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丽艳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日益延长,高血压病患病率也逐年增加.老年高血压是导致老年人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衰竭等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老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40.4%,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49-57%,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达65.5%[2].为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必须提高社区老人抗高血压治疗依从性,以促进健康老龄化.
作者:张香兰;杨玉琴;上官兰月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及STERIS低温快速灭菌器在内镜手术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内镜器械分成两组分别放置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和STERIS低温快速灭菌器进行灭菌;对灭菌后的内镜器械随机抽取120件做细菌学监测,每周生物学监测一次及阳性对照一次.结果 120次细菌学监测和55次生物学监测,均无细菌生长,灭菌率100%,而55次生物学阳性对照组均为有菌生长.结论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嚣环保、安全、低温、快速、灭菌可靠、节省费用,运用范围广,适用于不耐湿内镜器械的灭菌;STERIS低温快速灭菌器有高效、省时、省力、操作简单、无毒无害能有效灭菌等优点,适用于耐湿内镜器械的灭菌,二者结合运用可有效地满足医院对内镜器械的灭菌和满足连台手术的需要,令连台手术时间缩短,提高医院贵重内镜的使用率.
作者:罗碧珊;刘衍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脑静脉回流受阻的一组血管疾病,海绵窦血栓形成作为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一种独立类型,仅占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5.5%.此类疾病的特点为病因复杂,发病形式多样,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头疼是常见症状,往往早期诊断困难,容易漏诊误诊.为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海绵窦血栓形成的病例进行总结,报告如下:患者,女性,26岁,未婚,未育,因右耳流脓,高热、头痛3d入院.
作者:侯丽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鸟司他丁对脂多糖诱导大鼠肺细胞凋亡作用影响.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n=10),脂多糖组(B组,n=10,LPS),脂多糖加鸟司他丁(UTI)组(C组,n=10).8h后处死大鼠,凋亡细胞的检测使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技术(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EL),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肺组织Bcl- 2、Bax,观察各组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病理学改变与A组、C组比较,B组肺组织有更多白细胞浸润和肺泡壁结构的破坏;与C组比较,B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与B组比较,C组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cl-2显著增高.结论 乌司他丁对脓毒血症大鼠肺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调控基因Bcl-2和Bax的不同表达来发挥作用.
作者:张勇刚;王东;单艳华;赵兵;张华茹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兔晶状体前囊膜作为干细胞移植载体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的潜在用途.方法 用组织块培养法将兔角膜缘干细胞分别种植于兔晶状体前囊膜上(分为同种自体种植和同种异体种植组)和同种自体兔角膜基质上,采用细胞计数和台盼蓝染色鉴定细胞活力,分别于种植的第2、4、8和12d观察在其上的生长情况.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表示,采用SPSS13.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晶状体前囊膜自体组和异体组角膜缘干细胞计数和细胞活力检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自体组和异体组与基质组对比时发现,除自体组第8d(P=0.000)和异体组的第2d(P=0.02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外,余各d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兔晶状体前囊膜可作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载体.
作者:赵博;马蕾;黄晓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纯钛表面应用不同酸性溶液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备25mm×3mm×0.5mm的纯钛试件40个,随机分为4组.以对照组作为参照,另三组分别采用不同酸性溶液处理后上瓷,用电子万能测试机测试结合强度的变化,确定不同酸性溶液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 HCL组、HF组与对照组比较并不能提高钛-瓷结合强度(P>0.05);而HNO3组与对照组比较可以明显提高钛-瓷结合强度(P<0.05).结论 纯钛表面用35% HNO3-5%HF的酸性溶液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钛-瓷之间的结合强度.
作者:王雅洁;罗晓晋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胰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声像图特征及分析漏误诊原因.方法 对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的61例胰腺癌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例胰腺癌,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85.3%(52/61),胰腺癌早期得到诊治病例较少,所占比率8%.结论 超声对中晚期胰腺癌的诊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对早期胰腺癌的诊断有一定难度,主要受患者就诊时间早晚、肿瘤生长位置、胃肠道气体干扰、患者体格肥胖、仪器分辨率及超声医生经验等多种因素制约,早期病例检出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秦卫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本例患者在静脉滴注表柔比星的过程中发生外渗,而表柔比星是细胞毒性发泡剂化疗药,对血管有一定的刺激性,外渗到皮下组织,可引起局部皮肤组织炎性反应及组织的溃疡坏死.我们根据药物外渗情况对患者进行了及时的封闭治疗及护理干预,将危害降到了低程度.
作者:邱海珍;黄爱玲;廖伟玲;曹帼萍;吴明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对130例慢性腹泻患者治疗用药情况的统计,回顾性的对该群体患者治疗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130例以慢性腹泻为第一就诊疾病,就诊次数在6次以上、治疗时间在6周以上的患者,对治疗所使用药物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13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都使用了中药,84例中西药联合应用.结论 临床慢性腹泻患者接受中药治疗率高.
作者:许山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脑梗塞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120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97例,占脑梗塞患者的80.8%.其中有高血压、糖尿病史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分别为74.7%和76.9%.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塞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是脑梗塞的高危人群,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血管有无粥样硬化,对脑梗塞的发生有积极地预防作用.
作者:张颖;王良;丁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本文报告了42例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观察及护理.通过精心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何琪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评价非创伤性充填技术(ART)治疗儿童乳磨牙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78名4-6岁儿童,累计患龋病的乳磨牙共310颗,试验组采用ART方法完成对152颗患牙的窝洞制备;对照组对象使用高速旋转器械完成对158颗患牙的窝洞制备,充填材料均采用Ketac molar玻璃离子.对比观察两组充填后半年、1年、2年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充填治疗后各时间段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RT方法能够代替传统方法治疗儿童乳磨牙龋病.
作者:杨亚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及护理配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67例院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取坐位,通畅气道,建立静脉通路,护理配合,安全转运.结果 除1例现场死亡外,余66例患者经院前急救及有效的护理配合均安全转送医院继续治疗.结论 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及护理配合,在院前急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静萍;林国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百姓就医需求的提高,临床医生、护士的语言表达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心理掌握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就对毕业实习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如何在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既具有高智商,又具有高情商,既具有驾驭医疗、护理技术的能力,又具有驾驭医患关系的能力,是毕业实习教学当中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新问题.
作者:徐于玲;林松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本文总结了编者多年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治疗的经验、教训,指出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理、心理特点进行治疗及护理工作,并指出心理治疗的重要性.旨在探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佳、治疗护理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维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病理生理学内容复杂难懂,机制不清.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比喻教学法,使抽象知识具体化,使枯燥知识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师婷;宋维芳;高胜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制成HCG测定的临床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多媒体文本,为在校大学生及区域检验专业学术会议提供支持.方法 以卫生部规划教材结合文献制成多媒体教学文本.结果 对照教材讲课、与按照本文转换为多媒体讲课比较,大学生听课问卷调查满意率分别为65%、95%.结论 多媒体文本教学可提高大学生听课满意率30%.
作者:赵翠红;段如春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分级护理巡视时间对患者安全管理的影响,以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肝病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施分级护理制度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实施新的分级护理巡视时间,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护理质量得到了保障,护患关系进一步提高.结论 实施新的分级护理巡视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安全管理.
作者:徐坤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南阳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特点及分析与ROP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参照卫生部指定的ROP筛查标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将胎龄≤36周或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作为筛查的范围,收集2006年5月-2010年12月行间接眼底镜并借助巩膜压迫器眼底检查的早产儿220例的筛查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0例早产儿中ROP患儿36例,检出率为16.36%;接受筛查的早产儿孕周越短,ROP发生率越高,3组不同孕周早产儿RO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P的发生率随患儿出生时体重的下降而升高,将4组不同体重早产儿的ROP发生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吸氧时间越长、吸氧浓度越高患儿ROP的发生率越高.结论 南阳地区ROP检出率与国内其他地区报道的数据相近.早产、低体重及吸氧是早产儿发生ROP的重要危险因素,对早产儿尽早行眼底检查是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ROP的关键.
作者:齐险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血清中TNF α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和电针治疗组.3组按再灌注时间3h、24h、72h的时间点抽血,检测血清TNF-α含量.结果 大鼠再灌注3h后,血清TNF-α含量达到峰值,在24h、72hTNF-α含量维持较高水平,与假手术组、电针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治疗组与缺血再灌注组进行比较,再灌注3h、24h和72h后大鼠血清TNF-α含量下降,两组各时间点分别对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电针治疗能够拮抗TNF-α生成,使炎症反应程度和脑组织损伤程度减轻.
作者:佟欣;刘丹丹;卫彦;寇吉友;杨添淞;乔立达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