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合肥市部分人群SARS认知及行为态度

郭书芹;孙业桓;张秀军;查日胜;张燕;张志华

关键词:肺炎, 病毒性/流行病学, 认知科学, 行为科学
摘要:目的了解合肥市部分人群对SARS的认知情况及行为态度.方法对合肥市两个社区及一所大学的部分人群共1 332人进行现况调查,比较不同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对SARS的总体认知水平.结果合肥市人群对SARS的认知情况尚好,总体平均得分(15.02±1.98)分(总分18分).结论合肥市居民对SARS的认知水平总体较高,但存在群体差异,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全体居民的健康意识,进而预防SARS的发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与青年肺癌的比较

    1991~2000年间,收集经病理确诊的40 a以下(青年组)肺癌和60 a以上(老年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病因、临床首发症状、误诊情况、X线特点及组织学类型等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提高对青年肺癌和老年肺癌不同临床特点的认识,有助于减少误诊.

    作者:陈春莉;桂淑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钢铁企业职工胆石病与肥胖、血脂关系的研究

    胆石病(gallstone disease, GD)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国内近年来B超检查自然人群的胆石病患病率为10%.因该病住院的人数占外科住院病人总数的10%~25%,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健康[1].胆石病的发生与肥胖及体内血脂代谢异常可能有关,但结果并不一致[2,3].为此,本文于2001年7月~2001年12月对马鞍山钢铁公司职工进行了职业流行病学的专题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希年;吴成荣;曹多志;姚应水;王金权;文育锋;黄月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新疆阿魏菇提取物对不同肿瘤细胞p53、fas基因表达的调节

    目的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新疆阿魏菇提取物抗肿瘤机制.方法采用肿瘤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及RT-PCR技术,观察阿魏菇不同剂量的水提物及醇提物对体外培养的四种肿瘤细胞p53及fa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以β-actin的表达及表达量作为内对照,四种类型肿瘤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p53基因、fas基因表达水平的上调.结论受试物可能通过诱导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基因(p53基因、fas基因)的转录及表达,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宋旭红;张月明;王颢;刘金宝;于亚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综合防治模式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预防和控制策略是以社区为基础,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针对共同危险因素,在全人群和目标人群中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

    作者:姜立民;施侣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混合型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新兴专业,也是当前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我们对某院2001~2002年ICU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混合性ICU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晨芬;曹凤华;赵月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享有卫生保健人群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享有卫生保健人群常见疾病的分布情况.方法对2002年某人群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该人群常见疾病依次为:高脂血症、高血压、白内障、胆石病胆囊炎、牙周炎、多牙缺失牙残根、冠心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的患病率(34.7%)占男性常患疾病之首.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常见疾病在个体的聚集种类增加(P<0.01),60~74 a和≥75 a两组,个体患4种以上疾病的比例分别为30.4%和37.6%;女性各年龄组疾病的聚集种类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加强该人群(尤其是男性)中老年前期高脂血症、高血压、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糖尿病和牙病等疾病的防治,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措施.

    作者:任玲;王卫东;王霞;吴春景;张琪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上海地区SARS患者冠状病毒样颗粒培养与分离

    目的对上海地区SARS患者进行病原体的培养与分离.方法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对上海地区第1例、第2例SARS确诊病例咽拭标本接种多种细胞,进行病原分离、观察.结果在第1例SARS确诊病例咽拭标本感染的Vero E6细胞观察到CPE;经超速离心、电镜负染观察见到了直径在60~100 nm的冠状病毒样颗粒;感染的Vero E6细胞和病人血清间接荧光抗体显示阳性.此株冠状病毒样颗粒暂时命名为SARS-CoV-Fudan I株.结论在上海市的第1例确诊SARS病例的咽试培养中,见到新型冠状病毒样的颗粒.

    作者:姜庆五;居丽雯;李子华;周联娣;朱献忠;李勤学;林玉尊;俞顺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两种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IgG抗体方法的比较

    将97份临床可疑病例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和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RPHI)进行了比较,比较两者的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标本的平均抗体滴度(GMRT),报告如下.

    作者:戴德芳;龙智钢;张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SARS推动军队卫生防疫应急体系的建立

    2003年一场突发的未明原因的呼吸道传染病,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传播开来,来势之猛、传染性之强,令各级政府、医疗卫生部门及全国人民仓促应战、防不胜防.本文就SARS对军队卫生防疫应急体系带来的问题,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作者:曹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综合性医院收治SARS病人的医院感染控制

    目的探讨和总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期间,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建立规范隔离病区,制定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和规范消毒方法,采取严格病人管理,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医护人员防护等综合控制医院感染措施.结果避免了SARS在医院内的传播,有效预防了医护人员与病人间的交叉感染.结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针对SARS的传播特点,制定科学的消毒隔离制度及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对控制SARS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会英;曹洪涛;阮晓红;邹小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病学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采取现场调查、网上电子病历审查、电话询问等方法.结果认真贯彻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医院内无任何人员感染发病.SARS住院病人治愈率为89.2%,病死率5.4%,有接触史患者占37.8%.结论 SARS病例在年龄上以青壮年为主,职业以商业餐饮服务人员为多.

    作者:曹洪涛;朱会英;邹小宁;阮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合肥市居民1987~2001年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合肥市居民的恶性肿瘤死亡趋势,为恶性肿瘤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ICD-9对合肥市1987~2001年间的生命统计监测资料进行死因编码,用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进行标化率计算,进一步计算各种恶性肿瘤的YPLL(潜在减寿年数).结果 1987~2001年间合肥市的恶性肿瘤死亡率有所上升(粗死亡率上升了4.22/10万,标化死亡率上升了9.82/10万),且一直占据死因顺位的第二位.15年间,胃癌、食道癌等有所下降,而肺癌、肝癌、直肠癌则有所上升.男性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上升速度高于女性.YPLL分析结果显示,对合肥市居民威胁大的恶性肿瘤在20世纪80年代为肝癌(标化YPLL为1207.5),而90年代则为肺癌(标化YPLL为1222.1).结论 15年间合肥市恶性肿瘤发病呈增加趋势,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肺癌、肝癌和胃癌为威胁青壮年的主要肿瘤,应重点加强这些肿瘤的控制和预防.

    作者:马尔健;王莉丽;姚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南京市社区人群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南京市社区20 a以上居民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南京市玄武区、栖霞区调查了7 888名居民的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患病情况.结果正常人群男性血尿酸平均(342.3±87.3)μmol/L、女性平均(252.2±77.8)μmol/L;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3.3%,男性17.6%、女性9.3%;高尿酸者男性血尿酸平均(475.8±53.8)μmol/L,女性平均(413.9±55.7)μmol/L.男、女平均患病年龄分别为53.8 a、54.0 a;痛风患病率为1.33%,男性1.98%,女性0.72%.高尿酸中痛风的患病率为3.1%.结论南京市社区人群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率均高于国内其它地区的调查结果,且患病年龄有提前的趋势,表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率仍在继续升高,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者:邵继红;莫宝庆;喻荣彬;李忠;刘华;徐耀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临沂市1994~2001年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分析

    目的对1994~2001年临沂市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情况调查分析.方法利用传染病登记报告资料和现场调查资料,对流动人口的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常住人口比较.结果 1994~2001年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平均年发病率高于常住人口,发病占前三位的是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痢疾.与常住人口相比较,发病顺位、构成比、病种有较大不同.结论流动人口的传染病发病已成为疾病控制工作中一个问题.

    作者:石增宝;徐珊;刘雨;张玉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为探讨癌症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对某科2002年2月~2003年4月收治的发生院内感染的23例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长武;汪立新;朱锦彪;汪庆华;郑向东;汤传付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特征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自2002年11月出现以来,截止2003年5月17日全球范围内已引起了7 761人发病,其中我国大陆有病例5 209人.

    作者:杨梅;聂绍发;张福娟;徐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合肥市部分人群SARS认知及行为态度

    目的了解合肥市部分人群对SARS的认知情况及行为态度.方法对合肥市两个社区及一所大学的部分人群共1 332人进行现况调查,比较不同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对SARS的总体认知水平.结果合肥市人群对SARS的认知情况尚好,总体平均得分(15.02±1.98)分(总分18分).结论合肥市居民对SARS的认知水平总体较高,但存在群体差异,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全体居民的健康意识,进而预防SARS的发生.

    作者:郭书芹;孙业桓;张秀军;查日胜;张燕;张志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安徽省1999~2001年医院感染监测资料分析

    为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动态变化,进一步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全省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现将全省监控网医院1999~2001年上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红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睡眠状况评定

    为探讨术后患者的睡眠异常情况,便于有效地进行干预.笔者于2001年8月至2002年2月对70例因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而行胆囊切除的患者(包括经腹腔镜手术和剖腹手术两种方式,手术方式由患者自主选择)和7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调查其睡眠状况,分析其睡眠特点.

    作者:汪开贵;徐元勇;王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探讨小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

    目的脊椎动物心脏发育基因表达谱远未明确,为此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小鼠心脏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方法分别提取第10 d~11 d龄和18 d龄的小鼠胚胎心脏mRNA,通过逆转录反应分别标记成两种荧光cDNA探针,然后与载有一组靶基因的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研究心脏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在8 404个靶基因中,143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上调基因52个,下调基因91个;分别是细胞分裂、凋亡、信号传递、基因和蛋白质表达调控、组织细胞结构、物质和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以及某些功能尚不清楚的基因.其中一些基因可能是心脏发育的控制基因.结论基因芯片技术能有效筛查心脏发育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

    作者:李勇;陈祥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