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6年厦门市中医院伤害监测病例特征分析

叶幼妹;原晓景;张卓平

关键词:哨点监测
摘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伤害每年导致全球500多万人死亡和更多的人残疾,为大多数国家居民的前5位死亡原因之一,是全球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海岛居民受伤后就医意向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海岛居民受到意外伤害后的就医意向,为合理分配就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海岛南澳县随机选择16个村委,分别在16个村委中随机抽取30户,经过对调查员的统一培训,应用专门设计的问卷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结果 当海岛居民受伤较轻时,自己处理和不处理的伤者分别占67.3%、19.3%;当受到中等程度的伤害时,自己处理的伤者占33.4%,在私人诊所处理的占27.2%,分别到医院和卫生院处理的占28.1%、10.7%;当受到严重伤害时,自己处理的占25.5%,分别到县医院和卫生院处理的占59.0%、12.9%.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以及不同居住区域的海岛居民在伤害就医意向方面均存在差异.结论 海岛居民发生伤害后的就医意向存在不合理现象,要进行针对性的宣传教育,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作者:刘学语;李丽萍;吴宜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阜新市居民意外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伤害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报告,全球每年因伤害死亡人数500万以上,其中青少年占半数;全球每年每3~4人中就有一人发生伤害,其中3%~5%遗留躯体功能损害,1%~3%致残.

    作者:刘辉;刘莉;马玉霞;赵立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常山县伤害认知调查分析

    伤害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它与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负担.为开展学生伤害干预提供依据,了解中小学生、家长和教师对意外伤害的认知程度,笔者对常山县中小学生、家长和教师开展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成星;王谦信;曾红霞;徐青华;戴健尔;黄光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住院患者伤害的发生特征分析

    伤害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死因之一,近年研究表明,伤害在全人群的死亡顺位中居第4位,是我国1~34岁居民的第1位死因.因伤害而死亡占全部死亡的11%,但伤害的潜在寿命损失年数却占死亡总数的24%[1].

    作者:陈雄飞;董晓梅;郑静;王声湧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模式

    中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的建立之本是疾病预防与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机制,对化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桂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武警官兵伤害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目的 描述武警官兵伤害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提出武警官兵伤害发生的预防措施,为武警部队伤害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国内通用的标准对武警某总队3 367名官兵在2005年6月1日~2006年5月31日发生的伤害情况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武警官兵伤害发生率为31.2%,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为23.9%,非军事训练伤发生率为12.4%;军事训练伤主要发生在4月、5月、9月,非训练伤高发月份为5月、7月、8月、9月;军事训练伤主要发生在营区内,非训练伤主要发生在营区外.结论 武警官兵伤害发病率较高,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群分布均有一定的规律;武警部队应将伤害预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建立伤害预防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军队伤害监测体系,及时总结伤害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汤先钊;赵仲堂;杨占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模糊集和系统理论在伤害预防与监测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在模糊集和系统理论中几个当前较活跃的分支,包括有模糊聚类分析和综合评判、模糊优化、模糊决策等,论述了这些分支在伤害预防与监测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和前景,期待这些数学方法能有效的服务于伤害预防与监测领域.

    作者:杨吉会;李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某海岛医院1994~2005年住院病例中伤害发生情况

    目前伤害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解海岛地区的伤害发生特点及其动态变化趋势,笔者选择了环境相对孤立、人口相对稳定的南方某海岛县城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过去12 a来住院病例中伤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丹;李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设计及实施效果评估

    目的 通过实施幼儿园儿童安全教育课程,对课程设计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设计了在幼儿园中班开展针对烫伤、跌落伤、火灾、急救常识课程,在大班开展车祸、切割伤、跌落伤、触电和中毒的危险环境和危险行为识别、急救常识的健康教育课程.安全教育内容围绕某种意外伤害以主题活动形式,在南京市鼓楼区1所幼儿园于2个学期共进行了8个主题活动.实施效果采取课堂评估和终期评估.结果 中班和大班儿童课堂前后评估显示他们的知识掌握明显提高,几乎达100%;中班儿童在安全教育课程后对烫伤、跌落伤、火灾的意外伤害危险因素项目的认知显著提高;大班儿童在车祸、跌落伤、中毒等危险环境和危险行为识别项目的认知都有显著提高.结论 本研究设计的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反应了学龄前儿童对意外伤害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幼儿园儿童接受良好,评估效果满意,为在幼儿园开设安全教育迈出了第一步.

    作者:张佩斌;陈荣华;朱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武汉市1 690名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调查

    近年来,随着急慢性传染病及幼儿严重营养不良得到有效控制,幼儿的意外伤害已成为幼儿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导致幼儿伤残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武汉市托幼机构为基础,收集儿童的伤害情况,为开展儿童伤害控制提供基本的流行病学资料.

    作者:向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老年人多次跌倒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老年人多次跌倒发生情况,探索老年人多次跌倒的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离退休教职工做老年多次跌倒危险因素调查.结果 过去1 a内跌倒史、动态平衡能力下降是老年人多次跌倒与非多次跌倒的危险因素;动态平衡能力下降是老年人多次跌倒与一次跌倒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人跌倒干预和预防需要着重于跌倒的高危人群,过去1 a内跌倒史、动态平衡能力下降这两个因素对于发现高危人群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林涛;王声湧;荆春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与救护培训实践

    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事件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包括窒息、溺水、交通事故、中毒、烧伤、烫伤等[1].少年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人生中生命力强,健康问题少的阶段,但因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也是意外伤害的高发人群.

    作者:范亚可;陈敏怡;孙锟;单炯;李璧如;赵醴;孙莲萍;许积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安徽省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安徽地区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长丰县3所初级中学共423人,以问卷形式调查初中生意外伤害的现况.结果 在本次调查中,留守儿童203例,留守组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46.80%,高于非留守组,差异有显著性(χ2=7.236,P<0.01),留守组前五位意外伤害依次为:咬伤(27.6%)、跌伤(13.3%)、交通伤(11.3%)、锐器伤(7.9%)、触电(6.4%).留守组意外伤害与监护类型、家庭收入、年级有关.结论 留守儿童意外伤害问题较严重,应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意外伤害特别是二次伤害的发生.

    作者:赵科伕;方雪晖;苏虹;何莉;陈娟;陈明春;叶冬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宜兴市职业病现状分析

    随着工业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病对现代人健康的威胁也日益加剧,然而,许多人对职业病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加大职业病防治力度,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已刻不容缓,现将宜兴市近几年职业危害情况作简要分析.

    作者:邵伯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苏州市城区2 299名7~10岁儿童的忽视状况调查

    儿童忽视(child neglect)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已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儿童忽视作为儿童伤害(child maltreatment)中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常见形式,可对儿童的认知、社会、情感和行为发育产生短期或长期的严重影响,尤其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忽视对儿童以后发育的危害更为严重,可导致从儿童到成人的发育过程中不良的社会或情感反应,造成体格与心理、行为的失常或变态,对儿童造成广泛和深远的不良影响[1~3].

    作者:古桂雄;朱庆庆;花静;王丽珍;倪详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巯基乙酸对小鼠MⅠ/MⅡ期卵母细胞进程及结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巯基乙酸(TGA)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巯基乙酸处理后小鼠MⅠ/MⅡ期卵母细胞的成熟进程和形态结构.结果 对照组、0.005 mg/ml TGA组和0.020 mg/ml TGA组生发泡破裂率分别为48.67%、62.67%和56.00%,第一极体排出率分别为26.47%、65.96%和45.24%,0.005 mg/ml处理组第一极体排出率高于对照组和0.020 mg/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GA处理剂量的增加,卵母细胞纺锤体和染色体形态结构异常的细胞比例和异常程度增加,0.020 mg/ml TGA处理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巯基乙酸可促进卵母细胞体外减数分裂的重启和成熟,但中期卵母细胞的纺锤体及染色体有结构缺陷,对后续胚胎发育可能会产生潜在影响.

    作者:侯绍英;张岭;吴坤;夏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长效托宁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研究

    长效托宁注射液(以下简称长效托宁)是抗胆碱新药.近年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该药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OPP)5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泽华;吴继雄;周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沈阳市城市居民意外伤害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伤害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为了解沈阳市居民伤害的发生、流行及分布规律,探讨预防控制措施,笔者于2004年12月抽取部分乡镇人群,对2003年全年的伤害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王萍;宫建;黄牧;陈叶;李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造船企业工人职业伤害知信行调查

    职业伤害是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均存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造修船行业由于具有明火作业多、高空作业多、起重作业多等行业特性,职业伤害发生率一直呈较高水平[2].

    作者:王颖丽;夏昭林;庄惠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994~2005年西藏自治区火灾发生的流行趋势

    目的 对1994~2005年西藏自治区火灾发生的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为预防和控制火灾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西藏自治区1994~2005年的火灾资料进行描述性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 1994~2005年西藏自治区共发生火灾1 662起,平均每年138.5起,死亡8.08人,受伤22.25人,直接经济损失830.559 5万元,人均火灾发生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春、冬季为火灾的高发季节,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用火不慎和电气为主要火灾发生原因,分别占发生总数的41.4%和17.2%,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火灾发生总数及电气、用火不慎、玩火等引起的火灾数均随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年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增加而增多,呈正相关关系;西藏火灾发生数也与私营企业数呈正相关关系;西藏火灾发生数和直接经济损失虽低于火灾高发城市,但伤亡率却相对较高,伤亡率与卫生资源规模有关.结论 西藏自治区的火灾形势严峻,伤亡率严重,针对火灾的发生原因及特点,积极预防火灾的发生十分重要.

    作者:张晓蓉;杨巧红;荆春霞;吴赤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