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上肢运动功能的提高价值分析

陈国梁;刘结梅;梁伟财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早期康复治疗, 上肢运动功能, 提高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上肢运动功能的提高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根据不同治疗时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FMA评分、Barthel指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36/38),明显高于与对照组的78.95%(30/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有效减少其神经功能缺损,又能显著改善其上肢运动功能,还可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食物交换份法模式对孕妇及胎儿体重的科学管理作用

    目的:探讨临床产科针对孕妇开展营养指导过程中引入食物交换份法模式,对孕妇及胎儿体重的科学管理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6月在本院产检并分娩的初产妇300例,依据孕妇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150例行常规营养指导和试验组150例引入食物交换份法科学管理模式.同时,依据孕妇孕前BMI值将其分为A组和B组,BMI<23 kg/m2者为A组,包括试验组A和对照组A两个亚组,分别为80例和78例;BMI≥23 kg/m2者为B组,包括试验组B和对照组B两个亚组,分别为70例和72例.对比各组新生儿结局和妊娠结局.结果:试验组A分娩前BMI、舒张压、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试验组B分娩前BMI、收缩压、舒张压、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A产后出血、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及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试验组B巨大儿、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产科孕妇,在孕期行营养指导干预时,引入食物交换份法科学管理模式,可有效对胎儿体质量予以控制,降低生长受限新生儿发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

    作者:邓彩霞;周小英;李沈沈;甄艳嫦;严燕萍;雷艳爱;邓红;黄淑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术后血管再闭塞病因分析及防治策略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血管再闭塞的病因及预防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共计2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机械取栓治疗,采用mTICI评分及NIHSS评分评价血管再通情况,分析血管再闭塞原因及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责任血管无粥样硬化者,血管再通率较高为84.62%(P=0.023);取栓次数大于3次者,血管闭塞的比率明显增加为80.00%(P<0.05);取栓时间窗超过6 h的血管闭塞发生比率明显增加80.00%(P<0.05);穿支血管再通,即mTIC分级在2b及3级以上者,血管再通率明显升高为83.33%(P<0.05).结论:加强对各种危险因素的控制,综合应用Solitaire支架取栓、动脉溶栓、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及预见性去骨瓣减压、内减压等多模式手术方式,能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术后血管再通率.

    作者:周志国;陈静;朱青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疾病认知度的相关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疾病认知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2017年2月在管的19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5例.对照组采取高血压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血压,可以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

    作者:陈尧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经阴道超声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与可行性分析

    目的:研究与分析经阴道超声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与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而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术前采取经阴道超声引导.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术后肌瘤残留率、肌瘤直径、术后1年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经阴道超声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减少术后患者子宫肌瘤残留率以及1年后复发率,因此具有较高可行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克红;江碧艳;邱珺;高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经阴道超声卵泡监测在治疗不孕不育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与分析经阴道超声卵泡监测在治疗不孕不育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法将其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根据基础体温测定法和传统排卵试纸法对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进行推算,而观察组则采用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情况,根据排卵情况指导两组性生活,并采用相应药物加以治疗.比较两组卵泡成熟率及受孕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监测,观察组卵泡发育成熟率、成功怀孕率分别为64.0%、42.0%,均高于对照组的44.0%、22.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不孕不育患者的过程中,采用经阴道超声卵泡监测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对患者盆腔以及卵泡发育情况予以准确监测,以利于医生给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从而提升患者受孕率,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曾红艳;武忆东;邓淑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上肢运动功能的提高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与分析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上肢运动功能的提高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根据不同治疗时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FMA评分、Barthel指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36/38),明显高于与对照组的78.95%(30/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有效减少其神经功能缺损,又能显著改善其上肢运动功能,还可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国梁;刘结梅;梁伟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红景天治疗对OSAHS相关的PAH患者炎症因子及血气状况的影响

    目的:观察红景天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相关的肺动脉高压(PAH)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对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OSAHS合并PAH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红景天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OSAHS及PAH常规治疗,红景天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红景天胶囊.比较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hs-CRP、IL-6、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s-CRP和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红景天组的hs-CRP和IL-6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CO2和P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可通过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并由此起到保护血管,降低PAH的作用,但对合并有高碳酸血症患者改善作用不明显.

    作者:何啟忠;吴格怡;成俊芬;梁光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慢性失眠经颅磁刺激治疗的近期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与分析慢性失眠经颅磁刺激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失眠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患者均接受睡眠教育,对照组采取劳拉西泮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经颅磁刺激治疗,均治疗15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4周,观察组PSQI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而对照组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失眠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同时具有无创、无痛、安全、经济等优势,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何婉婷;甘晓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惠州市惠城区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总结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惠州市惠城区2015-2017年2家幼儿园3~6岁学龄前儿童500例展开口腔健康调查,并收集监护人相关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本组受访者儿童龋齿发生率为35.00%(175/500),性别方面:男性患儿为34.77%,女性患儿为35.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方面:在各年龄段中,龋齿患病率依次为5~6岁(45.00%)>4~5岁(25.76%)>3~4岁(24.49%),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甜食频率:经常吃甜食(≥1次/d)患病率明显高于偶尔吃(间隔≥3次/d)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刷牙方面:刷牙≥2次/d者患病率明显低于≤1次/d者,比较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期牙检:定期牙齿检查儿童患病率明显低于未定期检查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率与多种因素呈正相关,包括年龄、饮食习惯、刷牙行为、定期牙齿检查等,针对此应加强对儿童方面的卫生管理,降低龋齿发生率.

    作者:黄文敏;李丹萍;邓晓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二维超声+四维超声在不同孕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四维超声在不同孕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本院不同孕周孕妇128例,按照孕周不同分为孕早期(孕11~17+6周)42例、孕中期(孕18~27+6周)43例、孕后期(孕28~40+6周)43例.对上述不同孕周孕妇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并对初步怀疑为胎儿畸形的孕妇进行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结果: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孕妇的畸形胎儿的总体检出率为96.00%,高于二维超声的64.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类型畸形胎儿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92.00%,高于二维超声的6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四维超声在不同孕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肯定.

    作者:谢丹虹;陈廷财;陈漫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消毒湿巾对多重耐药菌病房高频接触表面消毒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消毒湿巾对多重耐药菌高频接触表面消毒的效果、消毒执行情况依从性、患者对消毒产品的满意度,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病房高频接触表面消毒方法和消毒频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内二科、外二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房的床头柜、患者右侧床栏、门把手、呼叫器四种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实验组采用消毒湿巾在单日上午8时擦拭消毒,对照组采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在双日上午8时擦拭消毒,16时均由保洁员进行擦拭消毒,分别在擦拭消毒后2、4、6、7、8 h对四种物体表面进行微生物采样及细菌培养,每种物体表面各取50份标本,比较实验组、对照组在五个时刻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合格率,比较保洁员使用两种消毒产品消毒执行的依从性,患者对两种消毒产品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消毒产品在消毒后2、4 h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消毒后6、7、8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保洁员使用实验组的产品消毒执行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实验组的产品接受程度高.结论:消毒湿巾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房高频接触表面消毒效果好,保洁员依从性高,患者的满意度高.

    作者:刘晖;朱雪慧;陈焕红;何深文;刘凯;刘传桂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500例精神病患者颅脑CT结果分析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精神病患者颅脑CT的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12月本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50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颅脑CT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所有病例中,385例精神病患者CT表现未见异常,115例患者颅脑CT显示异常,阳性率为23.00%.其中脑梗死患者占69.57%(80/115),40岁以上有脑梗死的患者占60.87%(70/115);脑萎缩患者占34.78%(40/115);脑肿瘤患者占36.52%(42/115);脑内钙化患者占8.70%(10/115);脑积水患者占21.74%(25/115);脑内囊肿患者占8.70%(10/115);硬膜下积液患者占4.34%(5/115).结论:对精神病患者行常规颅脑CT检测,可发现一些隐匿性疾病并及时治疗,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秀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与分析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7例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其中应用免疫球蛋白联合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46例为观察组,应用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6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出血停止时间、血小板达正常值的用时、住院天数、CR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停止时间、血小板达正常值的用时、住院天数、CR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2,P=0.285).结论:针对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采用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显著,即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小板水平,快速止血,且减少各种不良反应,因而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瑜;林海清;孙雄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A125+CA199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联合CA125+CA199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广东省水电医院就诊的80例子宫内膜癌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TVCDS,发现子宫内膜可疑癌病灶均进一步行CA125+CA199检测,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TVCDS诊断Ⅰ~Ⅰc期、Ⅱ~Ⅳ期子宫内膜癌与病理的符合率分别为53.13%、100%;CA125+CA199诊断Ⅰ~Ⅰc期、Ⅱ~Ⅳ期子宫内膜癌与病理的符合率分别为50.00%、89.58%;TVCDS+CA125+CA199诊断Ⅰ~Ⅰc期、Ⅱ~Ⅳ期子宫内膜癌与病理的符合率分别为81.25%、100%.结论:TVCDS联合CA125+CA199诊断子宫内膜癌并进行分期,可提高Ⅰ~Ⅰc期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以及与病理的符合率.

    作者:廖街平;李姣玲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不同麻醉方式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与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不同麻醉方式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0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硬膜外复合全麻,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拔管、自主呼吸恢复、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采取硬膜外复合全麻的麻醉效果较为理想,且能减少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袁翔;邓扬;尚云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防己黄芪汤治疗心力衰竭所致水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防己黄芪汤治疗心力衰竭所致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所致水肿患者16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利尿剂联合中药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防己黄芪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24 h尿量、心功能指标、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4 d,观察组24 h尿量多于对照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98%,高于对照组的75.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96,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61%,低于对照组的10.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己黄芪汤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致水肿患者心功能,增加24 h尿量,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曹军;张永光;徐璐薇;王卫平;胡友斌;吴宁宁;徐亚明;侯雨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50例分别设为研究组和试验组,另选宫颈正常查体者50例为对照组.三组均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均高于试验组、对照组(P<0.05);研究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为3、4、5分比例明显高于试验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超声弹性成像评分≥3分作为截断值时,诊断正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2.0%、94.0%、91.0%;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宫颈癌病灶长径、横径、前后径长度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弹性应变率比值为(2.73±1.28),明显高于试验组的(0.81±0.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能够有效鉴别诊断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且可较为准确判断宫颈癌病灶大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欣欣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及其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7年6月疑似前列腺癌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进行诊断,分析比较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51例患者确诊为前列腺癌,占34.00%;前列腺癌患者影像学形态不对称、回声结节、液性回声的声像图表现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检后患者出现下尿路刺激症候、急性尿潴留、血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1.33%.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对疑似前列腺癌病例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与安全性.

    作者:陈远祥;华庆生;邹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高龄与非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静脉溶栓方案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与分析高龄与非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不同静脉溶栓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5例.根据不同年龄将其分为≥75岁的高龄组37例(观察组)和<75岁的非高龄组48例(对照组);根据不同溶栓治疗方案将其分为阿替普酶组32例(观察组12例,对照组20例)和尿激酶组53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28例).比较各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不同年龄段治疗前后NIHSS评分改善情况、发病后3个月mRS评分、溶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溶栓治疗方案治疗前后NIHSS评分改善情况、溶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溶栓治疗方案发病后3个月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短期疗效较尿激酶好,但并发症较多,且对于远期生活质量改善无优势,高龄可能并非静脉溶栓效果及并发症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赖舒帆;朱钦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放射肿瘤学临床教学中常见问题与改革探索

    临床教学与培训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阶段.放射肿瘤学具有理论知识内容复杂,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和治疗越来越追求个体化等特点.通过丰富教学内容与手段,完善教学资料,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并加强人文教育等方法,不断提高医学生学习效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万明辉;李蓉;何芬;李建锋;易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