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维;李力;郑有章;张勤;刘健
消毒学是研究杀灭、去除和抑制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它从微生物学、流行病学以及临床医学分化出来,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中有一部分内容已经超出了医学的范围.在医学上,消毒是切断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对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起着巨大作用.
作者:唐少文;喻荣彬;沈冲;徐燕;沈洪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疾病.世界上凡有牲畜的地方都有该病流行.我国布病疫区大部分为低发区和散发区,少数地区仍有小型爆发流行.目前我国布病已在10余省区内出现了明显疫情反弹.
作者:洪丽云;李晓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国各类意外伤害中以交通伤害所造成的总体损失大,由其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年高于恶性肿瘤和冠心病而居各种死亡之首[1].本文通过对合肥市2005年道路交通事故伤现状的分析,旨在探讨合肥市道路交通事故伤的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张正敏;孙闪华;孙业桓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综合评价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17篇关于MTHFR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 共有17篇符合条件的文献纳入分析,Meta分析表明,在以CC基因型为参照,携带TT、CT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的OR值分别为2.26、1.56;按脑卒中临床类型分层分析发现,携带TT、CT基因型的个体发生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OR值分别为2.54、1.68、2.26、1.44;携带至少一个T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脑卒中、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的OR值分别为1.80、1.84、1.71.结论 MTHFR基因多态性与我国人群脑卒中的易感性密切相关.
作者:刘建平;程锦泉;彭绩;王峰;王重建;聂绍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中小工业城市重点人群HIV、梅毒和肝炎的感染现状.方法 现场调查采用哨点监测的方法,血清检测应用ELISA法,检测了256名有偿供血者、266名性病门诊患者、271名孕妇、228名吸毒者的HIV抗体、梅毒抗体、抗-HCV和乙肝HBsAg.结果 吸毒者检出1例HIV抗体阳性,阳性检出率为0.43%,吸毒者丙型肝炎的感染率为83.87%,与有偿供血者(5.86%)、性病门诊患者(2.26%)和孕妇(1.11%)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有偿供血者丙型肝炎感染率与除吸毒人群外的其他两类人群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病门诊患者梅毒感染率与性别、年龄、婚外性伴数呈正相关.结论 性病门诊患者和吸毒人群梅毒感染率、吸毒人群和有偿供血者丙型肝炎感染率较高,性病门诊患者和吸毒人群存在感染HIV/性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上述重点人群的监测和管理,防止艾滋病等疾病的流行.
作者:朱宏斌;方大春;张振;朱明;项可霞;丁以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科学评估医院伤害监测卡填报人的工作业绩,提高医院伤害监测卡填报质量.方法 通过对医院伤害监测实施者和督导者的问卷调查,利用现代模糊多属性群体决策理论,在模糊语言值标度框架内,基于LWM和HLWA算子,给出了方案集(填报人员)的一个排序.结果 给出了伤害监测卡填报人填报质量的一个科学评定.结论 该质量评估方法可使伤害监测实施者和督导者全面掌握填报人员队伍状况,为优化填报人员队伍结构、提高伤害监测卡填报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杨吉会;李丽萍;赵丹;刘学语;李功理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镇江市12~14岁青春前期青少年学生的缺铁性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对镇江市城区、农村学校12个班级的初一、初二学生进行贫血检查及有关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 镇江市12~14岁青少年学生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29.4%(男20.8%、女38.4%).多因素logistic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性别、使用减肥药物、自我体重关注等.结论 缺铁性贫血问题在镇江市依然存在,要重视青少年学生的贫血问题,加强体重关注和膳食指导,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作者:何广立;张经建;蒋兆锋;韦镇萍;杨庆松;仲志鸿;李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中国四个大规模抗高血压临床试验的疗效.方法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分析显示平均治疗时间为3.7 a,血压平均降低9/4 mmHg.脑卒中危险降低36%(95% CI 为25%~46%,P<0.001),心血管死亡和总死亡减少22%和20%(P<0.05),总的心血管事件减少33%(P<0.001).冠心病事件减少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抗高血压治疗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源于脑卒中事件的减少.
作者:李卫;何新叶;张宇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了解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rna,NPC)高发家族成员EB病毒IgA/VCA抗体反应状况及遗传因素与EB病毒感染在NPC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笔者从10万余名健康体检者中筛查出具有NPC高发家族史者38人,对其本人及家系成员共计163人的EB病毒感染状况及NPC发病状况、家族史等进行了调查随访,并将其结果与来自同一地区的自然人群351人的筛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付维;李力;郑有章;张勤;刘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控制麻疹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对芜湖市1996~2005年麻疹的发病情况、麻疹爆发疫情、麻疹疫苗接种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996~2005年,芜湖市麻疹疫苗报告接种率为98.47%,儿童疫苗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为95.77%.期间共报告麻疹病例69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19/10万,其中爆发疫情11起,爆发病例占总数的16.5%,其中有免疫史者占72.3%.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相似,小于8个月和15岁以上年龄组的发病有增高趋势.根据国内文献资料,近年来全国部分地区13 992例麻疹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为3 921例(28.0%),无免疫史的4 753例(34.0%),免疫史不祥的5 318例(38.0%).结论 有较好的计划免疫基础并不能避免麻疹的爆发,为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除需要扎实开展儿童免疫规划基础工作外,还需对我国现行的麻疹免疫策略及免疫程序进行调整,建立新的成人免疫规划体系,适时研究开发更有效的麻疹疫苗毒株提高疫苗的免疫效力.
作者:程周祥;倪进东;汪思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父母对家庭和公共场所环境烟草烟雾暴露干预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小组访谈和个人深入访谈的方法,以上海市长宁区遵义社区部分2岁以内婴幼儿的父母为研究对象,从对吸烟危害性的认识、目前的暴露状态和采取的保护措施、对将来干预的态度和建议等方面来探讨婴幼儿父母们对环境烟草烟雾暴露干预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 几乎所有的婴幼儿父母亲都没有进一步对家庭中环境烟草烟雾暴露状况进行干预的愿望.父亲们不愿意为了妻子和孩子的健康而戒烟;母亲们满足于家中现行采取的通风、回避和减少烟量等措施所带来的保护效果;对吸烟危害性知识的缺乏是影响婴幼儿父母干预意愿的主要因素.所有的婴幼儿父母都要求采用立法来控制公共场所的吸烟情况.结论 必须结合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开展吸烟和环境烟草烟雾暴露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抵制环境烟草烟雾暴露的氛围,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婴幼儿环境烟草烟雾暴露状况.
作者:王铁英;王洁;马恰怡;付朝伟;徐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未成年人吸烟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是世界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而且吸烟年龄日趋下降.青少年吸烟问题不仅严重威胁了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作者:王萍;曾宪柳;严志玲;杨兵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艾滋病流行区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情况,探索适合农村居民的预防控制艾滋病和减少歧视的教育措施,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选取安徽省郎溪县某镇居民897人,进行人户问卷调查.结果 居民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为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和邻居朋友,居民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仅达到50%左右,但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知晓率比较低,且男女无差别;8.92%左右的人群认为自己处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中,大多数人觉得这种威胁离他们很遥远,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54.96%的人认为值得同情,只有部分人能容忍和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有一定程度的接触如共乘交通工具、共用劳动工具等,但对于较为密切的接触行为表现出一定的歧视如共同进餐、从艾滋病人或感染者处购置食物或用品和照顾服侍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且女性对艾滋病人的歧视要比男性严重.结论 对农村居民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和有针对性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以提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消除歧视从而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已十分必要.
作者:金岳龙;姚应水;文育锋;艾东;芮光来;李怀斌;孙益辉;赵桂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00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进行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Apo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性高于不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的患者,OR及其95%CI分别为2.800、1.360~5.764,经糖尿病病程调整后此种关联仍然存在.未发现ApoEε2和ε3等位基因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之间有统计学关联.结论 携带ApoE基因ε4等位基因增加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性.
作者:张磊;齐秀英;贾真琳;谢云;王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998~2004年当涂县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在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和支持下,取得了很大成绩,现将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实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喻小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更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导致严重感染,是院内感染的高发人群.已有报道[1],肿瘤科医院感染发生率居于首位,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在不同系统疾病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中,肿瘤位居第2,平均每例6 532元[2].
作者:常海燕;聂绍发;段纪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AD)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确诊的77例军队AD病人为病例组,在同一医院住院治疗的离退休老干部中按照年龄段分层抽样(按1∶2比例)选取154例非痴呆对照.调查方式为电话访谈.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社会活动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体育锻炼情况、负性生活事件、既往COPD病史、既往癌症病史、痴呆家族史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在调整相关影响因素后,COPD病史致AD的OR值(95% CI)为2.122(1.007~4.472),负性生活事件、痴呆家族史、社会活动量减少的OR值分别为2.975(1 371~6.457),4.284(1.047~19 392),1.002(1.001~1.004).结论 COPD病史可能是A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常青;何耀;王鲁宁;姜勇;史公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江苏省中老年人牙周健康流行状况,为开展中老年人口腔预防保健提供基线资料.方法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调查方法,采用多级抽样,调查江苏省35~44岁和65~74岁2个年龄组的城乡居民1 584人,男女各半,城乡人数各半.结果 城乡居民牙周健康、牙龈出血、牙结石、浅牙周袋和深牙周袋的检出率与平均区段数分别为8.05%与1.62、61.27%与1.50、84.45%与3.64、32.07%与0.56和7.46%与0.10.65~74岁年龄组牙周袋检出率和平均区段数高于35~44岁年龄组(P<0.01).牙周附着丧失记分为2、3、4的检出率和平均区段数均为65~74岁组高于35~44岁组(P<0.01).结论 牙周病是江苏省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牙结石是中老年人口腔卫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应加强牙周病的预防工作,开展社区口腔卫生服务,提高居民口腔健康水平.
作者:沈家平;王林;陈宁;王一均;陆平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中国华东地区分离出的2株基因3型戊型肝炎病毒株进行同源性分析,探讨其分子起源和传播问题.方法 收集华东某地区13个养猪场的133份猪粪便标本,利用巢式RT-PCR技术扩增戊肝病毒基因组的开放读码区2(ORF2)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区(RdRp,ORF1),并进行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 戊肝病毒RNA检出率为43.61%(58/133).其中,在同一个养猪场检出的2份阳性标本与23条戊肝病毒基因3型全长序列在ORF2和ORF1区的同源性分别为77.10%~92 64%和77.49%~91.14%,被划分为基因3型.另外12个养猪场的56份阳性标本均为基因4型.同时发现,某些日本分离的基因3型病毒株比其他基因3型株更接近本次分离的病毒株.结论 这是在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发现基因3型戊肝病毒.同时证明在一个较为局限的群体中基因3型和4型病毒可以共存.
作者:陆一涵;郑英杰;朱建福;王法弟;夏宁邵;姜庆五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国城市在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尝试,但目前对于流动人口传染病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对流动人口传染病控制直接关系到我国卫生政策方针的执行和传染病的控制,以及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所以对流动人口传染病的控制措施的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1].
作者:程均福;张瑜;黄技贵;张险峰;严立;戴本楠;陈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