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及STERIS低温快速灭菌器在内镜灭菌应用的比较

罗碧珊;刘衍民

关键词:内镜, 灭菌器, 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及STERIS低温快速灭菌器在内镜手术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内镜器械分成两组分别放置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和STERIS低温快速灭菌器进行灭菌;对灭菌后的内镜器械随机抽取120件做细菌学监测,每周生物学监测一次及阳性对照一次.结果 120次细菌学监测和55次生物学监测,均无细菌生长,灭菌率100%,而55次生物学阳性对照组均为有菌生长.结论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嚣环保、安全、低温、快速、灭菌可靠、节省费用,运用范围广,适用于不耐湿内镜器械的灭菌;STERIS低温快速灭菌器有高效、省时、省力、操作简单、无毒无害能有效灭菌等优点,适用于耐湿内镜器械的灭菌,二者结合运用可有效地满足医院对内镜器械的灭菌和满足连台手术的需要,令连台手术时间缩短,提高医院贵重内镜的使用率.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6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治疗的依从性、血糖值比较,p<0.01;痰菌阴转、胸片病灶转归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韵;刘根娥;周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纯钛表面酸处理对钛-瓷结合强度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纯钛表面应用不同酸性溶液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备25mm×3mm×0.5mm的纯钛试件40个,随机分为4组.以对照组作为参照,另三组分别采用不同酸性溶液处理后上瓷,用电子万能测试机测试结合强度的变化,确定不同酸性溶液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 HCL组、HF组与对照组比较并不能提高钛-瓷结合强度(P>0.05);而HNO3组与对照组比较可以明显提高钛-瓷结合强度(P<0.05).结论 纯钛表面用35% HNO3-5%HF的酸性溶液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钛-瓷之间的结合强度.

    作者:王雅洁;罗晓晋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分级护理巡视时间对患者安全管理的影响探讨

    目的 了解分级护理巡视时间对患者安全管理的影响,以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肝病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施分级护理制度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实施新的分级护理巡视时间,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护理质量得到了保障,护患关系进一步提高.结论 实施新的分级护理巡视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安全管理.

    作者:徐坤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无痛可控性纤维支气管镜诊治术40例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与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全麻组40例)和B组(局麻组38例);A组静脉缓慢推注舒芬太尼0.5-0.8μg/kg(多40μg),丙泊酚1- 1.5mg/kg,琥珀胆碱1- 1.5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下颌松弛后置入喉罩开始操作;B组予2%利多卡因5ml喷喉进行检查.分别观察两组术前(T0)、镜入声门(T1)、术中(T2、术毕(T3)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麻醉后患者能安静、无痛苦接受检查,不良反应没有或很少,术后感觉舒适,无任何痛苦经历的记忆;与术前比,血氧饱和度无变化,血压、心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在安全范围内.B组不适反应较重,与A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琥珀胆碱麻醉下置喉罩行纤支镜检查与治疗,效果好、可控性强、主动供氧使全程操作血氧饱和度保持在高值,并发症少,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赵春海;张晓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67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及护理配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67例院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取坐位,通畅气道,建立静脉通路,护理配合,安全转运.结果 除1例现场死亡外,余66例患者经院前急救及有效的护理配合均安全转送医院继续治疗.结论 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及护理配合,在院前急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静萍;林国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结肠黑变病28例临床内镜分析

    目的 探讨结肠黑变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扬中市中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2008年6月-2011年8月经结肠镜检查、病理确诊的28例结肠黑变病病例资料.结果 结肠镜检查19283例,其中结肠黑变病28例.25例有便秘史,24例有服用蒽醌类药物史.合并结肠息肉5例,来发现癌变.结论 结肠黑变病与细胞凋亡有关,便秘及服用药物蒽醌类是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可伴发息肉,早期诊治是预防其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手段.

    作者:聂道鸿;张伟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2005-2009年兴安盟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目的 了解兴安盟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对死亡原因、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找出工作的薄弱环节,明确保健工作重点,提高保健服务质量.为提出和制定改善儿童保健服务的卫生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2005年-2009年兴安盟5岁以下儿童进行死亡监测,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兴安盟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有逐年下降趋势,5年期间,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为: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先心病、神经管畸形(其他先天异常)、肺炎等.结论 通过5年监测,兴安盟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呈下降趋势.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为近年来儿童死亡的第一、二位.提示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对基层妇幼保健人员新生儿窒息复苏适宜技术培训技术,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有力措施.

    作者:王秀荣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兔晶状体前囊膜为角膜缘干细胞培养载体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兔晶状体前囊膜作为干细胞移植载体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的潜在用途.方法 用组织块培养法将兔角膜缘干细胞分别种植于兔晶状体前囊膜上(分为同种自体种植和同种异体种植组)和同种自体兔角膜基质上,采用细胞计数和台盼蓝染色鉴定细胞活力,分别于种植的第2、4、8和12d观察在其上的生长情况.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表示,采用SPSS13.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晶状体前囊膜自体组和异体组角膜缘干细胞计数和细胞活力检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自体组和异体组与基质组对比时发现,除自体组第8d(P=0.000)和异体组的第2d(P=0.02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外,余各d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兔晶状体前囊膜可作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载体.

    作者:赵博;马蕾;黄晓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影响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脑挫裂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改变情况,观察生命体征的改变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腔和鼻腔分泌物;患者充分吸氧,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等;预防并发症护理及给予营养支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WSE)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MMSE评分分别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MMSE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杨学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糖尿病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础及临床治疗前沿知识分析

    目的 制成糖尿病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及治疗前沿知识教学多媒体文本,为医学检验专业大学生及地区学术会议提供支持.方法 以卫生部规划教材结合文献制成多媒体教学文本.结果 对照教材认真讲课、与按照本文转换为多媒体讲课比较,大学生听课问卷调查满意率分别为65%、95%.结论 本文多媒体教学可提高大学生听课满意率30%.

    作者:段如春;赵翠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护理本科生毕业前临床能力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护理本科生毕业前临床能力的调查分析,找出临床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对策,为护理教育者完善教学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自评量表对我校实习结束的128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总体表现令人满意,基本达到了培养目标,但是各项临床能力体现不平衡,其中职业心理素质得分高,临床科研能力得分低,护理本科生的临床能力需进一步提高.结论 良好的临床能力是能够胜任未来临床工作的坚实基础,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护生临床能力中的不足,对完善教学计划,提高护生整体临床能力的水平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晶晶;孙建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IABP支持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20例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ntra 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IABP)支持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PCI治疗,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0例患者中18例(90%)直接PCI操作成功,IABP持续12-230h,余2例(10%)失败,继续药物治疗,无术中死亡.15例病情稳定出院,住院时间8-50d,住院期间死亡5例,包括2例直接PCI失败患者,均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结论 IABP支持下的急诊介入治疗能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生存率,疗效显著.

    作者:张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外科学无菌技术教学的改革体会

    目的 加强学生无菌观念培养.方法 通过建立模拟手术室、动物实验、实验室开放、技能竞赛等反复强化无菌术的学习,对比改革前后考核成绩.结果 改革后的无菌技术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结论 医学生在校期间只有通过模拟手术室、动物实验、实验室开放、实习前强化训练、技能竞赛等环节反复强化才能很好地培养和掌握外科无菌技术.

    作者:胡吉富;刘茂希;杨立;王宁;李绍波;杨继武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异甘草酸镁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治疗作用

    目的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主要死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ons syndrome,SIRS)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h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其中肝损害是SAP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实验通过测定大鼠SAP模型血清中TNF-α、AST、ALT含量,以及观察胰腺、肝脏组织病理图片,研究异甘草酸镁在SAP中对肝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胰腺炎组及治疗组.假手术组开腹后仅扰动胰腺组织,胰腺炎组通过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的方法建成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治疗组于腹腔内注射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酶标仪及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清TNF-α、ALT、AST的水平.结果 胰腺炎组大鼠血清中TNF-α、ALT和AST浓度均较假手术组大鼠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鼠的TNF-α、ALT和AST浓度均较胰腺炎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在SAP肝损害具有治疗作用.SAP时应用异甘草酸镁可减轻肝脏、胰腺病变的程度,提高该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卢蕾;赵瑛;常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3例鼻咽癌患者PICC并发颈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通过对3例鼻咽癌患者PICC合并颈内静脉血栓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探索有效解决相应问题的护理对策,希望给鼻咽癌专科护士对相应患者提供一定的启迪和借鉴.

    作者:黄秋妹;龙碧霄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我院16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住院病案分析

    目的 探讨脑血管意外病因、临床特点及其发病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6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病因、临床特点.结果 160例患者中,脑出血83例(51.8%),脑梗死71例(44.37%),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3.7%).治愈58例,好转79例,无效13例,死亡18例.病因前三位依次为高血压(78.75%)、动脉硬化(131%)、脑血管畸形9例(5.6%).结论 高血压、动脉硬化是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原因,及早对脑血管意外的病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酗酒等的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勤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血管性认知障碍动物模型的探索

    目的 探索建立血管性认知障碍动物模型.方法 分别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和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结合降压改良法建立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模型,比较两种造模方法大鼠的存活率,并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模型大鼠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改良组存活率(73.33%)与2VO组存活率(46.67%)比较,差异显著(P<0 05).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2VO组和改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原平台区域次数明显减少(P<0.05).2VO组与改良组比较,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原平台区域次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结合降压改良法是较理想的血管性认知障碍动物模型.

    作者:沈双宏;沈晓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急性中耳炎致海绵窦血栓形成1例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脑静脉回流受阻的一组血管疾病,海绵窦血栓形成作为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一种独立类型,仅占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5.5%.此类疾病的特点为病因复杂,发病形式多样,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头疼是常见症状,往往早期诊断困难,容易漏诊误诊.为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海绵窦血栓形成的病例进行总结,报告如下:患者,女性,26岁,未婚,未育,因右耳流脓,高热、头痛3d入院.

    作者:侯丽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心理治疗体会

    本文总结了编者多年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治疗的经验、教训,指出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理、心理特点进行治疗及护理工作,并指出心理治疗的重要性.旨在探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佳、治疗护理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维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浅谈比喻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病理生理学内容复杂难懂,机制不清.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比喻教学法,使抽象知识具体化,使枯燥知识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师婷;宋维芳;高胜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