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哮喘患者施行集束化护理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尹红梅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患者, 集束化护理, 意义, 可行性
摘要: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施行集束化护理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将该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支气管哮喘患者56例分为常规组和集束组各28例.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集束组施行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对雾化吸入技术的掌握度、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疾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集束组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组患者疾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组患者对雾化吸入技术的掌握度、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理前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集束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施行集束化护理的意义及可行性高,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知识的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肺功能改善,促进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常规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脑卒中知识掌握较好,满意率较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溶栓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加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改良式体位引流对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改良式体位引流对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该院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51例作为研究组,给予改良式体位引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5 d、15 d抗生素使用情况、痰培养阳性率、血气指标、临床指标和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15 d痰培养阳性率、使用抗生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护理后15 d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研究组护理后5 d、15 d每日痰量、每日脱氧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研究组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式体位引流应用于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地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痰培养阳性率,改善血气指标,提高生存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林慧慧;蒋双;贺广芹;吴云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分期匹配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期匹配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12月于该院行化疗的9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施以常规心理干预,试验组施以分期匹配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各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乳腺癌化疗病例干预后心理弹性各维度及总评分、化疗反应缓解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类化疗病例(P<0.05).结论 将分期匹配心理干预法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之中,对于提高该类化疗病例心理弹性水平、缓解化疗不良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均具备积极效应.

    作者:成剑焕;朱淑平;林小婷;李小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骨科围术期疼痛管理的临床护理路径效果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CPN)应用于骨科围术期疼痛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1~12月该院骨科住院接受膝关节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CPN模式进行围术期疼痛管理,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围术期疼痛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当天、术后第2、3及4天,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7及10天,观察组的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围术期疼痛管理中应用CPN模式能够更好地控制术后疼痛、促进关节功能康复并降低相关不良反应.

    作者:周小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在住院T2 DM患者健康问题评估的应用

    目的 应用奥马哈系统对住院的2型糖尿病(T2 DM)患者进行身、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健康问题评估,为糖尿病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360例患者健康问题进行调查,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问题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360例患者共存在5943个问题,平均每例患者存有16.51个问题,59.36%的问题处于中重度水平,发生率在60.00%以上且处于中重度的健康问题有12个,分别为健康行为领域6个(Ⅳ-21.身体活动、Ⅳ-22.营养、Ⅳ-24.血糖监测、Ⅳ-25.足部护理、Ⅳ-28.糖尿病认知、Ⅳ-29.健康照顾督导),生理领域4个(Ⅲ-10.视觉、Ⅲ-11.痛觉、Ⅲ-12.口腔卫生、Ⅲ-15.循环功能),心理、社会领域2个(Ⅱ-3.联络社区资源、Ⅱ-4.精神健康).结论 本组患者健康问题多且严重,健康行为遵循情况不太理想,自我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多数存在中等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所在社区糖尿病服务资源较少、利用率较低.

    作者:汪刘涛;侯冉;薛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延续护理在腹腔镜下胃转流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29例腹腔镜下胃转流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29例腹腔镜下胃转流术患者建立延续护理登记本,记录术前,术后1月、3月、6月、1年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C肽(OhC)值并进行术前术后比较;指导饮食及宣教内容;告知术后不适症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29例患者术后1年BMI、FPG、2 hPG、HbAlc、OhC值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23例(79.31%)患者得到完全缓解,6例患者病情部分缓解;29例患者的综合满意度为97.2%.结论 延续护理可以提高腹腔镜下胃转流术后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出院后得到及时的随访和指导.

    作者:刘学英;唐义英;邓雪雁;廖倩;宋春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盆底康复治疗在宫颈癌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在宫颈癌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该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观察组术后的康复护理患者中定时做盆底康复训练,观察患者盆底肌肉恢复情况及压力性尿失禁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6个月后盆底肌肉恢复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后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的2例占比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例占比2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指导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盆底肌肉的恢复,减少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而且盆底康复治疗的方法简单易学、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邹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经VSD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要点

    目的 探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经VSD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共6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饮食护理、创面护理、VSD引流护理和外固定支架护理),而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骨筋膜室综合征预防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和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接受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踝关节Tornetta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至随访半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而对照组为28.13%,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经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时,在术前接受专业心理护理,术后接受良好的创面护理、VSD引流管理、外固定支架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骨筋膜室综合征预防护理和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肢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是治疗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蔡莹;黄清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6~12月期间于该院确诊为输卵管性不孕症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心理症状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后手术时间(81.5±11.7)min、住院时间(5.4±1.5)d均显著短于仅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95.8±20.2)min、(7.2±1.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4%)显著低于对照组(2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人际关系、躯体化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国静;王丽丽;于杰;廉秀旺;刘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究给予肾病综合征患儿父母健康教育对患儿护理改善的效果

    目的 探究给予肾病综合征患儿父母健康教育对患儿护理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确诊为肾病综合征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对患儿的父母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父母的护理知识与操作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复发率为5.88%,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肾病综合征患儿父母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其对于肾病综合征护理知识和操作的了解与掌握,进而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

    作者:唐晓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手术室综合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焦虑、 应激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究手术室综合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焦虑、应激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应激状态及满意度.结果 手术前2 h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实验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前2 h及术中的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2 h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术室综合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的焦虑程度和术中的应激状态,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吴风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细节护理预防高压静脉注射对比剂渗漏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对多排螺旋增强CT检查患者护理质量及预防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病患中行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的4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细节护理对策.分析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达标率以及血管渗漏和局部肿胀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比剂血管渗漏的发生率为0.42%,局部肿胀发生率为0.8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2.55%、3.82%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72.5%,健康知识达标率分别为92.5%、32.5%,观察组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高压注射对比剂过程中加强细节护理可有效减少对比剂渗漏现象,避免因对比剂渗漏引起的组织损伤,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达标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秋玲;王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施行集束化护理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施行集束化护理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将该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支气管哮喘患者56例分为常规组和集束组各28例.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集束组施行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对雾化吸入技术的掌握度、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疾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集束组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组患者疾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组患者对雾化吸入技术的掌握度、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理前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集束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施行集束化护理的意义及可行性高,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知识的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肺功能改善,促进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多岗联合评估与早期序贯康复训练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基于多岗联合评估与协作的早期序贯康复训练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自2016年4月起开始采用基于多岗联合评估与协作的早期序贯康复训练模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康复治疗,选择应用前(2015年10月~2016年3月)和应用后(2016年4月~9月)于该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各59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前后病例组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干预后两组ICU机械通气病例在各相关观察指标方面的差异性做出比较.结果 试验组ICU机械通气病例干预后的肌力、Barthel指数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CU获得性肌无力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基于多岗联合评估与协作的早期序贯康复训练模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该类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肌力和自理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裴倩倩;王旭东;李晶;李洪静;金保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关键环节超前护理在急性心梗急诊PCI联合保护性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关键环节超前护理在急性心梗急诊PCI联合保护性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自2016年1月起开始采用关键环节超前护理模式对急性心梗急诊PCI+保护性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实施干预,选择实施前(2015年1~12月)和实施后(2016年1~12月)于该院行因急性心梗行急诊PCI+临时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各41例,对实施前后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后急诊手术患者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同类急诊手术患者,实施后医师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急诊手术病例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关键环节超前护理模式对急性心梗急诊PCI+保护性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实施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该类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并提高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程凤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管理模式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对提高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在手术不同阶段加以疼痛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按期复诊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疼痛护理措施,功能锻炼依从性增强,观察组完全依从48例、部分依从10例;对照组完全依从20例、部分依从35例、不依从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对照组有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前后疼痛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徐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七日渐进式早期功能锻炼法在中青年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七日渐进式早期功能锻炼法在急性心梗PCI术后中青年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该院接受PCI手术干预的急性心肌梗死中青年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康复干预,试验组接受七日渐进式早期功能锻炼法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中青年病例干预后Ba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七日渐进式早期功能锻炼法对急性心梗PCI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尝试,可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术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爽;高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护理对初产妇负性情绪、疼痛程度、 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护理对初产妇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分娩结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接收的产妇1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护理,对比两组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助产士全程一对一陪伴护理应用于初产妇孕期对产妇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分娩结局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产妇负性情绪,降低疼痛程度,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张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预约服务在门诊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根据患者在门诊部输液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研究预约服务在门诊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门诊注射室设立预约服务处,选取来该处连续输液2 d以上的患者300例,使用数字发生器将所有受试者随机分成试验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排队输液等候过程,而试验组采取特别的预约服务模式,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等待输液的时间为(40.00±10.2)min,试验组进行的是预约服务的新型模式,等待输液的时间为(20.00±9.2)min,两组患者输液等待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有特约服务的前提下,输液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和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自从实行了预约服务的管理模式,患者可以短时间内预约治疗,大大地缩短了患者就医的等待时间,降低了医护人员的负担,有效地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结论 输液过程中采用人性化的预约服务,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就医过程中的满意程度.

    作者:徐玉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产后专用保暖裤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 探讨产后专用保暖裤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该院住院产妇共102例,实验组51例给予产后专用保暖裤保暖;对照组51例采取常规护理.调查两组产妇使用产后专用保暖裤的暴露程度、舒适度、方便程度、体表温度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舒适度、方便程度、体表温度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暴露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此保暖裤制作简单、穿着方便、舒适,既保暖又保护产妇隐私,得到了产妇的认可,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梁燕;纪代红;李建华;崔丽;袁琳;刘虹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