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在住院T2 DM患者健康问题评估的应用

汪刘涛;侯冉;薛燕

关键词:奥马哈系统, 2型糖尿病, 健康问题
摘要:目的 应用奥马哈系统对住院的2型糖尿病(T2 DM)患者进行身、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健康问题评估,为糖尿病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360例患者健康问题进行调查,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问题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360例患者共存在5943个问题,平均每例患者存有16.51个问题,59.36%的问题处于中重度水平,发生率在60.00%以上且处于中重度的健康问题有12个,分别为健康行为领域6个(Ⅳ-21.身体活动、Ⅳ-22.营养、Ⅳ-24.血糖监测、Ⅳ-25.足部护理、Ⅳ-28.糖尿病认知、Ⅳ-29.健康照顾督导),生理领域4个(Ⅲ-10.视觉、Ⅲ-11.痛觉、Ⅲ-12.口腔卫生、Ⅲ-15.循环功能),心理、社会领域2个(Ⅱ-3.联络社区资源、Ⅱ-4.精神健康).结论 本组患者健康问题多且严重,健康行为遵循情况不太理想,自我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多数存在中等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所在社区糖尿病服务资源较少、利用率较低.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探究给予肾病综合征患儿父母健康教育对患儿护理改善的效果

    目的 探究给予肾病综合征患儿父母健康教育对患儿护理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确诊为肾病综合征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对患儿的父母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父母的护理知识与操作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复发率为5.88%,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肾病综合征患儿父母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其对于肾病综合征护理知识和操作的了解与掌握,进而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

    作者:唐晓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一日病房管理实践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生活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日病房管理实践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进行生活干预的效果,为制订指导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在产科门诊经OGTT试验确诊为GDM,并在该院产检、分娩的患者3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9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GDM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指导;干预组在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让患者参加GDM一日病房培训与学习,并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追踪访视,比较两组患者孕期、产后GDM知识及血糖监测方法掌握情况及不同时段血糖值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组在GDM相关知识及监测血糖方法的掌握方面,产妇分娩孕周、母儿结局以及产后42 d血糖监测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日病房管理实践模式在GDM患者中实施,其满意度达到98.5%.结论 一日病房管理实践模式可有效控制GDM患者血糖,降低患者及新生儿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叶敏;张爱霞;乔成平;王爱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骨科围术期疼痛管理的临床护理路径效果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CPN)应用于骨科围术期疼痛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1~12月该院骨科住院接受膝关节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CPN模式进行围术期疼痛管理,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围术期疼痛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当天、术后第2、3及4天,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7及10天,观察组的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围术期疼痛管理中应用CPN模式能够更好地控制术后疼痛、促进关节功能康复并降低相关不良反应.

    作者:周小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关键环节超前护理在急性心梗急诊PCI联合保护性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关键环节超前护理在急性心梗急诊PCI联合保护性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自2016年1月起开始采用关键环节超前护理模式对急性心梗急诊PCI+保护性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实施干预,选择实施前(2015年1~12月)和实施后(2016年1~12月)于该院行因急性心梗行急诊PCI+临时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各41例,对实施前后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后急诊手术患者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同类急诊手术患者,实施后医师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急诊手术病例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关键环节超前护理模式对急性心梗急诊PCI+保护性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实施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该类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并提高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程凤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细节护理预防高压静脉注射对比剂渗漏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对多排螺旋增强CT检查患者护理质量及预防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病患中行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的4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细节护理对策.分析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达标率以及血管渗漏和局部肿胀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比剂血管渗漏的发生率为0.42%,局部肿胀发生率为0.8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2.55%、3.82%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72.5%,健康知识达标率分别为92.5%、32.5%,观察组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高压注射对比剂过程中加强细节护理可有效减少对比剂渗漏现象,避免因对比剂渗漏引起的组织损伤,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达标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秋玲;王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三位一体护理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 三位一体护理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支原体肺炎患儿7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症状体征、药物不良反应、心理及行为三位一体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00,P<0.05);退热时间、咳嗽、气喘及肺部啰音、炎症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51、3.674、4.851、3.630,均P<0.05);胃肠道等不良反应25.64%明显低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48,P<0.05).结论 症状体征、药物不良反应、心理及行为三位一体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阿奇霉素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彭秋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分期匹配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期匹配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12月于该院行化疗的9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施以常规心理干预,试验组施以分期匹配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各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乳腺癌化疗病例干预后心理弹性各维度及总评分、化疗反应缓解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类化疗病例(P<0.05).结论 将分期匹配心理干预法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之中,对于提高该类化疗病例心理弹性水平、缓解化疗不良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均具备积极效应.

    作者:成剑焕;朱淑平;林小婷;李小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品管圈在提高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有效排痰遵循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有效排痰遵循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品管圈小组成员积极参与、集思广益,采用质量控制形式完成此次品管圈活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有效排痰遵循率.结果 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两组患者的有效排痰遵循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患者有效排痰遵循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排痰遵循率从32.8%上升到89.1%.结论 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提高其有效排痰遵循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亚;吴亚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的Meta分析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针对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检索有关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的文献,应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纳入文献11篇,累积血液透析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629例,血液透析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2857例;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及其合并的OR值(95%CI):年龄1.04,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0.21,合并糖尿病肾病1.43,血红蛋白0.97,置管时间1.72,住院时间1.05.结论 年龄、合并糖尿病肾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为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血红蛋白为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保护性因素,应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作者:孙仁莲;钟晓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常规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脑卒中知识掌握较好,满意率较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溶栓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加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精细化管理在浅静脉留置针静脉治疗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浅静脉留置针静脉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调查该院应用留置针静脉输液情况及影响因素,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针对根本原因,不断改进留置针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规范浅静脉留置针静脉治疗.结果 开展管理活动一年,全院留置针使用率提高了18.1%,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大大降低.结论 精细化管理模式能提高浅静脉留置静脉针进行静脉治疗的管理质量水平.

    作者:李春;郭延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在住院T2 DM患者健康问题评估的应用

    目的 应用奥马哈系统对住院的2型糖尿病(T2 DM)患者进行身、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健康问题评估,为糖尿病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360例患者健康问题进行调查,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问题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360例患者共存在5943个问题,平均每例患者存有16.51个问题,59.36%的问题处于中重度水平,发生率在60.00%以上且处于中重度的健康问题有12个,分别为健康行为领域6个(Ⅳ-21.身体活动、Ⅳ-22.营养、Ⅳ-24.血糖监测、Ⅳ-25.足部护理、Ⅳ-28.糖尿病认知、Ⅳ-29.健康照顾督导),生理领域4个(Ⅲ-10.视觉、Ⅲ-11.痛觉、Ⅲ-12.口腔卫生、Ⅲ-15.循环功能),心理、社会领域2个(Ⅱ-3.联络社区资源、Ⅱ-4.精神健康).结论 本组患者健康问题多且严重,健康行为遵循情况不太理想,自我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多数存在中等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所在社区糖尿病服务资源较少、利用率较低.

    作者:汪刘涛;侯冉;薛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施行集束化护理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施行集束化护理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将该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支气管哮喘患者56例分为常规组和集束组各28例.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集束组施行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对雾化吸入技术的掌握度、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疾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集束组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组患者疾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组患者对雾化吸入技术的掌握度、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理前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集束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施行集束化护理的意义及可行性高,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知识的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肺功能改善,促进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管理模式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对提高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在手术不同阶段加以疼痛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按期复诊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疼痛护理措施,功能锻炼依从性增强,观察组完全依从48例、部分依从10例;对照组完全依从20例、部分依从35例、不依从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对照组有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前后疼痛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徐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生存质量,总结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从该院2014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选取167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在该院接受体检且一切正常并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正常者144人为正常组.使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对入选对象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总分为(118.02±17.96)分,正常组生存质量总分为(184.54±7.03)分,两组生存质量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78,P<0.05).经单因素分析,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医保参保情况、糖尿病病程、其他并发症、病情等因素是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t或F=4.623、3.947、3.952、3.892、3.961、3.928、3.960、4.003,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月收入、病程、其他并发症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t=-5.114、4.460、-4.085、3.821,P<0.05).结论 相比于正常群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存质量普遍下降. 经济状况、病情状况和患者个体状况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必要给予针对性的干预,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芳妮;于健;杨娟;李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团体心理辅导对异位妊娠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异位妊娠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5月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前1 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评价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出院前1 d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价生活质量,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出院前1 d,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社会因子评分和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异位妊娠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曹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护理对初产妇负性情绪、疼痛程度、 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护理对初产妇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分娩结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接收的产妇1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护理,对比两组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护理应用于初产妇孕期对产妇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分娩结局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产妇负性情绪,降低疼痛程度,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张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的731例患者病历资料,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性别、年龄、病情知晓、口服用药、文化程度、吸烟、饮酒、情绪变化均是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因素;70岁以上、遵医行为、口服用药均是高血压脑出血的高危因素.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高、体型较胖、血脂异常、家族史均会增加脑出血的发病风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别、年龄、病情知晓、遵医行为、口服用药、气温变化、体重、家族史、血脂水平、血管硬化均是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的高危因素,应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向慧;张雨;曹姣;高金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盆底康复治疗在宫颈癌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在宫颈癌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该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观察组术后的康复护理患者中定时做盆底康复训练,观察患者盆底肌肉恢复情况及压力性尿失禁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6个月后盆底肌肉恢复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后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的2例占比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例占比2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指导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盆底肌肉的恢复,减少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而且盆底康复治疗的方法简单易学、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邹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方法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意义,为临床冠心病的诊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数字表法分为整体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47例.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主要对护理质量评分、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质量及负性情绪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技能、护理态度、病房管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检查的运动性伪影与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环节与检查后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整体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率、心理状态等,提高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质量,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高效、科学、合理、便捷的特征,对冠心病的临床管理和相关护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朱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