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知信行管理模式对肿瘤科护士癌痛控制护理知识、 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蒋碧君;贺伟超

关键词:知信行管理模式, 肿瘤科, 护士, 癌痛控制
摘要:目的 探讨知信行管理模式对肿瘤科护士癌痛控制护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该院肿瘤科护士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知信行管理模式.采用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问卷对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进行评价,采用Pellino等设计的疼痛控制护理活动问卷对护理人员的癌痛控制活动进行评分,采用中文版疼痛处理量表(PMS)对两组护理人员行为态度进行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癌痛知识答对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癌痛控制护理活动各项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直接态度、间接态度、直接控制、间接控制、行为打算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知信行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肿瘤科护士癌痛控制护理知识知晓率,提高其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在急诊护理管理当中的团队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并探讨团队管理模式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120名护理人员,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急诊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团队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期间内的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病区患者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理管理应用团队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急诊护理的质量,因此该模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覃春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康复护理应用于小儿脑瘫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用于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脑瘫患儿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疗效、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和Fugl-meyer评分,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ADL评分明显降低,Fugl-meyer评分明显升高,研究组ADL和Fugl-meye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康复护理用于小儿脑瘫的效果较好,可增强患儿运动能力,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提高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减少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ICU患者CVC过程中不良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预防重症医学科(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该院ICU的600例应用CVC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发生CVC-RI的120例设为CVC-RI组,未感染的48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临床病情指标、主要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并将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多因素回顾分析.结果 一般资料(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临床病情指标(2型糖尿病、高血压、输血、CVC次数≥3次、联合其他置管≥3次)、主要临床生化指标(pH、K+、WBC、Hb、APTT、ALB、AST)对ICU患者CVC过程中发生不良并发症的影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各主要因素对不良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联合其他置管≥3次(OR=3.74)、APACHE-Ⅱ评分(OR=3.00)、WBC含量(OR=2.97)、年龄(OR=1.26)、2型糖尿病(OR=1.20)和CVC次数≥3次(OR=1.20)、住院期间进行输血(OR=0.94)、Hb含量(OR=0.93).结论 ICU患者发生CVC-RI是联合其他置管次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态、WBC含量、年龄、糖尿病发病情况、CVC次数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建立健全CVC准入机制,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做好导管护理,合理选择入路,定期更换导管与入路.

    作者:刘琰;谭兰英;陈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护理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 和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改善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于该院神经外科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的102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2例HICH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各51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术后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昏迷程度﹝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分变化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GCS评分、MBI评分、SIS评分均升高,且康复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康复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不仅能有效改善HICH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康复有利.

    作者:师惠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康复护理路径对脑卒中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及 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路径对脑卒中后患者吞咽障碍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12月该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接受同样的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康复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康复护理路径下的康复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饮水实验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困难及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和神经功能缺损患者根据护理路径制定出一系列规范性、科学性、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使脑卒中患者得到更加有效的康复训练,保证了患者的康复训练质量,能加快患者神经功能和吞咽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婵;刘晓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集束化干预策略对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 呼吸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对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舒适护理、基础护理、气道管理、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呼吸功能、主要治疗指标、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用力呼气量、肺活量、潮气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气道峰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口鼻黏膜损伤、声带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集束化干预策略有助于改善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杨璐丹;谢曼英;叶海连;余幸儿;林慧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结构化课程结合5A护理对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结构化课程结合5A护理在非胰岛素治疗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10月内分泌科治疗的120例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1与实验组2均采用纪立农等设计的非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结构化健康教育课程,实验组1在此基础上结合5A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教育,分别于课程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及干预后3个月统计3组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SDSCA)和糖尿病知识量表评分,分别测量入院时、3个月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入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各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经过课程干预,实验组1患者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行为高于实验组2,且两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此课程适合农村2型非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结合5 A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农村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闫瑞林;李有莲;张瑞玲;郭利娥;韩明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个性化护理对脑肿瘤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脑肿瘤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的70例脑肿瘤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脑肿瘤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反思性学习对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知识、 态度及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反思性学习对中青年2型糖尿病(T2 DM)患者饮食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该院内分泌代谢科的中青年T2 DM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2016年10~12月入院的56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3月入院的52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饮食干预方法,实验组采用反思性学习模式的糖尿病饮食干预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后3个月糖尿病饮食自我管理量表中知识维度、态度维度、行为维度各维度得分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饮食自我管理量表中知识维度、态度维度、行为维度各维度得分均显著提高,FPG、2hPG、HbA1c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实验组糖尿病饮食自我管理量表中的知识维度、态度维度、行为维度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FPG、2hPG、HbA1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思性学习可以有效提高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饮食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健康饮食行为,改善血糖控制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巧艳;尹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烧伤患者创伤后成长与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的关系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创伤后成长与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应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自我效能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烧伤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烧伤患者创伤后成长与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 烧伤患者创伤后成长总评分为(65.98±4.98)分,自我效能评分为(32.25±3.98)分,社会支持总评分为(35.25±4.85)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及烧伤程度的患者在创伤后成长、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方面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高于未婚(P<0.05).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烧伤患者创伤后成长总评分与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总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他人关系和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总评分及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烧伤患者创伤后成长与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有密切的关系,烧伤后增强患者自我效能及给予患者足够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其创伤后成长水平.

    作者:张育淑;尤彩珠;陈翠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纽曼系统模式对甲亢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和 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纽曼系统模式对甲亢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甲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甲亢合并心力衰竭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纽曼系统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左心室功能指标、甲状腺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两组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与心房收缩期流速比值(VE/VA)、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Tei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所有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仅LVEF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甲状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两组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满意度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纽曼系统模式在甲亢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甲状腺功能指标,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凤;王宝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浮动肘关节损伤患者围术期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浮动肘关节损伤患者围术期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选取32例浮动肘关节损伤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6例.其中实验组在围术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在围术期实行专科护理.结果 对照组治愈6例、基本治愈5例、好转5例;通过采用正确的专科护理,结合有特色的中医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实验组治愈13例、基本治愈2例、好转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的专科护理和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护理有利于提高肘关节损伤患者的治愈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英;王小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靶细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细胞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在该院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出院指导;选取2016年1~12月在该院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通过微信交流群、微信公众号等对患者进行出院延续性护理.结果 比较两组间遵医嘱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的不同情况,发现观察组遵医嘱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总体得到改善,且对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出院患者的遵医嘱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降低护理成本,有助于医患双赢.

    作者:占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叙事护理在胃肠道术后患者抬臀及踝泵运动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在胃肠道术后患者抬臀及踝泵运动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患者抬臀及踝泵运动依从性、胃肠道恢复、并发症的发生及对护士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依从性高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DVT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护士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叙事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术后抬臀及踝泵运动的依从性,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沈跃兰;徐慧;于秀娟;张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评估及干预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评估及干预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评估及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患者的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非计划性拔管、低血糖、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评估及干预能够提高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陈丽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知信行管理模式对肿瘤科护士癌痛控制护理知识、 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知信行管理模式对肿瘤科护士癌痛控制护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该院肿瘤科护士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知信行管理模式.采用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问卷对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进行评价,采用Pellino等设计的疼痛控制护理活动问卷对护理人员的癌痛控制活动进行评分,采用中文版疼痛处理量表(PMS)对两组护理人员行为态度进行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癌痛知识答对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癌痛控制护理活动各项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直接态度、间接态度、直接控制、间接控制、行为打算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知信行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肿瘤科护士癌痛控制护理知识知晓率,提高其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碧君;贺伟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改进教育模式对提高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消极 情绪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常规健康教育与改进教育模式对血液透析(HD)患者生活质量及消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HD治疗的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改进教育模式.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健康生活质量简表(SF-36)评估2组HD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6个月,①研究组容量控制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研究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④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进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容量控制达标率,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消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石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模块式康复计划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术后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模块式康复计划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术后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神经危重症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模块式健康康复计划.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arthel指数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模块式康复计划能有效改善神经危重症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立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认知行为干预改善Ⅱ度烧伤患者预后的运用价值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改善Ⅱ度烧伤患者预后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Ⅱ度烧伤患者共9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并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在术后2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79,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9,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Ⅱ度烧伤患者提供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更好地改善预后,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叶梅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一体化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及负性情绪.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母乳喂养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改善产妇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晨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