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李丽萍
2007年4月16日--一个令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日子,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特大枪击案,一名学生枪杀了同校的32名老师和学生,另有20多人受伤,制造了美国历史上为严重的枪击事件.在美国这样一个民主与法治的国家,尚且发生如此暴力伤害事件.
作者:叶冬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医疗单位工作场所暴力问题日趋严重,逐渐成为一种对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伤害.目前国内尚未有对基层医疗单位暴力研究的报道,为了解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康中心)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情况及原因,笔者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以期为预防控制社康中心暴力提供依据.
作者:王廷哲;李林涛;张宏;叶晓玲;刘文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本文介绍了在模糊集和系统理论中几个当前较活跃的分支,包括有模糊聚类分析和综合评判、模糊优化、模糊决策等,论述了这些分支在伤害预防与监测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和前景,期待这些数学方法能有效的服务于伤害预防与监测领域.
作者:杨吉会;李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伤害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为了解沈阳市居民伤害的发生、流行及分布规律,探讨预防控制措施,笔者于2004年12月抽取部分乡镇人群,对2003年全年的伤害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王萍;宫建;黄牧;陈叶;李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伤害居大多数国家死因前5位,是5~24岁年龄段的第1、2位死因[1].
作者:赵虹;徐文明;张洲;张宝林;李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低浓度丙烯腈(AN)对职业工人健康的慢性伤害,为保护职业接触工人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4家以AN为原料的化工企业车间空气AN浓度;选取267名AN作业工人为暴露组,条件相当且无化学毒物接触的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342人为对照组,分析接触低浓度AN对工人健康的影响.结果 暴露组头疼、头晕、心悸、胸闷、失眠、咽痛、腹痛等自觉症状高于对照组(P<0.05);男性愤怒状态高于对照组(P<0.01),女性愤怒、紧张、忧郁、疲惫状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压、脉压、白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率(18.35%)高于对照组(2.63%)(P<0.01);肝脂肪浸润、脂肪肝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总畸变率、畸变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1),淋巴细胞微核率、微核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长期接触低浓度AN对职业工人健康有一定伤害.
作者:韩方岸;胡云;姜方平;王苏华;陆荣柱;仲志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辽宁省儿童青少年伤害发生现况,为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方法,对辽宁省6个市/县3 644名0~18岁者过去1 a中伤害情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伤害总发生率为17.07%,农村显著高于城市(OR=1.61,95%CI为1.32~1.96),男性显著高于女性(OR=1.84,95%CI为1.54~2.20),6~岁组发生率高(22.98%),0~岁组发生率低(0.81%).伤害类型前5位依次为跌倒、锐器割刺伤、运动伤、撞击挤压伤和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伤害损伤性质前5位为开放性伤、浅表伤、扭伤劳损、骨折和烧烫伤,7~9月为伤害的高发季节.结论 辽宁省每年约有1/6儿童青少年发生伤害,应开展有针对性的伤害防控工作.
作者:李宁;王平;刘美娟;刘辉;杨晓丽;张淑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手外伤是外科急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随着近年经济的高速发展,手外伤患者急剧增加.目前国内对手外伤病因、发病学特点及社会学后果的前瞻性研究资料尚未见报道.
作者:江长青;张翔翌;彭艳斌;周喆刚;万圣祥;肖颖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伤害每年导致全球500多万人死亡和更多的人残疾,为大多数国家居民的前5位死亡原因之一,是全球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叶幼妹;原晓景;张卓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探讨中学校园暴力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广州市某区中学生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对其一年来发生校园暴力的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各类型的暴力发生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暴力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了1 064名中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率为40.7%,其中男生发生率为49.7%,女生为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5,P=0.000);高中生暴力发生率低于初中生(χ2=25.25,P=0.000).男生遭受总暴力、心理暴力、身体暴力和性暴力的发生率分别为39.3%、21.6%、17.0%、6.0%,女生为26.3%、14.1%、9.7%、3.2%;男生施暴他人的各暴力发生率分别为26.7%、13.3%、17.0%、3.6%,女生分别为8.6%、4.6%、5.7%、1.7%.吸烟、逃学、游荡、曾受家庭暴力、零用钱少是校园暴力的影响因素(OR=6.15、2.52、2.05、1.88、1.31).结论 广州市中学生校园暴力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
作者:池桂波;陈海珍;王声湧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伤害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报告,全球每年因伤害死亡人数500万以上,其中青少年占半数;全球每年每3~4人中就有一人发生伤害,其中3%~5%遗留躯体功能损害,1%~3%致残.
作者:刘辉;刘莉;马玉霞;赵立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老年人多次跌倒发生情况,探索老年人多次跌倒的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离退休教职工做老年多次跌倒危险因素调查.结果 过去1 a内跌倒史、动态平衡能力下降是老年人多次跌倒与非多次跌倒的危险因素;动态平衡能力下降是老年人多次跌倒与一次跌倒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人跌倒干预和预防需要着重于跌倒的高危人群,过去1 a内跌倒史、动态平衡能力下降这两个因素对于发现高危人群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林涛;王声湧;荆春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急慢性传染病及幼儿严重营养不良得到有效控制,幼儿的意外伤害已成为幼儿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导致幼儿伤残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武汉市托幼机构为基础,收集儿童的伤害情况,为开展儿童伤害控制提供基本的流行病学资料.
作者:向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儿童忽视(child neglect)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已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儿童忽视作为儿童伤害(child maltreatment)中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常见形式,可对儿童的认知、社会、情感和行为发育产生短期或长期的严重影响,尤其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忽视对儿童以后发育的危害更为严重,可导致从儿童到成人的发育过程中不良的社会或情感反应,造成体格与心理、行为的失常或变态,对儿童造成广泛和深远的不良影响[1~3].
作者:古桂雄;朱庆庆;花静;王丽珍;倪详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职业伤害是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均存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造修船行业由于具有明火作业多、高空作业多、起重作业多等行业特性,职业伤害发生率一直呈较高水平[2].
作者:王颖丽;夏昭林;庄惠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描述武警官兵伤害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提出武警官兵伤害发生的预防措施,为武警部队伤害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国内通用的标准对武警某总队3 367名官兵在2005年6月1日~2006年5月31日发生的伤害情况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武警官兵伤害发生率为31.2%,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为23.9%,非军事训练伤发生率为12.4%;军事训练伤主要发生在4月、5月、9月,非训练伤高发月份为5月、7月、8月、9月;军事训练伤主要发生在营区内,非训练伤主要发生在营区外.结论 武警官兵伤害发病率较高,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群分布均有一定的规律;武警部队应将伤害预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建立伤害预防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军队伤害监测体系,及时总结伤害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汤先钊;赵仲堂;杨占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国内开展了许多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工作,多数调查的重点放在分析不同类型伤害的水平、分布与原因上,除个别医院的伤害监测项目外,很少涉及意外伤害的损伤性质.
作者:于传友;于泉福;富增国;刘辉;刘美娟;王萍;李宁;那军;杨晓丽;张淑娟;潘国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实施幼儿园儿童安全教育课程,对课程设计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设计了在幼儿园中班开展针对烫伤、跌落伤、火灾、急救常识课程,在大班开展车祸、切割伤、跌落伤、触电和中毒的危险环境和危险行为识别、急救常识的健康教育课程.安全教育内容围绕某种意外伤害以主题活动形式,在南京市鼓楼区1所幼儿园于2个学期共进行了8个主题活动.实施效果采取课堂评估和终期评估.结果 中班和大班儿童课堂前后评估显示他们的知识掌握明显提高,几乎达100%;中班儿童在安全教育课程后对烫伤、跌落伤、火灾的意外伤害危险因素项目的认知显著提高;大班儿童在车祸、跌落伤、中毒等危险环境和危险行为识别项目的认知都有显著提高.结论 本研究设计的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反应了学龄前儿童对意外伤害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幼儿园儿童接受良好,评估效果满意,为在幼儿园开设安全教育迈出了第一步.
作者:张佩斌;陈荣华;朱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4年7月,娄底市某驾驶员驾驶的救护车从新化返回娄底时,在冷江市岩口路段,与新化某驾驶员驾驶的厢式货车相撞,造成救护车上4人死亡,7人受伤.2004年7月~2006年1月,此相撞事件共经历了2次交通事故认定,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贺述柒;孙大鸣;王劲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安徽地区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长丰县3所初级中学共423人,以问卷形式调查初中生意外伤害的现况.结果 在本次调查中,留守儿童203例,留守组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46.80%,高于非留守组,差异有显著性(χ2=7.236,P<0.01),留守组前五位意外伤害依次为:咬伤(27.6%)、跌伤(13.3%)、交通伤(11.3%)、锐器伤(7.9%)、触电(6.4%).留守组意外伤害与监护类型、家庭收入、年级有关.结论 留守儿童意外伤害问题较严重,应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意外伤害特别是二次伤害的发生.
作者:赵科伕;方雪晖;苏虹;何莉;陈娟;陈明春;叶冬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