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贞
目的:构建人白细胞抗原(RLA-C)基因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在JAR细胞表面表达,并对其功能进行探讨.方法:用RT-PCR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总mRNA中逆转录扩增HLA-C的cDNA,克隆到PBluescript SD+/-噬菌粒中;测序鉴定后,定向亚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中.经脂质体转染JAR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FACS检测RLA-C分子的表达.转染HLA-C分子的JAR细胞再与分离的NK细胞进行细胞毒试验.结果: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序列分析表明,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中的HLA-C等位基因是HLA-Cw*0602,该分子在JAR细胞株获得高效表达.直接分离的PBL细胞对JAR细胞以及表达HLA-C分子的JAR细胞无细胞毒作用;而IL-2活化的NK细胞对这些细胞都有细胞毒作用.结论:RLA-C基因的成功表达为研究HLA-C分子与NK细胞受体((KIR)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NK细胞对JAR细胞的杀伤可能存在不依赖HLA-C分子的机制.
作者:李卫党;范丽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为了开发西洋参在临床医学方面的应用,提高GPHD病人的各项免疫指标.方法:选择40例CPHD病人,分成用药组20例,对照组(非用药组)20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病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中各亚群所占的比例来反映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结果:通过两组临床研究观察,用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西洋参茎叶皂甙可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分化成熟过程,具有增强和调节CPHD病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结论:合理应用西洋参茎叶茎叶皂甙对改善CPHD病人免疫功能低下和紊乱状态,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许力军;刘超英;段秀梅;马艳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NSCLC患者放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化水平与临床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于放疗前后检测39例NSCLC患者血清VEGF的水平,与健康人作对照.结果:NSCLC患者血清VEG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Ⅲ-Ⅳ期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者(P<0.05),而与性别、年龄和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放疗结束时及放疗后2~3个月血清VEGF水平明显下降(P<0.01).放疗前和放疗后NR+PD组血清VEGF水平分别显著高于CR+PR组(P<0.01),放疗后血清VEGF水平比放疗前均下降,但NR+PD组仍处于高水平状态.放疗后6个月内出现复发或转移的9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血清VECF含量持续高水平状态,1例患者放疗后下降了的血清VEGF水平再次升高.结论:治疗前血清VEGF含量处于低水平状态者,近期疗效好.血清VEGF含量处于高水平状态者具有潜在的复发或转移,近期疗效不佳.病期越晚,VEGF水平越高,疗效也越差.检测血清VEGF水平动态变化,有助于临床分期,为病情监测、疗效观察以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观察指标.
作者:郭占文;拱玉华;李玉;薛文成;阎英;田起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异黄酮Genistein对T淋巴细胞活化的影响,探讨将其发展为免疫干预药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技术,在全血培养体系中于2 h和6 h时间点检测分别经10,50或100μmol/L浓度Genistein预培养的,PHA或PDB诱导活化的T细胞的CD69表达百分率.结果:培养2 h后,Genistein对PHA活化组的抑制作用要强于PDB活化组,P<0.05;培养6 h后,Genistein对PHA活化组的抑制作用同样强于PDB活化组,P<0.05,但较之2 h时间点均有所降低;无论PHA活化组或PDB活化组,Genistein对T细胞CD69表达率的抑制效应均随作用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结论:Genistein对PHA和PDB诱导活化的T细胞的CD69表达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存在浓度依赖关系.Genistein有潜力发展成一种免疫干预药物.
作者:肇静娴;曾洁铭;曾耀英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NK细胞活化型受体CD226和NK细胞抑制型受体9.1C3分子特异性抗体对活化NK细胞系NK-92杀伤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FCM分析,鉴定CD226和9.1C3分子在NK-92细胞的表达,采用51Cr释放实验和重导向杀伤实验观察CD226 mAb和9.1C3 mAb对NK-92杀伤作用的影响.结果:NK-92细胞为CD226阳性,9.1C3弱阳性.CD226 mAb和9.1C3 mAb对NK-92自然杀伤作用没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重导向杀伤实验中,CD226 mAb能增强NK-92对P815细胞的杀伤作用,而9.1C3 mAb对NK-92的自然杀伤以及CD226 mAb诱导的杀伤均没有抑制作用.结论:NK细胞活化型受体CD226分子可能参与NK-92细胞杀伤作用的正向调节,而NK细胞抑制受体9.1C3分子对NK-92细胞杀伤功能的影响不大.
作者:欧阳为明;王宏芳;汪蕴;王承艳;金伯泉;丰美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肾炎患者补体激活时尿中活化单核巨噬细胞(CD16+Mo/MФ)膜辅因子蛋白(MCP)、促衰变因子(DAF)及同种限制因子20(HRF-20)表达水平.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34例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CD16+Mo/MФMCP、DAF和HRF-20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尿中可溶性C5b-9(sC5b-9)水平.结果:MC病人尿中sC5b-9水平及CD16+Mo/MФ MCP、DAF、HRF-20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CS、MN及PGN病人尿中sC5b-9水平、CD16+Mo/MФ MCP、DAF、HRF-20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且MCP、DAF、HRF-20表达水平与sC5b-9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肾小球肾炎补体激活时尿中CD16+Mo/MФMCP、DAF、HRF-20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以保护浸润肾组织的CD16+Mo/MФ不被激活的补体损伤.从而,CD16+Mo/MФ产生促炎作用,参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及发展.
作者:李宏向;林萍;于洪英;张纪云;孙念政;杨剑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的HLA-DR位点的基因分型方法,为HLA-DR的基因分型提供一个较新的思路.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根据HLA不同基因亚型的独特序列设计探针,制成分型芯片;待检测样品经PCR反应标记上荧光之后,与芯片进行杂交,根据杂交产生的荧光信号值分析确定样品DR位点的基因亚型.将这一方法应用于70份标准DNA和200份医院移植供受者的HLA-DR基因分型并将部分样品进行基因测序.结果:检测结果表明HLA-DR基因分型芯片可准确分辨出DR位点等位基因30大类,耗时3 h.结论:基因芯片用于HLA-DR的基因分型,分辨率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对比常规的PCR-SSP和PCR-SSO方法,HLA-DR基因芯片方法更为直观,并具有集成化优势,可以在一张芯片上同时检测HLA I类的A、B位点,并实现一张芯片多人份,适合于临床应用和骨髓库、脐血库的建立.
作者:李成涛;杨颖;李莉;康敏华;曹慧敏;李瑶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对肾癌株Fas、FasL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单独或联合应用IFNγ,IFNα,IL-2,TNFα刺激肾癌株786-0、GRC-1细胞并检测Fas、FasL表达,以Fas单克隆抗体(FasAb)诱导其凋亡,以Jurkat T细胞共培养试验检测其FasL功能.结果:1.IFNγ、IFNα均能显著上调786-0、GRC-1细胞的Fas表达(P<0.01,P<0.01),并促进FasAb诱导的凋亡(P<0.01,P<0.01).2.TNFα、IFNα能分别上调786-0、GRC-1细胞的FasL表达.IFNγ能显著上调786-0、GRC-1细胞的FasL表达(P<0.01,P<0.01),并促进Jurkat T细胞凋亡(P<0.01,P<0.01).结论:IFNγ、IFNα可增强肾癌细胞株的Fas表达,并促进FasAb介导的凋亡.但其亦能上调肾癌细胞FasL表达并增强其对淋巴细胞的攻击作用.
作者:郑骏年;孙晓青;陈家存;姜福金;李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对人Era基因进行表达.方法:人era编码区基因克隆入pUC19质粒中,经全自动序列分析仪测序正确后,再克隆入表达载体pRSETB中,构建成融合6个组氨酸的高效表达载体pRSET B-Era,转化大肠杆菌BI21DE3(plysS)诱导表达.结果:经IPTG诱导后4 h,SDS-PAGE及凝胶密度扫描分析,表达出分子量约41 kD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51.2%.结论: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为人era的功能研究打下了基础.
作者:纪宗玲;陈苏民;刘继中;李毅;吴元明;张晓楠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依据虎眼万年青组分中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筛选并优化出60%醇浓度中性多糖活性组分S3,进而研究其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并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其作用的机理.方法:采用溶血素测定方法,测定S3对小鼠脾细胞溶血素抗体的诱导作用;采用3H-TdR渗入法,测定S3对Con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采用3H-TdR后标记法,测定S3对NK细胞细胞毒活性的影响;以ELISA法测定S3对小鼠脾细胞IL-2产生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3对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影响;采用RT-PCR方法检测IL-2 mBNA的表达水平.结果:S3高、中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脾细胞溶血素抗体的形成(P<0.05);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增强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01);各剂量组均能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并促进IL-2的产生(P<0.001,P<0.01);高、中剂量组CD8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01),各剂量组均能显著地提高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P<0.001);高剂量组可明显促进脾细胞中细胞因子IL-2的mRNA表达,使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S3具有较强的增强机体多种免疫功能的作用,可利用开发为一种免疫增强药物.
作者:石磊;谭岩;刘志强;刘淑莹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作者:杨贵贞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介导人野生型p53、GM-CSF及B7-1 3个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BB-102可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1],提高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2],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本研究进一步研究BB-102介导的GM-CSF和B7-1基因表达,增强肝癌细胞免疫原性的作用,为临床上应用此载体消除手术后残留的肝癌细胞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施明;王福生;刘明旭;吴祖泽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大鼠Sertoli细胞在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SD大鼠的睾丸经Ⅱ型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二步消化、过滤、离心获得高纯度、高活率的Sertoli细胞.体外培养的Sertoli细胞经溶脲脲原体(UU)、UU上清和热灭活UU感染或作用,用ELISA法分析、观察UU感染时Sertoli细胞分泌IL-6和TGF-β1的变化.结果:低剂量的活UU和UU上清能明显上调Sertoli细胞分泌IL-6的功能(P<0.01),而高剂量时则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低、高剂量的活UU、UU上清和热灭活UU均能明显抑制Sertoli细胞分泌TGF-β1的功能(P<0.01).结论:大鼠Sertoli细胞在睾丸局部感染时通过其分泌的IL-6和TGF-β1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王保国;席晔斌;陈广洁;包士三;李伟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为了探讨CD28协同刺激分子在结核杆菌(Mtb)低分子多肽抗原体外激活人外周血γδ+T细胞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激发型抗CD28单抗模拟第二信号,Mtb低分子多肽抗原作为刺激原,对纯化的人外周血T细胞进行体外刺激和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γδ+T细胞上CD28分子的表达、γδ+T细胞的增殖效应及活化的γδ+T细胞上CD69分子的表达.结果:人外周血γδ+T细胞中有50%左右表达CD28分子;抗CD28单抗协同Mtb抗原可刺激γδ+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但抗CD28单抗或Mtb抗原单独刺激则无作用.活化的γδ+T细胞表面表达CD69分子.结论:Mtb抗原在选择性活化人外周血γδ+T细胞时需要第二信号的参与;CD28在Mtb抗原激活γδ+T细胞时可提供协同刺激信号;CD69可作为γδ+T细胞的早期活化标志.
作者:吴俊英;张学光;李柏青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胸腺基质细胞(Thymic stromal cells,TSC)是胸腺微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胸腺细胞的分化发育具有重要作用.TSC可促进胸腺细胞的成熟分化,减少胸腺细胞凋亡[1],也可促进CD4+CD8+双阳性(DP)胸腺细胞凋亡及克隆排除[2].本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初代TSC与胸腺细胞的相互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SC对胸腺细胞凋亡及CD4、CD8亚群的影响,探讨TSC对胸腺细胞发育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作者:蒋定文;郭明秋;陈立茵;沈先荣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榄香烯或热休克对人肝癌细胞HepG2 HSP70膜表达及多种HS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荧光和FCM观察榄香烯(50 μg/ml,1 h)或热休克(42℃,1 h)处理后肿瘤细胞HSP70的膜表达,放线菌素D阻断基因转录.应用人类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经榄香烯或热休克处理的人肝癌细胞HepG2多种热休克蛋白基因及与热休克蛋白调控相关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结果:榄香烯或热休克处理1 h后,肿瘤细胞膜表面HSP70的表达均有增高,而以榄香烯处理为明显,放线菌素D的加入在两种处理中均增高了HSP70膜表达的阳性率.两种处理均使细胞的HSP70HP(Enhancer Protein)基因表达增高,而以热休克处理为更明显,HSPA2的表达均有所下降,也以热休克处理更明显,HSF1基因在热休克处理为上调,而在榄香烯处理则为下调,与肿瘤免疫密切相关的HSP70、HSP72、HSP75及HSP90、gp96基因的表达则没有变化.结论:榄香烯较热休克处理早期能更多地促进HepG2细胞HSP70的膜表达,其机制可能是与其改变胞内已存在的HSP70的分布,和/或促进HSP70 mRNA的翻译有关.两种处理均能改变与HSPs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可引起HSPA2基因表达下调.
作者:高志红;郭连英;沈杰;黄琳;施广霞;钱振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人骨髓瘤细胞系Sko-007凋亡的分子机制及IL-6对此凋亡作用的抑制效应.方法:MTT法观察DEX对Sko-007细胞生长的影响;碘化丙腚(propidium iodide,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Sko-007细胞经DEX处理后的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Bcl-2家族抗凋亡蛋白--Bcl-2、Bcl-XL和Mcl-1在Sko-007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DEX能够抑制Sko-007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同时促进胞内Bcl-2降解.IL-6抑制DEX诱导的Sko-007细胞凋亡,并使Bcl-2表达水平恢复.结论:IL-6可通过调节Bcl-2表达而实现其对DEX诱导的骨髓瘤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作者:宋伦;黎燕;孙英勋;沈倍奋 刊期: 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