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更新观念实施人性化门诊护理

于杰;王惠娟;庄桂英;杨萍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服务理念, 医院文化
摘要:探讨应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及效果,通过分析著名专家诊室护理工作情况,总结人性化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使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患者赢得优质服务、护患实现双赢等方面的作用.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健康管理和慢性病控制

    本文回顾了社区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介绍社区健康管理在慢性病控制中的优势、意义及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同时提出了发展社区健康管理的措施.

    作者:杨淑盈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抗癫痫药物加重患者癫痫发作的临床研究及对策

    抗癫痫药物(AEDs)加重癫痫发作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1].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4年来治疗的服用抗癫痫药物后癫痫发作加重的患者共38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5岁3个月至28岁,平均14.7岁,病程4个月至3年.所有患者行头颅影像学检查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经详细询问病史及脑电图或视频脑电图检查确定发作形式,根据发作形式选择药物.判断标准为给药后3个月内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发作形式,撤药后症状又消失或缓解.本组癫痫发作类型: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14例;强直发作3例;肌阵挛发作6例;阵挛4例;典型或不典型失神6例;复杂部分性发作3例;发作形式难以确定者1例,LGS综合征1例.伴有智力、语言或运动发育落后者12例.

    作者:付志;黄圣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安庆市国家级监测点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我市国家级监测点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变化趋势,探讨出生缺陷多层次的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 对2008年度-2010年度(3+1模式)在安庆市5家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产后7d的13724例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结果 出生缺陷发生率2008年0.97%(44/4544),2009年1.40%(65/4646),2010年1.94%(88/4534),呈上升趋势.出生缺陷前3住高发种类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总唇裂和外耳其他畸形(小耳、无耳除外).结论 加强婚检、孕期保健和优生宣教,进一步深入全面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提高干预措施的实施质量,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作者:杨晶丽;王美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药理学理论教学联系临床实践

    将临床实践贯穿整个药理学教学中,提高药理学教学效果.采用案例版教材、教师教学密切联系临床、学生课后进入临床或病案室实践,三位一体的方式将临床实践融于药理学教学,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吴丹;王江洪;李彩蓉;欧阳昌汉;吴基良;闵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8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病变应用LEEP刀治疗疗效.方法 对20104年1月-2011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宫颈糜烂患者89例采用LEEP刀治疗.结果 89例患者痊愈84例,有效5例,痊愈率94.4%,总有效率100.0%.结论 LEEP刀环切宫颈病变组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于书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双源CT在下肢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源CT下肢动脉成像技术.方法 使用双源CT,对58例患者进行下肢动脉CT造影扫描.25例经DSA实.造影剂用量60-90ml,注射速率3.5-4.0ml/s,扫描后用对比剂跟踪软件Bolus触发达阈值110HU后再延迟14-20s扫描.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了满意的图像,经工作站重建后,能够清楚显示下肢动脉正常解剖分支和病变部位、范围及重要的侧支循环路径.结论 合理的扫描方案能在不增加辐射剂量及造影剂用量的基础上高质量的显示下肢动脉.

    作者:王树春;蒋瑞生;辛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电针治疗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电针治疗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和中药治疗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疗效对比,观察电针治疗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两组,电针组针刺阿是穴、血海、梁丘,中药组服用中成药,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定记录表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1疗程后,电针组的总分、疼痛积分、活动范围积分、步行能力积分、日常动作积分明显高于中药组(P<0.01).结论 电针治疗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有显著疗效.

    作者:杨晓鸿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不典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22例治疗总结

    目的 提高不典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认识和诊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2例无典型呼吸道症状的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综合情况.结果 22例患者首诊误诊13例,不典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隐匿,易误诊、漏诊.结论 对不典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要有充分认识,重视早期X线胸片检查,尽可能做到早期诊断,联合使用抗生素,并适当延长疗程,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范卫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不同胃疾病中β-catenin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不同胃疾病组织β-catenin的表达及其在胃癌发生、分化中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0例不同胃疾病粘膜标本进行β-catenin的原位检测.结果 SG、AG、GC组织,β-catenin蛋白总表达率为SG>GC>AG;β-catenin蛋白细胞核表达率为SG、AG关键词:不同胃疾病β-catenin胃癌分化

    作者:于秀文;高音;王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腹腔镜在异位妊娠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异位妊娠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6来异位妊娠423例需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318例,开腹手术105例,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均获成功,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目前腹腔镜是异位妊娠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以及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张新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手术室安全文化建设体会

    目的 通过手术室安全文化的建设,杜绝及降低手术风险的发生,保证手术安全.方法 通过对不同年资护士从岗前培训、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医护合作以及手术室易常见的护理缺陷环节进行护理干预及终生安全文化灌输.结果 我院手术室运行6年,手术2万余人次,从未发生与护理相关的医疗纠纷及赔偿,切实保证了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结论 手术室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从目标到细节,持之以恒,终生教育.

    作者:严玉琼;胡晖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硫化氢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作用

    目的 观察硫化氢(H2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松解扎扣后再灌注6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使用ELISA法测定心肌缺血再灌注前后大鼠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Ⅰ)水平,使用TUNEL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使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水平,测定所有动物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各组观测缺血和梗死范围.结果 在使用了硫氢化钠作干预的情况下大鼠的心肌肌钙蛋白明显较低,心肌的缺血和梗死范围也较对照组要小,在大鼠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H<,2>S可显著降低心肌细胞Caspase-3的表达水平,从而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结论 H<,2>S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的凋亡数量,从而起到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鹏;高东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症急诊介入治疗的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3例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以及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10例进行疗效及血凝指标的研究.结果 PTCA组和常规治疗组在有可比性的前提下进行比较,PTCA组的死亡率、冠状动脉残余狭窄、并发症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急诊科的治疗,24h后PTCA组和常规治疗组之间血凝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A组的治疗急诊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值得急诊科推广.

    作者:薛瑞璐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更新观念实施人性化门诊护理

    探讨应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及效果,通过分析著名专家诊室护理工作情况,总结人性化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使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患者赢得优质服务、护患实现双赢等方面的作用.

    作者:于杰;王惠娟;庄桂英;杨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乙肝病毒标记物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2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80mg次/d静点,1月后改为口服复方甘草酸苷150mg,2次/d,口服6个月,同时给予恩替卡韦0.5mg/次/d,口服6月.对照组34例,给与复方甘草酸苷80mg次/d静点,1月后改为口服复方甘草酸苷150mg,2次/d,口服6个月,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乙肝病毒标记物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血清ALT及AST在治疗过程的复常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血清中HBeAg及HBV-DNA的阴转率分别是26.19%(11/42),抗-HBe的阳转率为33.33%(14/42),对照组患者血清中HBeAg及HBV-DNA的阴转率由于没有应用抗病毒药物,肝炎病毒标志物转阴率为零.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保护肝功能,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明确,安全性好.

    作者:赵建红;程相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重症监护室白夜护士排班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护士排班的方法,提高监护室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 尝试由原来的三班制即上、下、夜改为两班制即白、夜排班模式,并根据护士的技术职称和工作能力进行分组式管理,实行责任组长负责制.结果 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团队精神,监护室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缺陷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明显下降,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达98.6%,93.1%的护士和100%的医师认为应该在重症监护室推广白、夜护士排班模式和分组式管理.结论 白、夜护士排班模式和分组式管理实现了分层级合理使用人力资源的层级管理,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协作精神.减少了交接班的次数,增加了有效护理时间,保证了监护工作的大连续性,有效保证监护质量,同时为护士赢得了充足的休息时间,减轻护士长排班和调班的麻烦,使护士长能更好的进行护理质量管理.

    作者:冯书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将66例患者根据个人意愿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于入院后3-5d给予肠内营养(EN),定时冲洗管腔,保持通畅,观察不良反应;对照组给予静脉营养(PN)至进食.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重症胰腺炎早期行肠内营养可降低并发症,减少住院费用.给予合理的营养配方,掌握输注方法,密切观察肠内营养反应,做好管道护理及心理护理是早期肠内营养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

    作者:李美清;史甲芬;刘希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我院临床用药动态监测和超常警戒机制的成效初探

    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降低药品费用,我院对临床用药实施动态监测和超常警戒机制,取得一定的成效.现进行初步总结报道,以探讨在当前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趋势下,如何落实<处方管理办法>提出的要求,规范、合理用药,减少大处方,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为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郑锦坤;徐新;马绍椿;赖水招;高凌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放射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放射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方式及远期效果.方法 选择经CT确诊保守治疗1年以上,效果欠佳的上颌窦炎108例,分组进行鼻内镜手术和Caldwell-Luc手术,按术中、术后和远期效果各设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经术中、术后各项指标比较,两种术式各有优势和不足.远期效果比较.Caldwell-Luc明显优于鼻内镜,无复发病例.鼻内镜手术组24例复发,并有嗅觉减低、鼻腔粘连、视物模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结论 两种术式各有特点,Caldwell-Luc手术治疗放射性鼻窦炎更具优势.

    作者:张学辉;肖平;刘华盛;李义煜;黄健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生脉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0例分析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近2年来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生脉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注射液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显效41例,有效8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 生脉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显著提高疗效.特别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伴有血压较低者.

    作者:哈尼克孜·玉素甫;何成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