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镜联合治疗胆系结石61例临床研究

刘思义;耿彪;施其龙;李明武;朱革非

关键词:胆系结石, 三镜联合
摘要:目的:探讨三镜联合治疗胆系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胆系结石采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进行三镜联合序贯阶段性诊断、治疗。结果:56例治疗成功,5例因结石巨大,腹腔粘连中转开放手术。成功率91.8%。结论:三镜联合治疗胆系结石,大限度地实现微创化治疗,这种方法损伤小、恢复快、能够达到传统开放手术的效果。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40名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整体护理,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采取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分析两组住院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的患者的满意度比传统的整体护理的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是一项满意、放心的服务,值得推广。

    作者:郭静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胃动素对大鼠下丘脑PVN神经元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的影响

    目的:研究胃动素对大鼠下丘脑PVN神经元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分离新生Wistar大鼠下丘脑细胞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的方法,观察胃动素对大鼠下丘脑PVN神经元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的影响。结果:胃动素可抑制大鼠下丘脑PVN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钾电流,使电流由(5.406±0.86)nA降至(3.621±0.78)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进电刺激下丘脑神经元,随着刺激电压强度的增强,钾外向电流增加,使电压-电流曲线(Ⅰ~Ⅴ曲线)右移,但不改变Ⅰ~Ⅴ曲线的形态。结论:胃动素可通过抑制大鼠下丘脑PVN神经元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电流,发挥其增强胃肠运动的作用。

    作者:王洪忠;李莉;韩波;刘凯;鹿勇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肿瘤治疗取得新进展--5A生物治疗

    肿瘤的生物治疗就是通过体外培养自身抗肿瘤免疫细胞来杀伤肿瘤细胞、调节机体免疫,从而实现肿瘤治疗的目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效果显著,尤其是5A肿瘤生物治疗概念的提出与开展,更是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乙醇对实验大鼠精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影响研究

    目的:建立慢性饮酒实验大鼠模型,测定精浆生化(α-葡萄糖苷酶、酸性磷酸酶、精浆果糖、精浆锌)的含量变化,探讨不同酒精含量对大鼠精浆生化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酒精组分别给予无水酒精0.5 g/(kg·d)、2.5 g/(kg·d)、5 g/(kg·d)灌胃,连续20周。测定各组实验大鼠精浆生化(α-葡萄糖苷酶、酸性磷酸酶、精浆果糖、精浆锌)的含量变化。结果:各酒精组实验大鼠精浆生化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中、高剂量组实验大鼠精浆生化指标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酒精可影响雄性实验大鼠附属性腺的功能,导致雄性实验大鼠生殖系统损害,其中,中、高剂量乙醇的影响大于低剂量乙醇。

    作者:陈杰翔;李利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血浆脑钠肽水平在心房纤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在心房纤颤患者复律前、后中的变化,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确诊为心房纤颤且成功复律的5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发作时间分为两亚组:阵发性房颤(发作时间<2 d)31例,持续性房颤(持续发作2 d~12个月)26例;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健康检查正常者33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复律前后的血浆BN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复律前的血浆BNP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两亚组的3项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BNP水平与LEVF呈负相关性,与LVEDD呈正相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律后、房颤复发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律维持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纤颤患者复律前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升高,复律后其显著下降,可用于评价房颤患者的发作时间和治疗预后效果。

    作者:林国栋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AVE-763B型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分析用AVE-763B型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AVE-763B型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法分析了545份住院患者的尿液标本,并将二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VE-763型尿沉渣全自动检测仪检测标本红细胞的假阳性率为15.2%,假阴性率为0,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4.8%。与显微镜检测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晶、上皮细胞核、酵母菌等是影响AVE-763B型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结论:为获得准确可靠的尿红细胞检测结果,应以AVE-763B型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筛查并结合显微镜检查。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阿立哌唑联合认知治疗对儿童青少年抽动障碍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心理治疗对儿童青少年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儿童青少年抽动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阿立哌唑联合认知治疗)和对照组(单用阿立哌唑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时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研究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认知治疗对儿童青少年抽动障碍疗效优于单用阿立哌唑组。

    作者:白云洋;张婷婷;韩静艳;韩丽彤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静脉水化联合前列地尔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介入治疗术后对早期对比剂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至术后联合应用静脉水化和前列地尔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术后预防早期对比剂损害的意义。方法:入选行PCI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58例(静脉水化治疗)和联合治疗组58例(静脉水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患者在术前12 h至术后24 h按1.0~1.5 mL/(h·kg)给予等渗盐水持续静脉滴注;联合治疗组在应用静脉水化基础上PCI术前1天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qd,连用4 d。对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术后72 h的血Scr、Cys C及β2-mG浓度较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CIN发生率(9例,15.5%)显著高于联合治疗组(2例,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接受PCI术的患者,在常规静脉水化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可显著降低CIN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赵红卫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手术联合放疗在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手术联合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6月的100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在术后均接受放射治疗,对照组50例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随访2年以上,统计两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及复发转移率。结果:两组术后随访24~60个月,平均随访(43.89±5.39)个月。观察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100%,对照组为8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复发转移率为2%,对照组为1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生存率为98%,对照组为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复发转移率为8%,对照组为2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放疗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可达到控制肿瘤复发转移、提高生存率的目的。

    作者:常威;刘海鸿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3月经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确诊为室性早搏或房性早搏并或不并有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患者9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口服胺碘酮片,每次200 mg,3次/d。1周后减为每次200 mg,2次/d,两周后减为每次200 mg,1次/d,维持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步长稳心颗粒口服,1次9 g,3次/d,连服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和24 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临床自觉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82.6%,观察组临床自觉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9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动态心电图对照组总有效率78.3%,观察组总有效率9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值得推广。

    作者:史改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我院2197名教师的体检分析及对策

    目的:对本院2013年2197名参检教师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教师异常患病情况,以便更早地进行健康干预。方法:常规测定本院2013年2197名参检教师的身高、体重、血压、B超、空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观察指标。结果:按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超重和肥胖(40.52%)、血脂异常(38.07%)、脂肪肝(32.86%)、心电图改变(24.17%)、胆囊息肉(9.29%)、ALT异常(7.21%)。检出率较高的几种疾病,除胆囊息肉外,男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见病症检出率随年龄增大,检出率增高,其中超重肥胖、血脂、脂肪肝等方面比较差异更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教师们超重肥胖、血脂异常、脂肪肝等患病率较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男性,应加强健康教育,定期体检,尽早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霞;杨屿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超声药导和半导体激光联合常规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超声药导和半导体激光联合常规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9月本科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7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组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常规卧床予消肿止痛药物治疗联合牵引,加用超声药导和半导体激光物理治疗。对照组常规卧床予消肿止痛药物治疗联合牵引。以VAS评分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缓解程度。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超声药导加半导体激光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王军辉;张金明;石明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水平变化及其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并评价其激素水平和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本院近5年就诊的40例PCOS患者(PCOS组)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血清PEDF水平,并对两组有差异的指标与PEDF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两组的BMI、糖代谢、脂代谢及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基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BMI低于24 kg/m2的患者PEDF水平及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OS组BMI≥24 kg/m2的患者HOMA指数及PED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PEDF与hs-CRP(r=0.68,P<0.05)、HOMA指数(r=0.32,P<0.05)、BMI(r=0.29,P<0.05)、腰臀比(r=0.31,P<0.05)、舒张压(r=0.24,P<0.05)、总胆固醇(r=0.33,P<0.05)、甘油三酯(r=0.39,P<0.05)及LDL-C(r=0.44,P<0.05)正相关,而与HDL成负相关关系(r=-0.36,P<0.05)。结论:PCOS患者中血清PEDF水平高于正常,特别是超重的PCOS患者血清PEDF显著升高,且与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脂代谢情况关系密切。

    作者:米中华;司冬梅;王燕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电刀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CINⅢ病变的临床比较及手术方式选择

    目的:讨论电刀与冷刀的宫颈锥切术治疗CINⅢ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比较以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进行CINⅢ病变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观察组采用电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作为本次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比较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进行CINⅢ病变手术治疗的费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7.50%、2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INⅢ病变治疗中,电刀宫颈锥切术的治疗方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和经济负担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冷刀宫颈锥切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优势较为突出,所以在CINⅢ病变治疗中,可以选择电刀宫颈锥切术。

    作者:付文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匹多莫德对重度烧伤患者免疫调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对重度烧伤患者免疫调理的作用。方法:将入选重度烧伤患者3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应用匹多莫德0.8 g,2次/d,连续服用21 d;对照组未使用匹多莫德,在烧伤后1、7、14、21 d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各组患者淋巴细胞数目,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的数量及其凋亡率,获得CD4+/CD8+值。观察两组临床愈合时间。结果:1 d两组淋巴细胞数目、CD4+和CD8+的数量及其凋亡率、CD4+/CD8+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 d、14 d、21 d时,治疗组淋巴细胞数目、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4+、CD8+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匹多莫德在重度烧伤患者的治疗中是一种较好的免疫调节剂。

    作者:李坤;周伟;付丽;朱国强;李明;张春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全胸腔镜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与常规手术的比较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ASD修补术的经验。方法:32例患者均经心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为CHD ASD,分为A组(全胸腔镜)和B组(常规手术)。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下手术,A组经股动、静脉建立CPB;B组按常规方法建立CPB,均在CPB,主动脉阻断下完成ASD修补术。结果:手术时间、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24 h胸腔引流量、气管插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除A组1例术后肺部感染,1例术后室颤,均及时治愈外,无其他严重之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在门诊随访1~20个月,心脏超声检查无残余漏、无中度以上的三尖瓣关闭不全。结论:全胸腔镜下ASD修补术可以获得与常规手术一样的疗效,但手术操作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有一定的学习曲线。完全胸腔镜手术切口更小、更隐蔽,符合目前患者对美观的要求,是一种先进的微创心脏外科手术技术。

    作者:刘锦屏;王其逊;薛昊;陈洪晔;于波;谭启明;孙炜琪;金媛;秦良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64排螺旋CT低管电压扫描对腹部血管成像病变显示及图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评估低管电压(80 kV)扫描降低腹部CT血管成像检查辐射剂量的作用及对病变显示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6例做腹部CTA检查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分别采用管电压80 kV和120 kV,管电流采用自动毫安。比较两组的病变显示、图像质量、腹主动脉CT值及平均辐射剂量,分别对所得的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的血管强化值(604.9±132.3)HU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8.3±94.3)HU,图像质量评分(3.61±0.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6±0.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原始图像噪声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信噪比、对比信噪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血管重建成像图像质量、病变显示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两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试验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较对照组分别降低66.2%、69.7%及69.8%。结论:64排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采用低管电压(80 kV)可降低辐射剂量,病变显示较满意,获得图像可符合临床诊断要求,但原始图像噪声偏高,相关参数及管电流需进一步优化。

    作者:秦定文;杨亚芳;顾生荣;万谦;史永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游泳运动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肺组织MDA和SOD的影响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肺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3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运动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烟熏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并对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大鼠进行8周游泳运动干预,检测运动干预后各组大鼠肺组织MDA和SOD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组大鼠体重显著降低(P<0.05),运动模型组体重降低不明显。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运动模型组(P<0.05)。同时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SOD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运动模型组(P<0.05)。结论:8周游泳运动明显提高了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肺组织SOD活性,降低了MDA含量,提高了大鼠抗氧化损伤能力,减轻了炎症反应,改善了肺功能。

    作者:况晓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老年危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对老年危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140例于本院ICU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老年危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常规的老年危重症急性肾损伤治疗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辅以连续性的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各项化验结果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系统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动脉血气pH值、尿素氮、HCO3-、血肌酐、电解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危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连续性的血液净化治疗,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而且能够显著改善机体内环境的紊乱,值得推广。

    作者:王波;余国宝;杨华萍;胡春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医用直线加速器的维护保养及应对策略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作为治疗设备其不同于其他放射诊断设备,设备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的复杂性,如何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成为设备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前提条件。本文结合医院医用直线加速器维护保养的实践经验,对如何确保设备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进行了研究,为规范放射治疗工作,保证临床治疗的稳定性、连续性,提高治疗实施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做出了有价值的探讨。

    作者:张沿;张文珂 刊期: 2014年第25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