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淑莉;邓喜眉;邓玉桃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半年再出血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期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尽快止血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再出血率,改善预后,效果显著。
作者:郭桂珍;关家敏;张可茹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调查老年恶性肿瘤合并帕金森病(PD)患者家庭功能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患者一般资料问卷、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60例老年恶性肿瘤合并P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恶性肿瘤合并PD患者的家庭功能得分为(5.95±1.81)分,其中53.33%的患者存在家庭功能障碍。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肿瘤分期、PD分期是患者家庭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恶性肿瘤合并PD患者的家庭功能受多种个体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应给予相应的干预来提高其家庭功能。
作者:李世芬;詹婉群;莫冬梅;杨秀坤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究在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健康宣教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2-12月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用信封法将他们随机法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方式上再增加健康宣教内容。两组患者均连续护理5个月,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5个月的护理服务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加强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科学认识能促进患者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对于高血压的预防以及控制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学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结肠癌细胞株SW480中CD133+和CD133-细胞的肿瘤干细胞样生物学特性,并分析CD133+和CD133-细胞中Bmi-1基因的表达量的差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CD133+和CD133-细胞,观察对比CD133+和CD133-细胞体外成球能力及增殖能力。用Real-time PCR检测CD133+和CD133-细胞中Bmi-1基因的表达量。结果:(1)SW480细胞中CD133+细胞所占比例为7.02%。(2)CD133+细胞体外无血清培养4 d后可成球且速度生长;CD133-细胞在干细胞培养基中不能形成细胞球,但在含血清的培养基中能贴壁分化,连续传代。无血清培养基中, CD133+细胞增殖能力强于CD133-细胞。(3)Bmi-1 mRNA在CD133+细胞的中表达显著高于CD133-细胞。结论:结肠癌细胞株SW480中CD133+所占比例很少,但其增殖能力强,Bmi-1 mRNA在CD133+细胞的中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毛海波;朱国栋;刘国龙;关明媚;李宝秀;翁成荫;曹小飞;方喜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究长期应用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09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初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0例,每日服用非那雄胺5 mg,进行为期至少5年的随访,患者进行前后对照,对患者治疗前后夜尿次数、前列腺指检体积、B超检查前列腺体积、血肌酐、血白细胞数、血小板、血红蛋白、膀胱残余尿量、大尿流率、血PSA、调整后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较治疗前夜尿次数、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增加,B超检查前列腺体积、血小板、血红蛋白、膀胱残余尿量、血PSA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那雄胺能够减少前列腺体积,改善尿动力学功能,增加IPSS,长期应用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桑琦;孙丽娜;成显黔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个体化指导的家庭干预治疗Vojta姿势反射≤5项的脑损伤高危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脑损伤高危儿120例,年龄小于6个月,均为Vojta姿势反射5项以下阳性的脑损伤高危儿。将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其中A组40例,B组40例,C组40例。A组患儿采用医院个体化指导的家庭干预治疗;B组患儿接受医院干预治疗;C组患儿接受常规家庭干预治疗。观察期限半年,比较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的干预治疗后,A组与B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Vojta姿势反射5项以下阳性脑损伤高危儿进行医院个体化指导家庭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其整体发育水平。
作者:张峰;廖敏;张琪;陈福建;刘诗贤;李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与免疫胶体金技术在沙眼衣原体检测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90例疑似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免疫胶体金技术和细胞培养方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对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免疫胶体金技术的检测结果,并以细胞培养方法作为金标准计算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与免疫胶体金技术在检测女性患者沙眼衣原体阳性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男性患者沙眼衣原体阳性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在检测沙眼衣原体阳性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与免疫胶体金技术对于沙眼衣原体检测均有效,但是前者对男性沙眼衣原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作者:高毅云;刘传桂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综合护理措施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转归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方案选择提供必要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在患者均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措施,观察组50例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综合护理,分娩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病情转归及妊娠结局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从转归情况来看,观察组转归率为94.0%,对照组为78.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妊娠结局来看,观察组新生儿体重(3.3±0.8)kg、Apgar评分(9.6±0.3)分、难产率36.0%,对照组分别为(2.6±0.6)kg、(8.2±0.6)分和62.0%,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的病情转归,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的诊断标准,选择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与药学服务干预组(n=100)。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生开药患者自己回家服药,药学服务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药师上门服务,进行药学服务干预。通过1年的上门随访,对入选患者进行生活质量问卷测试,运用SF-36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在躯体功能、情感功能、一般健康等方面,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实验前后生活质量5个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药学服务干预组在躯体功能、情感功能、一般健康3个方面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身体疼痛和社会功能方面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通过药学服务完全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社区康复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林亮;刘锐锋;詹昌盛;杨敏婷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重症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1例重症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治疗效果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总结。结果:31例患者,治愈30例,1例死于心力衰竭。30例治愈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全部行脓肿扩大切开引流,6例行气管切开,3例伴发纵隔脓肿,1例发生脑梗死。结论:对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关键是早期识别,应采取血糖控制同时维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切开引流,足量、有效使用敏感抗生素,积极控制全身基础性疾病等综合治疗措施,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吕继连;孙歌鸿;张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卵巢囊肿的有效方法,以便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4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字2=6.2400,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整体效果更佳,是临床治疗卵巢囊肿的理想选择之一。
作者:夏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内科并发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内科并发症的有无,将20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144例,应用BI、NIHSS、mRs评估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时的NIHSS减少百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及出院半年的BI值均低于对照组,mRs值及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科并发症会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临床上应积极采取并发症防治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彭小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4年7月,本院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48例妇科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23例,子宫肉瘤1例,子宫颈癌19例,宫颈残端癌1例,卵巢癌2例,复发性卵巢癌1例,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1例),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结果:48例手术均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249.29±71.8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37.50±132.95)mL,盆腔淋巴结平均切除(18.61±3.06)枚,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平均切除(4.07±1.42)枚。2例髂外静脉损伤,1例膀胱损伤。48例患者术后随访3~45个月,1例低分化宫颈腺鳞癌Ⅱa期盆腔淋巴结阳性患者,术后9个月复发,放弃治疗6个月死亡,其余47例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安全、可行,疗效满意,但要求术者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及处理手术并发症的经验。
作者:倪琴;米鑫;张风格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和疗效的关系,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改善癫痫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门诊就诊的328例癫痫患儿的病历资料,其中治疗依从组207例,不依从组121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儿治疗依从性与疗效的关系,同时对影响患儿依从性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依从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0%,不依从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患儿坚持用药、诊疗时间早、诊疗意识强、坚持定期复诊是影响患儿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癫痫患儿治疗效果与依从性明显相关,就诊时间早、就诊意识强、坚持定期复诊和长期服药对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患儿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借鉴。
作者:贾芳;赵雷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护理路径在颈椎曲度推拿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来本院骨科就诊的患有颈椎曲度疾病的患者60例,均采用推拿治疗,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路径方案,采取相同目测方法结合Borden法、X线测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椎曲度患者在推拿治疗过程中采用护理路径方案能够有效改善颈椎曲度,缩短住院时间,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杜婷;王美华;周永富;李义凯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血清转铁蛋白(TRF)与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新生儿黄疸100例,按新生儿黄疸原因及总胆红素水平进行分组。选取同时间段生产的足月、无黄疸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对不同分组患儿的血清TRF和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感染因素组、围产因素组及其他因素组血清TRF和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间血清T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因素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围产因素组及其他因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黄疸组、中度黄疸组及重度黄疸组血清TRF和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间血清T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黄疸组CRP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黄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RF和CRP水平对帮助新生儿黄疸的病因鉴别和疾病演变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邓爱芬;肖满田;钟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中药蜡泥疗法联合全面护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中药蜡泥治疗)40例,对照组(针灸治疗)40例。再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全面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总积分、CRP、ESR水平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蜡泥疗法联合全面护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杨红;谭学锋;陈敏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辅助治疗对肺结核痰涂片阳性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100例肺结核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标准化疗方案,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辅助治疗。治疗1、3、6个月后评价疗效,重点观察临床症状好转率、痰菌转阴率及影像学好转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率、痰菌转阴率及影像学好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及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率、痰菌转阴率及影像学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肝功能异常,其中观察组有3例,对照组有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辅助治疗肺结核痰涂片阳性患者,能起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郝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手术室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和术后观察指标,并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气管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12 h疼痛程度、HAMD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舒适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降低术后疼痛感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作者:曾国卫;郭静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静脉造影(CTV)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临床证实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CT静脉造影资料,与血管造影(DSA)及Doppler超声(US)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20排容积CT诊断血栓46例,其中急性期血栓26例,陈旧性血栓20例,以DSA及超声作对照,320排CT显示急性期血栓的诊断符合率为100%,诊断陈旧性血栓的符合率为93.8%。结论:320排容积CT静脉血管成像技术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军委;成新玲;董志辉;王华;高鹏;莫哲恒;刘庆生;杜诗霖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