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医学在七年制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孔晓冬;刘辉;张蕴;张明义;夏颖华;孙宁

关键词:循证医学, 神经病学, 实践教学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医学教学法在神经病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60名七年制学生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法和传统病例讨论法进行试验教学后,进行临床能力考核.结果 试验组学生对课堂总体评价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能力考核中,试验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正确性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医学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是传统教学方法的辅助和补充.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简易负压吸引装置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2009年8月-2010年10月,我院采用自制简易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加清创、游离植皮术治疗21例皮肤缺损患者,术后疗效满意.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35岁-72岁,平均44.1岁.

    作者:任占国;刘爱华;王海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Snodgrass术式治疗40例小儿尿道下裂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尿道板纵切卷管法(Snodgrass法)在治疗小儿尿道下裂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以来40例尿道下裂患儿,患几年龄1岁8个月~14岁,平均3.8岁,其中冠状沟型10例,阴茎体型25例,轻度下弯的阴茎阴囊型5例,均行Snodgrass尿道成形术.结果 手术时间60~100min,平均80min.手术治愈36例(90%).术后发生尿瘘3例,2例自愈,1例修补获得成功;尿道口狭窄1例.结论 Snodgrass术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少,适合阴茎体型、冠状沟型、轻度下弯的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

    作者:何惠玲;吴勤如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胸部小切口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根治术的合理路径.方法 总结2006年3月-2010年10月作者应用左胸部前外侧小切口,实施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根治术178例,与同期我院传统切口组242例对照,观察术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液量、清扫淋巴结数目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在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无差剐(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胸液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低(P<0.05).结论 胸部小切口治疗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且能术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侯建彬;杨博;郝安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颈脊髓及椎管MRI测量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中,颈髓横切面积、有效椎管面积及其比值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MRI图像资料,利用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软件,测量T2WI横断图像中,颈脊髓横切面积及有效椎管面积,并计算其比值,于PACS系统中,随机选取同年龄组60例正常成人颈椎MRI图像计算比值,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C4/5与C5/6椎间隙层面,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髓横切面积与有效椎管横切面积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I测量脊髓和硬膜囊面积及其比值对颈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伟成;赵汉民;谢灿光;冯建威;何勇毅;丁超;徐宏刚;蔡维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是否安全、有效.方法 瘢痕子宫剖宫产16例,随机分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80例)及硬膜外麻醉组(EA组,80例),记录术中生命体征、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大运动阻滞程度、运动恢复时间及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两组MAP均较麻醉前降低,低血压发生率CSEA组(10%)高于EA组(5%);CSE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大阻滞程度(Bromage评分)高,麻醉效果优良率迭100%;EA组优75%(60/80),良15%(12/80),差10%(8/80).结论 与硬膜外麻醉比较,腰-硬联合麻醉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起效时间快、肌松好、麻醉效果好,安全有效.

    作者:翟利平;徐公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规范医疗告知义务杜绝医疗纠纷发生

    通过对医疗告知及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尊重的重要性的讨论,重点叙述了医疗告知的内容和要求、法律责任,强调了要规范医疗告知行为,就要使医疗告知程序合法、告知方式合适、告知范围适度、告知内容完善、告知对象合适,终使医患双方在诊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好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努力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史卫东;李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Nance弓-横腭杆-双磨牙带环联合增强支抗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Nance弓-横腭杆-双磨牙带环联合支抗增强磨牙支抗的效果.方法 选择14-28岁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37例,使用Nance弓-横腭杆-双磨牙带环联合支抗增强上颌磨牙支抗,并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值及牙(牙合)模型的各项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磨牙前移量小于拔牙间隙的1/3.∠GoGn-SN和ALFH/AFH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66宽度矫治前后变化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ance弓-横腭杆-双磨牙带环联合支抗是一种简单有效、非依赖性,具有三维控制作用的强支抗系统,并能有效控制磨牙伸长.

    作者:韦玲;谭端行;黄志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相邻多节段骨折

    目的 探讨经后路长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相邻多节段骨折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采用后路长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多节段骨折28例患者,其中5例伤椎置钉,随访5~44个月,平均28个月.按Frankel功能分级,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前和术后随访x线片比较骨折复位情况、椎体后凸角(Cobb角)矫正和丢失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平均5~6个月骨折愈合,其中17例已再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术后椎体高度的恢复率及后凸角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则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中并发症3例,包括硬脊膜撕裂2例,置钉错误1例.结论 后路长节段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相邻多节段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伤椎置钉有助于复位与维持复位.

    作者:李际才;刘平均;李志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医学检验标准化实验室的建设及其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韩瑞;姜文静;贾天军;张效云;李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人参皂甙Rg3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后VEGF、MVD的变化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g3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后,不同时期异位病灶体积的变化及血清中抗血管生成因子fWGF)及异位组织微血管密度(MVD)数量的影响,进一步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参照Jones方法建立Wistar大鼠EMs动物模型,3周后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人参皂甙Rg3照组、孕三烯酮组,每组20只,观察不同时期异位囊肿体积的变化,ELISA法检测不同时期血清中VEGF变化;免疫组化PV法,通过CD31标记异位子宫内膜血管,测定其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治疗后,用药组异位病灶体积与对照组体积比较,P<0.05,各给药组血清中VEGF表达、组织中MVD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人参皂甙组较为明显.停药8周后,用药组异位病灶体积进一步萎缩与对照组体积比较,P<0.05,与用药后比较,P<0.05,各给药组血清中VEGF表达、组织中MVD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参皂甙Rg3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抗血管生成作用明显,对异位病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陈韶慧;李兆艾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

    新<医院财务制度>和新<医院会计制度>,7月1日起将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执行,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执行.经研究,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部分,新制度与1999年版相比,发现有不少亮点,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试就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部分中一些有争议的地方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粗浅的看法,供大家讨论,使新制度能够更趋完善.

    作者:周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早期VEGF表达的变化

    目的 研究内毒素(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早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C):经尾静脉注射1ml生理盐水;LPS2h组、LPS4h组、LPS6h组:经尾静脉注射LPS,5mg/kg体重,复制ALI模型.测定各组大鼠血气、血清及肺组织中VEGF的含量,并进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LPS2h组动脉血氧分压(P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与N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4、6h组较NC组显著降低(P<0.01),LPS组血清及肺组织中VEGF的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5).结论 LPS致大鼠ALI 2h即出现血清及肺组织中VEGF升高,可作为ALI早期诊断及监测指标.

    作者:辛小梅;刘虹;李锦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双源CT和超声造影对肝实质性小病灶的早期诊断对比

    目的 对比双源CT与超声造影对肝脏实质性小病变诊断准确性,探讨两种方法的选择,节省医疗资源.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确诊的肝实质性小病变的双源CT和超声造影的特点及诊断准确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肝细胞癌23例,肝转移癌7例,肝血管瘤25例,肝局灶性增生3例,肝硬化结节7例,肝炎性假瘤8例.双源CT增强准确性87.7%,超声造影诊断准确性86.3%,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与超声造影对肝实质性小病变有着很好的诊断一致性.

    作者:房伟;董海霞;马智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TFF3和NF-κB在慢性胃炎诱导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TFF3分子是胃肠道黏膜的细胞保护因子,主要功能是维持其黏膜的完整性和促进损伤上皮的修复.NF-κB是一种多功能转录因子,参与体内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凋亡调节和肿瘤形成等过程.研究表明,在胃的炎性疾病诱导胃癌症形成过程中TFF3和NF-κB通过多种细胞因子(IL-8,血管内皮因子等)来发挥调控作用,此过程中TFF3和NF-κB相互影响、相互调节、共同发挥作用.进一步对TFF3和NF-κB在炎性肿瘤上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可为指导临床炎性肿瘤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方向.

    作者:赵伟;李宪;李烨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对患者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影响

    目的 研究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防治,并与芬太尼进行对照,观察其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0例行上腹部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 4个组,每组20例.麻醉镇痛采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缝皮结束停止输注.于手术结束前30min,A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B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C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加芬太尼1μg/kg,D组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拔除气管导管后即刻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观察并记录患者停药至呼之睁眼的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即刻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记录麻醉前、清醒时和拔管后即刻的BP、HR、SPO2,观察并记录清醒至送出手术室时间段内呼吸抑制(呼吸频率<8次/min)、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A组和B组之间,以及C组和D组之间的V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C组和D组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间的Ramsay镇静评分、清醒和拔管时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3组均短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清醒后的SBP、DBP和HR值均高于麻醉前(P<0.05),而C组和D组无明显变化(P>0.05);A组与B组之间、C组与D组之间同时点SBP、DBP和HR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C组和D组同时点SBP、DBP和HR值均低于A组与B组(P<0.05);4组麻醉前和清醒后及组问同时点间的SPO2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4组患者均无术后呼吸抑制的发生,各有1-3例发生恶心呕吐,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具有抑制瑞芬太尼痛觉过敏,且又不影响患者麻醉清醒.

    作者:姚前进;王更富;秦元旭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脂肪乳剂预处理对大鼠布比卡因、左布比卡因致心脏毒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脂肪乳剂对大鼠布比卡因、左布比卡因致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220-250g,随机分为五组(n=8).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布比卡因组,C组:布比卡因+脂肪乳组,D组:左布比卡因组,E组:左布比卡因+脂肪乳组.其中B、C、D、E组分为取材组和致死组两个亚组(n=8).A组以3ml·kg-1.min-1的速率持续静脉泵入生理盐水6min.B、C、D、E组以3ml·kg-1 min-1的速率持续静脉泵注生理盐水或脂肪乳5min,以2mg·kg-1·min-1持续静脉泵局麻药1min.在取材组中,泵注1min局麻药后处死大鼠;致死组中,持续泵注局麻药直到大鼠心跳停止.记录给药前动物的基础血压(HR)、心率(BP),并记录动物出现心律失常(以QRS延长至90ms)、出现心跳停止时的时间(心电图示心脏停搏后观察1min不再出现心电波形为标准),同时计算各对应时局麻药的累积剂量.对照组及取材组断头法处死,迅速取出心脏,液氮冷冻待测ATP酶活性.结果 致死组任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ATP酶含量比较:A组>E1>D1>C1>B1,任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的毒性低于布比卡因.预先给予脂肪乳注射液可明显减轻布比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对大鼠的心脏毒性,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心肌ATP酶活性有关.

    作者:韩峰;程桥;杜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外固定支架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在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对比分析外固定支架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两种手术方式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2008年6月-2009年7月我院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31例和DHS内固定治疗的5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访1年,比较两种术后优良率及其他情况.结果 外固定组的优良率为67.7%,内固定组为85.7%,内固定组优于外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外固定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内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的并发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髋内翻畸形发生例数均少于外固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首选DHS内固定,但不能耐受大手术的高龄患者应选择外支架固定.

    作者:聂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以感觉神经病变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条件,并对近年来应用中医药辨证分型以及针灸、熏洗等中西结合治疗该病的方法,与单纯西医药治疗进行疗效对比得出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纯西医药治疗,有显著疗效,值得进一步探索.

    作者:郑秀芹;张恩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循证医学在七年制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医学教学法在神经病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60名七年制学生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法和传统病例讨论法进行试验教学后,进行临床能力考核.结果 试验组学生对课堂总体评价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能力考核中,试验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正确性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医学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是传统教学方法的辅助和补充.

    作者:孔晓冬;刘辉;张蕴;张明义;夏颖华;孙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AG490通过JAK-STAT信号转导系统对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应用AG490作用于子宫内膜癌细胞系,观察其对癌细凋亡情况的影响.方法 运用不同浓度AG490处理细胞,作为实验组,不加入任何药物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加入10μmol/L、20μmol/L、40μmol AG490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作用48h后细胞的凋亡情况.S-P法检测AG490作用48h后,子宫内膜癌细胞IAK、p-Stat3、bcl-2表达情况并分析AG490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 AG490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系凋亡并有浓度依赖效应.不同浓度AG490处理细胞后,s-p检测发现各个实验组中免疫组化结果JAN2、p-stat3、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00<0.05).结论 AG490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新药物.

    作者:刘美亚;李美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