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执业助理医师(全科)继续教育讲座学分考试试题(《中国乡村医药》2006年1~12期)

关键词:执业助理医师, 继续教育, 讲座, 考试, 试题, 中国, 乡村
摘要: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藏药独一味治疗梅尼埃病1例报告

    藏药独一味为唇形科、独一味属植物.藏族当地利用独一味治疗扭伤、挫伤、骨折疼痛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全国中草药名鉴>和<中药大辞典>分别记载,其性味苦、微寒,有小毒,主治功效为:活血,行瘀,消肿止血.治跌打伤筋骨、闪腰、挫伤、关节积黄水、补髓、止血.全草用于浮肿后流黄水,关节积黄水,骨松质发炎.

    作者:章阿牛;韦加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104例中的应用

    急性中毒是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传统常规的抢救方法对重症患者效果不十分理想,病死率仍高.血液灌流是借助体外循环,利用灌流器内盛装的药用炭吸附血液中的毒物、药物,达到清除毒物、药物的目的.我院自2001年开展此项技术以来,在抢救急性中毒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饶惠妍;尚春艳;李翠萍;杨文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2005年上半年我院门诊药房西药处方分析

    处方是医生为病人进行药物治疗和药房调剂人员配药、发药的书面依据,其书写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为了规范处方书写、提高处方合格率、促进合理用药,笔者对我院2005年上半年处方进行了抽查,并对查出的不合格处方进行了分析.

    作者:梁瑞;赵振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2005年唐庄镇6个月至2岁小儿营养性贫血调查分析

    由于传统习惯及农民自身文化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6个月至2岁小儿的营养性贫血患病情况相当严重,现将笔者的调查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申保红;孙红珍;白爱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甲状腺危象的临床与护理

    甲状腺危象(thyroid storm,TS)发生率低(1.5%),病死率高(>20%).抢救成功多在治疗1~2天内好转,特别是初72小时是抢救的关键时刻[1].

    作者:汪利妹;裴的善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清热化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72例

    笔者自2003年1月起以自拟清热化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72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72例为我院门诊患者,均为已婚,年龄小23岁,大42岁,病程自2个月至10年.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疼痛,白带增多,脓性白带,月经紊乱,全身疲乏无力,不孕等.妇科检查:子宫颈摇举痛,子宫增大,活动受限,双侧或一侧附件增厚或成条索状,压痛;子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以上患者均排除放环、肝肾功能异常、妊娠及哺乳妇女.

    作者:吕燕;宋显梅;高淑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成药所致不良反应60例分析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有害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中药的使用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特别是中药制剂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给药方法,临床应用日趋广泛;近年来有关中成药的不良反应(ADR)报道也随之增多.本文收集了近年来有关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60例,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杨海民;张晓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自拟保胎方治疗先兆流产130例

    先兆流产是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的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滑胎范畴.本院采用自拟中药煎剂保胎方治疗,疗效满意,现将1998年以来治疗的130例,整理报告如下:

    作者:于会永;陈克俭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2005年厦门城郊杏林片区小学生龋病情况调查

    为了解掌握我区乡村小学生龋病患病现状,本服务中心于2005年4~10月对杏林片区11所小学1946名小学生进行了口腔健康检查,并对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优成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静脉拔针不痛手法介绍

    拔除静脉穿刺针是护理常见的操作.常规拔针可致局部疼痛,为减轻疼痛,我室总结出一套拔针时不痛的方法,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孝权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痛泻要方联合黄连汤治疗腹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笔者自2003年12月~2005年6月,采用痛泻要方联合黄连汤治疗腹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并与西药治疗进行对比疗效观察,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项观察标准参照1988年罗马国际标准[1],入选病例共103例,将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男23例,女30例;年龄21~61岁,平均38.6岁;病程1~13年,平均8.6年.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21~58岁,平均39.6岁,病程1.5~15年,平均8.3年.两组一般资料大体一致.

    作者:李新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病案(41)突发胸痛、全腹痛、右腿痛12小时

    1病案介绍患者男,39岁,农民,已婚.因胸痛、全腹痛、右腿痛12小时于2005年8月25日上午9:30分来院就诊.患者于2005年8月24日晚餐时陪客人饮啤酒约750ml,于晚9:30突然胸痛、伴胸部灼热感、疼痛剧烈,取弯腰半蹲位,全身冷汗淋漓.约半小时后胸痛减轻,突感全腹痛,约15分钟后感右下肢疼痛.本村乡医测血压为160/105mmHg,心率110次/分.随即送当地卫生院诊治,值班医生疑肠梗阻,经输液、镇静、止痛等处理后,次日胸痛基本缓解,仍阵发性腹痛,右下肢痛,上午9:30分来我院就诊.患者近3~4年来血压偏高,波动于140~150/90~95mmHg之间,未服用降压药物.

    作者:辛德林;刘春生;段文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对结肠造口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评价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居全身肿瘤第三位,一半以上直肠癌患者需做永久性肠造口术[1].我国每年新增永久性肠造口患者10万例[2],造口改变了原有的生理排便方式,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使,严重影响了生存质量.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院由资深护士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红;张诚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病毒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成年患者24例的护理

    我院近两年收治成人病毒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24例,其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比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忠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绝经后妇女宫颈麻醉取环术50例临床分析

    为提高计划生育手术质量,减少手术者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成功率,我院妇产科自2004年11月至2005年3月,对100例绝经后妇女取环时采用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获得满意扩张宫颈及镇痛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耿中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胃肠道钡餐造影基本检查方法(下)

    3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疾病,好发于20~50岁.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约为胃溃疡的五倍.溃疡从黏膜开始并侵及黏膜下层,常深达肌层,其直径多为5~20mm,深为5~10mm.溃疡口部周围呈炎性水肿.慢性溃疡如深达浆膜层时,称穿透性溃疡.如浆膜层被穿破且穿入游离腹腔者为急性穿孔.后壁溃疡易致慢性穿孔,与网膜、胰等粘连甚至穿入其中.溃疡周围具有坚实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者,称为胼胝性溃疡.溃疡愈合后,常有不同程度的瘢痕形成,严重者可使胃和十二指肠变形或狭窄.溃疡常单发,少数为多发.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溃疡称为胃合性溃疡.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上腹部疼痛,具有反复性、周期性和节律性的特点.严重者可继发大出血和幽门梗阻.胃溃疡可恶性变.

    作者:姚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2002~2005年扬州市无偿献血者不合格情况分析

    目的为了降低血液报废率,对扬州市无偿献血中ALT升高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ALT初检采用赖氏法,复检采用速率法;其他指标均按国家标准执行.结果 2002~2005年无偿献血血液样本197946例,不合格血液8467例,其中ALT阳性6907例.统计分析:血液不合格率逐年明显下降,χ 2=9996,P<0.001,每年ALT阳性构成比基本保持在80%左右;第三季节ALT阳性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季节,χ 2=392.1,P<0.001;男性ALT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χ 2=2711,P<0.001.结论每年ALT阳性构成比.基本保持在80%左右,其中非病理因素占主导地位,造成大量血液不合理报废,因此应加强对献血人员献血前的宣传教育;HCV感染与ALT无相关性,ALT活性指标对筛选HBV、HCV感染窗口期无任何意义,建议淘汰ALT这一献血者筛选指标,RNA水平的检测方法应该是今后HCV感染者筛选的方向.

    作者:杨桂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第三讲社区常见疾病第五章妇产科常见疾病第五节常见妇科肿瘤

    一、子宫肌瘤[概述]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可分为浆膜下、黏膜下、肌壁间、子宫颈肌瘤四种类型.好发于育龄妇女,与雌激素水平高有关.绝经后激素水平下降,肌瘤停止生长、萎缩甚至消失.

    作者:李玉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结肠造口术后患者25例健康需求调查

    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迈尔斯(Miles)术后改变了原有正常的生理排便方式,需要终身使用人工肛门,不仅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并使其承受躯体、心理等多方面的痛苦.为了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帮助建立规律排便,以提高其生活质量[1],我们对25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进行了健康需求的调查,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叶柳莺;吕岳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几种常见中药伪品的经验鉴别

    笔者多年在医院药剂科工作,经常发现一些常用中药掺假掺伪或以次充好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存在直接影响中药方剂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如何有效地鉴别这些伪劣产品,从进货渠道、或从源头上杜绝这些产品流入市场、进入医院是非常重要的.现就医院里几种常见中药的掺伪掺假状况及鉴别要点简单介绍如下,希引起医院同行们的重视,以保证用药的有效及安全.

    作者:林海中;费敏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