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案例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效果比较

杨再兰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妇产科护理学, 教学
摘要: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提高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的效果,以提高护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掌握妇产科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 将护理学生360人(6个班)分为两组(每组3个班),实验组180人(3个班),对照组180人(3个班),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传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对两组学生课堂上主动分析案例的能力、课堂注意力、书本知识掌握程度及考试成绩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效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案例教学法能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实习护生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

    探讨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对实习护生279人,分析她们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安全隐患,并从加强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干预对策.通过有效的对策干预,进一步规范了护理实习生操作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孙爱玲;肖晓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309例高脂血症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与年龄和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 生化法检测309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高脂血症患者中51~60岁为高发阶段,而在高脂血症并发相关疾病中糖尿病居首位.结论 控制血脂、治疗和控制糖尿病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十分重要.

    作者:王端可;张丽妍;张强;治桂茹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血浆置换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衰竭临床研究

    乙肝肝衰竭治疗一直不理想,本文通过对38例乙肝肝衰竭病人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研究,认为乙肝肝衰竭的早中期患者内科综合疗法联合抗病毒治疗,并及时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能明显缓解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液中的病毒栽量,缩短治疗时间,降低费用,因此,联合应用恩替卡韦及血浆置换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值得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郭虹;谢礼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BIM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内皮祖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计前凋亡因子Bim是否参与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内皮祖细胞(EPCs)调亡及其机制.方法 采集人脐静脉血,用6%羟乙基淀粉沉降和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提取脐血中单个核细胞.培养7d,采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化法鉴定EPCs.AngⅡ诱导EPCs凋亡,加入AT受体拮抗剂1h后即刻加入AngⅡ.实验分为对照组、AngⅡ组和AngⅡ+AT受体拮抗刺组.24h后检测EPCs凋亡率,KT-PCK法分析各组BimmKNA的表达.结果 一定剂量AngⅡ可诱导EPCs凋亡,通过AT受体拮抗剂的阻断可降低EPCs凋亡率,KT-PCK显示BimmRNA在对照组中低表达,AngⅡ组表达高,AngⅡ+AT受体拮抗剂组中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其表达变化趋势与EPCs凋亡率变化一致.结论 AngⅡ可诱导EPCs凋亡,BLM参与并促进了EPCs的凋亡.

    作者:潘伟力;沈小梅;吴志莲;杜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ADMA对人单核/巨噬细胞MCP-1及LOX-1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单核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过程中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植物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的影响,探讨ADMA在单核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用ADMA、ADMA及L-精氨酸孵育单核细胞48h,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清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测定细胞中植物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的蛋白表达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植物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mRNA的表达.结果 ADMA能够促进单核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分泌(p<0.01),以及上调单核/巨噬细胞中植物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蛋白的表达(P<0.05),增加单核/巨噬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P<0.01)及植物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mRNA的表达(p<0.05),而L-精氨酸能抑制ADMA的作用(p<0.05).结论 ADMA能够增加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转化过程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植物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的表达,并且这种作用能被L-精氨酸所抑制.

    作者:刘杰英;王庸晋;王金胜;崔璐华;王治平;李启富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基于MRI的人体指骨间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分析

    目的 利用人指骨间关节的磁共振成像(MRI)数据,建立正常人指骨间关节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对指骨间关节的生物力学变化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利用MRI对健康男性左手扫描,分别得到横切面与纵切面的层厚为1.5mm的不间断连续横断位与矢状位MRI图像.将图像导出并刻录存盘为DICOM格式文件.并利用Mimics 10.0软件,建立基于MRI图像数据的指骨间关节三维模型.然后使用Geomxgic Studio 8软件对模型进一步处理,包括光顺与打磨,存成IGES格式的三维几何模型.后将模型导入ANSYS11.0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和力学分析.结果 本文基于医学图像建立了与解剖结构非常接近的手指骨间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指骨间关节的受力情况,并对各种数据进行初步研究,为进一步指骨间关节的研究奠定基础.结论 ①根据MRl图像数据建立的三维模型,比CT扫描数据建立的模型更接近于真实解剖结构;②根据MRI图像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静力模型,能很好地分析指骨间关节的应力情况;③为进一步进行指骨间关节生物力学分析提供了方法 与平台.

    作者:贺昆;张永红;牛金亮;田有勇;许钰;庄水龙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重视微量白蛋白尿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临床实践表明,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是心血管疾病(CVD)的高危人群,二者关系极为密切.大部分CKD患者在没有进入肾脏替代治疗(RRT)前就已死亡,其中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CVD).因此应努力在CKD患者中寻找既可以高度预测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又可以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来延缓慢性肾脏病和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微量白蛋白尿(MAU)是反映肾脏损伤、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指标,对判断疾病发生、发展、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大量研究发现,无论是糖尿病、高血压或是普通人群,MAU的存在即预示着心血管事件发生及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减少MAU的排泄可以起到保护肾脏及心脏的双重作用.

    作者:宋旸;李娜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放置宫喜IUD和MuIUD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宫喜IUD和MuIUD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放置宫喜IUD及MuIUD的已婚育龄妇女4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放置宫喜IUD200例及MuIUD200例并进行12个月随访观察.结果 宫喜IUD组因症取出率、月经增多、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明显低于MuIUD,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宫喜IUD与MuIUD于妇女避孕方面,宫喜IUD更具可接受性.

    作者:李红玉;冼坚;李玉燕;刘小静;廖敏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维生素C与维生素K3联合作用于人膀胱癌T24细胞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维生素C与维生素K3联合用药能否诱导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发生凋亡及机制.方法 (1)用噻唑蓝(MTT)法筛选出维生素C作用于T24细胞72h后的佳作用浓度.(2)用该佳浓度下的VC联合不同浓度的VK3(1,2.5,5,10μM),筛选出作用72h后的佳联合用药浓度.(3)分组并培养各组细胞:空白对照组,佳浓度的维生素C作用组,佳浓度的联合用药组.(4)用碘化丙啶(PI)流式细胞术观察上述三组的细胞凋亡情况,通过流式软件FACS分析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1)以MTT法筛选出单用维生素C作用72h后的佳药物浓度为1000μM,(2)以MTT法筛选出浓度为该浓度维生素C与不同浓度的VK3联用时,VK3的佳药物浓度为10μM.(3)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表明:10μMVK3+1000μMVC联用组与1000μMVC组相比,可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p<0.05).(4)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示:VC+K3可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集中于S期(P<0.05).结论 维生素K3与维生素C联合用药可增强诱导人膀胱癌T24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维生素C阻滞T24细胞周期于S期有关.

    作者:王康;刘俊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分娩结局,指导在基层医院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我院2007年~2009年578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成功率42.1%,与文献报道的60~80%不同.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感染率较阴道分娩增加,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需要加强在基层医院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宣传与监护,提倡开展子宫下段剖宫产.

    作者:骆勤红;成娟;张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焦虑症患者生存质量评估与护理

    目的 通过调查焦虑症患者心理状态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门诊焦虑症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调查2008年3月~2009年6月在本院心理科门诊就诊的焦虑症初诊患者106例,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100)对此类患者进行生存质量测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状态的评定.结果 焦虑症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100)测评结果 示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及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评分低于常模(p<0.05);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症状均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p<0.01).结论 焦虑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人群,其生存质量亦低于一般人群,早期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作者:姚建玲;王艳明;张惠云;汤姿英;李永坤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前外侧小切口治疗肱骨髁上骨折32例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前外侧小切口治疗Gartland 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适应症及优点.方法 使用上臂下段前外侧切口,经肱二头肌、肱肌间隙显露骨折端.复位后经肱骨外髁下缘平行穿入克氏针固定.术后3~4周去除石膏外固定,4~6周拔除克氏针.结果 本组32例患儿均获得随访,无1例发生Volkmann挛缩及尺神经损伤;关节功能评定:优30例(93.8%),良2例(6.2%).结论 前外侧小切口治疗Gartland 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作者:康晓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PLIF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53例腰椎滑脱疗效报告

    目的 探讨PLIF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3年11月~2008年11月对53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PLIF加后外侧植骨融合进行治疗,分析滑脱椎体复位率、植骨融合率及手术疗效.结果 PLIF加后外侧植骨融合确切,复位率为96.4%,椎体间植骨融合率为98.1%,采用JOA疗效标准其疗效优良率.结论 PLIF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复位成功率高、固定牢靠、植骨融合率高、减压彻底、临床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王智;马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的临床观察

    采用圆锥形套筒冠修复各类复杂牙列缺损,特别是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患者,能控制病情,恢复较理想的功能.本文阐述了圆锥形套筒冠在制作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制作方法 .

    作者:宓勇;尹静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9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二甲双胍片500ng/次,2次/d.治疗3个月之后,观察患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血糖(2hBG)、餐后2h胰岛素(2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体重指数(BMI)等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二甲双胍显著降低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TC、TG、LDL-C和体重指数,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量(FIDL-C)(p<0.01).结论 二甲双胍是较好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

    作者:曾慧明;赵建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药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1例报告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13岁,以双足麻木、无力1月,加重8d为主诉入院.患者1个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双足麻木,1周后加重伴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渐感双小腿后部持续性钝痛、酸困不适,且发现全身皮肤渐呈棕褐色,皮肤干燥、脱屑,双足底皮肤呈暗红色,有散在水泡,皮肤角化、裂纹.

    作者:刘淑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联合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131I、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方法 对30例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或次全切术,术后采用131I清除剩余甲状腺组织,并结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随访观察.结果 30例患者均存活,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采用手术联合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获得明显效果.

    作者:郭迅;裴明祥;邱福轩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蛇床子中总香豆素的研究

    目的 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蛇床子中总香豆素的含量.方法 以欧前胡素为标准品,进行了测定波长选择试验、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和回收率实验.结果 选择286nm作为测定波长,标准曲线回归方程A=19.98C+0.0345(R2=0.9994),说明欧前胡素在0.01mg/mL~0.06mg/mL内线性良好;重复性试验RSD1.90%;精密度试验RSD0.28%;稳定性试验RSD1.04%;平均回收率99.35%,KSD1.04%;试验结果 准确、灵敏.结论 本测定方法 灵敏度高、可操作性强.

    作者:杨秀成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喉罩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

    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通气工具,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麻醉中进行气道管理,它比气管插管操作简单、损伤小、成功率高,比面罩通气更稳定、更有效,其对上呼吸道畸形的新生儿复苏有独特的作用,但也存在胃液反流、误吸等局限性.本文主要就喉罩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应用与气管插管和面罩相比的优势、喉罩的绝对适应症及其局限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刘芬;李桂晨;刘思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甲亢危象合并严重肝损害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简称:甲亢合并肝损害)比较常见,其临床确诊包括3个重要条件:①患者通过放射线碘及血清甲功检查,诊断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②有肝功损害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清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和r-谷氨酰转肽酶,至少有1项升高,腹部B超胆道无异常,心脏超声排除心功能衰竭;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肉芽肿性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外更阻性黄胆及他肝功受损的疾病.③甲亢病情稳定后,肝功能也随之逐渐恢复.

    作者:秦晓波;胡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