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伸性护理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怀孕的影响

徐佳

关键词:延伸性护理, 卵巢囊肿手术, 术后心理, 怀孕
摘要:目的 探讨延伸性护理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怀孕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4年2~6月收治的100例卵巢囊肿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出院后不进行干预,观察组出院后给予延伸性护理,比较两组出院后的心理状态、应对方式、治疗依从性及怀孕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时的HAMD、HAMA、屈服、回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遵医行为、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等依从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怀孕率高于对照组,怀孕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延伸性护理能够减少卵巢囊肿手术术后的不良心理,改善应对方式,提高怀孕率.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预约服务在门诊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根据患者在门诊部输液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研究预约服务在门诊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门诊注射室设立预约服务处,选取来该处连续输液2 d以上的患者300例,使用数字发生器将所有受试者随机分成试验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排队输液等候过程,而试验组采取特别的预约服务模式,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等待输液的时间为(40.00±10.2)min,试验组进行的是预约服务的新型模式,等待输液的时间为(20.00±9.2)min,两组患者输液等待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有特约服务的前提下,输液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和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自从实行了预约服务的管理模式,患者可以短时间内预约治疗,大大地缩短了患者就医的等待时间,降低了医护人员的负担,有效地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结论 输液过程中采用人性化的预约服务,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就医过程中的满意程度.

    作者:徐玉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细节护理预防高压静脉注射对比剂渗漏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对多排螺旋增强CT检查患者护理质量及预防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病患中行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的4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细节护理对策.分析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达标率以及血管渗漏和局部肿胀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比剂血管渗漏的发生率为0.42%,局部肿胀发生率为0.8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2.55%、3.82%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72.5%,健康知识达标率分别为92.5%、32.5%,观察组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高压注射对比剂过程中加强细节护理可有效减少对比剂渗漏现象,避免因对比剂渗漏引起的组织损伤,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达标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秋玲;王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便秘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影响

    目的 分析老年便秘患者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检查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便秘患者156例,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肠道准备并对比其效果.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后,经综合护理干预的试验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综合护理干预的试验组患者的检查结肠镜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综合护理干预的试验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便秘患者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检查前后的肠道清洁度,缩短结肠镜的检查时间,并有利于患者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的改善,应广泛推广.

    作者:谢娇;赵燕琴;黄玉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七日渐进式早期功能锻炼法在中青年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七日渐进式早期功能锻炼法在急性心梗PCI术后中青年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该院接受PCI手术干预的急性心肌梗死中青年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康复干预,试验组接受七日渐进式早期功能锻炼法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中青年病例干预后Ba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七日渐进式早期功能锻炼法对急性心梗PCI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尝试,可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术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爽;高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士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方法及效果

    目的 探讨护士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该院60名护理人员,将其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护理人员各30名.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和分层管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操作中异常情况处理合格率、操作中注意事项合格率、基础操作合格率、临床应变评分、健康教育评分、职业礼仪评分、病情评估评分、环境护理评分、患者交流评分、无菌操作评分、管道护理评分、给氧护理评分、给药护理评分、护理设备操作评分、出/入院护理评分、徒手心肺复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技能操作培训中效果显著.

    作者:刘竹英;钱黎花;蔡冬雪;罗雪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过渡期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有效延续居家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过渡期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有效延续居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20例,采用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出院时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1个月内电话随访;观察组采用出院前过渡期家庭参与式个性化护理,出院后7 d、30 d、60 d新生儿护理门诊随诊,对生长发育指标、纯母乳喂养率、再住院率、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30 d体重值、纯母乳喂养率、再住院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过渡期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有效延续居家护理效果显著,促进了患儿体重的增长,有效落实了纯母乳喂养率,降低了再住院率,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伊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改良式体位引流对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改良式体位引流对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该院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51例作为研究组,给予改良式体位引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5 d、15 d抗生素使用情况、痰培养阳性率、血气指标、临床指标和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15 d痰培养阳性率、使用抗生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护理后15 d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研究组护理后5 d、15 d每日痰量、每日脱氧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研究组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式体位引流应用于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地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痰培养阳性率,改善血气指标,提高生存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林慧慧;蒋双;贺广芹;吴云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团体心理辅导对异位妊娠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异位妊娠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5月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前1 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评价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出院前1 d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价生活质量,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出院前1 d,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社会因子评分和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异位妊娠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曹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施行集束化护理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施行集束化护理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将该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支气管哮喘患者56例分为常规组和集束组各28例.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集束组施行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对雾化吸入技术的掌握度、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疾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集束组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组患者疾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组患者对雾化吸入技术的掌握度、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理前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集束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施行集束化护理的意义及可行性高,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知识的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肺功能改善,促进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经VSD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要点

    目的 探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经VSD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共6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饮食护理、创面护理、VSD引流护理和外固定支架护理),而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骨筋膜室综合征预防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和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接受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踝关节Tornetta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至随访半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而对照组为28.13%,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经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时,在术前接受专业心理护理,术后接受良好的创面护理、VSD引流管理、外固定支架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骨筋膜室综合征预防护理和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肢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是治疗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蔡莹;黄清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集束化护理在腹膜透析血磷升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腹膜透析血磷升高患者血磷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肾病科2016年1~6月门诊随访行腹膜透析且血磷升高的患者1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运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包括个体化低磷饮食管理、充分性透析管理、规范服用磷结合剂管理三方面已经被临床证实有效的循证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血磷水平降低明显,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采取集束化护理模式可降低腹膜透析患者血磷水平,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

    作者:张卫红;沈麒云;黄柳燕;李黎梅;杨娜;叶晶;廖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一日病房管理实践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生活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日病房管理实践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进行生活干预的效果,为制订指导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在产科门诊经OGTT试验确诊为GDM,并在该院产检、分娩的患者3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9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GDM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指导;干预组在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让患者参加GDM一日病房培训与学习,并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追踪访视,比较两组患者孕期、产后GDM知识及血糖监测方法掌握情况及不同时段血糖值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组在GDM相关知识及监测血糖方法的掌握方面,产妇分娩孕周、母儿结局以及产后42 d血糖监测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日病房管理实践模式在GDM患者中实施,其满意度达到98.5%.结论 一日病房管理实践模式可有效控制GDM患者血糖,降低患者及新生儿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叶敏;张爱霞;乔成平;王爱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三位一体护理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 三位一体护理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支原体肺炎患儿7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症状体征、药物不良反应、心理及行为三位一体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00,P<0.05);退热时间、咳嗽、气喘及肺部啰音、炎症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51、3.674、4.851、3.630,均P<0.05);胃肠道等不良反应25.64%明显低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48,P<0.05).结论 症状体征、药物不良反应、心理及行为三位一体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阿奇霉素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彭秋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关键环节超前护理在急性心梗急诊PCI联合保护性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关键环节超前护理在急性心梗急诊PCI联合保护性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自2016年1月起开始采用关键环节超前护理模式对急性心梗急诊PCI+保护性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实施干预,选择实施前(2015年1~12月)和实施后(2016年1~12月)于该院行因急性心梗行急诊PCI+临时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各41例,对实施前后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后急诊手术患者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同类急诊手术患者,实施后医师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急诊手术病例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关键环节超前护理模式对急性心梗急诊PCI+保护性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实施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该类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并提高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程凤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产后专用保暖裤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 探讨产后专用保暖裤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该院住院产妇共102例,实验组51例给予产后专用保暖裤保暖;对照组51例采取常规护理.调查两组产妇使用产后专用保暖裤的暴露程度、舒适度、方便程度、体表温度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舒适度、方便程度、体表温度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暴露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此保暖裤制作简单、穿着方便、舒适,既保暖又保护产妇隐私,得到了产妇的认可,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梁燕;纪代红;李建华;崔丽;袁琳;刘虹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酸化水预防儿童白血病化疗粒细胞缺失期肛周感染的效果

    目的 评价酸化水应用于预防白血病化疗粒细胞缺失期患儿肛周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72例处于白血病化疗粒细胞缺失期需肛周护理患儿随机分为三组:碘伏坐浴组、酸化水坐浴组及酸化水擦拭组.比较三组患儿肛周感染情况、肛周皮肤的变化及护士进行此项操作的时长.结果 三组患儿均无肛周感染发生,但酸化水擦拭组皮肤相较于其他两组,无色素沉着及周边皮肤发红或发白的现象,且酸化水擦拭较其他两组明显的缩短了操作时长.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酸化水擦拭作为一种操作简单、方便、经济、省时的预防儿童白血病化疗粒细胞缺失期肛周感染的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金慧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方法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意义,为临床冠心病的诊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数字表法分为整体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47例.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主要对护理质量评分、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质量及负性情绪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技能、护理态度、病房管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检查的运动性伪影与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环节与检查后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整体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率、心理状态等,提高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质量,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高效、科学、合理、便捷的特征,对冠心病的临床管理和相关护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朱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的Meta分析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针对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检索有关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的文献,应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纳入文献11篇,累积血液透析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629例,血液透析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2857例;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及其合并的OR值(95%CI):年龄1.04,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0.21,合并糖尿病肾病1.43,血红蛋白0.97,置管时间1.72,住院时间1.05.结论 年龄、合并糖尿病肾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为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血红蛋白为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保护性因素,应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作者:孙仁莲;钟晓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护理对初产妇负性情绪、疼痛程度、 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护理对初产妇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分娩结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接收的产妇1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护理,对比两组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护理应用于初产妇孕期对产妇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分娩结局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产妇负性情绪,降低疼痛程度,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张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盆底康复治疗在宫颈癌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在宫颈癌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该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观察组术后的康复护理患者中定时做盆底康复训练,观察患者盆底肌肉恢复情况及压力性尿失禁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6个月后盆底肌肉恢复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后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的2例占比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例占比2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指导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盆底肌肉的恢复,减少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而且盆底康复治疗的方法简单易学、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邹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