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霞;张培莉;丁永霞
目的:观察三伏贴疗法在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体质中的效果。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52例患者均采用三伏贴疗法治疗,3年为一疗程,治疗前与治疗后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表》对每例患者进行体质量化评分。结果:治疗后阴虚质评分较前升高,湿热质评分略下降(P>0.05),其余偏颇体质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平和质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气郁质百分比无变化,湿热质百分比上升,阴虚质百分比略下降(P>0.05),其余各偏颇体质百分比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除阴虚质和湿热质外,三伏贴疗法可以纠正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体质偏颇状态。
作者:吴雅楠;王皓;郭海云;吕梅;张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囊外摘除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并进行预后分析。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囊外摘除术(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组和改良式小切口白内障切除术(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SICS)组,前者54例,后者7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进行时间、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SICS组手术时间与ECCE组相比更短(P<0.05)。手术后患者视力(包括裸眼视力和散光程度)随时间明显好转,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CS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ECC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明显,其中SICS并发症更少,预后更好。
作者:陈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通过观察散结乳癖膏治疗卵巢囊肿模型大鼠在治疗前后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刺激素含量,客观评价其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为中医药治疗卵巢囊肿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雌性未孕大鼠64只,采取手术的方法造模,从中选取造模成功大鼠,外敷散结乳癖膏(高、中、低剂量),连续6周,处死大鼠,观察移植物外观测量,取血后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体内促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刺激素的含量。结果:散结乳癖膏可使模型大鼠的卵巢体积缩小,同时,散结乳癖膏高、中、低剂量组促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刺激素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结乳癖膏可降低大鼠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刺激素的含量,对卵巢囊肿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侯惠玲;靳瑾健;关宏;郭皓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改良外剥内扎加外科肛管成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将2014年8月-2015年7月本院肛肠外科收治的2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按随机序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110例,分别行改良外剥内扎加外科肛管成形术(研究组)和传统外剥内扎术(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在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等手术方面及术后出血、排便困难、肛缘水肿时间等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方面及术后尿潴留、肛门狭窄等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评价患者总体疗效,研究组痊愈率92.73%,对照组为81.82%,总有效率均为100%,两组患者术后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外剥内扎加外科肛管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方法。
作者:陈华;陈泓磊;雷霆;宗轶;郑伟琴;万星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PBL联合CBS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案例为引导的综合教学方法,该教学法应用于肾内科临床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建立完善的临床思维,提高独立解决临床问题能力。PBL联合CBS教学模式可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晓燕;谭鹤长;王英;张艳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检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PBMCs)中NLRP3炎性体[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酶-1(caspase-1)]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变化,探讨该炎性体及IL-1β在AGA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RT-PCR法检测100名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和100例AGA患者(观察组)治疗前(D0)及应用药物治疗后第3天(D3)、第7天(D7)、第14天(D14)NLRP3炎性体mRNA表达水平,同时用ELISA法测定相应IL-1β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生理指标和血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NLRP3 mRNA表达水平D0、D3及D7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各阶段ASC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D0和D3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清IL-1β水平在D0、D3、D7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LRP3炎性体及IL-1β在AGA患者治疗过程中水平异常,提示其在AGA发病中参与了炎症反应过程,在炎症机制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丁焕发;王尚云;徐晓辰;刘淑娟;兰立强;韦涌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析县级以下医院对PICC带管患者维护现状调查和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周边县城与边远山区的100例肿瘤患者与县级以下医院的100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肿瘤患者的PICC带管维护现状。结果:100例护理人员较为缺乏PICC带管维护专业知识与带管维护专业知识。2012年本院的置管量与门诊维护量分别是612例与2287例;2013年,本院构建以自我为中心置管维护网络,置管量为633例,门诊维护量下降25.8%,为1697例;2014年分别为840例与2309例;2015年分别为893例与2300例;2014与2015年的门诊维护量稳步上升。结论:县级以下医院对PICC带管患者维护问题亟待解决。
作者:邹丽霞;李建鸿;罗飞燕;何玉珍;温伟英;骆菊英;郑少华;黄雪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析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运用燕麦配合调肝理脾通腑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燕麦配合调肝理脾通腑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下降,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燕麦和调肝理脾通腑中药对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进行联合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丁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Apelin-13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脑损伤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对自噬性细胞死亡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CD-1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生理盐水(Saline)组、Apelin组;Apelin组和Saline组首先建立脑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再灌注即刻给予同侧侧脑室注射Apelin-13或等量生理盐水,然后在再灌注48 h后,进行神经功能方面检测,同时利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估脑梗死体积;缺血再灌注24 h和48 h后,采用West-blot法检测各组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情况。结果:Apelin-13可显著降低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少脑梗死体积,减低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及LC3-Ⅱ/LC3-Ⅰ的比值。结论:Apelin-13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抑制神经细胞的自噬性死亡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蒯锦霞;包海军;李周儒;董国凯;殷文江;孙晓明;李姗姗;蔡红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惠州市基层警务人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临床纳入于本院进行体检的惠州市基层警务人员300例,对所有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临床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导致受检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300例受检者中,共检出心血管疾病者51例,发生率为17.00%;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脂病史、高尿酸血症病史、吸烟史等均为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危险因素(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45岁、既往有糖尿病史、高血脂病史、高尿酸血症病史、吸烟史等均为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结论:目前惠州市基层警务人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其发生主要与患者的年龄、既往病史(糖尿病史、高血脂病史以及高尿酸血症病史)等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对于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受检者,应及时接受治疗干预,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作者:朱建发;张法宁;黄思兵;观晓辉;马伟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系统评价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性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用计算机检索1999-2015年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数据库(VIP)中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性手术临床疗效对比的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临床研究(总计132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放性手术相比,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未能缩短手术时间(WMD=9.99,95%CI:-3.98~23.95,P=0.16),未能减少手术引流量(WMD=6.10,95%CI:-5.73~17.92,P=0.31),但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WMD=-22.96,95%CI:-28.88~-17.04, P<0.00001),缩短术后恢复时间(WMD=-0.62,95%CI:-0.98~-0.26,P=0.0007),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OR=0.35,95%CI:0.24~0.53,P<0.00001)。结论: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临床疗效较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因本研究纳入的病例均为非随机的对照试验,且质量不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上述结论尚需谨慎对待,有必要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王政强;赖大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血清IL-6及IL-12水平在骨肉瘤患者与健康体检者之间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60例骨肉瘤患者及250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血清IL-6及IL-12水平,比较两组间IL-6、IL-12水平的差异及其相关性,探讨血清IL-6及IL-12水平与骨肉瘤发病及进展的关系。结果:骨肉瘤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骨肉瘤患者中,处于肿瘤发病Ⅲ~Ⅳ期的患者其血清IL-12水平低于Ⅰ~Ⅱ期患者(P<0.05);合并远处转移的患者血清IL-12水平低于不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P<0.05)。血清IL-6水平与IL-12水平无明显线性相关(P>0.05)。结论:血清IL-6及IL-12水平在骨肉瘤患者表达异常,两者在骨肉瘤的发生中可能起免疫调节作用,IL-12的低表达可能与骨肉瘤的进展相关。
作者:陆潞;廖品琥;谢克恭;陆敏安;卢贤哲;黄可;王俊利;韦叶生;唐毓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I)应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48例CNS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1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依次进行CT与MRI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CT与MRI检测异常率及观察组中各类型CNSI患者CT与MRI检测异常率。结果:观察组CT与MRI检测异常率分别为53.38%和90.54%,高于对照组的4.73%和14.1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隐球菌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脑囊虫病、结核性脑膜炎及化脓性脑膜炎MRI检测异常率均明显高于CT检测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SI患者临床应用CT与MRI检查均能达到一定诊断效果,但MRI诊断价值更为明显,具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王丽;张元刚;胡亚卓;樊新红;李转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按照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 ;(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字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μ;(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字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本院甲状腺科就诊的9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和弹性成像检查,以后期的手术病理为标准,对两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作出比较。结果:超声结果显示931例患者总钙化率为36.0%(329/931),其中粗大钙化占33.7%(111/329),微小钙化占60.5%(199/329),环状钙化占5.8%(19/329)。病理结果显示,931例患者中甲状腺良性疾病787例,合并钙化者211例(26.8%),甲状腺癌144例,合并钙化者118例(81.9%);合并钙化者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所占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931,P<0.001)。超声检查合并钙化灶患者中甲状腺癌阳性率为35.9%,弹性成像技术中Ⅲ~Ⅳ级结果中甲状腺癌阳性率为93.9%,后者诊断阳性率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761, P<0.00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够半定量地对肿块性质作出评价,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传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基础上,结合弹性成像技术,能显著提高甲状腺癌的准确率和特异性。
作者:萧利霞;梅峰;钟瑞芳;杨桂兰;郑美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针刺穴位治疗变应性鼻炎后鼻腔Th1细胞因子IL-2及IFN-γ的变化。方法:选取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三组,分别进行针刺、鼻腔喷激素、鼻腔喷生理盐水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2及IFN-γ含量的变化。结果:针刺组和鼻腔喷激素患者治疗后IL-2及IFN-γ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1);鼻腔喷生理盐水组治疗后IL-2及IFN-γ含量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针刺组与鼻腔喷激素患者治疗后IL-2及IFN-γ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和鼻腔喷激素患者治疗后IL-2及IFN-γ含量与鼻腔喷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穴位治疗变应性鼻炎能达到与鼻腔喷激素同样的效果,但能减少鼻腔喷激素引起的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兰建华;罗雪梅;曾友根;朱欠元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按照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 ;(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字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μ;(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字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右美托咪定丙泊酚混合注射液的水相浓度,探讨右美托咪定影响丙泊酚注射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待测的丙泊酚注射液按右美托咪定的浓度分为三组,每组5例样本。其中A组为单纯丙泊酚注射液组,B组丙泊酚注射液含右美托咪定0.75μg/mL,C组丙泊酚注射液含右美托咪定1.25μg/mL。反透析法得到游离在水相的丙泊酚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各样本丙泊酚水相游离浓度,比较三组注射液水相浓度。结果:A组丙泊酚水相浓度高,C组低,三组水相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降低丙泊酚水相浓度影响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
作者:杨柳;曹殿青;梁艳丽;郑荣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效果与围产儿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92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熊去氧胆酸片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茵陈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各指标水平及分娩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试验组患者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出现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围产儿预后情况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嘉蔚;刘国成;饶美兰;周平;段红丽;蔡仁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