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G490通过JAK-STAT信号转导系统对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刘美亚;李美蓉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AG490, JAK2-STAT3
摘要:目的 应用AG490作用于子宫内膜癌细胞系,观察其对癌细凋亡情况的影响.方法 运用不同浓度AG490处理细胞,作为实验组,不加入任何药物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加入10μmol/L、20μmol/L、40μmol AG490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作用48h后细胞的凋亡情况.S-P法检测AG490作用48h后,子宫内膜癌细胞IAK、p-Stat3、bcl-2表达情况并分析AG490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 AG490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系凋亡并有浓度依赖效应.不同浓度AG490处理细胞后,s-p检测发现各个实验组中免疫组化结果JAN2、p-stat3、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00<0.05).结论 AG490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新药物.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人参皂甙Rg3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后VEGF、MVD的变化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g3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后,不同时期异位病灶体积的变化及血清中抗血管生成因子fWGF)及异位组织微血管密度(MVD)数量的影响,进一步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参照Jones方法建立Wistar大鼠EMs动物模型,3周后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人参皂甙Rg3照组、孕三烯酮组,每组20只,观察不同时期异位囊肿体积的变化,ELISA法检测不同时期血清中VEGF变化;免疫组化PV法,通过CD31标记异位子宫内膜血管,测定其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治疗后,用药组异位病灶体积与对照组体积比较,P<0.05,各给药组血清中VEGF表达、组织中MVD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人参皂甙组较为明显.停药8周后,用药组异位病灶体积进一步萎缩与对照组体积比较,P<0.05,与用药后比较,P<0.05,各给药组血清中VEGF表达、组织中MVD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参皂甙Rg3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抗血管生成作用明显,对异位病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陈韶慧;李兆艾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循证医学在七年制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医学教学法在神经病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60名七年制学生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法和传统病例讨论法进行试验教学后,进行临床能力考核.结果 试验组学生对课堂总体评价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能力考核中,试验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正确性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医学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是传统教学方法的辅助和补充.

    作者:孔晓冬;刘辉;张蕴;张明义;夏颖华;孙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手术前后呼吸功能锻炼对胸外科患者肺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术前后呼吸功能锻炼对胸外科患者肺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胸外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于术前和术后均采用常规咳嗽练,而实验组则采用腹式深呼吸、缩唇式呼吸及有效咳嗽训练等呼吸功能锻炼方法.分别对两组术前和术后肺功能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实验组手术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术前和术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实验组术前和术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数值相近,部分指标接近正常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手术前后呼吸功能锻炼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陈翠;宗卫华;程木带;周利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在肝胆胰外科中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肝胆胰外科中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肝胆胰损伤的患者20例,对其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就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组手术时间为35-135min,平均60min.术中死亡3例,术后因MODS及失血性休克死亡2例,平均住院时间为28d.结论 外科医生在患者严重肝胆胰创伤或各种其它危重症时应在DCO理念指导下进行全程救治,全面综合地应变治疗全程,以提高其生存率、降低死亡率为目的,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李博;于彦章;赵华;陈昕;徐涛;时红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103例老年人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人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03例老年直肠癌的临床资料,比较围手术期治疗.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6例,术后并发症62例占60.2%,其中肺部感染28例,切口感染9例,吻合口瘘7例,切口裂开2例,肠梗阻1例,心脑血管疾病8例,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造瘘口坏死1例.结论 老年人直肠癌不是外科手术治疗的禁忌症,重视围手术期正确及时的处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余国校;暴静玲;贾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支原体在女性不孕症患者和妇科门诊患者中感染状况和药敏实验对比分析

    目的 了解大连地区女性不孕症患者与妇科门诊患者支原体感染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使用支原体培养鉴别定量药敏试剂盒对756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和1025例妇科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拭子进行支原体定量培养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女性不孕症患者支原体阳性检出率55.20%,妇科门诊患者支原体阳性率43.80%.女性不孕症患者与妇科门诊患者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为林可霉素,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依次为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结论 大连地区女性不孕症患者支原体感染率高于妇科门诊患者;女性不孕症患者对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妇科门诊患者;美满霉素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其次为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左氧氟沙星.

    作者:张婵;刘越坚;刘志红;王敏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妇科慢性疼痛治疗分析

    妇科慢性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疑难杂症,患者的数量多,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工作.长期以来,妇科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是妇科慢性疼痛的临床诊断缺乏充分的客观证据,一般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本文就妇科常见慢性疼痛的治疗进展作出相关分析.

    作者:欧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脂肪乳剂预处理对大鼠布比卡因、左布比卡因致心脏毒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脂肪乳剂对大鼠布比卡因、左布比卡因致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220-250g,随机分为五组(n=8).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布比卡因组,C组:布比卡因+脂肪乳组,D组:左布比卡因组,E组:左布比卡因+脂肪乳组.其中B、C、D、E组分为取材组和致死组两个亚组(n=8).A组以3ml·kg-1.min-1的速率持续静脉泵入生理盐水6min.B、C、D、E组以3ml·kg-1 min-1的速率持续静脉泵注生理盐水或脂肪乳5min,以2mg·kg-1·min-1持续静脉泵局麻药1min.在取材组中,泵注1min局麻药后处死大鼠;致死组中,持续泵注局麻药直到大鼠心跳停止.记录给药前动物的基础血压(HR)、心率(BP),并记录动物出现心律失常(以QRS延长至90ms)、出现心跳停止时的时间(心电图示心脏停搏后观察1min不再出现心电波形为标准),同时计算各对应时局麻药的累积剂量.对照组及取材组断头法处死,迅速取出心脏,液氮冷冻待测ATP酶活性.结果 致死组任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ATP酶含量比较:A组>E1>D1>C1>B1,任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的毒性低于布比卡因.预先给予脂肪乳注射液可明显减轻布比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对大鼠的心脏毒性,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心肌ATP酶活性有关.

    作者:韩峰;程桥;杜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自噬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新进展

    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途径处理内源性底物的过程,它普遍存在于机体细胞中,又被看作是细胞Ⅱ型程序性死亡.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自噬信号途径与肿瘤的增殖、凋亡信号途径相互影响.自噬在肿瘤中的双重作用也使它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本综述就自噬及其与肿瘤的相互关系、肿瘤治疗等的新进展进行了讨论,旨在对自噬的功能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作者:任毅行;孟宪楠;程天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TGF-β胶原缓释微球复合新型生物活性多孔支架的制备以及其细胞相容性的研究

    背景前期研究已经成功制备了硫酸钙/冻干骨复合型生物多孔支架,但是其细胞相容性仍有待提高.目的 制备胶原缓释微球复合硫酸钙/冻干骨支架,并且研究该种植体的细胞相容性;方法采用煅烧挂浆法制备复合种植体.将第三代成骨细胞分别与原支架(对照组)和表面修饰后的支架(实验组)复合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扫描电镜观察表面修饰后的材料及细胞与材料复合的形态学特征;分别使用细胞蛋白质及细胞粘附率测定方法对细胞与材料复合培养后增殖与分化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细胞的黏附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培养的不同时期细胞的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多(P<0.05).制备的支架能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并且发现细胞有向空隙内部长入的趋势.结论 经过表面修饰后的支架较原来的细胞相容性有了明显提高.

    作者:梁兴宇;王东;孙海钰;栗树伟;刘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500例可视无痛人流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索超导可视下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及围术期护理.方法 对1000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育龄妇女,随机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各500例,研究组采用超导可视下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流产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及月经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月经恢复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采用全程超导可视下人工流产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农桂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减少肝硬化患者静脉输液穿刺瘀斑的比较

    护理干预是护理工作的延续,对患者的支持具有针对性[1],是帮助患者参与自我管理疾病、自我调整心态,提高自我控制疾病的能力翻[2].由于肝硬化患者的凝血机制功能异常,因此肝硬化患者输液拔针后按压不当会加重瘀斑的形成.我科通过护理干预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再次输液的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鸣娟;冯美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整形外科技术在面部外伤急症处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利用整形外科技术对面部外伤急症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症面部外伤患者,以微创为原则进行彻底清创,采用整形外科技术进行伤口修整,精细缝合,术后给予抗瘢痕治疗.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甲级愈合,无感染、血肿、皮片或皮瓣坏死现象.术后对75例患者进行随访3~18个月.伤口均无明显瘢痕增生,无需Ⅱ期手术整形,患者比较满意.结论 对面部外伤的患者早期应用整形外科技术进行治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既能获得功能恢复,又能达到美容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咖啡酸酯对持续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咖啡酸酯对大鼠持续缺血模型大脑顶叶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用SD雄性大鼠11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药物组,各组根据缺血时间不同再分为持续缺3h、6h、12h、24h和48h亚组,采用颈内动脉线栓加环扎法复制大鼠持续脑缺血模型,建立大鼠持续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模型,造模后腹腔注射相应药物.将各组大鼠的存活率、组织学改变以及TUNEL表达、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作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 12、24h和48h对照组和给药组存活率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12h、24h、48h评分组间相比,差异均存在显著性,组织学结果显示给药组神经细胞损伤程度较对照组为轻,受损细胞数少于对照组.6、12、24、48h给药组海马区凋亡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caspase-3蛋白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咖啡酸酯可以抑制Caspase-3蛋白表达.

    作者:付学军;褚晓凡;张莹;刘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误诊1例

    1 病例患者,男,43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加重,休息略缓解,偶有腹胀,无腹痛及心前区疼痛.偶有咳嗽,少量白痰,偶发热,T37.5℃左右,无寒战.当地按冠心病予硝酸甘油,银杏叶等药物治疗,胸闷气短略缓解.3d前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伴恶心呕吐,尿量较平素减少.无咳嗽、咳痰及发热,无心前区疼痛.

    作者:冯琳琳;于威威;战皓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Nance弓-横腭杆-双磨牙带环联合增强支抗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Nance弓-横腭杆-双磨牙带环联合支抗增强磨牙支抗的效果.方法 选择14-28岁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37例,使用Nance弓-横腭杆-双磨牙带环联合支抗增强上颌磨牙支抗,并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值及牙(牙合)模型的各项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磨牙前移量小于拔牙间隙的1/3.∠GoGn-SN和ALFH/AFH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66宽度矫治前后变化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ance弓-横腭杆-双磨牙带环联合支抗是一种简单有效、非依赖性,具有三维控制作用的强支抗系统,并能有效控制磨牙伸长.

    作者:韦玲;谭端行;黄志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静脉输液临床教学方案的探讨

    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让学生全面掌握静脉输液知识及操作程序,需要带教老师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2008年6月-2009年5月,我们分析总结了静脉输液成功的带教经验,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作者:袁海兰;刘钦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简易负压吸引装置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2009年8月-2010年10月,我院采用自制简易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加清创、游离植皮术治疗21例皮肤缺损患者,术后疗效满意.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35岁-72岁,平均44.1岁.

    作者:任占国;刘爱华;王海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形象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形象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将齐齐哈尔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8级180名学生分为形象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每组90人.试验后学生进行考试考核,并对形象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估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气氛、知识外延等5个条目.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论 考试成绩及在课前预习、课堂气氛、、知识外延等方面,形象组明显高于传统教育组,教学效果好,具有可行性.

    作者:董海影;王绍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尿酸血症对慢性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

    目的 测定血清尿酸(Urate/uric,uA)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 C,Cys C)水平,探明UA与Cys C评价慢性尿酸盐肾病患者进展情况的价值.方法 106例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30例健康人.根据NKF-DOQI 指南,依据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情况,将CKD分为5期.分别按同一标准检查体重、血压.检测血清UA与Cys C水平.结果 体检结果显示,CKD1-CKD5组的患者的体重没有明显异常,而CKD4-CKD5组患者的血压明显升高.血清UA与Cys C水平检测结果,CKD1-CKD5组的患者与正常组比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 血清UA、Cys C水平的随CKD严重程度而升高,血清UA、Cys C水平的高低可以预示慢性尿酸盐肾病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效果.

    作者:周颖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