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的水相浓度的影响

杨柳;曹殿青;梁艳丽;郑荣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注射痛, 水相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右美托咪定丙泊酚混合注射液的水相浓度,探讨右美托咪定影响丙泊酚注射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待测的丙泊酚注射液按右美托咪定的浓度分为三组,每组5例样本。其中A组为单纯丙泊酚注射液组,B组丙泊酚注射液含右美托咪定0.75μg/mL,C组丙泊酚注射液含右美托咪定1.25μg/mL。反透析法得到游离在水相的丙泊酚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各样本丙泊酚水相游离浓度,比较三组注射液水相浓度。结果:A组丙泊酚水相浓度高,C组低,三组水相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降低丙泊酚水相浓度影响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惠州市基层警务人员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惠州市基层警务人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临床纳入于本院进行体检的惠州市基层警务人员300例,对所有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临床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导致受检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300例受检者中,共检出心血管疾病者51例,发生率为17.00%;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脂病史、高尿酸血症病史、吸烟史等均为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危险因素(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45岁、既往有糖尿病史、高血脂病史、高尿酸血症病史、吸烟史等均为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结论:目前惠州市基层警务人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其发生主要与患者的年龄、既往病史(糖尿病史、高血脂病史以及高尿酸血症病史)等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对于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受检者,应及时接受治疗干预,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作者:朱建发;张法宁;黄思兵;观晓辉;马伟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散结乳癖膏治疗卵巢囊肿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散结乳癖膏治疗卵巢囊肿模型大鼠在治疗前后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刺激素含量,客观评价其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为中医药治疗卵巢囊肿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雌性未孕大鼠64只,采取手术的方法造模,从中选取造模成功大鼠,外敷散结乳癖膏(高、中、低剂量),连续6周,处死大鼠,观察移植物外观测量,取血后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体内促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刺激素的含量。结果:散结乳癖膏可使模型大鼠的卵巢体积缩小,同时,散结乳癖膏高、中、低剂量组促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刺激素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结乳癖膏可降低大鼠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刺激素的含量,对卵巢囊肿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侯惠玲;靳瑾健;关宏;郭皓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微信沟通对出院产妇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微信沟通对出院产妇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3-7月本院出院的7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0例,对照组在出院指导基础上,在出院后28 d内实施电话访视3次,观察组在出院指导基础上,实施24 h微信沟通。对两组产褥期产妇的母婴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新生儿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产后第42天母婴保健知识掌握率、新生儿健康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信沟通有利于出院产妇健康教育工作的延续性开展,提高了母婴健康水平,提升了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刘卫华;王玉杰;盛春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护理领域的应用

    在对自我管理进行概念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外自我管理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等研究启迪了新思路。

    作者:王飞霞;张培莉;丁永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炎性体mRNA表达及血清IL-1β水平的研究

    目的:检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PBMCs)中NLRP3炎性体[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酶-1(caspase-1)]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变化,探讨该炎性体及IL-1β在AGA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RT-PCR法检测100名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和100例AGA患者(观察组)治疗前(D0)及应用药物治疗后第3天(D3)、第7天(D7)、第14天(D14)NLRP3炎性体mRNA表达水平,同时用ELISA法测定相应IL-1β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生理指标和血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NLRP3 mRNA表达水平D0、D3及D7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各阶段ASC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D0和D3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清IL-1β水平在D0、D3、D7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LRP3炎性体及IL-1β在AGA患者治疗过程中水平异常,提示其在AGA发病中参与了炎症反应过程,在炎症机制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丁焕发;王尚云;徐晓辰;刘淑娟;兰立强;韦涌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囊外摘除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囊外摘除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并进行预后分析。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囊外摘除术(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组和改良式小切口白内障切除术(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SICS)组,前者54例,后者7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进行时间、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SICS组手术时间与ECCE组相比更短(P<0.05)。手术后患者视力(包括裸眼视力和散光程度)随时间明显好转,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CS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ECC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明显,其中SICS并发症更少,预后更好。

    作者:陈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Apelin-13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Apelin-13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脑损伤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对自噬性细胞死亡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CD-1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生理盐水(Saline)组、Apelin组;Apelin组和Saline组首先建立脑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再灌注即刻给予同侧侧脑室注射Apelin-13或等量生理盐水,然后在再灌注48 h后,进行神经功能方面检测,同时利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估脑梗死体积;缺血再灌注24 h和48 h后,采用West-blot法检测各组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情况。结果:Apelin-13可显著降低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少脑梗死体积,减低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及LC3-Ⅱ/LC3-Ⅰ的比值。结论:Apelin-13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抑制神经细胞的自噬性死亡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蒯锦霞;包海军;李周儒;董国凯;殷文江;孙晓明;李姗姗;蔡红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比较3种不同储存条件对纯钛SLA表面生物学性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3种不同储存条件对纯钛SLA表面生物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喷砂加酸蚀的方法在商用二级纯钛钛片上制备SLA表面,并将其置于3种不同环境中储存不同的时间,分组如下:Ⅰ组钛片为常温常压保存;Ⅱ组钛片为真空保存;Ⅲ组钛片NaCl溶液中保存。分别对不同组别钛片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进行比较。结果:三组之中,Ⅲ组中的纯钛SLA表面表面自由能、蛋白质吸附率、MG63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ALP活性及表面矿化效果均为佳,Ⅰ组中的纯钛SLA表面容易受到C元素的污染,理化性能及生物活性均明显下降。结论:不同储存条件对纯钛SLA表面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具有明显的影响。将处理后的钛片置于NaCl溶液中有利于降低C污染,并促进钛片表面的蛋白质吸附、细胞黏附、增殖与分化。

    作者:崔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不同手术方案在股骨颈骨折非老年患者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PCCP)内固定治疗与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4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0例,行PCCP内固定治疗;对照组240例,行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骨折复位质量、术后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愈合时间、并发症,测量髋关节功能、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4,P<0.01)。(2)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部分负重时间[(5.1±2.0) vs (89.4±32.5)d]、完全负重时间[(2.1±1.5) vs (6.9±4.4) d]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第1天[(7.1±2.3) vs (8.3±2.9)分]、第1周[(6.4±1.8) vs (7.6±2.5)分]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与3枚空心加压螺钉相比,PCCP具有创伤小的优点,且PCCP内固定更牢固,疼痛缓解更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毛成鹏;汤志辉;许景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护士临床急救能力评价工具的研究进展

    临床急救能力是评价一个护士是否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方面,如何加强培养并利用有效的测评工具评价,从而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及工作质量是现阶段护理管理者更应注重的问题。从相关概念、临床急救能力培养进展、国内外临床急救能力评价工具的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作者:赵浚竹;王巧红;杨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B超联合X线在经皮肾镜治疗复杂肾结石的应用体会

    目的:评价B超联合X线在经皮肾镜治疗复杂肾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泌尿外科拟经皮肾镜治疗的复杂肾结石患者2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26例,其中联合组在B超联合X线引导下手术,对照组不使用B超,单纯采用X线引导下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肾盂瘘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联合X线在经皮肾镜治疗复杂肾结石,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陈捷;黎明;彭友彬;林树滨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县级以下医院对PICC带管患者维护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目的:探析县级以下医院对PICC带管患者维护现状调查和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周边县城与边远山区的100例肿瘤患者与县级以下医院的100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肿瘤患者的PICC带管维护现状。结果:100例护理人员较为缺乏PICC带管维护专业知识与带管维护专业知识。2012年本院的置管量与门诊维护量分别是612例与2287例;2013年,本院构建以自我为中心置管维护网络,置管量为633例,门诊维护量下降25.8%,为1697例;2014年分别为840例与2309例;2015年分别为893例与2300例;2014与2015年的门诊维护量稳步上升。结论:县级以下医院对PICC带管患者维护问题亟待解决。

    作者:邹丽霞;李建鸿;罗飞燕;何玉珍;温伟英;骆菊英;郑少华;黄雪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滋水清肝饮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孤啡肽和5-羟色胺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滋水清肝饮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孤啡肽(OFQ)和5-羟色胺(5-HT)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滋水清肝饮组和激素替代组各30例,滋水清肝饮组给予滋水清肝饮治疗,2次/d,15 d为1个疗程,连服3个月;激素替代组患者均服用倍美力0.625 mg/d,服药第16天加服安宫黄体酮10 mg/d,共5 d,用药3个月。于治疗前后两组均进行HAMD评分,分别检测血清OFQ和5-HT的水平。结果:滋水清肝饮组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激素替代组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滋水清肝饮组治疗1、2、3个月后的OFQ水平分别为(19.84±5.14)、(14.97±4.13)ng/L和(12.52±3.84)ng/L,均低于对照组的(23.71±5.86)、(18.86±4.28)ng/L和(15.69±3.67)n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滋水清肝饮组治疗1、2、3个月后的5-HT水平分别为(1.19±0.42)、(1.28±0.34)μg/L和(1.46±0.38)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0.98±0.36)、(1.14±0.41)μg/L和(1.24±0.42)μ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水清肝饮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可以降低患者血清OFQ的水平,提高5-HT的水平,显著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疗效确切,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汤礼宾;章志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燕麦配合调肝理脾通腑中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探析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运用燕麦配合调肝理脾通腑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燕麦配合调肝理脾通腑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下降,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燕麦和调肝理脾通腑中药对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进行联合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丁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异种源性脱细胞神经支架修复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可行性

    目的:评价异种脱细胞神经支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以兔源性胫神经为原材料,通过萃取技术制备脱细胞神经支架;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免疫组化(IHC)、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检测技术评价脱细胞效果;体内实验部分采用坐骨神经离断模型,按照移植物的不同,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异种神经支架移植组(实验组)、自体神经移植组(对照组),术后12周内,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3+、CD4+、CD8+淋巴细胞含量,以判定机体免疫系统情况;通过神经功能测定及形态学手段评价10 mm缺损神经的修复效果。结果:支架内的细胞和髓鞘成分能够彻底去除,基底膜管状结构保留较为完整。术后1、4、12周时间点,实验组大鼠外周血CD3+、CD4+、CD8+淋巴细胞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及12周后,两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移植物内的再生轴突数量、再生髓鞘厚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种神经脱细胞支架干预10 mm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不会引起机体系统性排斥反应,同时能够有效促进损伤神经再生。

    作者:陈少红;季婉青;侯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授权教育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和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社区收治的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实施授权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和用药依从性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40.35±9.32)mm Hg和(84.54±6.01)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6.78±8.98)mm Hg和(89.45±5.89)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佳占7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授权教育可以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静;龚晓芳;李志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的自我管理初步探索

    目的:评价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达到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将110例中重度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我管理。观察两组COPD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医疗费用、症状控制时间、肺功能和CAT评分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COPD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医疗费用、CAT评分每天分数均值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FEV1和FEV1/FV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FEV1/FVC降低更明显,与观察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能明显减少中重度COPD缓解期患者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医疗费用,改善患者肺功能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康宁;李群峰;吴靖升;梁翠芬;陈凤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本院经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筛查出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5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随诊与日常健康教育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半年时MocA多条条目评分及总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半年时MocA多条条目评分与总分均有改善(P<0.05),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半年,两组患者SF-36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其中研究组增高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取护理干预,不仅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患者及其家属更满意,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李润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临床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性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用计算机检索1999-2015年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数据库(VIP)中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性手术临床疗效对比的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临床研究(总计132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放性手术相比,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未能缩短手术时间(WMD=9.99,95%CI:-3.98~23.95,P=0.16),未能减少手术引流量(WMD=6.10,95%CI:-5.73~17.92,P=0.31),但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WMD=-22.96,95%CI:-28.88~-17.04, P<0.00001),缩短术后恢复时间(WMD=-0.62,95%CI:-0.98~-0.26,P=0.0007),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OR=0.35,95%CI:0.24~0.53,P<0.00001)。结论: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临床疗效较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因本研究纳入的病例均为非随机的对照试验,且质量不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上述结论尚需谨慎对待,有必要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王政强;赖大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本院甲状腺科就诊的9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和弹性成像检查,以后期的手术病理为标准,对两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作出比较。结果:超声结果显示931例患者总钙化率为36.0%(329/931),其中粗大钙化占33.7%(111/329),微小钙化占60.5%(199/329),环状钙化占5.8%(19/329)。病理结果显示,931例患者中甲状腺良性疾病787例,合并钙化者211例(26.8%),甲状腺癌144例,合并钙化者118例(81.9%);合并钙化者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所占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931,P<0.001)。超声检查合并钙化灶患者中甲状腺癌阳性率为35.9%,弹性成像技术中Ⅲ~Ⅳ级结果中甲状腺癌阳性率为93.9%,后者诊断阳性率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761, P<0.00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够半定量地对肿块性质作出评价,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传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基础上,结合弹性成像技术,能显著提高甲状腺癌的准确率和特异性。

    作者:萧利霞;梅峰;钟瑞芳;杨桂兰;郑美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