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玲;王玉霞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有效排痰遵循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品管圈小组成员积极参与、集思广益,采用质量控制形式完成此次品管圈活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有效排痰遵循率.结果 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两组患者的有效排痰遵循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患者有效排痰遵循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排痰遵循率从32.8%上升到89.1%.结论 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提高其有效排痰遵循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亚;吴亚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对提高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在手术不同阶段加以疼痛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按期复诊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疼痛护理措施,功能锻炼依从性增强,观察组完全依从48例、部分依从10例;对照组完全依从20例、部分依从35例、不依从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对照组有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前后疼痛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徐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针对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检索有关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的文献,应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纳入文献11篇,累积血液透析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629例,血液透析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2857例;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及其合并的OR值(95%CI):年龄1.04,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0.21,合并糖尿病肾病1.43,血红蛋白0.97,置管时间1.72,住院时间1.05.结论 年龄、合并糖尿病肾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为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血红蛋白为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保护性因素,应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作者:孙仁莲;钟晓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基于多岗联合评估与协作的早期序贯康复训练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自2016年4月起开始采用基于多岗联合评估与协作的早期序贯康复训练模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康复治疗,选择应用前(2015年10月~2016年3月)和应用后(2016年4月~9月)于该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各59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前后病例组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干预后两组ICU机械通气病例在各相关观察指标方面的差异性做出比较.结果 试验组ICU机械通气病例干预后的肌力、Barthel指数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CU获得性肌无力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基于多岗联合评估与协作的早期序贯康复训练模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该类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肌力和自理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裴倩倩;王旭东;李晶;李洪静;金保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产后专用保暖裤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该院住院产妇共102例,实验组51例给予产后专用保暖裤保暖;对照组51例采取常规护理.调查两组产妇使用产后专用保暖裤的暴露程度、舒适度、方便程度、体表温度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舒适度、方便程度、体表温度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暴露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此保暖裤制作简单、穿着方便、舒适,既保暖又保护产妇隐私,得到了产妇的认可,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梁燕;纪代红;李建华;崔丽;袁琳;刘虹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异位妊娠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5月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前1 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评价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出院前1 d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价生活质量,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出院前1 d,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社会因子评分和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异位妊娠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曹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意义,为临床冠心病的诊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数字表法分为整体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47例.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主要对护理质量评分、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质量及负性情绪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技能、护理态度、病房管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检查的运动性伪影与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环节与检查后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整体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率、心理状态等,提高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质量,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高效、科学、合理、便捷的特征,对冠心病的临床管理和相关护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朱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手术室综合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焦虑、应激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应激状态及满意度.结果 手术前2 h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实验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前2 h及术中的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2 h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术室综合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的焦虑程度和术中的应激状态,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吴风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观察9S管理法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探讨提高骨科护理管理水平的措施.方法 选择该科施行9 S管理法前住院患者60例为对照组,施行9 S管理法后住院患者60例为观察组,比较施行前后患者满意度、临床医生满意度及临床护理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施行9S管理法后,医生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与临床护理质量均得到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骨科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积极推行9 S管理法,可显著提高患者与医生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刘巧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一日病房管理实践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进行生活干预的效果,为制订指导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在产科门诊经OGTT试验确诊为GDM,并在该院产检、分娩的患者3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9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GDM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指导;干预组在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让患者参加GDM一日病房培训与学习,并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追踪访视,比较两组患者孕期、产后GDM知识及血糖监测方法掌握情况及不同时段血糖值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组在GDM相关知识及监测血糖方法的掌握方面,产妇分娩孕周、母儿结局以及产后42 d血糖监测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日病房管理实践模式在GDM患者中实施,其满意度达到98.5%.结论 一日病房管理实践模式可有效控制GDM患者血糖,降低患者及新生儿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叶敏;张爱霞;乔成平;王爱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的731例患者病历资料,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性别、年龄、病情知晓、口服用药、文化程度、吸烟、饮酒、情绪变化均是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因素;70岁以上、遵医行为、口服用药均是高血压脑出血的高危因素.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高、体型较胖、血脂异常、家族史均会增加脑出血的发病风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别、年龄、病情知晓、遵医行为、口服用药、气温变化、体重、家族史、血脂水平、血管硬化均是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的高危因素,应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向慧;张雨;曹姣;高金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临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和心理表现,分析与其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 选取该院产科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和100名健康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抑郁自评量表(SDS)、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表进行问卷调查和评定.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焦虑人数多于健康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担心母婴健康、控制饮食困难、血糖监测麻烦且痛苦、治疗费用高及治疗时间长等是造成GDM孕妇焦虑的重要因素.GDM患者抑郁人数多于健康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抑郁程度高于健康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DM患者抑郁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呈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自尊得分与特质焦虑得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焦虑越高,自尊得分越低.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心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孕妇在自尊得分上无明显差异.在护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时,应加强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以减缓其焦虑和抑郁,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艺;牛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酸化水应用于预防白血病化疗粒细胞缺失期患儿肛周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72例处于白血病化疗粒细胞缺失期需肛周护理患儿随机分为三组:碘伏坐浴组、酸化水坐浴组及酸化水擦拭组.比较三组患儿肛周感染情况、肛周皮肤的变化及护士进行此项操作的时长.结果 三组患儿均无肛周感染发生,但酸化水擦拭组皮肤相较于其他两组,无色素沉着及周边皮肤发红或发白的现象,且酸化水擦拭较其他两组明显的缩短了操作时长.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酸化水擦拭作为一种操作简单、方便、经济、省时的预防儿童白血病化疗粒细胞缺失期肛周感染的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金慧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常规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脑卒中知识掌握较好,满意率较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溶栓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加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奥马哈系统对住院的2型糖尿病(T2 DM)患者进行身、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健康问题评估,为糖尿病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360例患者健康问题进行调查,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问题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360例患者共存在5943个问题,平均每例患者存有16.51个问题,59.36%的问题处于中重度水平,发生率在60.00%以上且处于中重度的健康问题有12个,分别为健康行为领域6个(Ⅳ-21.身体活动、Ⅳ-22.营养、Ⅳ-24.血糖监测、Ⅳ-25.足部护理、Ⅳ-28.糖尿病认知、Ⅳ-29.健康照顾督导),生理领域4个(Ⅲ-10.视觉、Ⅲ-11.痛觉、Ⅲ-12.口腔卫生、Ⅲ-15.循环功能),心理、社会领域2个(Ⅱ-3.联络社区资源、Ⅱ-4.精神健康).结论 本组患者健康问题多且严重,健康行为遵循情况不太理想,自我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多数存在中等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所在社区糖尿病服务资源较少、利用率较低.
作者:汪刘涛;侯冉;薛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期匹配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12月于该院行化疗的9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施以常规心理干预,试验组施以分期匹配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各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乳腺癌化疗病例干预后心理弹性各维度及总评分、化疗反应缓解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类化疗病例(P<0.05).结论 将分期匹配心理干预法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之中,对于提高该类化疗病例心理弹性水平、缓解化疗不良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均具备积极效应.
作者:成剑焕;朱淑平;林小婷;李小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根据患者在门诊部输液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研究预约服务在门诊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门诊注射室设立预约服务处,选取来该处连续输液2 d以上的患者300例,使用数字发生器将所有受试者随机分成试验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排队输液等候过程,而试验组采取特别的预约服务模式,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等待输液的时间为(40.00±10.2)min,试验组进行的是预约服务的新型模式,等待输液的时间为(20.00±9.2)min,两组患者输液等待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有特约服务的前提下,输液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和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自从实行了预约服务的管理模式,患者可以短时间内预约治疗,大大地缩短了患者就医的等待时间,降低了医护人员的负担,有效地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结论 输液过程中采用人性化的预约服务,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就医过程中的满意程度.
作者:徐玉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施行集束化护理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将该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支气管哮喘患者56例分为常规组和集束组各28例.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集束组施行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对雾化吸入技术的掌握度、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疾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集束组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组患者疾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组患者对雾化吸入技术的掌握度、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理前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集束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施行集束化护理的意义及可行性高,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知识的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肺功能改善,促进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肿瘤内科病房护士压力来源及心理健康状况,寻找肿瘤内科护士应对职业压力的心理调适策略.方法 采用护士压力源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肿瘤内科139名护士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与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压力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症状自评与常模比较,肿瘤内科病房护士在SCL-90的9个因子及阳性项目数和总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常模.结论 工作压力是影响肿瘤内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应针对护士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指导其自我调适并进行减压.
作者:韦小乐;卢瑞红;谢艳萍;邓扬帆;虞毅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在宫颈癌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该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观察组术后的康复护理患者中定时做盆底康复训练,观察患者盆底肌肉恢复情况及压力性尿失禁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6个月后盆底肌肉恢复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后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的2例占比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例占比2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指导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盆底肌肉的恢复,减少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而且盆底康复治疗的方法简单易学、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邹倩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