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静;朵德龙;何荣月;山雅珍;王亚峰
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统计工作所获得的数据报表可以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医院在医疗、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进展与现状,同时也是医院后续发展方向的重要指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普及,医院的统计工作也在不断的创新,尤其是在技术与数据来源等层面上医院统计工作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对此,为了更好地推动医院长期发展,该文从医院管理层面上探讨服务视角下医院统计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希望可以提供一定指导建议.
作者:吴玉环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后期,即将步入社会,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人才,其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该文阐述了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内容,分析了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意义,提出了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方法.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水平.
作者:赵延良 刊期: 2019年第03期
该文的目的 在于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临床检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分析临床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意识薄弱、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不足、检验人员相关知识欠缺、相关规章制度的空白、检验标本不合格等问题.提出持续质量改进包括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加强临床医师与检验人员的沟通、加强检验标本质量管理等方法进一步改善医院对于临床检验的管理.
作者:韩作广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尝试吸烟影响因素,对今后如何提高中学生认识烟草危害、拒绝烟草和全面禁烟的方法做出探索.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根据类型和教学质量结合,分别抽取昆明市某职业中学、某初级中学的二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每所学校选取2个班.结果 通过人口学特征、平均年龄、是否独生子女、出生地、和父母、师长、同伴是否吸烟多个维度了解影响中学生尝试吸烟的因素.结论 在中学健康教育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树立正确健康观念,形成健康行为,助力中学生的成长.
作者:肖云;熊祥玲;韩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在门诊管理中采用改良门诊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实践效果.方法 将该院门诊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时段为分组依据,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00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500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前者实施常规门诊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进行管理,后者实施改良门诊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进行管理,分析两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管理中,通过采用改良门诊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既可提高护理人员主动能动性,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又可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李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在该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108名医师为研究主体,均为自愿参加此项研究,入科时随机分组.在观察组实施CBL教学法,在对照组实施普通教学法.对比两组医师理论及病案分析考试成绩及两组医师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医师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4,P=0.003),主要在判断题、多项选择题有差异,即两组医师在临床判断上有差异.病案分析部分观察组医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5,P=0.002),主要体现在鉴别诊断上有差异.观察组医师教学方法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4,P=0.000).结论 C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利于住院医师理论知识及病例分析的掌握,利于有助于住院医师临床能力提高.
作者:罗伟;许文静;于凤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医疗设备的性能以及状态和效果直接关系着医务人员对病患人员的诊断与治疗,同时也关系着医院的效益与发展.加强医疗设备维护保养以及巡修检修,是医院应当给予高度重视的工作重点.该文对目前国内医院医疗设备应用维护保养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行维护保养以及巡修检修,以供参考.
作者:杨宣荔;张秋龄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品管圈活动(QCC)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5年5月—2018年4月间入该院分娩的102例孕产妇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51例.A组给予QCC管理,B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9.80%,B组为29.4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产妇的分娩知识掌握度为94.12%,B组为80.3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8%,B组为82.3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孕产妇行QCC管理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高孕产妇的分娩知识掌握度,具有较佳的护理价值.
作者:张学瑞;石磊磊;王海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在普外科术前准备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应用RCA对与2017年1—3月对普外科术前准备护理中的缺陷及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查找根本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培训,改进护理流程,并贯彻落实,比较RCA实施前和实施后各300台次择期手术术前准备护理质量.结果 RCA实施前术前准备护理操作缺陷率为5.3%,实施后为0.3%,实施后护理操作缺陷率低于实施前(P<0.05).物品准备缺陷率实施前为6.7%,实施后为0.7%,实施后物品准备缺陷率低于实施前(P<0.05).护理文书缺陷率实施前为6.0%,实施后为0.0%,护理文书缺陷率实施后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 RCA能够有效解决普外科术前准备护理缺陷,改进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和医学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医卫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职业素培养现状及其职业素养现状,论证了高职院校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全面讨论了高职业素养医学人才培养的条件保障.
作者:钟焱;喻友军;曹伏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社区精神康复模式应用于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崇明区登记在册精神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照护;研究组60例接受阳光心园康复训练.随访6个月,运用自知力评定量表(SAUMD)、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家庭疾病负担量表(FBS)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SAUMD评分为(19.19±4.7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2±4.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78,P<0.01).干预后,研究组PANSS评分为(38.14±9.6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13±14.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1,P<0.05).干预后,研究组PSP评分为(68.29±12.1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37±13.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52,P<0.01).干预后,研究组FBS评分为(20.75±7.1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29±8.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93,P<0.01).结论 社区精神康复模式应用于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工作中,有利于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自知力,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减少个人和社会功能困难,减轻家庭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彬;代俊;李红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文章简析了智慧医疗的概念及作用,通过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3年来全力打造智慧医疗标杆医院,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管理工作实践,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利用智慧医疗加快医疗联合体建设、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供工作思路,同时为医院管理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陈武朝;林英忠;伍秋霞;张国;刘刚 刊期: 2019年第03期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医院卫生管理水平日益提升,良好的信息技术将对医院发展打下扎实基础.该研究就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实际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韦冠帝 刊期: 2019年第03期
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评量在外科护理学课程考核中的设计及应用,并总结经验,分析此评量体系的意义.
作者:徐益荣;胡耀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组建品管圈并通过品管圈质量管理办法分析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较低的原因,分析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的变化;加强留置针穿刺培训并激发圈员积极性.结果 实施改善品管圈活动前,留置针置管的成功率为43.39%,实施改善品管圈活动后,留置针置管的成功率提高到82.73%,目标达成率为145.4%,进步率为90.90%,此外,医护人员的圈员操作手法、自信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儿科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有显著效果,可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仕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该文针对当前医院儿童康复科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其后针对当前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控措施,主在预防和控制儿童康复科的医院感染的发生.从制定儿童康复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提高感染防控意识等方面予以综合性治理和规范化的管理,以期能够为当前医院儿童康复科有效地进行感染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杨翠娜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上提高优质护理质量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入住该院的240例普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号的奇偶性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120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研究组12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优质护理进行改进.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对照组药品使用、风险处理、分级护理落实、基础操作及患者的准确识别等指标评分均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0.83%,护理不良情况发生率为8.33%.研究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5%,护理不良情况发生率为0.83%.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护理不良情况发生率均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患者对就医环境、护理技能及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具有很高临床应用效果,可有效提升科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曹红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医疗卫生领域在新的历史时期,承载着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供给需求的重任.作为一名卫生系统基层工作人员,亟需深刻把握行业规律,通过更为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改革创新的能力充分激发出来,进而添彩医疗健康事业的稳步发展.该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并从几个方面提出政工干部工作的策略.
作者:彭彩云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启发式GIF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校70名护理专科生随机分成两组,各35名,实验组采用启发式GIF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利用问卷调查满意度及考试成绩评价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启发式GIF教学能促进师生双向互动与发展,在实现认知目标的同时,注重情感的发展,利于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
作者:徐思英;邱萍;刘丽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研究手术室心肺脑复苏培训的改革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受手术室心肺脑复苏培训的3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32名护理人员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人员的医护配合默契度评分、护理人员应急能力评分、护理人员自信心评分和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评分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P<0.05).结论 在对护理人员进行手术室心肺脑复苏培训的过程中,使用改革后的培训方法效果更好,更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平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