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占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自1987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应用率已达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70%以上.以前,球囊预扩张是支架术必不可少的步骤,但随着器材的改进和技术的提高,可为部分患者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而不用球囊预扩张,以降低手术费用,减少操作及X线曝光时间,减少并发症[1].我院1999年5月-2003年10月共完成121例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玉龙;温尚煜;黎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主动脉夹层在临床中并非罕见,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在基层医院,由于对其认识不足,误诊率较高.本病发展迅速,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现将我院近十年收治的32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志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研究显示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Prothrombotics state,PTS),PTS的存在与房颤的高栓塞并发症密切相关[1].关于冠心病房颤患者的纤溶功能研究较少.有研究认为房颤也存在低纤溶状态[2],反映纤溶系统状态的指标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g)等.由于脂蛋白(a)[LP(a)]与纤溶系统密切有关,亦是反映PTS的敏感指标[3].本组对冠心病房颤患者血浆中t-PA、PAI-l、DD、Fg和LP(a)水平的变化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冠心病房颤中纤溶指标的意义.
作者:李华;李婧;孙荣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3.3.3可植入型的左心辅助装置 可植入型的左心辅助装置又称部分人工心脏.目前临床上只有二种,即Novacor(Baxter)和Heart Mate,又称TCI(Thermo Cardiosystems Inc).几年以前Heart Mate的装置还用气动的,现在和Novacor一样均用电动作为驱动方式.顾名思义,此装置只能作左心辅助用.由于在左心衰竭的终末期右心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只有在无禁忌证时才可使用左心辅助装置.
作者:翁渝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室舒张功能受损程度及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5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二尖瓣及肺静脉口血流频谱来评价其舒张功能,探讨左室肥厚程度、左室流出道梗阻等因素对舒张功能损害程度有无影响.结果95%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存在左室舒张功能受损,其中轻、中、重度损害分别占59%、27%、9%,舒张功能损害程度同左室肥厚程度等因素均无关.结论绝大多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左室舒张功能受损,经胸超声联合检测二尖瓣及肺静脉口血流频谱可准确有效地评价舒张功能,肥厚型心肌病左室舒张功能受损同心肌肥厚程度等因素无关.
作者:张超群;安丰双;夏勇;李东野;张运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细胞内钙浓度的增加可以调节众多细胞的许多包括粘附、迁移、基因表达及增殖等在内的细胞生理过程和机能.同样,在人体T细胞中,钙的信息传导在T细胞激活、增殖和分化等过程中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3].
作者:谌玉珍;赖仲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681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本组男402例,女279例.年龄39h~36个月,平均(14.58±10.42)个月.体重2.3~18.0kg,平均(8.50±2.75)kg.病种包括非发绀型和发绀型二大类20余种.常温全麻64例,浅低温和中度低温体外循环468例,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149例.根治性手术677例.姑息性手术4例.结果术后30d内死亡39例(5.73%).并发症99例(14.5%).远期死亡1例(0.17%),远期并发症5例(0.89%).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手术效果满意.
作者:沈宗林;姬尚义;计乐群;陈长春;谭敏;王志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低温、低氧条件对正常家兔与心肌缺血家兔内皮素(ET)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家兔置于低温[(-10±2)℃]和低氧(混合气体中91.5%为氮,8.5%为氧)的冰柜中30min,然后测定血浆中ET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低温低氧刺激组ET高于非低温低氧刺激组;心肌缺血组ET高于非低温低氧刺激组,也高于非心肌缺血组.同时,在低温低氧刺激下,正常家兔血液流变学发生异常改变,心肌缺血家兔在低温低氧异常基础上出现加重的趋势.结论低温低氧可使ET升高、血液流变学异常.提示:对于心肌缺血的患者,在低温低氧的环境中应加强保护.
作者:赵善民;何显教;黄丽娟;黄俊杰;晋玲;梁祚仁;罗显克;覃志坚;罗章伟;黄彦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2000年3月-2003年5月我院住院患者,诊断符合1979年WHO标准[1].随机选择1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中男42例,女38例,平均年龄59.3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53例,稳定型心绞痛2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心电图均有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降≥1rmV或T波改变.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王新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自发现阿司匹林(Aspirin)具有拮抗血小板聚集的功能后,小剂量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在治疗中的积极作用也逐渐得到肯定[1].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在联合治疗高血压病及心力衰竭的几项大型循证医学试验中,被认为具有抑制心肌重构、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作用[1,2].然而,我们分析了近6年698例患者资料,认为非甾体类抗炎药-肠溶阿司匹林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的作用较无肠溶阿司匹林的组合差,且能引起患者血尿素氮(BUN)、肌酐(Cr)及尿酸(UA)增高,病死率及住院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现将分析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瞿斌;史红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4炎症:是激活MetSyn内在免疫性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吗?慢性亚临床炎症是MetSyn的一部分[17].对MetSyn来说,目前的临床手段还不能对炎症活性进行综合测定,以洞察可能出现临床并发症的危险性.事实上,炎症标记物是健康人群心血管事件和DM-2进展以及炎症、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关联的主要预报因子[13,18].目前,已有关于健康人群血浆CRP与心血管病危险性临床表现之间整合的计算机运算方案[19],并已经证明对未来的预测非常有用.
作者:杨水祥;胡大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探讨STV1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关系,我们对8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进行平板运动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云;李敬红;麻新梅;汪志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低龄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由于重要器官发育不成熟,导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增高.从而限制了该类手术的开展.近年来,随着外科、麻醉、体外循环及围术期护理水平的提高,低龄低体重婴幼儿先心病心脏直视手术也得到很大发展.我院1996年3月-2003年9月对年龄<3岁同时体重<10kg的先心病婴幼儿进行心内直视手术292例,现将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作者:陈海林;邓劲松;韦华;车龙通;张日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溶栓治疗是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非介入治疗中有效的手段.对早期AMI患者进行及时的溶栓治疗,才能有效的挽救濒死心肌,改善左心室功能,大限度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梗死4h内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是4h后溶栓的2倍,因此溶栓治疗越早越好.早期不典型心肌梗死往往因为心电图衍变不典型、症状不典型和心肌酶值不高而延误确诊及溶栓时机,影响患者预后.我们在吸取以往教训的基础上对近期遇到的3例早期不典型AMI进行及时溶栓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劳金龙;许海云;崔玉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的结果和多种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将97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结果同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患高血压病的时间、有无抗高血压治疗,有无高血压家族史,患者的血清葡萄糖、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胆固醇、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平均动脉压、患者是否吸烟、饮酒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高血压病的时间(βi=0.4914,P=0.0017)、吸烟(βi=3.5022,P=0.0176)、高胆固醇血症(βi=1.6147,P=0.0194)是高血压病患者并发心肌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痛患者戒烟、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可降低其并发心肌缺血的风险.
作者:陈江林;方明;彭澍;唐淑萍;林兆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已被公认为是治疗冠心病有效的方法之一.我院2000年1月-2003年8月开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26例,其中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22例,早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华;尤斌;刘安民;李少辉;崔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运动心电图试验中以ST段缺血型改变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标准,其平均敏感性和特异性在70%左右,相对较低,而且易受药物、基础心电图、其他心脏病变的影响.研究表明[1],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中收缩压反应异常,即运动时收缩压下降或异常升高,运动后恢复延迟或反常升高,并提出收缩压,恢复比(即运动后早期3min时收缩压与运动高峰时收缩压之比),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指标,现就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于宗良;杨向军;谷惠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35岁.因胸部外伤、胸痛4d于1999年4月9日入院.患者人院前4d被钝性重物撞击前胸,当时有短暂意识丧失,醒后自觉左侧胸痛.X线胸片示左第8肋骨裂缝骨折.心电图Tv1~V4高尖.在当地治疗无效,左侧仍胸痛,来诊.患者吸烟史10余年,其父60岁时患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故.查体:T、P、R、BP均正常,神志清,呼吸平稳,左胸第8肋骨局部压痛.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4~5肋间可闻及3/6级柔和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向心尖部传导.
作者:王文燕;李敦恒;马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多普利(商品名:雅思达)及螺内酯逆转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肌纤维化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24例正常对照者及原发性DCM应用培多普利及螺内酯治疗前后心肌纤维化指标: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同时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浓度,采用超声方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原发生DCM PCⅢ、LN、HA明显升高,血浆AngⅡ、ALD活性增强,使用培多普利和螺内酯治疗6个月后PCⅢ、LN、HA显著下降,AngⅡ、ALD活性减低,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原发性DCM存在不同程度心肌纤维化.血管紧张素换酶抑制剂及螺内脂通过抑制AngⅡ、ALD逆转心肌纤维化,明显改善心功能.
作者:邓昌明;黄晶;刘东;刘地川;高大中;罗开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短效μ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镇痛作用强、恢复迅速、无蓄积等优点,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血压和心率,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和手术应激时的高血压反应,在临床已开始广泛应用.
作者:高秀江;周长浩;杨艳超;毛瑞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