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邱雁;浦绍且
目的 探究分析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医院门诊药房中由于药品过期造成的损耗中的应用.方法 该院自2016年1月开展以降低门诊药房药品过期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每4个月为一个活动周期,分别在4月末、8月末和12月末对该院门诊中的过期药品种类和数量进行盘点和统计,分析出现过期药品的原因并就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该院门诊药房中过期药品百分比4月末为69.23%、8月末为55.56%、12月末为22.22%,过期药品百分比随着活动的进行显著下降.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药房中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降低药房中过期药品的种类和数量,从而提高药房的服务质量并保证了药品质量.
作者:钟慧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实现内涵式发展,而其具标志性的内容就是培养一流人才,基础和核心则是一流本科.要办好一流本科,必须要有一流专业做支撑,一流的专业应该有一流的课堂教学.如今,互联网+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引发了更为深刻的教与学的变革.基于此,我们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专业,充分运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打造一流的课堂教学,以期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文主要探讨了关于《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思路,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人才队伍的培养.
作者:张丽;张向华;刘璇;程力;刘小古;游方;易华娅;熊薇;罗德毅;胡成凤;曹俊岩;张帆;曾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PDCA专项小组活动在提高急诊无主患者资料完整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急诊无主患者403例为对照组,实施专项小组活动后的2017年4月—2018年3月急诊无主患者390例为观察组,比较活动前后的急诊无主患者资料完整率和因资料或计费相关的投诉率.结果 PDCA专项小组活动后,急诊无主患者的资料完整率由55.83%上升至88.97%,投诉率由8.68%降至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CA专项小组活动在加强无主患者资料管理、减少医疗投诉、维护医患双方权益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崔玉顺;姜崇丽;王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循证医学(EBM)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心血管病学见习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全国高考统招的临床本科第三学年的同级学生共20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在同级学生中建立A组(循证医学组)与B组(标准化教学组),每组各100名学生,分别实施两种教学方法.A组见习学生给予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实习;B组见习学生按照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标准化教学方法培养,比较两组见习学生教学质量.结果 A组见习学生满意率为96.00%,B组见习学生满意率为87.00%,A组见习学生满意率优于B组(χ2=5.207,P=0.022);A组见习学生在理论知识考试、临床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均优于B组[(85.80±7.31)分vs(72.67±5.22)分,(80.63±6.32)分vs(70.65±6.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M教学模式可提高心血管病学见习学生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思维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娜几娜·吾格提;蒋华;艾力曼·马合木提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任城区公共场所卫生质量状况,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等要求对辖区内有卫生许可证的宾馆业、美容美发业、文化娱乐场所和商场等公共场所中的公共用品及空气进行了采样检测.结果 各类公共场所中,商场的空气监测合格率低,仅为77.78%;美容美发店的监测合格率高,为92.53%,四类场所空气合格率经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洗浴场所公共用具的合格率低,为85.29%,各公共场所公共用具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任城区各类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总体情况良好,但仍应加强对公共场所的监督管理,督促各单位落实各项卫生管理制度,防止疾病的传播.
作者:韦永 刊期: 2018年第25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条件也在逐渐提高,各种危重疾病的成功率和抢救存活率在不断的提高,但是部分患者在治疗之后出现遗留后遗症,以及功能障碍.康复医学教学在部分高等院校中不断开展,都重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康复医学教学更重视对危害疾病的评估和技能操作.该文对中医康复专业康复医学教育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张国亮;刘常慧 刊期: 2018年第25期
随着社会发展,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医患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社会、患方、医方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了医患矛盾和纠纷的产生.当前中国式医患关系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医患关系模式转型、医患紧张关系的扩大化以及医患关系影响因素的多样化等特点,并且医患双方的心理、医疗服务提供方式、诊疗结果预期、患者知识结构变化以及社会舆论导向等问题都是目前新时期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需要正确认识目前的医疗现状,找到能化解医患矛盾的钥匙,是医患关系回归正常的轨道,是管理者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曹晓颖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医患关系是影响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健康生活的向往.新时期医患关系呈现出新特点,该文梳理了医患关系的现状,并在介绍目前我国医患关系的主要模式后,提出了优化医疗服务模式的新思路.
作者:邓利虹;柯雄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肿瘤内科病案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肿瘤内科病案212份,选取2017年1—6月的病案98份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的病案104份作为观察组,对对照组的病案进行分析统计,同时在观察组病案使用PDCA循环理论指导,对两组病案的病案质量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观察组病案104份,出现问题病案首次病程记录1.92%、主治主任查房2.88%、现病史1.00%、体检辅助检查1.00%、出院小结2.88%、其他病程记录1.92%;对照组病案98份,出现问题病案首次病程记录12.24%、主治主任查房15.31%、现病史17.35%、体检辅助检查14.29%、出院小结22.45%、其他病程记录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4、9.591、16.689、13.03、17.809、12.896,P<0.05).结论 PDCA循环理论在肿瘤内科病案质量持续改进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明显改善该科的病案质量情况,同时对医院病案管理有着明显的改善,降低病案的出错率,值得推广.
作者:蒋风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共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50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精细化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未发生意外事件,患者并发症出现率为4%;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0%,并发症出现率为12%,观察组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和并发症出现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8%,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4%,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加用精细化管理护理方式,取得了较佳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绩效考核作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对医院中层干部的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绩效考核存在着,比如考核制度设置不科学与不合理,考核制度过于重于形式而不是内容以及效率,考核后的反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等问题.医院应有针对性地完善绩效考核的制度,合理地、科学地设置考核内容,积极地应对考核的反馈.
作者:宋轶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1—12月期间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选择110例,将患儿划分成常规组、管理组,常规组患儿55例,进行常规护理管理,管理组患儿55例,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管理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6%,较低于常规组的18.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80%,管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8.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过程,对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能够有效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实现输液不良事件的有效控制.
作者:杨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PDCA质量管理法在民营医院中药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自2016年1月起在中药房质量管理工作中实施PDCA管理法,此前的2015年实施常规管理法,对比2015年和2016年两种管理模式下中药房不合格处方、报损金额的差异.结果 2015年中药房不合格处方比例为8.10%;2016年中药房不合格处方比例为4.20%.与2015年对比,2016年中药房处方点评中不合格处方比例、月平均报损金额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民营医院中药房管理工作中应用PDCA质量管理法有助于提高处方合格率,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同时减少因养护不当造成的中药饮片变质、报损,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作者:仲雨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研究讨论危机管理理论的医疗纠纷沟通管理对策.方法 收集该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发生的70件非过失性医疗纠纷事件资料,分析引起纠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沟通管理对策,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实施,分别在实施前后选取50例患者评价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比较实施前后管理效果.结果 医疗纠纷常见原因包括质量管理不到位、业务能力缺陷、服务意识不足、患者过度维权及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实施后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及满意度较实施前显著提升(P<0.05).结论 基于危机管理理论,根据引起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医疗纠纷沟通管理对策,可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满意度显著提升,降低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张新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研究PDCA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间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房心肺复苏患者8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PDCA管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情况.结果 研究组心脏复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心脏复苏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心肺复苏患者治疗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聂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宣传工作是推进医改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恰当的舆论引导为推进医改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政策、措施等宣传到位,才能使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医改、才能使患者理解和支持医改.该文以重庆市中医院在重庆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施行前后的相关宣传实践工作为例,为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医院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意义.
作者:罗行;魏光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研究和探讨在五官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流程管理模式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将该院五官科2016年度和2017年度的护理管理质量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护理管理中分别实施常规管理程序和流程管理模式,比较不同管理应用价值差异.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文件、分级护理、消毒隔离以及病区管理4方面评分显著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流程管理模式应用到五官科的护理管理中,不仅可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而且能够改善服务水平,为医院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孙培玉;沈红叶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该文讨论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60名妇产科护士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行分层管理护理,对比两组护士的综合能力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行护士分层管理后,护士的综合能力、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实行护士分层管理,有助于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可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车庆梅;常红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医学的进步和创新离不开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我国医学研究生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主体之一.掌握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形成是构成硕士研究生高质量学习的两个重要方面.因此,加强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在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非常必要.如何在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视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成为医学院校的当务之急.因此该文就如何提高医学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而进行了探索.
作者:王晓雨;吴常生;张磊;穆永旭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用于精神科护理管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96例精神科患者,并将其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6个月后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9.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及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降低医院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胡畔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