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巧兰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腹膜透析血磷升高患者血磷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肾病科2016年1~6月门诊随访行腹膜透析且血磷升高的患者1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运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包括个体化低磷饮食管理、充分性透析管理、规范服用磷结合剂管理三方面已经被临床证实有效的循证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血磷水平降低明显,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采取集束化护理模式可降低腹膜透析患者血磷水平,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
作者:张卫红;沈麒云;黄柳燕;李黎梅;杨娜;叶晶;廖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三位一体护理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支原体肺炎患儿7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症状体征、药物不良反应、心理及行为三位一体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00,P<0.05);退热时间、咳嗽、气喘及肺部啰音、炎症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51、3.674、4.851、3.630,均P<0.05);胃肠道等不良反应25.64%明显低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48,P<0.05).结论 症状体征、药物不良反应、心理及行为三位一体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阿奇霉素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彭秋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观察9S管理法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探讨提高骨科护理管理水平的措施.方法 选择该科施行9 S管理法前住院患者60例为对照组,施行9 S管理法后住院患者60例为观察组,比较施行前后患者满意度、临床医生满意度及临床护理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施行9S管理法后,医生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与临床护理质量均得到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骨科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积极推行9 S管理法,可显著提高患者与医生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刘巧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联合开腹杂交手术治疗嵌顿性或绞窄性切口疝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月该院疝与腹壁外科采用腹腔镜联合开腹杂交手术修补方式治疗的11例成人嵌顿性或绞窄性切口疝患者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结果 11例嵌顿性或绞窄性切口疝修补手术均顺利配合完成,手术修补时间平均为(151.9±65.2)min;术后所有患者随访6~48个月,均未见肠梗阻,切口疝复发等并发症.结论 护理配合过程中要求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腹腔镜及开腹器械的安装维护及使用注意事项,准确进行手术物品及仪器设备准备,熟悉操作流程、疝补片特点,全程动态管理手术间人员流动,降低手术切口感染风险.
作者:陈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有效排痰遵循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品管圈小组成员积极参与、集思广益,采用质量控制形式完成此次品管圈活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有效排痰遵循率.结果 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两组患者的有效排痰遵循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患者有效排痰遵循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排痰遵循率从32.8%上升到89.1%.结论 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提高其有效排痰遵循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亚;吴亚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延伸性护理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怀孕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4年2~6月收治的100例卵巢囊肿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出院后不进行干预,观察组出院后给予延伸性护理,比较两组出院后的心理状态、应对方式、治疗依从性及怀孕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时的HAMD、HAMA、屈服、回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遵医行为、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等依从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怀孕率高于对照组,怀孕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延伸性护理能够减少卵巢囊肿手术术后的不良心理,改善应对方式,提高怀孕率.
作者:徐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对多排螺旋增强CT检查患者护理质量及预防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病患中行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的4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细节护理对策.分析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达标率以及血管渗漏和局部肿胀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比剂血管渗漏的发生率为0.42%,局部肿胀发生率为0.8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2.55%、3.82%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72.5%,健康知识达标率分别为92.5%、32.5%,观察组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高压注射对比剂过程中加强细节护理可有效减少对比剂渗漏现象,避免因对比剂渗漏引起的组织损伤,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达标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秋玲;王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施行集束化护理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将该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支气管哮喘患者56例分为常规组和集束组各28例.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集束组施行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对雾化吸入技术的掌握度、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疾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集束组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组患者疾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组患者对雾化吸入技术的掌握度、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理前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集束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施行集束化护理的意义及可行性高,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知识的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肺功能改善,促进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关键环节超前护理在急性心梗急诊PCI联合保护性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自2016年1月起开始采用关键环节超前护理模式对急性心梗急诊PCI+保护性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实施干预,选择实施前(2015年1~12月)和实施后(2016年1~12月)于该院行因急性心梗行急诊PCI+临时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各41例,对实施前后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后急诊手术患者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同类急诊手术患者,实施后医师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急诊手术病例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关键环节超前护理模式对急性心梗急诊PCI+保护性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实施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该类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并提高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程凤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动机访谈式护理干预对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2013年3月 ~2016年3月该院住院治疗的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每周给予2次心理干预,包括20 min的动机访谈和20 min健康指导,为期4周;观察两组患者SCL-90、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患者症状自评(SCL-90)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机访谈干预能有利于消除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浅静脉留置针静脉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调查该院应用留置针静脉输液情况及影响因素,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针对根本原因,不断改进留置针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规范浅静脉留置针静脉治疗.结果 开展管理活动一年,全院留置针使用率提高了18.1%,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大大降低.结论 精细化管理模式能提高浅静脉留置静脉针进行静脉治疗的管理质量水平.
作者:李春;郭延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老年便秘患者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检查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便秘患者156例,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肠道准备并对比其效果.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后,经综合护理干预的试验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综合护理干预的试验组患者的检查结肠镜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综合护理干预的试验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便秘患者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检查前后的肠道清洁度,缩短结肠镜的检查时间,并有利于患者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的改善,应广泛推广.
作者:谢娇;赵燕琴;黄玉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意义,为临床冠心病的诊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数字表法分为整体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47例.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主要对护理质量评分、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质量及负性情绪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技能、护理态度、病房管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检查的运动性伪影与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环节与检查后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整体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率、心理状态等,提高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质量,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高效、科学、合理、便捷的特征,对冠心病的临床管理和相关护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朱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肿瘤内科病房护士压力来源及心理健康状况,寻找肿瘤内科护士应对职业压力的心理调适策略.方法 采用护士压力源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肿瘤内科139名护士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与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压力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症状自评与常模比较,肿瘤内科病房护士在SCL-90的9个因子及阳性项目数和总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常模.结论 工作压力是影响肿瘤内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应针对护士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指导其自我调适并进行减压.
作者:韦小乐;卢瑞红;谢艳萍;邓扬帆;虞毅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基于多岗联合评估与协作的早期序贯康复训练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自2016年4月起开始采用基于多岗联合评估与协作的早期序贯康复训练模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康复治疗,选择应用前(2015年10月~2016年3月)和应用后(2016年4月~9月)于该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各59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前后病例组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干预后两组ICU机械通气病例在各相关观察指标方面的差异性做出比较.结果 试验组ICU机械通气病例干预后的肌力、Barthel指数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CU获得性肌无力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基于多岗联合评估与协作的早期序贯康复训练模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该类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肌力和自理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裴倩倩;王旭东;李晶;李洪静;金保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士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该院60名护理人员,将其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护理人员各30名.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和分层管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操作中异常情况处理合格率、操作中注意事项合格率、基础操作合格率、临床应变评分、健康教育评分、职业礼仪评分、病情评估评分、环境护理评分、患者交流评分、无菌操作评分、管道护理评分、给氧护理评分、给药护理评分、护理设备操作评分、出/入院护理评分、徒手心肺复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技能操作培训中效果显著.
作者:刘竹英;钱黎花;蔡冬雪;罗雪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奥马哈系统对住院的2型糖尿病(T2 DM)患者进行身、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健康问题评估,为糖尿病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360例患者健康问题进行调查,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问题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360例患者共存在5943个问题,平均每例患者存有16.51个问题,59.36%的问题处于中重度水平,发生率在60.00%以上且处于中重度的健康问题有12个,分别为健康行为领域6个(Ⅳ-21.身体活动、Ⅳ-22.营养、Ⅳ-24.血糖监测、Ⅳ-25.足部护理、Ⅳ-28.糖尿病认知、Ⅳ-29.健康照顾督导),生理领域4个(Ⅲ-10.视觉、Ⅲ-11.痛觉、Ⅲ-12.口腔卫生、Ⅲ-15.循环功能),心理、社会领域2个(Ⅱ-3.联络社区资源、Ⅱ-4.精神健康).结论 本组患者健康问题多且严重,健康行为遵循情况不太理想,自我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多数存在中等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所在社区糖尿病服务资源较少、利用率较低.
作者:汪刘涛;侯冉;薛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期匹配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12月于该院行化疗的9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施以常规心理干预,试验组施以分期匹配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各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乳腺癌化疗病例干预后心理弹性各维度及总评分、化疗反应缓解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类化疗病例(P<0.05).结论 将分期匹配心理干预法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之中,对于提高该类化疗病例心理弹性水平、缓解化疗不良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均具备积极效应.
作者:成剑焕;朱淑平;林小婷;李小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根据患者在门诊部输液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研究预约服务在门诊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门诊注射室设立预约服务处,选取来该处连续输液2 d以上的患者300例,使用数字发生器将所有受试者随机分成试验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排队输液等候过程,而试验组采取特别的预约服务模式,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等待输液的时间为(40.00±10.2)min,试验组进行的是预约服务的新型模式,等待输液的时间为(20.00±9.2)min,两组患者输液等待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有特约服务的前提下,输液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和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自从实行了预约服务的管理模式,患者可以短时间内预约治疗,大大地缩短了患者就医的等待时间,降低了医护人员的负担,有效地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结论 输液过程中采用人性化的预约服务,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就医过程中的满意程度.
作者:徐玉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对提高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在手术不同阶段加以疼痛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按期复诊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疼痛护理措施,功能锻炼依从性增强,观察组完全依从48例、部分依从10例;对照组完全依从20例、部分依从35例、不依从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对照组有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前后疼痛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徐蕾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