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继兵;蔡善武
目的分析阜阳市2002~2003年狂犬病流行情况,探讨其流行因素.方法收集2002~2003年阜阳市狂犬病疫情资料.结果2002~2003年阜阳市狂犬病疫情波及所有的县(市、区);全年各月都有发病,有明显的秋季高峰;5~9岁(1.03/10万)、10~14岁(0 99/10万)、50~59岁(1.03/10万)、60~69岁(1.00/10万)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肇事动物均为犬类;患者被咬伤后,43.75%的未作伤口处理,35.00%的未作规范处理;患者未注射狂苗的占47.50%,未全程免疫的占40.00%.结论养犬数上升而管理滞后,患者暴露后处理伤口不及时、不规范、未处理,未注射狂犬疫苗,疫苗的质量等因素是导致阜阳市狂犬病疫情上升的原因.
作者:吴荣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公用电话等公共通迅工具人们快速获取信息及交流创造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这类公共物品卫生状况,让广大群众放心使用,笔者对双塔区100部露天电话进行微生物学检验及消毒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俊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了掌握广州市中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为今后制定学校乙肝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3年9~12月对该市东山区、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四个中心区内49所中学初中高中入学新生24 777人进行HBsAg和抗-HBs的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曹毅敏;徐建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青岛市黄岛区急诊伤害病例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伤害预防提供线索.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年在青岛市黄岛区医院急诊就诊的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伤害标化发生率为4.94‰,发生率前3位的是钝器伤、交通事故伤和跌落伤.伤害的发生男性高于女性;伤害主要发生在21~59岁年龄组的人员(71.1%),工人、农民、学生伤害居职业人群前3位.伤害发生的时间分布存在集中趋势,在8:00、14:00、20:00三个时间段发生率较高.伤害地点以工作场所(36.6%)、道路(31.0%)为主.伤害的性质以开放性伤口(33.0%)和浅表性损伤(26.7%)为前两位.院前急救措施的比例不高,仅为29.4%.结论伤害严重影响青岛市黄岛区劳动力人群的健康,应加强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张金太;詹思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环境中某种微量元素的缺乏和过量可引起一些地方性疾病的发生,如碘缺乏病、克山病等.在地方病的防治工作中,除了针对病因进行综合性的治疗外,健康教育干预也是重要措施之一.有资料表明,健康教育正在地方病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1~3],特别是对病区群众进行地方病知识的宣传,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通过对各类人群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病区群众的健康理念由有病求医的被动模式转变为预防为主的主动模式,通过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以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对病区群众实施健康教育,可控制和消除地方病的持续性发展[4].
作者:赵琦;姜庆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戊型肝炎(简称戊肝)是由戊肝病毒(hepatitis Evirus,HEV)感染的经肠道传播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类似甲型肝炎,但黄疸较为常见,一般呈良性经过,且孕妇感染病情较重.戊肝的病死率为0.5%~3%,孕妇可高达15%~25%[1].盐城市一直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通过多年来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的推广接种,已建立了有效的甲型肝炎的群体免疫屏障[2].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率达到了98%以上,甲肝发病率和15岁以下年龄组乙肝发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肝炎仍然是全市主要的传染病,且其中的未分型肝炎发病构成较大.为此,笔者选择既往肝炎的高发区,探讨农村地区一般人群戊肝病毒感染状况及流行特征.
作者:陈胤忠;姜仁杰;沈进进;秦正奎;刘爱民;曹海俊;姜庆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发生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新生儿的转归情况,并探讨影响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HBsAg阳性母亲及新生儿进行随访.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夹心法检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分析比较新生儿宫内感染组和非宫内感染组的差异,并对母亲HBeAg阳性与宫内感染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慢性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访到214对HB-s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有10例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其中2例发生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母亲既往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既往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在新生儿宫内感染组和非宫内感染组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x2值分别为6.68和14.80,P<0.05).母亲既往HBeAg阳性在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组和非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组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母亲既往HBsAg和HBeAg双阳性、既往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可能导致新生儿宫内感染危险增加,母亲既往HBeAg阳性可能导致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
作者:徐元勇;门可;邵中军;徐剑秋;崔恒春;李端;闫永平;徐德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恒河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39感染CD4+T淋巴细胞后可否产生某些抑制B淋巴细胞的生长活性因子,为HIV/AIDS进一步的病原学研究和控制提供有益的线索.方法用MTT实验观察不同时间收集的SIVmac239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C8166)上清和未感染SIVmac239的CD4+T淋巴细胞的上清对恒河猴B淋巴细胞(MM133)增殖的抑制作用情况.结果SIVmac239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C8166)上清含有抑制猕猴B淋巴细胞生长的因子,且其抑制作用效果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SIVmac239感染CD4+T淋巴细胞(C8166)可产生抑制B淋巴细胞(MM133)生长的因子.
作者:姚振江;王滨有;李洪源;赵景波;高桥めぐみ;高桥秀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某市各级医院健康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抽取某市及下属县共12所医院的医护人员及病人,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某市各级医院不同程度地开展健康教育,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健康教育的形式较为单一,健康教育后的评价、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技能培训、医护人员参与社区健康教育活动等工作开展均较少.结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尤为重要,要加大开展力度、注重效果.
作者:李济平;邵明;谢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4年3月12日某军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接到某部戊型肝炎疫情报告后,立即指派专业人员前往调查处理,现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易彬樘;刘贤政;刘勇;刘汉清;丰新元;李树良;贺顺喜;年春志;杨亚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确定ESM-1mRNA在肾癌中的定位,探讨其表达在肾癌生物学特性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的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SM-1mRNA在50例肾癌、30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SM-1mRNA主要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胞质伴胞核中,在正常肾组织与肾癌中均有表达,部分表达在肾小管上皮和肾癌细胞.肾癌间质血管内皮的ESM-1mRNA高表达率(52.00%)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的血管内皮(13.33%);肾透明细胞癌与颗粒细胞癌中ESM-1mRNA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肿块大小无明显相关.结论ESM-1mRNA表达可作为新生血管内皮的标志物,可能与肾癌的血管生成及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熊江霞;吴强;周青;桂淑玉;汪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毒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引起儿童意外伤害重要原因.我国儿童中毒有其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儿童中毒的发生与儿童个体心理特点、社会、家庭等因素有密切联系.中毒作为意外伤害的一种,是可以预防与控制的.
作者:李海;杨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南方食管癌高发区及低发区人群烟酒消费与食管癌的关系.方法在广东高发区南澳县、低发区汕尾市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608名居民的吸烟、饮酒习惯.采用构筑式logistic回归及协方差分析法研究烟酒消费与食管癌的联系.结果南澳男性居民吸烟率比汕尾高13.3%,但女性吸烟率两地相同.消除年龄影响后,南澳男性居民人均累计吸烟量比汕尾多4 582包;男性人均累计吸烟量每增加1 000包,发生高食管癌死亡率的估计危险性增加1.196倍.结论吸烟量可能在南澳男性居民食管癌病因学中起着一定作用.
作者:林昆;张国恺;朱碧柳;戴杰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5年2月15日上午10时40分,怀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茶岭镇发生可疑中毒事故报告,其中2名儿童已死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组织调查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情况与处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胡红卫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EMR照射对大鼠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及通透性的影响.方法用硝酸镧示踪和电子显微镜观察EMR照射后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EMR照射后,海马、皮层组织、下丘脑中硝酸镧颗粒从毛细血管中渗出,毛细血管紧密联结开放,毛细血管内皮中吞噬小体增加,可见镧颗粒沉积于组织间隙及神经细胞内膜上,神经细胞变性,但结构基本正常.结论EMR照射后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大,但尚未对脑神经细胞结构的完整性造成损伤.
作者:王琦;张元菊;王晋;任东青;宋祖军;郭国祯;郭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济南市初一学生自杀意念现状.方法通过多级随机抽样抽取济南市4所初中550名初一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结果济南市初一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3.27%.2%曾自杀未遂,6.55%曾故意弄伤自己但不是为了自杀.多数学生对自杀行为持否定态度.自我评价过低、噩梦影响到了日常生活、不宁腿综合征、家人/亲属/朋友/熟人中有自杀未遂者、患有抑郁症是自杀意念的负性影响因素.结论济南市初一学生自杀意念状况不容忽视,应根据其影响因素予以积极干预.
作者:汪心婷;刘贤臣;赵仲堂;贾存显;李士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β粒子、α粒子等)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作用于生物大分子,使其发生电离、激发,从而导致化学键断裂,造成生物大分子结构和性质的改变,引起靶细胞染色体畸变.为更好的保障放射工作者的健康,笔者对合肥地区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细胞遗传学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光福;金问森;徐师国;王明明;季其仁;肖林林;徐生新;方四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甲亢可引起骨质疏松和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OC)、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降钙素(colcitonin,CT)水平的改变,因药物对甲亢的干预而影响血清OC、PTH、CT水平类似的相关文献报道较多,但131I治疗甲亢后对血清OC、PTH、CT水平及CT/PTH比值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现说明如下.
作者:高继兵;蔡善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企业中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并评价播放影碟对中学生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分别对两所学校的学生进行基线调查,对非毕业班学生播放健康教育光碟,1w后再对这些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前后两所学校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在90%以上.健康教育前,男生对一般知识、预防方法及非传播因素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女生,女生对传播途径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男生(包括毕业班),所有学生的正确回答率比除去毕业班学生的正确回答率高3%~13%,高中生和男生在个人行为和对性行为的态度方面比初中生和女生开放.健康教育后,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问题正确回答率比教育前普遍提高,艾滋病相关态度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播放影碟这一健康教育方式可提高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但艾滋病相关态度无明显变化.
作者:张晓宇;薛安民;王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闸北区居民自杀死亡流行情况,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闸北区1995~2004年居民自杀死亡监测资料.结果闸北区10年间,自杀是继跌落、交通事故之后是伤害死亡的第3位死亡原因,占伤害死亡的12.75%,自杀平均死亡率为5.40/10万,男女性自杀死亡率比例为1.08:1.自杀死亡率年龄分布存在两个高峰,20~30岁青年组及60岁以上老年组.自杀死亡率与受教育水平呈负相关,与婚姻状况明显相关.自杀死亡高峰出现在夏季,自杀方式以自缢、跳楼及煤气中毒为普遍,自杀原因主要为家庭婚姻纠纷,不同年龄组自杀原因存在差异.结论自杀预防主要在于社会预防,建立由国家政府支持、社区介入、各相关学科协同的危机干预和自杀防御体系是一种发展趋势.
作者:徐伟;朱瑜;吴益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