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博;马蕾;黄晓梅
目的 寻找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有效药物.方法 用金腰带与甲钴胺对比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10例治疗前后截瘫指数差总和32,起效时间总和46h;对照组10例治疗前后截瘫指数差总和18,起效时间总和292h.与对照组对比,患者治疗前后截瘫指数差、起效时间均有明显差异.
作者:许争光;杨峻;李晓松;刘江华;沈云峰;杨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全瓷和金属内冠对套筒冠义齿固位力的影响.方法 制作标准试件10个,纯钛-纯钛组和全瓷-纯钛组各5个,循环摘戴后测试内外冠之间的固位力值.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ε检验.结果 全瓷-纯钛组比纯钛-纯钛组固位力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内冠材料的性能与套筒冠义齿固位力密切相关,且全瓷内冠更能提供长期持久的固位力.
作者:王晶;罗晓晋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及护理配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67例院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取坐位,通畅气道,建立静脉通路,护理配合,安全转运.结果 除1例现场死亡外,余66例患者经院前急救及有效的护理配合均安全转送医院继续治疗.结论 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及护理配合,在院前急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静萍;林国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佳药物方法,减少因化疗引起的静脉炎的产生.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9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2%利多卡因联合25%硫酸镁湿敷局部,对照组采用25%硫酸镁溶液湿敷局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及出现静脉炎的轻重度.结果观察组化疗性静脉是的发生率为15.38%,对照组的发生率为45.65%,对照组Ⅰ度、Ⅱ度静脉炎例数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利多卡因联合25%硫酸镁可有效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并减轻化疗性静脉是的程度.
作者:傅张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ntra 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IABP)支持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PCI治疗,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0例患者中18例(90%)直接PCI操作成功,IABP持续12-230h,余2例(10%)失败,继续药物治疗,无术中死亡.15例病情稳定出院,住院时间8-50d,住院期间死亡5例,包括2例直接PCI失败患者,均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结论 IABP支持下的急诊介入治疗能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生存率,疗效显著.
作者:张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CAG方案)联合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 Ⅱ(MDS-RAEB Ⅱ)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CAG+亚砷酸+维甲酸治疗MDS-RAEBⅡ15例,15例患者中6例2疗程后达CR(40.0%),6例达PR(40.0%),总有效率为80.0%.1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其余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GAG方案联合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治疗MDS-RAEB-Ⅱ,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党惠兵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为医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为护士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激励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方法 患者方面从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三个方面加强实施;医生方面从佳助手、完善制度、建立流程方面实施.结果 通过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患者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结论 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护理,为手术医生提供高品质的配合,终达到患者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
作者:朱航;严玉琼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手术室是医院血源性感染的高危科室,其环境洁净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及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及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为了避免血源性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保持手术室的环境洁净显得至关重要.现将常见的血源性污染原因及保洁对策介绍如下.1 原因分析1.1 麻醉医生侵入性操作流程不当术前腰椎穿刺麻醉、颈丛穿刺麻醉、深静脉穿刺置管补液等,其穿刺点渗血处理不当或麻醉医生侵入性操作后手套未及时更换,血液会触及周围环境.
作者:李莲英;左育涛;羽云燕;刘燕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与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全麻组40例)和B组(局麻组38例);A组静脉缓慢推注舒芬太尼0.5-0.8μg/kg(多40μg),丙泊酚1- 1.5mg/kg,琥珀胆碱1- 1.5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下颌松弛后置入喉罩开始操作;B组予2%利多卡因5ml喷喉进行检查.分别观察两组术前(T0)、镜入声门(T1)、术中(T2、术毕(T3)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麻醉后患者能安静、无痛苦接受检查,不良反应没有或很少,术后感觉舒适,无任何痛苦经历的记忆;与术前比,血氧饱和度无变化,血压、心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在安全范围内.B组不适反应较重,与A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琥珀胆碱麻醉下置喉罩行纤支镜检查与治疗,效果好、可控性强、主动供氧使全程操作血氧饱和度保持在高值,并发症少,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赵春海;张晓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8岁,农民,于2011年7月22日以“腹部疼痛10d”为主诉入院.患者于人院10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腹痛,初始程度轻,后持续阵发性加重,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无腹泻、不发热.曾在当地医院进行抗感染治疗,效果差.来院查体,患者右腹部存在压痛及反跳痛,叩诊呈鼓音,彩超示腹腔有积液.门诊以“妊娠合并阑尾炎,急性腹膜炎”为初步诊断收入我科.人科查体:T 36.9℃,P88次/min,R20次/min,BP 100/60mmHg,急性痛苦病容,强迫体位.急诊行全麻下开腹阑尾切除术,术中见盲肠及升结肠高度扩张,直径8cm.结肠壁变薄、弹性差,轻触即破,有较多粪便流人右下腹,立即进行了抽吸清理.手术切除了包括回肠末段约10cm,盲肠、阑尾及升结肠约20cm长的一段肠管,并于右下腹壁造一瘘口,将回肠末端与之相连,形成人工肛门.
作者:李凤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对130例慢性腹泻患者治疗用药情况的统计,回顾性的对该群体患者治疗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130例以慢性腹泻为第一就诊疾病,就诊次数在6次以上、治疗时间在6周以上的患者,对治疗所使用药物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13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都使用了中药,84例中西药联合应用.结论 临床慢性腹泻患者接受中药治疗率高.
作者:许山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胰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声像图特征及分析漏误诊原因.方法 对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的61例胰腺癌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例胰腺癌,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85.3%(52/61),胰腺癌早期得到诊治病例较少,所占比率8%.结论 超声对中晚期胰腺癌的诊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对早期胰腺癌的诊断有一定难度,主要受患者就诊时间早晚、肿瘤生长位置、胃肠道气体干扰、患者体格肥胖、仪器分辨率及超声医生经验等多种因素制约,早期病例检出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秦卫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观察依托咪酯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perfusion,I/R)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的影响,探讨依托咪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机制及依托咪酯脑保护的适宜剂量.方法成年健康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依托咪酯后处理1,2,3组(Eto1,2,3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依托咪酯).除Sham组外,其他组夹闭双侧颈总动脉脑缺血造型,缺血20min后给予相应处理并恢复血流,24h后处死动物取脑组织测定其MDA含量以及SOD活性,并取脑组织视交叉平面在HE染色下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MDA含量显著增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均<0.05);与I/R 组比较,Eto1,2,3组可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P均<0.05);Eto3组与Eto1、2组比较,MDA含量增高、SOD活性降低(P均<0.05).结论 依托咪酯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自由基有关,Eto1、2组的脑保护作用强于Eto3组.
作者:王跃敏;曹定睿;续彩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制成糖尿病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及治疗前沿知识教学多媒体文本,为医学检验专业大学生及地区学术会议提供支持.方法 以卫生部规划教材结合文献制成多媒体教学文本.结果 对照教材认真讲课、与按照本文转换为多媒体讲课比较,大学生听课问卷调查满意率分别为65%、95%.结论 本文多媒体教学可提高大学生听课满意率30%.
作者:段如春;赵翠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加强学生无菌观念培养.方法 通过建立模拟手术室、动物实验、实验室开放、技能竞赛等反复强化无菌术的学习,对比改革前后考核成绩.结果 改革后的无菌技术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结论 医学生在校期间只有通过模拟手术室、动物实验、实验室开放、实习前强化训练、技能竞赛等环节反复强化才能很好地培养和掌握外科无菌技术.
作者:胡吉富;刘茂希;杨立;王宁;李绍波;杨继武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讨论超声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方法,提高产前诊断率.方法 回顾分析、讨论46例经产前诊断为室间隔缺损的胎儿的超声资料.对受检胎儿进行各切面的心脏探查,观察并测量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及大小,血流分流情况.结果 46例胎儿中,其中18例合并其他畸形者均经引产尸检证实,21例产后超声证实为单纯室间隔缺损,5例电话随诊证实,2例随诊失败.结论 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较小的室间隔缺损.较大的室间隔缺损可在四腔心切面观察到“断端回声增强”的“火柴梗”征,这是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一个重要佐证.
作者:李一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利普刀是将超高频电磁波强大的能量聚焦于病变处导致蛋白变性及病变组织细胞不可逆性坏死,促进组织重建,改善微循环,从而达到消除炎症,修复宫颈,不损伤其他组织.治疗72例,随访65例,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术后1-24个月).结果 术后2个月宫颈糜烂一次性治愈率达98.4%,83.7%宫颈恢复正常.15例随访2年无糜烂复发.平均手术时间9min,术中出血2 5ml,10%患者脱痂出血少于月经量.结论 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治愈率高,操作安全、简便,不易复发,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张秀丽;孙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用于妇科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行宫腔镜手术妇科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组(A组,n=30),异丙酚组(B组,n=30).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2min(T1)、扩宫颈时(T2)、术毕(T3)、清醒后5min(T4)时MAP、SpO2,HR,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呼吸抑制的发生例数、术后疼痛的程度和异丙酚的用量.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前MAP、HR、Sp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1时与T0时比较MAP、HR、SpO2下降,MAP、HR有显著性差异(P<0.05),SpO2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各时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呼吸抑制例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丙泊酚用量和术后疼痛的例数,B组大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地佐辛与异丙酚复合麻醉在妇科宫腔镜手术中效果满意,适宜应用.
作者:吴江燕;程高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及STERIS低温快速灭菌器在内镜手术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内镜器械分成两组分别放置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和STERIS低温快速灭菌器进行灭菌;对灭菌后的内镜器械随机抽取120件做细菌学监测,每周生物学监测一次及阳性对照一次.结果 120次细菌学监测和55次生物学监测,均无细菌生长,灭菌率100%,而55次生物学阳性对照组均为有菌生长.结论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嚣环保、安全、低温、快速、灭菌可靠、节省费用,运用范围广,适用于不耐湿内镜器械的灭菌;STERIS低温快速灭菌器有高效、省时、省力、操作简单、无毒无害能有效灭菌等优点,适用于耐湿内镜器械的灭菌,二者结合运用可有效地满足医院对内镜器械的灭菌和满足连台手术的需要,令连台手术时间缩短,提高医院贵重内镜的使用率.
作者:罗碧珊;刘衍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脑挫裂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改变情况,观察生命体征的改变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腔和鼻腔分泌物;患者充分吸氧,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等;预防并发症护理及给予营养支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WSE)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MMSE评分分别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MMSE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杨学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