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荣;刘素素;刘萍
目的:比较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激素与静脉使用不同糖皮质激素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住院的84例中重度AECOPD患者随机分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组和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组,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呼吸困难评分、血气分析、肺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其中三组肺功能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与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组和地塞米松组。结论:糖皮质激素对中重度AECOPD有较好的近期疗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与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组的疗效相当,并优于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组,而且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可作为糖皮质激素治疗中重度AECOPD的另一种更好的选择。
作者:勾建强;李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口腔扁平苔藓为口腔科常见病,临床治疗棘手,方法多种多样,效果欠佳。王守儒教授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本虚表实,脾虚为本,湿热血瘀为其表,因此健脾、清热、祛瘀为其治疗大法。根据疾病所处的临床阶段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在运用中药的同时联合西医方法,收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王教授在用药上注重固护胃气,选药精当并尽量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使患者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形成了其独特的辨证思想和治疗方法。
作者:孟红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多普勒超声阻力指数(RI指数)及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CA72-4检测在卵巢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92例卵巢肿瘤病例,经病理证实卵巢癌42例(恶性组),良性肿瘤50例(对照组),均进行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CA72-4及阴式多普勒彩超血流阻力指数检查,观察其诊断价值。结果:卵巢癌组CA125、CA199、CA72-4水平均明显增高,卵巢癌组与对照组RI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检测CA125、CA199、CA72-4其敏感度分别是:71%、35%、31%。单独检测超声多普勒RI值敏感度为66.7%,特异性为92.0%;联合肿瘤标记物及超声RI值能使敏感度达到95.7%,特异度达到96.2%,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肿瘤标记物及超声阻力指数检查能提高诊断敏感性,降低漏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明阳;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增加孕妇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有效率,从而降低母婴围产期并发症。本文介绍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应用的意义,总结国内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教育需求、实施者、教育内容及效果评价,为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董会民;刘朝英;来艳辉;刘素波;胡雅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LMA(Supreme)喉罩和气管插管复合静脉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无严重心、肺功能异常,无口咽部疾患及困难气道,择期LC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喉罩组置入LMA(Supreme)喉罩全麻,气管插管组置入加强型气管导管全麻。观察插管(喉罩)期间、手术期间、拔管(喉罩)期间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手术期间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手术期间胃肠胀气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后、手术期间血压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喉罩组胃肠胀气发生率(0例)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18例)(P<0.01),喉罩组拔管期呛咳、体动发生率(4例)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16例)(P<0.01)。结论:LMA(Supreme)喉罩复合静脉全麻血流动力学平稳,与气管插管比较,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作者:项燚;郑自富;沈培;李俊标;梅诗全;崔玲;周晓丹;张美玲;胡志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和抗角蛋白抗体(AKA)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RA患者和70例非RA的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检测ESR、RF、抗CCP和AKA四种指标。结果:RA患者组的四项检查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自身免疫病组,单项检测RA诊断的敏感性为ESR>RF>抗CCP>AKA,特异性抗CCP>AKA>RF>ESR,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下降,特异性却升高甚至高达100%。结论:ESR、RF、抗CCP和AKA联合检测可提高对RA诊断的特异性,对RA的早期诊断有较高价值。
作者:杨芳;郭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急性呼吸衰竭患者72例,根据患者应用通气方式分为有创机械通气组(对照组)及无创正压通气组(观察组),两组各36例。评估两组通气4 h和24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通气4 h的PaO2、PaCO2和SaO2分别为(82.77±1.68)mm Hg、(57.80±1.13)%、(77.19±5.46)%,通气24 h分别为(92.48±1.41)mm Hg、(49.85±1.02)mm Hg、(93.83±6.07)%;对照组通气4 h的PaO2、PaCO2和SaO2分别为(91.43±1.92)mm Hg、(52.37±0.81)mm Hg、(81.31±6.68)%,通气24 h分别为(94.55±1.30)mm Hg、(50.34±0.89)mm Hg、(94.02±7.96)%,两组比较通气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气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VAP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7.19±0.46)d,低于对照组的(21.31±0.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气体交换,可以有效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忠红;邓上安;池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球囊损伤模型兔颈动脉后再狭窄的预防。方法:建立兔右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实验分单纯球囊损伤组(Inj)、去势后球囊损伤组(Ovx+Inj)、去势球囊损伤后补充雌激素组(Ovx+Inj+E2)、去势球囊损伤后补充大豆异黄酮组(Ovx+Inj+Iso),于28 d行彩超检查,监测损伤动脉内-中膜的厚度及内膜的光滑程度,后分组等数分别处死动物,分别计算损伤血管腔内膜/中膜面积比值。结果:Inj组与Ovx+Inj组内膜、中膜增厚明显,管腔狭窄明显,Ovx+Inj+E2组和Ovx+Inj+Iso组各时段血管形态学分析显示内膜增生程度低于Inj组与Ovx+Inj组(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可明显抑制损伤血管内膜增生及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发挥其血管保护作用。
作者:牟德堂;邱仁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奈达铂化疗联合同期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5例。A组采取奈达铂化疗联合放疗治疗,B组采取顺铂化疗联合放疗治疗,C组采取单纯放疗治疗。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与B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I~IV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A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I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化疗联合同期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佳,其临床疗效与顺铂化疗联合放疗临床疗效相当,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临床上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82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及护理的全过程。结果:82例患者67例好转出院,15例改为气管插管,其中11例拔管后好转出院,4例又行气管切开,均因气胸或病情危重而死亡。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应用逐年增加,成功率也逐渐上升,正确掌握适应证和操作程序,严密监测并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做好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的护理,是确保成功使用BiPAP呼吸机的重要环节。
作者:吴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eonates behavioral nerve assessment,NBNA)及早期干预应用于新生儿脑损伤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住院的新生儿468例。选取无脑损伤的212例新生儿为正常组,选疑似脑损伤采取早期干预的154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另选疑似脑损伤未采取早期干预的102例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及后遗症情况。结果:干预前,正常组NBNA评分为(37.85±1.32)分,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4.13±1.58)分及对照组的(32.81±1.7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BNA评分为(39.41±1.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52±1.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BNA可明确了解新生儿行为能力,可及时发现易漏诊的轻微脑损伤及脑细胞发育异常,早期干预可促进新生儿神经系统代偿性的恢复,降低残障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景林;杨学群;李少光;张益忠;张宏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9,MMP-2、9)在口腔正常黏膜、白斑上皮单纯性增生及异常增生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白斑不同增生程度间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正常口腔黏膜15例,白斑单纯性增生31例,白斑异常增生35例,应用MMP-2、MMP-9抗体行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MP-2、MMP-9均表达在细胞浆,在上皮内两者的阳性率在上述三组中分别为20.0%、22.6%、34.3%和6.7%、9.7%、34.3%,在上皮下成纤维细胞中两者的阳性率在上述三组中分别为0、12.9%、14.3%和6.7%、25.8%、80.0%。MMP-2在上皮内、成纤维细胞的阳性表达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9在上皮内及上皮下成纤维细胞的阳性表达在白斑异常增生组中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和白斑单纯增生组(P<0.05)。结论:MMP-9可能参与了白斑发生发展的过程。
作者:苏颖颖;杜启涛;张茜;曲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HOTAIR在乳腺癌及前哨淋巴结、腋窝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与乳腺癌其他指标的相关关系,以指导治疗并预测预后。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3年12月乳腺癌住院手术患者10例,均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取乳腺肿块组织、癌旁组织及前哨淋巴结(SLN)、腋窝淋巴结(ALN)。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四组标本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HOTAIR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结果,采用t检验、等级相关等统计方法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HOTAIR基因在各组中的表达,SLN组(9.33±1.23),ALN组(6.90±2.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1,P=0.004);癌组织组(8.81±1.27),癌旁组织组(7.00±1.1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9,P=0.003);SLN组与癌旁组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1,P<0.001)。(2)HOTAIR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指标关系密切,与淋巴结转移率、ki-6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和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OTAIR基因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以及癌组织中有异常高表达,其促进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的功能显著,提供乳腺癌基因靶向治疗的新位点。
作者:王昌亮;王礼泉;林明臻;孙香莲;翟升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缬沙坦联合泼尼松、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54例符合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选取36例为治疗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泼尼松、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12周,对照组18例,仅使用泼尼松、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治疗,定期复查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等,观察两组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为8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泼尼松、MMF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李琳霞;赵琳;李艳红;谢怀平;吴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于本院行肠、胃等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全凭静脉组和吸入组两组,每组各50例,分别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导管拔除时间和MMSE分值等。结果:与吸入组相比,全凭静脉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导管拔除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全凭静脉组患者术后60 min MMSE评分较低,吸入组患者术后60、180、360 min MMSE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吸入组相比,全凭静脉组患者术后60、180、360 min MMSE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有利于降低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率,更好地保护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临床药师参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临床药师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临床药师参与干预前2013年1-6月和药师参与干预后2014年1-6月Ⅰ类手术病历,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临床药师干预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后,其选药、给药时机、疗程、给药剂量等均较干预前规范。结论:临床药师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干预有效,可明显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惠霞;毛国富;丰奕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科收治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70例,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西药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35例中,显效、好转及无效分别为22例(62.9%)、12例(34.3%)及1例(2.8%),治疗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中显效、好转及无效依次为18例(51.40%)、10例(28.6%)和7例(20.0%),总有效率为80.0%。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效果明显,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预后质量的显著提高,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李建基;欧召喜;张光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使用排痰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追踪护理的1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和传统组,每组各5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利用排痰拍进行排痰护理,而传统组患者则是由亲属采用传统手拍排痰,对照两组本院患者SaO2,比较两组患者排痰成功例数。结果: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SaO2经过拍背均得到提升,且研究组效果更好,另外,研究组排痰成功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在本院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排痰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护理中亲属往往不能较好掌握排痰技巧,使用排痰拍进行排痰,不仅方便快捷,易于掌握,而且护理效果较好,建议推广。
作者:赵映霞;刘永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并评价整体责任制护理对提高宫颈癌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将本院妇产科2012年2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宫颈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1年2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宫颈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整体责任制护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相关评定项目。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腹胀、切口发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对术后随访时间、对术后生活方式等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整体责任制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宫颈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黎玉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不孕患者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的疗效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2周期PCOS不孕因素IVF-ET病历资料作为A组,同期102周期输卵管因素IVF-ET病例作对照作为B组。结果:PCOS组与输卵管因素组比较分析:患者年龄、不孕年限、BMI、Gn天数、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OHSS风险取消移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患者较输卵管因素组更年轻,不孕时间短、体重指数高,Gn时间长,获卵数多,相应可移植胚胎多,OHSS风险明显升高。而两组Gn用量、内膜厚度、2PN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及临床妊娠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伴不孕患者采用IVF-ET助孕可获得与输卵管因素IVF-ET助孕相似的疗效,但要注意OHSS的风险预防。
作者:吴成平;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