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裕厚;魏齐栋;尹宏达
目的:评价RCOG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在产妇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DVT)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5月1日-2015年9月30日于本院分娩的42例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就诊的50例非静脉血栓栓塞症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分别采用RCOG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和Wells Score模型进行血栓风险评估.结果:观察组RCOG风险评估模型和Wells Score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平均累积风险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17,P=0.0045).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种模型在DVT风险分层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具有更高的风险等级(P<0.05).RCOG血栓风险评估模型中在观察组中向高危风险和对照组低危分类提示更佳(P<0.05).结论:RCOG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在评估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中具有较高的适用价值,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兴;谢增霞;刘彩云;黎锦红;叶晓君;张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的血清内毒素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动态变化,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肠道清洁去污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恶性梗阻性黄疸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A组,n=28)和治疗对照组(B组,n=28),另设正常对照组(C组,n=20).A组入院后除术前一般准备外,另外每日服用中药茵陈小承气汤和生理盐水碘伏灌肠,B组行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监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内毒素(plasma endotoxin,PE)、凝血功能.结果:A、B两组入院时PE、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前及术后PE、FG、D-D与APTT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A组PE、FG、D-D与APTT下降幅度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碍,术前应用稀碘伏灌肠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能清洁胃肠道,降低内毒素血症,改善术前的高凝状态和术后的出血倾向及DIC的发生.
作者:沈裕厚;魏齐栋;尹宏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A(轻度)、B(中度)、C(重度)三组,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进一步分析AHI与血压程度的关联,同时分析AHI与病情危险程度的关联.结果:A组与C组三级和极高危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三级和极高危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并影响高血压的严重程度.
作者:彭敏;成俊芬;刘旺;吴格怡;刘土轩;许锦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在社区糖尿病一、二级预防的应用,以期为社区糖尿病防治提供参考性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在步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体检的763名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评估糖尿病患病风险,将总分≥25分者设为糖尿病风险组,总分<25分为正常组,比较两组生化指标的差异.糖尿病风险组予以糖尿病知识健康宣教、生活方式干预,根据干预后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是否降低至25分以下分为A组和B组,比较干预前后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和血糖值的差异.结果:糖尿病风险组FPG、OGTT 2 h血糖、HbAlc、LDL-C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TG、T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风险组糖尿病检出率为36.27%,正常组为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干预后FPG、OGTr 2 h血糖、HbAlc、LDL-C、糖尿病风险评分均明显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A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检出率,可广泛应用于社区糖尿病预防控制工作中.
作者:肖招娣;陈红专;杨玲;叶定村;庄勤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析宫腔镜联合阴式手术切除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75例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各种治疗方法疗效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药物甲氨蝶呤(MTX)杀胚后清宫术治疗18例,清宫术2例,宫腔镜检查加清宫术或电切术11例,腹腔镜手术治疗6例,宫腔镜联合阴式手术切除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38例(经以上治疗效果欠佳,转开腹手术治疗6例).结果:MTX杀胚后清宫术治疗,效果好,治疗有效率为83.33%,但住院时间长,血β-hCG下降慢,均于25~40 d转阴性,有药物副反应;宫腔镜加清宫术或电切术,对子宫瘢痕妊娠内生型效果良好,治疗有效率90.91%,但对外生型病灶有子宫穿孔风险;腹腔镜手术对外生型病灶治疗效果良好,治疗有效率100%,但操作技术要求高,费用高,对内生型子宫肌层创伤大;开腹手术效果良好,尤其是急性大出血的紧急处理,但腹部伤口创面损伤大;宫腔镜联合阴式手术切除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适合内外型病灶的手术,同时可予修补存有子宫瘢痕憩室的手术,患者阴道流血少,无明显并发症,治疗有效率为97.37%,血β-hCG术后15~25 d均降至正常范围.结论:宫腔镜联合阴式手术切除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班清媚;崔艳萍;胡庆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前后不同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疼痛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2012年8月-2014年8月本院外科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60例采用前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手术)进行治疗作为Lichtenstein组,另60例采用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Kugel手术)进行治疗作为Kugel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情况、疼痛情况、生活质量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Lichtenstein组、Kugel 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9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Kugel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Lichtenste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主观症状、生理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Kugel组患者主观症状、生理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Lichtenstei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ugel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6.67%、5.00%,Lichtenstein组分别为18.33%、13.33%,Kugel组明显低于Lichtenstein组(P<0.05).结论:前后不同入路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患者中均有显著效果,但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相对于前入路手术少,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升,疼痛程度降低,更适合腹股沟疝患者,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赵思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术中运用巩膜外顶压法行周边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疾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8-11月在本院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周边视网膜光凝的术眼45只,术后随访其视力、眼压,三面镜观察其周边视网膜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前矫正视力:光感~0.5,手术后矫正视力:手动~1.0.视网膜脱离合并周边视网膜裂孔的患眼,视网膜复位良好,裂孔封闭良好,未见PVR的出现.结论:对玻璃体切除术中合并周边视网膜病变的病例,术中无法视及周边视网膜病变区的患者,运用巩膜外顶压的方法,可以清晰视及周边眼底情况,可直视下行视网膜光凝治疗,具有定量、定点直视和微创的优点.
作者:田野;王瑞峰;唐文建;高雪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高压氧对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情况及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为(8.87±1.66)分,观察组为(11.73±1.4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率为61.76%,高于对照组的3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有利于促进重度颅脑损伤所致昏迷患者的苏醒,改善预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李耀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应用胆囊管汇人部微切开的方法与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5年5月本院接诊腹腔镜胆道探查患者500多例,选取其中50例进行研究,抽取患者采取胆囊管取石困难,或胆囊管进入胆道镜困难,拟定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处理,总结探查结果.结果:50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联合腹腔镜胆道探查处理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仅2例轻微胆囊管残端瘘;平均手术时间(95.29±37.16) 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9±1.1)d;50例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随访半年时均无胆道狭窄,仅1例因术后结扎夹游走而入胆总管再手术.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应用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处理,手术时间合理,住院时间短,且围术期与随访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于涛;王海波;刘琳琳;李世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并分析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160例,应用哮喘用药依从性量表对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进行测评,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60例患者中,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60例,依从率为37.5%,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100例;病情严重程度、吸入技术掌握程度、哮喘知识掌握程度与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存在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哮喘知识掌握程度、病情严重程度及吸入技术掌握程度是影响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依从性不高,应加强患者吸入技术和哮喘知识的宣教,以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廖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正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DNA拓扑异构酶(TopoⅡ)、P-糖蛋白(P-gp)、Ki-67抗原(Ki-67)及P53基因(P5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术前未做化疗的24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生存〈1年组8例和预后生存〉1年组16例,分析GST-π、TopoⅡ、P-gp、Ki-67及P5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两组患者GST-π、TopoⅡ、P-gp、Ki-67及P53的表达阳性率.结果:24例结直肠癌患者,GST-π表达阳性9例(低度表达7例,中度表达2例),TopoⅡ表达阳性23例(低度表达15例,中度表达8例),P-gp表达阳性23例(低度表达8例,中度表达15例),Ki-67表达阳性24例(低度表达3例,中度表达11例,高度表达10例),P53表达阳性10例(低度表达3例,中度表达3例,高度表达4例).预后生存>1年组GST-π、P53的表达阳性率均为12.5%,显著低于预后生存<1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opoⅡ、P-gp、Ki-67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GST-π、TopoⅡ、P-gp、Ki-67及P53的表达有助于结直肠癌早期发现及评估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纬经;詹雪乳;陈广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与血液透析(HD)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疗效.方法:72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4).治疗组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HD)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肌酐、尿素氮、住院天数、并发心力衰竭人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安全,并发症少,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敏;杨庆霞;金丽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清肺涤痰法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特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痰热壅肺型患者64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均32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以使用清肺涤痰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arshall评分)、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肺部感染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时,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试验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3.74±1.73)分、肺部感染评分(4.08±1.49)分、中医证候积分(6.22±1.79)分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9±2.32)分、(5.39±2.69)分和(8.41±2.3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痰热壅肺型患者使用清肺涤痰法进行治疗后,患者的各项功能评分有了明显改善,炎性症状控制效果较优,机体内各脏器功能损害程度明显下降,效果较好.
作者:吴阳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妊娠晚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肝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晚期ICP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肝功能、瘙痒症状改善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治疗后瘙痒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瘙痒消失时间及黄疸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BA、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胎儿窘迫、羊水污染发生率合计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可明显改善妊娠晚期ICP患者的肝功能及妊娠结局,且能有效缓解瘙痒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栓素B2(TXB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7-12月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时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对象血清TXB2和内皮素(ET)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病例组TXB2、ET与一般资料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清TXB2、E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病例组血清TXB2、ET水平均随病程、HbAlc、PBG、2 h PBG增加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TXB2、ET与病程、HbA1c、PBG、2h.PBG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XB2、ET水平明显升高,应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将其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作者:苏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HIV抗体检测阳性结果专业告知服务机制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220例HIV感染者标记为新机制组,2008年12月-2010年12月230例HIV感染者标记为旧机制组,比较分析两组在该机制建立运行前后阳性结果告知和CD4细胞水平检测等管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新机制组的告知合格率为82.73%,高于旧机制组的45.65%,CD4细胞水平检测率为77.73%,高于旧机制组的43.4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行HIV抗体检测阳性结果专业告知服务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告知效果和CD4细胞检测服务水平,是艾滋病防控工作良好的开端和有力的保障,值得各医疗机构推广.
作者:史兆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使用含氟涂料与含氟泡沫对儿童乳牙龋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2月本市中心城辖区幼儿园接受口腔检查的3岁儿童58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口腔检查,记录乳牙龋齿情况,实施氟化物预防乳牙龋,经家长同意后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涂料组300例与泡沫组289例,比较两组实施前后患龋率、龋均及显著性龋均指数(SiC).结果:两组实施后1、2年患龋率、龋均与SiC均较实施前有所升高,其中涂料组龋均明显低于泡沫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氟涂料与含氟泡沫对于预防儿童乳牙龋均有较好效果,但含氟涂料预防效果更佳,值得借鉴.
作者:南小思;陈周焕;王唯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胆管结石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资料.结果:7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行胆总管一期缝合15例,占20%,行T管引流60例,占80%;平均手术用时(103.5±35.4)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93.5±19.3)mL;平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1.6±1.1)d;平均住院时间为(8.7±3.5)d;术后出现1例胆漏,经腹腔引流后痊愈;3例胆道残石,经T管胆道镜下完成取石,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6~10个月,无患者复发.结论:临床上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是比较可靠和有效的一种方法.
作者:张晶锐;高峰;李荣江;邱振雄;黄振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成中重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与颈动脉正常组,再随机选取同期4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各组Hcy水平.结果:中重度狭窄组Hcy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狭窄组与颈动脉正常组,且三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浆Hcy水平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宝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宝石能谱CT冠脉成像(G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冠心病(CHD)的一致性.方法:收集本院拟诊的60例CHD患者,均进行G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差异性.结果:60例患者中GCTA与CAG均发现狭窄冠脉分支共1 79支,一致性极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冠脉狭窄各级敏感性和特异度较高.结论:GCTA与CAG诊断冠心病效果一致,且创伤小,有益于诊断冠脉狭窄的定位和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定性诊断,可作为临床筛检无症状冠心病的首选.
作者:欧敏;周海军;孙毅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