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平;程锦泉;彭绩;王峰;王重建;聂绍发
目的 探讨国内外精神障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 应用美国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Web),采用主题词检索的方法对国内外发表有关精神障碍的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 国内外精神障碍的文献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且研究构成相似.医学研究与社会干预研究对比,国际文献差异无显著性,而国内文献有显著差异.结论 我国精神障碍研究应加强对治疗、心理方面的研究,并且需要医学人员、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的共同努力.
作者:接雅俐;汤先忻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疾病.世界上凡有牲畜的地方都有该病流行.我国布病疫区大部分为低发区和散发区,少数地区仍有小型爆发流行.目前我国布病已在10余省区内出现了明显疫情反弹.
作者:洪丽云;李晓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国城市在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尝试,但目前对于流动人口传染病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对流动人口传染病控制直接关系到我国卫生政策方针的执行和传染病的控制,以及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所以对流动人口传染病的控制措施的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1].
作者:程均福;张瑜;黄技贵;张险峰;严立;戴本楠;陈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综合评价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17篇关于MTHFR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 共有17篇符合条件的文献纳入分析,Meta分析表明,在以CC基因型为参照,携带TT、CT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的OR值分别为2.26、1.56;按脑卒中临床类型分层分析发现,携带TT、CT基因型的个体发生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OR值分别为2.54、1.68、2.26、1.44;携带至少一个T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脑卒中、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的OR值分别为1.80、1.84、1.71.结论 MTHFR基因多态性与我国人群脑卒中的易感性密切相关.
作者:刘建平;程锦泉;彭绩;王峰;王重建;聂绍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992年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北京地区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称甲肝)的感染率为80%以上[1].1990年该市建立了病毒性肝炎的分型报告制度.1994年在重点人群中开展了甲肝疫苗的接种.本文分析近15 a来北京市甲肝流行特征,探讨和分析其发病特点和流行规律,以及疫苗的接种效果,为防病决策提供依据.
作者:龚晓红;王富珍;韩莉莉;刘立荣;张海燕;王晨;孙培源;韩庆英;金春兰;蔡胜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国各类意外伤害中以交通伤害所造成的总体损失大,由其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年高于恶性肿瘤和冠心病而居各种死亡之首[1].本文通过对合肥市2005年道路交通事故伤现状的分析,旨在探讨合肥市道路交通事故伤的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张正敏;孙闪华;孙业桓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未成年人吸烟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是世界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而且吸烟年龄日趋下降.青少年吸烟问题不仅严重威胁了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作者:王萍;曾宪柳;严志玲;杨兵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更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导致严重感染,是院内感染的高发人群.已有报道[1],肿瘤科医院感染发生率居于首位,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在不同系统疾病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中,肿瘤位居第2,平均每例6 532元[2].
作者:常海燕;聂绍发;段纪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单纯收缩性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湖北省宜昌市某区收集以队列为基础的病例对照资料,对照根据性别、民族、年龄(±2岁)与病例进行1∶1配对,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正常的婚姻生活、较高文化程度和饮茶是ISH发病的保护因素;而多食腌制食品和动物油则是ISH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ISH受多因素影响,尤其是生活方式和家庭环境与ISH发病密切相关,应开展健康宣教,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家庭环境来防治ISH的发生.
作者:熊田甜;田梅瑛;魏晟;许奕华;聂绍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胸腺嘧啶核苷(TdR)诱导肝癌HepG2细胞同步化的方法.方法 于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中加入含终浓度为2.5 mmoL/L的TdR培养28 h后,PBS洗除TdR,加人新鲜血清培养基,此时记为0时刻,分别继续培养0、2、3、4、5、6、7、8、9、12、18、24、28 h,收集细胞,同时实验设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分别于去除TdR后培养4、8、24 h获得78.1%的S期细胞、67.2%的G2/M期细胞、86.3%的G1期细胞.结论 终浓度为2.5 mmoL/L的TdR处理肝癌HepG2细胞28h,再以新鲜培养基培养不同时间,可以获得同步化效果较好的S、G2/M和G1期细胞.
作者:高志清;海春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艾滋病流行区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情况,探索适合农村居民的预防控制艾滋病和减少歧视的教育措施,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选取安徽省郎溪县某镇居民897人,进行人户问卷调查.结果 居民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为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和邻居朋友,居民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仅达到50%左右,但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知晓率比较低,且男女无差别;8.92%左右的人群认为自己处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中,大多数人觉得这种威胁离他们很遥远,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54.96%的人认为值得同情,只有部分人能容忍和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有一定程度的接触如共乘交通工具、共用劳动工具等,但对于较为密切的接触行为表现出一定的歧视如共同进餐、从艾滋病人或感染者处购置食物或用品和照顾服侍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且女性对艾滋病人的歧视要比男性严重.结论 对农村居民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和有针对性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以提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消除歧视从而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已十分必要.
作者:金岳龙;姚应水;文育锋;艾东;芮光来;李怀斌;孙益辉;赵桂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中国四个大规模抗高血压临床试验的疗效.方法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分析显示平均治疗时间为3.7 a,血压平均降低9/4 mmHg.脑卒中危险降低36%(95% CI 为25%~46%,P<0.001),心血管死亡和总死亡减少22%和20%(P<0.05),总的心血管事件减少33%(P<0.001).冠心病事件减少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抗高血压治疗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源于脑卒中事件的减少.
作者:李卫;何新叶;张宇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中小工业城市重点人群HIV、梅毒和肝炎的感染现状.方法 现场调查采用哨点监测的方法,血清检测应用ELISA法,检测了256名有偿供血者、266名性病门诊患者、271名孕妇、228名吸毒者的HIV抗体、梅毒抗体、抗-HCV和乙肝HBsAg.结果 吸毒者检出1例HIV抗体阳性,阳性检出率为0.43%,吸毒者丙型肝炎的感染率为83.87%,与有偿供血者(5.86%)、性病门诊患者(2.26%)和孕妇(1.11%)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有偿供血者丙型肝炎感染率与除吸毒人群外的其他两类人群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病门诊患者梅毒感染率与性别、年龄、婚外性伴数呈正相关.结论 性病门诊患者和吸毒人群梅毒感染率、吸毒人群和有偿供血者丙型肝炎感染率较高,性病门诊患者和吸毒人群存在感染HIV/性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上述重点人群的监测和管理,防止艾滋病等疾病的流行.
作者:朱宏斌;方大春;张振;朱明;项可霞;丁以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鱼藤酮对PC12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酶1和2(ERK1/2)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深入探讨ERK1/2蛋白表达与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建立PC12细胞鱼藤酮染毒模型,光镜下观察鱼藤酮对PC12细胞形态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凋亡率的改变;Western蛋白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PC12细胞ERK1/2蛋白表达及定位情况.结果 鱼藤酮处理24 h后PC12细胞形态明显改变且凋亡率增加,20 μmol/LMEK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1 h与单纯鱼藤酮染毒比较凋亡率没有显著性改变;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量随着鱼藤酮剂量的加大而增高,且活化的ERK1/2蛋白主要集中在胞浆内表达.结论 鱼藤酮体外作用可以诱导PC12细胞凋亡以及ERK1/2蛋白磷酸化表达增强.
作者:陈峻峰;董兆君;吴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症状监测是致力于早期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动监测系统,目前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症状监测的定义、应用、优点和局限性,结合我国现状,探讨在我国开展症状监测的必要性和困难.
作者:严薇荣;魏晟;张惠娟;冉鹏;周宜开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模拟接触疫水前预防性给药,观察11种传统中草药对日本血吸虫尾蚴钻肤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不同药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再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喂养46 d后计数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中血吸虫成虫数,及肝脏中的虫卵数.比较各组的减虫率和减卵率.结果 11种中草药汤剂均可使成虫数和虫卵数明显减少,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 本研究所使用的10种中草药和1剂方剂对尾蚴钻穿皮肤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此类消炎镇痛类中草药的防尾蚴效果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在血吸虫病的预防工作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作者:杨继鑫;王翔;李倩;何昌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已处于快速增长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以每年30%的速度上升.2005年新疫情估计我国现有HIV感染者和病人65万,其中艾滋病病人7.5万[1].在艾滋病的流行和传播中,流动人口的数量和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既往统计数据表明,在HIV感染者中,流动人口的数量居多[2~4].
作者:丁贤彬;易辉容;潘传波;郑建琼;曾艺;王豫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体质指数(BMI)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冠心病发病风险、及它们间的相关情况.方法 通过全人群现场调查和血压测量发现疑似病例,2 w后对疑似病例复查来确诊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检和血液的化验检查.对2 015例确诊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者中男性、女性的超重或肥胖患病率分别为57.2%、55.4%,远高于一般人群的患病率;BMI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TG/HDL-C、血糖的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BMI与未来10 a冠心病的预测发病风险呈正相关;超重或肥胖患者中危险因素水平、异常率高于正常体重组.结论 高血压患者伴发超重或肥胖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增加,为了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应及早控制并减轻体重.
作者:高志东;李娜;秦雪英;陈大方;詹思延;曹卫华;李立明;胡永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消毒学是研究杀灭、去除和抑制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它从微生物学、流行病学以及临床医学分化出来,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中有一部分内容已经超出了医学的范围.在医学上,消毒是切断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对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起着巨大作用.
作者:唐少文;喻荣彬;沈冲;徐燕;沈洪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控制麻疹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对芜湖市1996~2005年麻疹的发病情况、麻疹爆发疫情、麻疹疫苗接种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996~2005年,芜湖市麻疹疫苗报告接种率为98.47%,儿童疫苗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为95.77%.期间共报告麻疹病例69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19/10万,其中爆发疫情11起,爆发病例占总数的16.5%,其中有免疫史者占72.3%.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相似,小于8个月和15岁以上年龄组的发病有增高趋势.根据国内文献资料,近年来全国部分地区13 992例麻疹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为3 921例(28.0%),无免疫史的4 753例(34.0%),免疫史不祥的5 318例(38.0%).结论 有较好的计划免疫基础并不能避免麻疹的爆发,为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除需要扎实开展儿童免疫规划基础工作外,还需对我国现行的麻疹免疫策略及免疫程序进行调整,建立新的成人免疫规划体系,适时研究开发更有效的麻疹疫苗毒株提高疫苗的免疫效力.
作者:程周祥;倪进东;汪思银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