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量化的临床探讨

陈佩婵;侯延平;郑振;刘先秒;谭庆林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湿热证, 量化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症患者的临床量化规律.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高要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部西医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属于湿热证患者101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偏重证者作为A组(5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热偏重证者作为B组(51例),同期选取肝功能正常,未合并肝脏疾病和湿热证的健康人群作为正常组(50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法)检测尿液水通道蛋白2(AQP-2)、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A、B组AQP-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AQP-2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HSP7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HSP70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CD4+、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证存在AQP-2、HSP70和CD8+等指标显著增加现象,同时存在CD4+、CD4+/CD8+等指标显著降低现象,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偏重证者AQP-2增加程度更明显,热偏重证者HSP70增加程度更明显.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10117例女性公务员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与TCT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长沙市部分女性公务员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与TCT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10-12月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10 117例女性公务员按照年龄进行分组,并采用PCR加膜杂交法进行HPV分型检测及TCT检测.结果:高危型HPV感染率为8.98%(909/10 117),检出比例占前3位的高危型HPV分别是HPV52型(31.46%)、58型(19.36%)及16型(16.17%),其中单一、双重及三重感染所占比例分别为83.06%、13.42%、3.52%;909例高危型HPV感染者中细胞学异常者76例(8.4%),其中高危型HPV16、33型出现细胞学HSIL病变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分型.结论:HPV分型与TCT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宫颈癌筛查有效性,对HPV16、33型感染的女性应重视宫颈癌筛查.

    作者:夏小艳;钟焱;李耀军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慢性肾脏病组织生物样本库-临床随访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目的:建立一套规范化、信息化的粤西地区慢性肾脏病(CKD)组织生物样本库-临床随访系统.方法:收集2010年8月-2014年1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部分CKD患者的组织生物样本(包括血清、血凝块、尿液及肾组织)及相关的临床信息资料,利用超低温贮存系统和电脑信息软件技术建立粤西地区CKD组织生物样本库-临床随访系统.入组CKD临床随访系统的患者为试验组,未入组CKD临床随访系统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诊率及失访率以评价临床随访系统效果.结果:(1)CKD组织生物样本库-临床随访系统目前已收集、处理及保存了近1000例CKD患者的生物样本,其中血清样本近2900份,血凝块样本近1000份,尿液样本近2200份,肾组织病理近4000份.临床资料库中收集、整理和保存的临床资料近1000份.(2)试验组首次复诊率、3个月复诊率及失访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粤西地区CKD组织生物样本库-临床随访系统已初步建立,该系统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加患者的复诊率,降低患者的失访率.

    作者:黄柳涛;刘伟敬;钟雪娟;周宏久;冯永民;刘华锋;姚翠微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miR-370对肝细胞癌的作用及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miR-370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肝细胞癌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肝癌患者55例,均需进行肝癌手术治疗.分别检测患者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370的表达,同时检测25例正常肝组织中miR-370的表达,对比miR-370在上述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根据miR-370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表达的中位数分为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分析miR-370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肝硬化病史、甲胎蛋白(AFP)、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肿瘤个数、TNM 分期、是否侵犯血管、有无微卫星灶、有无包膜等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肝癌组织中miR-370表达分别为(0.857±0.021)、(0.003±0.001)、(0.001±0.000 01),呈现依次递减的趋势.结论:miR-370在肝细胞癌中呈现较低表达,表达水平较低者容易出现较大肿瘤、TNM分期较晚、肿瘤侵犯血管、肝内有卫星灶、肿瘤无包膜等.

    作者:孙戈;嘉红云;毕肖红;余林;陈德基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狂犬疫苗接种依从性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狂犬疫苗注射人群的依从性及相关影响因素,规范狂犬暴露处置流程,提高暴露者依从性,提供防控依据.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5年4月间,狂犬病暴露人群3752例接种疫苗Essen(伊森)程序的依从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狂犬病的流行特点.结果:15~60岁为狂犬病主要的免疫人群,致伤人群男女性别比为1.26:1.犬是主要的致伤动物(85.87%),其他动物致伤人群比例逐年明显增加.3年间总致伤人群数呈上升趋势,致伤高发季节为2~3季度,人群致伤程度Ⅲ度比例逐年上升,3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苗注射,完成全程注射率为75.11%,全程注射的依从性低,原因多种,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7.4%.结论:及时规范处理伤口,正确全程疫苗注射,必要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对预防狂犬病死亡有效,应加大狂犬病的健康宣教,提高接种依从性.

    作者:于爱玲;吕宝玉;王希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三氧化二砷对食管癌细胞株EC-1的生长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对食管癌细胞株EC-1生长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s2O3 (0.5、1、2、4、8、16、32、64 μmol/L)在不同时间段(24、48、72 h)对EC-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计算半数抑制率(IC50)值.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三氧化二砷对食管癌EC-1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P<0.05).IC50约为18.74 μmol/L.As2O3可使细胞阻滞在G2/M期,使G0/G1期、S期细胞比例减少,增加细胞凋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2O3能抑制食管癌EC-l细胞株的增殖,具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其机制可能与改变周期,增加其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谷见法;王晓敏;路平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恢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损伤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110例口腔颌面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及焦虑情况差异.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2.72%、94.5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6%和80.00%,试验组护理后焦虑评分(12.39±1.4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74±1.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面部损伤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缓解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俨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CT值联合Apgar评分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CT值联合Apgar评分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HIE患儿200例,临床分度轻度组108例,中度组65例,重度组27例,测定各组CT值与Apgar评分.结果:三组患者的CT值与Apgar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值、Apgar评分与HIE临床分度关系密切,两者联用可较准确判定HIE的严重程度.

    作者:黄宏亮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中药联合针刺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IL-6、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抵当汤加减结合针刺督脉穴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并从炎性反应的角度探讨其疗效机理.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针刺组、针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20例.中药组给予抵当汤加减,针刺组针刺百会、大椎穴,针药组服用抵当汤加减同时针刺百会、大椎穴,西药组给予多奈哌齐口服.12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同时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ELISA法进行IL-6、TNF-α检测.结果:治疗后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中药组的80.0%、针刺组的85.0%及西药组的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针药组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疗效优于中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抵当汤加减联合针刺百会、大椎穴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疗效确切,疗效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IL-6、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作者:刘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及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孕三烯酮治疗组)41例和观察组(米非司酮治疗组)41例,然后将两组中不同r-AFS分期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VEGF及其受体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不同r-AFS分期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VEGF及其受体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对于疾病发生中的相关血液指标具有更好的控制作用.

    作者:杨慧敏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AMPA受体及其在癫痫治疗中的发展

    癫痫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神经元异常放电活动的疾病.已知有多种机制在癫痫的异常放电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兴奋性谷氨酸神经元与突触连接引起的级联型激活是其中经典的机制.而AMPA受体更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AMPA受体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癫痫的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

    作者:朱瑞清;韩丽华;鹿勇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唐氏筛查联合四维彩超在产前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索研究应用唐氏筛查联合四维彩超在产前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0月在本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孕14~24周的孕妇2578例,在产前检查中应用唐氏筛查和四维彩超,通过联合分析做出比较.结果:2578例孕妇中全部通过唐氏筛查及四维彩超进行检测,唐氏筛查阳性率为4.84%,四维彩超阳性率为0.96%,两者联合阳性率为5.81%,两者联合阳性率与唐氏筛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四维彩超筛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唐氏筛查联合四维彩超在产前筛查中的意义重大,可提高唐氏儿和其他染色体病儿及各种畸形的诊断率,及时做出判断是否终止妊娠,为家庭和社会减轻了沉重的负担.

    作者:邓玲;汤辉;黎兴盛;郭平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其主要病理改变包括气道炎症、平滑肌功能紊乱和气道重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为一种多效细胞因子,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哮喘气道炎症反应和气道重构.本文就TGF-β1在哮喘气道炎症及气道重构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常琴;田新瑞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老年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并研究老年内科危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130例危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疗法进行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疗法进行干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及患者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致死率、APACGEⅡ评分及MODS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内科危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患者的致死率,更能得到患者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明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加强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和观察在高龄产妇的分娩过程中使用助产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高龄产妇共105例,根据产妇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助产护理,将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自然分娩平均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钳助产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总产程时间、剖宫产原因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平均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产钳助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二、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产妇剖宫产原因中,观察组产妇要求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产妇的分娩过程中,加强助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时的出血量,提高自然分娩的效率,降低剖宫产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有利于母婴的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雪霞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HPLC法测定宜昌胡颓子根中槲皮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宜昌胡颓子根中槲皮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宜昌胡颓子根中槲皮素含量的,色谱柱为Agilent Promosil C18(250 mm×4.6 mm,5 μm),洗脱程序为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观察该方法的适用性、精密度、稳定性及重复性等指标.结果:槲皮素样品在考查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6%.HPLC法测定宜昌胡颓子根中槲皮素含量的适用性、精密度、稳定性及重复性均较好.结论:HPLC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宜昌胡颓子根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林;谢瑶;孙志伟;秦文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以壳聚糖磷酸降解产物制作妇科医用敷料的抑菌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以壳聚糖磷酸降解产物制作妇科医用辅料的抑菌效果.方法:利用磷酸降解壳聚糖得到磷酸降解产物并制作成壳聚糖磷酸降解产物衍生敷料,测定磷酸降解产物对标准菌株的小抑菌浓度并检验壳聚糖磷酸降解产物衍生敷料的抑菌性.结果:壳聚糖磷酸降解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的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25、0.25、0.5 mg/mL;栓剂敷料和水凝胶敷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13、13、11 mm和14、14、12 mm.结论:壳聚糖磷酸降解产物具有强大的广谱抗菌性能,可以在制作妇科医用敷料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勋松;唐俊;黄秀珍;袁水斌;欧阳恭华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拔牙创使用人羊膜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人羊膜植入临床拔牙创后对牙槽骨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来本院需拔除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正畸治疗的患者20例,右侧拔牙创植入人羊膜作为试验组,左侧拔牙创作为空白对照.术后1、2、3个月拍口腔全景片,观察新骨形成情况及牙槽嵴吸收评价拔牙创愈合情况.结果:术后1周牙龈愈合及术后1、2、3个月拔牙创新骨形成量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术后1、2、3个月牙槽嵴吸收高度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每月牙槽嵴吸收量第1、2个月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第3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临床拔牙创植入人羊膜能促进拔牙创的早期愈合,保存牙槽嵴高度.

    作者:翟幼文;汪文丰;黄啸林;梁向新;王鑫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出血高危风险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磺达肝癸钠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出血高危风险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患者应用磺达肝癸钠进行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病例来源于在本院住院治疗的NSTEAMI且按照CRUSADE计分≥41分的2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磺达肝癸钠组和依诺肝素组,每组10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9、30、180 d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评价在NSTEAMI患者中应用磺达肝癸钠至发病第9天时预防死亡或再次心肌梗死情况是否优于对照组;评价磺达肝癸钠预防死亡或再次MI方面优于对照药的作用是否持续至第9、30、180天.以严重出血评价至发病第9天时使用磺达肝癸钠和对照药物的安全性.结果:磺达肝癸钠组和依诺肝素组治疗9、30、180 d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磺达肝癸钠组治疗9、30、180 d时各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6.0%、8.0%和10.0%,均明显低于依诺肝素组的17.0%、20.0%和22.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出血高危的NSTEAMI患者中磺达肝癸钠可有效地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增加严重出血发生率,与依诺肝素相比,更安全有效.

    作者:刘宇;李艳;李贵才;孙桂锋;汪鲁华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健步汤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目的:观察健步汤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健步汤辨证随证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云南白药胶囊联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两组均配合针刺治疗,治疗20 d,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步汤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作者:李毅;潘炳华;汪爱妩;王翔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断与药物治疗进展

    高血压是目前各种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病,患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通常情况下老年人患上高血压疾病后表现很特殊,特别是在临床表现、发病的机制以及预后这三个方面.老年人患高血压后可能会导致老年人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脑卒中或者是肾功能衰竭,对老年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老年人死亡.为了能够准确的了解老年人高血压病的诊断与药物治疗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和药物治疗进行研究,了解了目前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药物治疗的发展.

    作者:王蕴强 刊期: 2015年第30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