后仰,即肌注苯巴比妥钠注射液50mg;30分钟后无好转,请内科医师会诊.查体:烦躁,无意识障碍,颈向左侧扭转并略后仰,无痉挛性斜颈;双侧神经反射对称,无异常;无舞蹈样动作出现和不自主的神经功能障碍及智能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后确诊为锥体外系症状.即停用镇痛泵,注咪达唑仑(咪唑安定)注射液1.3mg(0.03~0.05mg/kg),症状缓解,后未再发生.

    作者:赵丽芬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自拟保胎方治疗先兆流产130例

    先兆流产是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的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滑胎范畴.本院采用自拟中药煎剂保胎方治疗,疗效满意,现将1998年以来治疗的130例,整理报告如下:

    作者:于会永;陈克俭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绝经后妇女宫颈麻醉取环术50例临床分析

    为提高计划生育手术质量,减少手术者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成功率,我院妇产科自2004年11月至2005年3月,对100例绝经后妇女取环时采用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获得满意扩张宫颈及镇痛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耿中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我院儿科门诊处方1215张分析

    婴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发育不完善,对许多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成人有很大差异,耐受性相对较差,所以婴幼儿的合理用药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上应根据婴幼儿对药物吸收的生理特点与成人的不同之处,选择适宜的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尽量选择无创治疗.

    作者:郭好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104例中的应用

    急性中毒是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传统常规的抢救方法对重症患者效果不十分理想,病死率仍高.血液灌流是借助体外循环,利用灌流器内盛装的药用炭吸附血液中的毒物、药物,达到清除毒物、药物的目的.我院自2001年开展此项技术以来,在抢救急性中毒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饶惠妍;尚春艳;李翠萍;杨文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