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细胞活化期间细胞内钙信息传递的调节与其在T细胞活化中的意义(一)

谌玉珍;赖仲方

关键词:细胞内钙信息传递, T细胞, 变构型抗原多肽配体
摘要:细胞内钙浓度的增加可以调节众多细胞的许多包括粘附、迁移、基因表达及增殖等在内的细胞生理过程和机能.同样,在人体T细胞中,钙的信息传导在T细胞激活、增殖和分化等过程中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3].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肠溶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氢氯噻嗪联用治疗高血压病及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自发现阿司匹林(Aspirin)具有拮抗血小板聚集的功能后,小剂量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在治疗中的积极作用也逐渐得到肯定[1].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在联合治疗高血压病及心力衰竭的几项大型循证医学试验中,被认为具有抑制心肌重构、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作用[1,2].然而,我们分析了近6年698例患者资料,认为非甾体类抗炎药-肠溶阿司匹林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的作用较无肠溶阿司匹林的组合差,且能引起患者血尿素氮(BUN)、肌酐(Cr)及尿酸(UA)增高,病死率及住院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现将分析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瞿斌;史红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T细胞活化期间细胞内钙信息传递的调节与其在T细胞活化中的意义(一)

    细胞内钙浓度的增加可以调节众多细胞的许多包括粘附、迁移、基因表达及增殖等在内的细胞生理过程和机能.同样,在人体T细胞中,钙的信息传导在T细胞激活、增殖和分化等过程中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3].

    作者:谌玉珍;赖仲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短效μ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镇痛作用强、恢复迅速、无蓄积等优点,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血压和心率,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和手术应激时的高血压反应,在临床已开始广泛应用.

    作者:高秀江;周长浩;杨艳超;毛瑞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代谢综合征及其心血管病危险性的研究进展(二)

    4炎症:是激活MetSyn内在免疫性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吗?慢性亚临床炎症是MetSyn的一部分[17].对MetSyn来说,目前的临床手段还不能对炎症活性进行综合测定,以洞察可能出现临床并发症的危险性.事实上,炎症标记物是健康人群心血管事件和DM-2进展以及炎症、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关联的主要预报因子[13,18].目前,已有关于健康人群血浆CRP与心血管病危险性临床表现之间整合的计算机运算方案[19],并已经证明对未来的预测非常有用.

    作者:杨水祥;胡大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心脏移植的临床实践(七)

    3.3.3可植入型的左心辅助装置 可植入型的左心辅助装置又称部分人工心脏.目前临床上只有二种,即Novacor(Baxter)和Heart Mate,又称TCI(Thermo Cardiosystems Inc).几年以前Heart Mate的装置还用气动的,现在和Novacor一样均用电动作为驱动方式.顾名思义,此装置只能作左心辅助用.由于在左心衰竭的终末期右心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只有在无禁忌证时才可使用左心辅助装置.

    作者:翁渝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2例早期临床分析及围术期处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已被公认为是治疗冠心病有效的方法之一.我院2000年1月-2003年8月开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26例,其中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22例,早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华;尤斌;刘安民;李少辉;崔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心电图运动试验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心电图负荷试验是心脏负荷试验的起始形式,又是心脏负荷试验的主流.心电图运动试验的目的主要为:测定功能储量、测定运动耐力、观察反映血液动力学改变的血压和心电图改变,判断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病情的程度;协助诊断冠心病.鉴别呼吸困难的性质(心脏和肺部病变引起)、提供体力活动受限原因的线索;帮助选择心脏手术患者.运动试验结果是评价患者预后危险的主要指标之一.

    作者:侯瑞田;金凤表;郭丹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初步研究报告

    心肌梗死后出现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并发症.近几年来,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使心力衰竭的预后有明显改善,但病死率仍很高,约20%[1,2].心肌细胞没有再生能力,心肌梗死一旦发生,心肌内可收缩细胞将永久性地减少.近来把骨髓干细胞或骨骼肌源细胞植入到心肌内的研究触发了人们对心肌再生的兴趣.这种方法称为细胞心肌成形术(Celluar Cardiomyoplasty,CCM).我们完成1例并已经随访5个月,初步的结果另人振奋,现报如下.

    作者:高传玉;牛振民;高恩民;黄克钧;李炜;朱中玉;李牧蔚;翟亚平;张茵;许文凯;徐予;张静;周晗;张嘉莹;沈玉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681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本组男402例,女279例.年龄39h~36个月,平均(14.58±10.42)个月.体重2.3~18.0kg,平均(8.50±2.75)kg.病种包括非发绀型和发绀型二大类20余种.常温全麻64例,浅低温和中度低温体外循环468例,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149例.根治性手术677例.姑息性手术4例.结果术后30d内死亡39例(5.73%).并发症99例(14.5%).远期死亡1例(0.17%),远期并发症5例(0.89%).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手术效果满意.

    作者:沈宗林;姬尚义;计乐群;陈长春;谭敏;王志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早期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例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是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非介入治疗中有效的手段.对早期AMI患者进行及时的溶栓治疗,才能有效的挽救濒死心肌,改善左心室功能,大限度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梗死4h内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是4h后溶栓的2倍,因此溶栓治疗越早越好.早期不典型心肌梗死往往因为心电图衍变不典型、症状不典型和心肌酶值不高而延误确诊及溶栓时机,影响患者预后.我们在吸取以往教训的基础上对近期遇到的3例早期不典型AMI进行及时溶栓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劳金龙;许海云;崔玉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卡托普利与吲达帕胺或氢氯噻嗪合用的降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和评价卡托普利与吲达帕胺或氢氯噻嗪合用的降压疗效及对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20例.卡托普利组:单用卡托普利12.5~50mg,3次/d;卡托普利与吲达帕胺合用组:卡托普利12.5~25mg,3次/d,加吲达帕胺2.5mg,1次/d;卡托普利与氢氯噻嗪合用组:卡托普利12.5~25mg,3次/d,加氢氯噻嗪12.5mg,2次/d.三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的随测血压和24h动态血压及生化指标.结果卡托普利加吲达帕胺或加氢氯噻嗪组降压总有效率及随测血压、24h动态血压的变化均明显优于卡托普利单用组,且治疗前后心率和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卡托普利与吲达帕胺或氢氯噻嗪联合应用降压效果较单用卡托普利更有效,且对代谢无影响.

    作者:孟颖辉;袁耀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患者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的结果和多种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将97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结果同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患高血压病的时间、有无抗高血压治疗,有无高血压家族史,患者的血清葡萄糖、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胆固醇、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平均动脉压、患者是否吸烟、饮酒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高血压病的时间(βi=0.4914,P=0.0017)、吸烟(βi=3.5022,P=0.0176)、高胆固醇血症(βi=1.6147,P=0.0194)是高血压病患者并发心肌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痛患者戒烟、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可降低其并发心肌缺血的风险.

    作者:陈江林;方明;彭澍;唐淑萍;林兆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临床意义

    冠心病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临床危害性日渐突出.近年研究表明,微量蛋白尿作为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子,正备受关注.我们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67例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α1-MG)、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旨在探讨尿微量蛋白在冠心病发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丁丁;袁有才;饶绍琴;杨洋;杜琼;赖德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低龄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手术的麻醉处理

    低龄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由于重要器官发育不成熟,导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增高.从而限制了该类手术的开展.近年来,随着外科、麻醉、体外循环及围术期护理水平的提高,低龄低体重婴幼儿先心病心脏直视手术也得到很大发展.我院1996年3月-2003年9月对年龄<3岁同时体重<10kg的先心病婴幼儿进行心内直视手术292例,现将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作者:陈海林;邓劲松;韦华;车龙通;张日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外伤致急性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35岁.因胸部外伤、胸痛4d于1999年4月9日入院.患者人院前4d被钝性重物撞击前胸,当时有短暂意识丧失,醒后自觉左侧胸痛.X线胸片示左第8肋骨裂缝骨折.心电图Tv1~V4高尖.在当地治疗无效,左侧仍胸痛,来诊.患者吸烟史10余年,其父60岁时患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故.查体:T、P、R、BP均正常,神志清,呼吸平稳,左胸第8肋骨局部压痛.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4~5肋间可闻及3/6级柔和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向心尖部传导.

    作者:王文燕;李敦恒;马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原因及防治

    目的讨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房颤动(AF)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998-2003年102例CABG术后患者(其中21例发生AF)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射血分数(EF)、左心房大小、心电图、心肌梗死情况、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搭桥支数、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前术后用药情况、AF患者的药物复律及电复律情况.结果CABG术后AF发生率20.6%.应用胺碘酮后转复窦性心律10例,直流电复律3例,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后自动转复窦性心律3例,持续心房颤动3例,术后早期死于低心排血量2例.结论CABG术后AF的发生与多因素相关.围术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以及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可降低术后心室率,减少AF的发生.术后应积极控制心室率,应用胺碘酮转律对CABG术后AF患者是较好的安全的手段.

    作者:王玺胜;何学志;智永超;梁永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早期,应用强化降脂治疗能否改善患者近期预后.方法将112例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无论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与否,在入院24h内随机分为对照组(n=56)和辛伐他汀组(n=56),后者开始口服辛伐他汀治疗,发病当日和3个月后分别测定血脂,并随访3个月内所有不良反应和心血管事件.结果入选时二组一般情况及血脂水平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比较,3个月时辛伐他汀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明显降低(P<0.05),同时总心血管事件明显减少,将入选时血总胆固醇水平正常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辛伐他汀组治疗3个月后总心血管事件亦显著降低.结论辛伐他汀在ACS的早期应用能显著降低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彭赟;杨丹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心电图运动试验收缩压恢复比诊断冠心病

    运动心电图试验中以ST段缺血型改变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标准,其平均敏感性和特异性在70%左右,相对较低,而且易受药物、基础心电图、其他心脏病变的影响.研究表明[1],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中收缩压反应异常,即运动时收缩压下降或异常升高,运动后恢复延迟或反常升高,并提出收缩压,恢复比(即运动后早期3min时收缩压与运动高峰时收缩压之比),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指标,现就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于宗良;杨向军;谷惠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Angioseal缝合器血管穿刺法的探讨

    介入治疗后传统的压迫动脉止血法,要求患者长时间卧床,还常常发生出血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介入医生一直在探讨新的止血方法[1-8],但均有一定的不足.Angioseal缝合法临床应用后确实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也有一定的不足,主要是特殊的穿刺要求,常常限制了它的运用.本文总结80例Angioseal缝合器的运用经验,凡是穿刺符合要求者均获成功.故对其穿刺法进行探讨.

    作者:罗林杰;董少红;陈科奇;杨鹏生;麦爱欢;梁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停搏的心电生理分析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DCG)中停搏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DCG监测的心脏停搏患者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分为二组,行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TEAP)及阿托品试验,并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HRV).结果器质性心脏病组TEAP各心电生理参数异常,阻断迷走神经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V中度降低.无器质性心脏病组阻断迷走神经前后各心电生理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HRV正常.结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致心脏停搏,正确认识迷走神经介导性心脏停搏对评价其预后及患者的正确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曾春芳;杨威;施思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