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蕾
目的 探讨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护理对初产妇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分娩结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接收的产妇1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护理,对比两组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护理应用于初产妇孕期对产妇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分娩结局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产妇负性情绪,降低疼痛程度,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张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奥马哈系统对住院的2型糖尿病(T2 DM)患者进行身、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健康问题评估,为糖尿病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360例患者健康问题进行调查,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问题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360例患者共存在5943个问题,平均每例患者存有16.51个问题,59.36%的问题处于中重度水平,发生率在60.00%以上且处于中重度的健康问题有12个,分别为健康行为领域6个(Ⅳ-21.身体活动、Ⅳ-22.营养、Ⅳ-24.血糖监测、Ⅳ-25.足部护理、Ⅳ-28.糖尿病认知、Ⅳ-29.健康照顾督导),生理领域4个(Ⅲ-10.视觉、Ⅲ-11.痛觉、Ⅲ-12.口腔卫生、Ⅲ-15.循环功能),心理、社会领域2个(Ⅱ-3.联络社区资源、Ⅱ-4.精神健康).结论 本组患者健康问题多且严重,健康行为遵循情况不太理想,自我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多数存在中等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所在社区糖尿病服务资源较少、利用率较低.
作者:汪刘涛;侯冉;薛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肿瘤内科病房护士压力来源及心理健康状况,寻找肿瘤内科护士应对职业压力的心理调适策略.方法 采用护士压力源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肿瘤内科139名护士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与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压力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症状自评与常模比较,肿瘤内科病房护士在SCL-90的9个因子及阳性项目数和总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常模.结论 工作压力是影响肿瘤内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应针对护士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指导其自我调适并进行减压.
作者:韦小乐;卢瑞红;谢艳萍;邓扬帆;虞毅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经VSD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共6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饮食护理、创面护理、VSD引流护理和外固定支架护理),而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骨筋膜室综合征预防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和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接受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踝关节Tornetta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至随访半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而对照组为28.13%,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经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时,在术前接受专业心理护理,术后接受良好的创面护理、VSD引流管理、外固定支架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骨筋膜室综合征预防护理和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肢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是治疗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蔡莹;黄清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关键环节超前护理在急性心梗急诊PCI联合保护性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自2016年1月起开始采用关键环节超前护理模式对急性心梗急诊PCI+保护性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实施干预,选择实施前(2015年1~12月)和实施后(2016年1~12月)于该院行因急性心梗行急诊PCI+临时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各41例,对实施前后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后急诊手术患者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同类急诊手术患者,实施后医师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急诊手术病例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关键环节超前护理模式对急性心梗急诊PCI+保护性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实施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该类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并提高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程凤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基于多岗联合评估与协作的早期序贯康复训练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自2016年4月起开始采用基于多岗联合评估与协作的早期序贯康复训练模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康复治疗,选择应用前(2015年10月~2016年3月)和应用后(2016年4月~9月)于该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各59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前后病例组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干预后两组ICU机械通气病例在各相关观察指标方面的差异性做出比较.结果 试验组ICU机械通气病例干预后的肌力、Barthel指数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CU获得性肌无力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基于多岗联合评估与协作的早期序贯康复训练模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该类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肌力和自理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裴倩倩;王旭东;李晶;李洪静;金保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酸化水应用于预防白血病化疗粒细胞缺失期患儿肛周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72例处于白血病化疗粒细胞缺失期需肛周护理患儿随机分为三组:碘伏坐浴组、酸化水坐浴组及酸化水擦拭组.比较三组患儿肛周感染情况、肛周皮肤的变化及护士进行此项操作的时长.结果 三组患儿均无肛周感染发生,但酸化水擦拭组皮肤相较于其他两组,无色素沉着及周边皮肤发红或发白的现象,且酸化水擦拭较其他两组明显的缩短了操作时长.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酸化水擦拭作为一种操作简单、方便、经济、省时的预防儿童白血病化疗粒细胞缺失期肛周感染的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金慧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期匹配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12月于该院行化疗的9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施以常规心理干预,试验组施以分期匹配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各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乳腺癌化疗病例干预后心理弹性各维度及总评分、化疗反应缓解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类化疗病例(P<0.05).结论 将分期匹配心理干预法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之中,对于提高该类化疗病例心理弹性水平、缓解化疗不良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均具备积极效应.
作者:成剑焕;朱淑平;林小婷;李小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动机访谈式护理干预对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2013年3月 ~2016年3月该院住院治疗的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每周给予2次心理干预,包括20 min的动机访谈和20 min健康指导,为期4周;观察两组患者SCL-90、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患者症状自评(SCL-90)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机访谈干预能有利于消除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对多排螺旋增强CT检查患者护理质量及预防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病患中行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的4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细节护理对策.分析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达标率以及血管渗漏和局部肿胀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比剂血管渗漏的发生率为0.42%,局部肿胀发生率为0.8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2.55%、3.82%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72.5%,健康知识达标率分别为92.5%、32.5%,观察组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高压注射对比剂过程中加强细节护理可有效减少对比剂渗漏现象,避免因对比剂渗漏引起的组织损伤,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达标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秋玲;王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异位妊娠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5月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前1 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评价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出院前1 d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价生活质量,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出院前1 d,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社会因子评分和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异位妊娠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曹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CPN)应用于骨科围术期疼痛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1~12月该院骨科住院接受膝关节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CPN模式进行围术期疼痛管理,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围术期疼痛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当天、术后第2、3及4天,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7及10天,观察组的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围术期疼痛管理中应用CPN模式能够更好地控制术后疼痛、促进关节功能康复并降低相关不良反应.
作者:周小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在宫颈癌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该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观察组术后的康复护理患者中定时做盆底康复训练,观察患者盆底肌肉恢复情况及压力性尿失禁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6个月后盆底肌肉恢复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后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的2例占比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例占比2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指导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盆底肌肉的恢复,减少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而且盆底康复治疗的方法简单易学、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邹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无创助产技术对足月分娩产妇会阴撕裂、产程时间及产后恢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1~12月行传统保护会阴分娩法的产妇90例作为对照组,以2016年1~12月行无创助产技术接生的产妇9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会阴撕裂情况、产程时间及产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会阴完整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产后会阴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而会阴撕裂程度、术后会阴疼痛程度及水肿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而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锁骨骨折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无创助产技术能有效降低足月分娩产妇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妇阴道撕裂伤及分娩疼痛感,提高产妇分娩舒适性,降低剖宫产及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有利于产妇产后康复,且方法简单、安全、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华;霍建霞;朱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的731例患者病历资料,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性别、年龄、病情知晓、口服用药、文化程度、吸烟、饮酒、情绪变化均是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因素;70岁以上、遵医行为、口服用药均是高血压脑出血的高危因素.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高、体型较胖、血脂异常、家族史均会增加脑出血的发病风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别、年龄、病情知晓、遵医行为、口服用药、气温变化、体重、家族史、血脂水平、血管硬化均是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的高危因素,应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向慧;张雨;曹姣;高金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过渡期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有效延续居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20例,采用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出院时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1个月内电话随访;观察组采用出院前过渡期家庭参与式个性化护理,出院后7 d、30 d、60 d新生儿护理门诊随诊,对生长发育指标、纯母乳喂养率、再住院率、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30 d体重值、纯母乳喂养率、再住院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过渡期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有效延续居家护理效果显著,促进了患儿体重的增长,有效落实了纯母乳喂养率,降低了再住院率,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伊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腹膜透析血磷升高患者血磷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肾病科2016年1~6月门诊随访行腹膜透析且血磷升高的患者1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运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包括个体化低磷饮食管理、充分性透析管理、规范服用磷结合剂管理三方面已经被临床证实有效的循证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血磷水平降低明显,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采取集束化护理模式可降低腹膜透析患者血磷水平,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
作者:张卫红;沈麒云;黄柳燕;李黎梅;杨娜;叶晶;廖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七日渐进式早期功能锻炼法在急性心梗PCI术后中青年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该院接受PCI手术干预的急性心肌梗死中青年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康复干预,试验组接受七日渐进式早期功能锻炼法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中青年病例干预后Ba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七日渐进式早期功能锻炼法对急性心梗PCI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尝试,可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术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爽;高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给予肾病综合征患儿父母健康教育对患儿护理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确诊为肾病综合征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对患儿的父母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父母的护理知识与操作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复发率为5.88%,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肾病综合征患儿父母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其对于肾病综合征护理知识和操作的了解与掌握,进而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
作者:唐晓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士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该院60名护理人员,将其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护理人员各30名.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和分层管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操作中异常情况处理合格率、操作中注意事项合格率、基础操作合格率、临床应变评分、健康教育评分、职业礼仪评分、病情评估评分、环境护理评分、患者交流评分、无菌操作评分、管道护理评分、给氧护理评分、给药护理评分、护理设备操作评分、出/入院护理评分、徒手心肺复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技能操作培训中效果显著.
作者:刘竹英;钱黎花;蔡冬雪;罗雪芬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